怎麼祛溼有效?薏苡仁成祛溼代名詞,從麻杏苡甘湯說說如何祛溼

2020-12-06 孫益說養生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體內的溼氣很重,特別是喜歡喝酒的朋友,更是覺得喝酒會助溼,所以每次聊到養生的話題都說說到如何才能祛除自己體內多餘的溼氣,如果體內溼氣太重,那麼就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關節疼痛,全身很困,沒有精神等等表現,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說,解決自己的溼氣,那是養生的第一步,人體內沒有溼氣才可以進一步滋補,當前很多宣傳上都會講到如何去除溼氣,其中有個神藥就是薏苡仁,很多祛溼的大咖都會談到薏苡仁祛溼的效果如何好,的確薏苡仁是有好的祛溼效果,但是祛除人體的溼氣不可能就用這個藥這麼簡單,今天我們就從一張經典的方劑麻杏苡甘湯來說說如何祛除體內的溼氣。

1.體內的溼氣在哪裡?

什麼是溼氣?首先要搞清楚,這個病理物質的特性,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房子,哪個地方最潮溼?一般都是一樓,或者是偏北陽光見不到的地方,或者是通風不暢的地方,或者周圍有水的地方。根據這些粗略的生活知識,我們就可以判斷,人體什麼部位一般溼氣會比較重呢?我想一般是人的下半身,靠近腹部的,局部常常被東西蓋住不透氣的地方,或者經常出汗,有水經過的地方,根據這個特點,人體的溼氣一般就集中在會陰部,腳趾間等等地方,根據這些特點只要是這些部位的疾病,我們就要想想是不是溼氣太重的緣故,治療的方法是不是也要帶一點利溼的藥物。根據這個理念,可以推廣到很多地方,比如一個人的臉上長了痘痘,但是這個痘痘是有分布特點的,比如在眼角,嘴角,鼻孔邊潮溼的部位,耳朵後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有劉海頭髮蓋住的額頭地方,這些地方痘痘特別多,那麼在治療的時候就要主要祛除體內的溼氣,所以人體的某個特點部位都可以有針對性地思考一下,這個部位的特點是不是符合溼氣存在的病理基礎,如果有就要有針對進行治療。

如果您能理解這方面的內容,那麼體內的溼氣在哪裡呢?可以說很多地方都會有,而且會根據不同的地方有所改變的,但是不管在哪裡,溼氣就會有該有的特點,比如影響局部的活動,導致局部的腫脹,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局部皮膚疾病,所以出現周身關節疼痛,關節腫脹,口中黏膩,舌苔白都是溼氣的特點,所以只要自己鑑別,就能抓住溼氣的病理物質。

2.薏苡仁就是萬能的祛溼劑嗎?

很多人會關心如何祛溼?說到祛溼肯定會說到薏苡仁,現在什麼紅豆薏苡仁粥等等,反正有溼氣就要祛溼,祛溼就用薏苡仁成了人人皆知的常識了,但是大家在好好想想,中醫治病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很多時候都是需要辨證論治的,不同的個體用藥是不一樣的,中藥治療講究的是私人訂製,一刀切的現象在再中醫裡是不常見的,所以對於薏苡仁祛溼一定要自己的甄別,不能覺得是常識就一定正確。

《神農本草經》:「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攣,久風溼痺」,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薏苡仁這個藥是偏寒的,根據中藥使用的桂枝,如何祛溼是熱性的,我們說這個病人是一個溼熱比較嚴重的,那麼多用點薏苡仁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這個病人是一個的溼氣是偏於寒性的呢?那繼續用寒性的薏苡仁是不是會導致體內更寒,這時候就不是祛溼的問題了,反而讓體內的寒溼更加嚴重,最終不是在治療疾病,而是在坑自己的身體。

3.從經典方劑麻杏苡甘湯探究祛溼方法

中醫治病往往是要用方子的,很少用到一個藥,所以用方子可以更全面地考慮問題,這個方子是治療溼氣嚴重的關節疼痛的問題,也就是溼痺,那麼溼痺又分寒溼痺和溼熱痺,這兩種其實都可以用,臨床上雖然說是用於溼熱明顯的,但是適當地進行加減,寒溼的痺症也是可以用的。

用麻黃,杏仁是一個經典的發汗藥對,可以辛溫發汗,相當於用熱來祛溼,薏苡仁有利溼的作用,有點偏寒,這樣就可以制約麻黃的熱性,同時相當於給局部開了個溝渠,有利於溼氣排出,甘草具有調和藥物的作用,根據這張方子,我們祛溼就要考慮幾個要點,一個要有熱點,其次要有控制點,同時需要具備流通點,最後還有個協調點,四點相互作用才能讓體內溼氣排出去,其中的這四個點是可以機動變化的,比如病人熱點不足,那麼我就加強熱點的藥物,比如這個病人流通點不夠,那麼就多用點通利的藥物,反正不管如何去用,只要保證這四個點在,那麼體內的溼氣就能順利排出體外。

相關焦點

  • 溼氣重怎麼辦 如何有效祛溼
    所以在夏季女人們除了要防曬美白之外,為身體祛溼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那麼應該怎麼檢測自身溼氣多重以及如何祛溼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判斷是否溼氣重 洗漱時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刷牙前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
  • 這麼多年的「祛溼」湯都喝錯了?快來跟黃穗平學解「溼」
    為什麼阿媽煲的祛溼湯喝了很多也沒用?  8月19日,由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廣東省中醫院、南方生活廣播、QH岐黃網協辦,廣州採芝林藥業支持的「嶺南中醫科普大講壇」迎來第10期,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科大科主任、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前來解「溼」。
  • 中藥芡實功效多多 搭配茯苓煮粥健脾祛溼
    原標題:中藥芡實功效多多 搭配茯苓煮粥健脾祛溼   芡實是一味常用的藥食兩用藥材,在《食療本草》等書中均有記載。芡實多用於燉肉、煲湯或入藥,不僅能健脾止瀉、滋陰補腎、澀精,還能清熱祛溼,是難得的滋補佳品。
  • 這樣祛溼,方便又高效!
    而這個茶方更是沿用至今,甚至很多家庭,都會利用其中部分食材自製「祛溼湯」喝。 但一般人煮的紅豆薏米祛溼湯會有兩個誤區: 1.祛溼茶古方中的紅豆,指的不是紅豆,而是赤小豆。紅豆清熱,赤小豆才是祛溼利水。 2.食材之間的配比,總把握不好,效力也大打折扣,喝起來效果不明顯。
  • 健脾祛溼喝什麼茶 試試這幾種
    喝茶是很多人養生的方式,早起一杯茶,快活似神仙,很多老年人都是茶杯不離手,那麼如果想要健脾祛溼喝什麼茶呢?健脾祛溼的食物有哪些?下面小編就做具體的介紹,如果真的想要了解的話,那就跟著一起來學習下!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
  • 荷花全身都是寶,荷葉這樣用可以祛溼,還可以減肥呢!
    荷葉最大的作用就是祛溼。荷花生長在水溼之地,荷葉長期被水浸泡卻不腐爛,說明荷葉有一種利水祛溼的本領,涼利之物生溼地。就是說,可以祛溼利水的藥材通常長在水溼的地方。荷葉就是典型的代表。荷葉祛溼還有一個妙處就是祛溼的同時並不會傷害我們的陽氣,荷葉反而能夠升發我們的清陽,這就很難得了。
  • 夏天想要祛溼排毒,吃什麼食物比較好?看看養生專家怎麼選擇
    當溼與熱交織在一起,溼氣就很可能入侵我們的身體,那怎樣祛溼、排毒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祛溼排毒是現在十分熱門的詞彙,當人體新陳代謝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時,或是由於生活飲食的不健康,就會出現以口臭便秘、臉色萎黃、腹部肥胖等為代表症狀的毒素積聚現象。既然身體中的溼氣和毒素很大程度上是從飲食而來,那麼祛溼排毒也要從飲食當中下手。
  • 腿上若有4個表現,或在告訴你體內溼氣重了,該祛溼了
    二、祛溼健脾非常重要,這4種湯水,多飲用或可讓身體更加健康 1、冬瓜乾貝湯 冬瓜具有很好的清熱生津、消暑除煩的功效
  • 溼氣重如何判斷?如何通過飲食祛溼?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經常感覺四肢沉重、頭腦昏沉、還經常犯困,恨不得一整天都躺床上,這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身體內溼氣較重的原因。經常有朋友說自己溼氣很重,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重呢?溼氣重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 夏天勤喝這8款湯,祛溼、解暑還能開胃,簡單又好記,快收藏~
    2019-07-04 09:39圖文來源:金陵名醫堂說起屬於夏天的湯,大家的第一反應大概是冰飲!其實,適合夏天的湯,真不一定是冰的。解暑祛溼湯01祛溼——薏米紅豆粥材料:薏米、紅豆做法:在鍋裡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後熄火,讓薏米和紅豆在鍋裡悶半小時;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小時,薏米紅豆粥就煮好了;除了紅豆和薏米不放別的東西。
  • 早上起來,3種表現可判斷體內是否溼氣重,若你有,需及時祛溼
    以上三個晨起之後身體表現都能判斷是否是溼氣重,身體溼氣重會對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麼怎麼改善呢?掌握這幾個方面或許對你有效果:第一:藉助食療通過食療的方法改善溼氣重很有效果,薏仁紅豆水是不錯的選擇,具有很好的祛溼效果,但是最好選擇細長的赤小豆,薏米炒一下,把兩种放一起煮熟,每天喝一杯,有助於驅寒祛溼。
  • 按摩承山穴 巧妙祛溼好方法
    去溼的好食材薏仁:即薏米,主理祛溼,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荷葉: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乾使用。除了去溼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花旗參: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白朮: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
  • 甘菊,清熱祛溼
    清熱祛溼。
  • 養生有道,巧妙祛溼,淺談幾味能健脾祛溼的中藥
    1、薏米       薏仁是植物薏苡仁的種子,薏米具有利尿利溼、抗癌、鎮靜鎮痛、抑制骨收縮、健脾洩瀉、祛麻痺、排膿等功效,還可以美容,還可以治療扁平疣等疾病。薏米是一種多年生植物,莖直立,葉披針形,其具有了很高的營養價值,它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歐洲,它被稱為生命健康的朋友。
  • 祛溼瘦身之外,荷葉還有更多妙處
    上期回顧 荷葉是非常好用的藥食材料,能祛溼、瘦身、減脂、健脾胃。 這些大家現在都很了解了。 其實,荷葉跟其他祛溼的食材相比,還有一些特別的妙處。
  • 泥鰍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祛溼補腎壯陽
    3、滋陰止渴、清熱祛溼泥鰍煮食能滋陰止渴,清熱祛溼。凡熱耗陰溼之口渴不解,或溼熱蘊蒸之黃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輔助食療品。堅持食用5-6天,便覺精力充沛。4、輔助治療急、慢性肝炎泥鰍粉對促使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比較明顯,尤以急性肝炎更為顯著。
  • 這2種食物是「祛溼高手」,多吃不讓身體發黴
    溼氣是邪毒,具有重濁,粘滯以及趨向下的性質,究竟溼氣是怎麼產生的呢?面對溼氣,我們應該吃什麼樣的食物來幫助祛溼。如果你也自覺溼氣重,也符合相應的症狀,那麼也可以嘗試一下食物祛溼方法。你為什麼會溼氣重?祛溼食物一、薏米薏米是一種有中藥味道的食材,搭配紅豆煮粥,是一道很好的祛溼良藥,另外薏米可以洗乾淨晾曬之後用鐵鍋幹炒,然後用粉碎機粉碎,用熱水調糊,效果口感都比煮粥好。
  • 委陽穴——祛溼利水的主要穴位!
    如胸、腹部脹滿,小便不利等,這些病症都是由於水溼之氣鬱於體內所引起的症候,都能通過刺激委陽穴來進行有效的治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中記載:「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為水,留即為脹取委陽。」委陽穴是手太陽三焦經的下合穴,中醫當中人體的腑病,多是取用下合穴來進行治療,而三焦經的作用是可以通利人體一身之水溼。
  • 體內溼氣重的女人,若常喝「3種水」,或祛溼排毒效果好
    體內溼氣重的女人,若常喝「3種水」,或祛溼排毒效果好溼氣是我們生活中避免不了的,但是體內的溼氣太重就會引起我們身體的一些疾病。如果我們體內的溼氣遇到寒冷的空氣還會引起風溼這類疾病。體內的溼氣過多會造成身體的肥胖和關節疼痛的現象。
  • 春天溼氣大,學會用五指毛桃煲湯4種搭配,祛溼清熱,清新不油膩
    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五指毛桃屬桑科植物,並不是桃,廣泛分布粵東梅州客家地區為主的山上,自然生長於深山幽谷中,因其葉子長得像五指,而且葉片長有細毛,果實成熟時像毛桃而得名。煲湯味道類似椰子的香氣,清熱祛溼健脾胃,深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