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呼籲各國減少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

2020-12-05 食品夥伴網

    世衛組織的一份最新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應將其每天的游離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進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克(6茶匙)會有更多健康益處。

    游離糖是指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我們握有的確鑿證據表明,將游離糖的攝入量保持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發生危險。」世衛組織營養促進健康和發展司司長Francesco Branca博士說。「如果各國要踐行其在減少非傳染性疾病負擔方面的承諾,那麼關鍵的一點就是為支持這一做法而改變政策。」

    世衛組織指南並沒有提及新鮮水果和蔬菜中的糖以及牛奶中自然存在的糖,這是因為沒有報告證據表明食用這類糖會有不利影響。

    現今人們消耗的大量糖都「藏」在通常認為不屬於甜品的加工食品中。例如,1湯匙調味番茄醬包含約4克(約1茶匙)游離糖,1罐加糖蘇打水所含的游離糖高達40克(約10茶匙)。

    世界上對游離糖的攝入因年齡、環境和國家而異。在歐洲,像是匈牙利和挪威這類國家的成人攝入量佔總能量攝入的7-8%左右,像是西班牙和英國這類國家則為16-17%。兒童攝入量比之高出許多,從丹麥、斯洛維尼亞和瑞典等國的約12%,到葡萄牙的近25%不等。農村/城市之間也存有差異。南非農村社區的攝入量為7.5%,而在城市人口中則為10.3%。

    將糖攝入量減至總能量的10%以下:一項強烈建議

    這項建議是根據最新科學證據分析提出的。這一證據首先表明,食用糖較少的成年人的體重較低,其次在膳食中增加糖含量與體重增加存有關聯。此外,研究表明攝入含糖飲料最多的兒童與攝入含量飲料較低的兒童相比更容易出現超重或者肥胖。

    該建議還得到另外一項證據的支持,就是與游離糖的攝入低於總能量攝入的10%的人員相比,當游離糖的攝入高於總能量攝入的10%時發生齲齒(俗稱蛀牙)的比率更高。

    根據支持證據的質量,這些建議被世衛組織歸為「強烈」。這意味著這些建議可在多數情況下以政策方式加以採納。

    進一步降低到總能量攝入的5%以下:一項條件性建議

    鑑於已經開展的研究性質,將游離糖的攝入量減至總能量5%以下這一建議在世衛組織以證據為基礎的指南發布系統中被提為「條件性」。

    在糖攝入較低的人口中所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極少。僅有的三項國家級全人口研究得以在糖攝入量低於總能量攝入5%和高於總能量攝入5%但低於10%的情況下所出現的齲齒數量加以對比。

    這些以人口為基礎的生態學研究是在糖可得性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每年每人15公斤大幅降低至1946年每年每人0.2公斤這一時間段內開展的。這一「自然實驗」證明齲齒數量有所下降。這為以下建議奠定了基礎:將游離糖的攝入量減至總能量攝入的5%以下可在減少齲齒方面帶來更多健康益處。

    即便在具有公共衛生重要性問題方面的證據質量可能並不十分強烈,但世衛組織仍發布條件性建議。條件性建議屬於那些遵守建議所帶來的理想效果可能會超過不理想效果的建議,但這些權衡仍需得到澄清;因此,在將該建議作為政策加以實施之前,需要開展利益攸關方對話和磋商。

    對游離糖攝入指南的更新是世衛組織正在努力為預防非傳染性疾病對現有膳食目標作出更新的部分工作。糖指南的使用應當與其它營養素指南和膳食目標結合起來,尤其是與脂肪和脂肪酸有關的內容,其中包括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世衛組織於2014年3月針對當時的糖指南草案啟動了一次公眾磋商,以徵詢所有利益攸關方的意見。從政府機構、聯合國機構、非政府組織、業界和學術機構的代表以及其它有關個人方面收到了170多條評論意見。2014年還開展了一次專家同行評議程序。在考慮到公共磋商和專家同行評議所提意見之後撰寫了這份指南終稿。

    各國可在顧及本地具有的食物和習俗的同時將這些建議轉化為以食物為基礎的膳食指南。此外,有些國家為減少游離糖的攝入正在實施其它一些公共衛生幹預措施,這包括對食物產品加貼營養標籤,限制向兒童推銷富含游離糖的食品和非酒精飲料,以富含游離糖的食品和飲料為目標的財稅政策,以及與食品生產商開展對話,減少加工食品中的游離糖。

    對編輯的說明

    將游離糖的攝入量減至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是1989年由世衛組織研究小組首次建議提出的,2002年世衛組織/糧農組織專家聯合磋商會對此進一步作了闡述。這份經過更新的世衛組織最新指南呼籲在可能情況下將游離糖的攝入量進一步減至總能量攝入的5%以下。

    促進健康飲食食是2014年11月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聯合召開的第二次國際營養會議的一項重要主題。在這次會議上,170多個國家通過了《營養問題羅馬宣言》和《行動框架》,突出強調了為消除包括肥胖和與膳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等一切形式的營養不良而採取全球行動的必要性。

    這份糖指南也是世衛組織為實現《2013-2020年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全球行動計劃》確立的目標所做的部分工作,以遏制糖尿病和肥胖的上升,併到2025年將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全球過早死亡負擔減少25%。同樣,糖指南會促進世衛組織終止兒童期肥胖症委員會的工作,後者旨在提高認識並推動採取用以解決兒童期肥胖症問題的行動。

相關焦點

  • 成人、兒童一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
    近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文件提出,要開展「減糖」專項行動,結合健康校園建設,中小學校及託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供應。部分學校和家長早已嘗試和高糖飲料零食「劃清界限」然而,現實中的多個因素給孩子「減糖」帶來了不少的挑戰現狀:學生偏愛奶茶可樂等飲品國家衛健委印發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提出,要開展「減糖」專項行動,結合健康校園建設,中小學校及託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供應
  • 吃糖的危害不止蛀牙,每天建議糖攝入量你知道嗎?
    圖片來源:網絡世衛組織建議:>在成人和兒童中,建議攝入的游離糖減少到總能量攝入量的10%以下。如有條件的話可進一步減少游離糖的攝入量,使其低於總能量攝入量的5%。(游離糖是指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和雙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
  • 世衛組織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取不應超過熱量5%
    」攝取新指針建議,為減少肥胖,保護牙齒,人們日常生活糖攝取量最好每天不超過25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制定的標準,成年人每日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當天攝取全部熱量的10%。如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高這一標準,成年人每日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當天攝取全部熱量的5%,也就是相當於每天攝入不超過6茶匙糖。但是喝一罐蘇打水,可攝入至多40克糖,相當於10茶匙糖。
  • 比糖和鹽更傷血管,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出現這種字眼的食品要少吃
    據世衛組織(WHO)統計,我國每年都有100多萬人因糖尿病離世。而究其根本,糖尿病患者日漸增多,是因為我們平日裡一些不切當的飲食習慣。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中看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正在一步步"摧毀"我們的血糖。
  • 世衛組織:成人每天吃糖不應超25克 果糖乳糖除外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 日媒稱,世界衛生組織(WHO)3月4日發布新指針指出,為了預防肥胖和蛀牙,砂糖等糖類的攝入量應低於每日攝入的卡路裡總量的5%。成人平均每日攝入25克左右即可。據日經中文網3月5日報導,此前的建議量不超過卡路裡總量的10%,世衛組織基於各項研究結果下調了標準。世衛組織建議控制攝入量的僅限於糖類中的單糖和二糖砂糖。除了主要被添加到加工食品和清涼飲料中的砂糖外,蜂蜜和果汁飲料等之中也含有上述糖分。不過不包括水果中的果糖和牛奶中的乳糖。
  • 國際組織呼籲各國擴大對愛滋病兒童獲得抗病毒治療的機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美國總統愛滋病緊急救援計劃,全球抗擊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Unitaid,伊莉莎白·格拉瑟兒童愛滋病基金會,以及柯林頓醫療保健行動計劃(CHAI)共同呼籲各國擴大對愛滋病兒童獲得抗病毒治療的機會。
  • 世衛確立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攝入量為0.2毫克/公斤
    中新網聯合國12月5日電據聯合國網站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本周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開了有關三聚氰胺與氰尿酸毒性的專家會議,與會專家共同確立了三聚氰胺每日耐受攝入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的標準。
  • 減少兒童糖攝入量 父母這麼做可事半功倍
    英國公共衛生部門的一項新活動正在敦促父母將兒童攝入的甜食限制在每日兩次、每次100卡路裡以內。其目的是減少兒童的糖攝入量——據PHE數據顯示,兒童平均每年攝入10kg糖,其中一半來自含糖飲料和甜點。在冰箱裡放幾罐酸奶或清爽乾酪,在櫥櫃裡準備好一小把堅果和葡萄乾或一些烤蔬菜脆片和少量沙司吧。3.避免含糖飲料即使是看起來健康的飲料也常常隱藏著很多糖,父母們應該聽說過很多遍了。除了通常被認為最不健康的汽水,果汁和奶昔也不如它們看起來那樣健康。
  • 兒童攝入量十年翻一倍
    羊城晚報訊 記者吳珊報導:近日,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指出,過多飲用含糖飲料不僅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還會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擔。  含糖飲料是指在製作飲料過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飲料。
  • 世衛組織:禁止在嬰兒食品添加游離糖,奶粉裡的糖也中槍
    最近科大大看見很多寶爸寶媽在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HO)禁糖這件事情,光後臺收到過關於糖的控訴就一大把呢~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就發布了有關成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強烈推薦人們限制游離糖的攝入。
  • 很多網紅飲料,含糖量嚇人,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常喝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成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兒童則建議每天攝入糖不超過35~40克,最好控制在20克以下很明顯,這一瓶可樂就已經超標了!「我不喝可樂喝,別的飲料可以嗎?」來看看你愛喝的飲料,有多少糖?
  • 專家:兒童、青少年糖攝入量需高度關注 帶來超重肥胖問題日漸突出
    近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動,針對我國突出的營養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為蔗糖即「白糖」、「紅糖」等)攝入量約30g,其中兒童、青少年攝入量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 世衛組織呼籲 重視娛樂噪音對聽力的損害問題
    原標題:世衛組織呼籲 重視娛樂噪音對聽力的損害問題  新華社日內瓦2月27日電 (記者聶曉陽 施建國)世界衛生組織27日在此間發布的研究報告稱,全球有約11億青少年正在受到個人視聽設備和娛樂場所噪音超標的威脅,由此造成的聽力受損可能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就業帶來不良影響。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指南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有關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Guideline:Sugarsintakeforadultsandchildren)。又引起了人們對攝入過多糖分問題的關注。到底什麼是糖?哪些糖需要限制?包括水果中的糖嗎?包括果汁嗎?包括蜂蜜嗎?我日常不怎麼吃甜食,難道也會吃進來很多糖嗎?很多人都對這些問題非常困惑。
  • 世衛組織發布《世界瘧疾報告》 呼籲全球採取行動抗擊瘧疾
    當地時間30日,世衛組織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瘧疾報告》。報告顯示,過去的20年中有21個國家消滅了瘧疾,其中10個國家被世衛組織正式認證為無瘧疾。世衛組織呼籲各國和合作夥伴加強抗擊瘧疾,這種可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每年導致數十萬人喪生,需要更好地採取應對措施和新工具,並增加資金,以達到期望目標。  世衛組織估計去年全球瘧疾病例總數達到2.29億,過去4年這一數據幾乎沒有變化。去年有40.9萬人死於瘧疾,18年則為41.1萬人。
  • 別被游離糖概念搞暈了,教你一招辨別游離糖!
    2015年,世衛組織在《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建議,在整個生命歷程中減少游離糖的攝入量,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量應減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內。如能進一步將其降至低於攝入總能量的5%,會對健康帶來更多好處。【問題來了】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是多少克糖呢?
  • 油、鹽、糖過量攝入易影響健康 日常烹調應減少用量
    過量攝入油、鹽、糖有何危害?  《羊城晚報》提醒,與豬油、黃油相比,烹調油多數是植物油,但一樣會含有較多的脂肪。而過多脂肪攝入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如果鹽的攝入量超過標準,又會怎樣呢?
  • 世衛組織總幹事: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為了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世衛組織決定向反式脂肪酸宣戰,呼籲各國在2023年前停止在食品中添加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  俄羅斯塔斯社10日報導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9日稱:「到2023年,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
  • 超10萬人數據發現糖攝入過量增加患癌風險
    甜品、飲料等食物一直深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但世衛組織曾在《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提出,建議將「游離糖」(在食品中添加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限制在攝入總能量的5%以下。此前有大量研究發現,攝入過多的糖類不僅會導致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增加,還可以通過引起肥胖、炎症和氧化機制等間接促進癌症發病。但目前針對糖類攝入量和糖類型與癌症患病風險間的相關性仍不明確。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你可能還在吃
    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10日報導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50萬人因反式脂肪而死於心血管病。事實上,早在2018年5月,世衛組織就向反式脂肪隨著人們開始認識到反式脂肪對健康沒有任何益處,各國在世衛組織的倡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