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7月17日電(記者 謝青)「近年來,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但仍面臨營養不足與過剩並存、營養相關疾病多發等問題。」近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動,針對我國突出的營養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表示,目前我國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為蔗糖即「白糖」、「紅糖」等)攝入量約30g,其中兒童、青少年攝入量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國務院發布《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指出,合理膳食行動是要針對全人群加強營養和膳食指導。此外,重點鼓勵全社會減鹽、減油、減糖,包括食品產業、企事業集體食堂、家庭。
    在今日召開的解讀「健康中國行動」之合理膳食行動新聞發布會上,丁鋼強介紹,據2014年調查顯示,3~17歲常喝飲料的兒童、青少年,僅從飲料中攝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過總能量的5%,城市兒童遠遠高於農村兒童,且呈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低於總能量的10%,並鼓勵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過25g)。
    同時丁鋼強提到,由此帶來的超重肥胖問題也日漸突出,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與2002年相比分別增長了32.0%和67.6%。
    而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與2002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倍和2倍。
    此外,丁鋼強表示,2010至2012年,我國成人營養不良率為6%。2013年,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為8.1%,孕婦、兒童、老年人群貧血率仍較高,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微量營養素缺乏依然存在,膳食纖維攝入明顯不足。
    丁鋼強提到「我國營養的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改進,希望通過宣傳和改變生活方式,來達到健康的目的。」
    據悉,《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長率持續減緩,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分別低於7%和5%,貧血率分別小於12%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