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水利工程這麼強,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嚴重的汛情?

2021-01-10 騰訊網

新冠疫情的危機還未解除,南方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安徽歙縣因此延遲高考語文、數學考試;鄱陽湖水位突破歷史極值;九江江洲2000餘青壯年回鄉抗洪;陸軍、火箭軍、武警部隊和民兵全部出動.......

官方報導,今年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洪澇災害造成安徽、湖北等27省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8萬間房屋倒塌房屋。當前,汛情嚴峻,水利部門12日將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各地有關部門響應國家號召,積極組織搶險抗災活動,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實時信息

態勢關注

沃德社會氣象臺顯示,近7天,全網產生相關信息達112394條,平均每天16056條。隨著江西汛情告急,相關話題於今日9日達到頂峰。其中,微博是主要平臺,佔比54%。

自上古時代起,我國為防禦水旱災害,興建了靈渠、京杭大運河、都江堰、葛洲壩、三峽大壩等一批著名的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並不能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每年梅雨時節,南方地區都遭逢強降雨。尤以1998年洪澇最為嚴重。

但今年,不少網友感嘆,這比98年洪澇更甚。從水位值來看,6月1日至7月9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69.9毫米,較1998年同期偏多54.8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一些網友反問:中國建了那麼多水壩,中國洪澇災害為何還越發嚴重?發達國家都在拼命拆,中國為何還在拼命建?

洪水越發嚴重的感覺,或許與當下的網絡環境有關。無論深處何地,都能了解到各地洪澇動態,疊加各方媒體報導,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感。

官方回應 ,今年不會發生98年全流域暴雨洪水。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早前表示,今年以來,受厄爾尼諾影響,預計長江中下遊、珠江流域西江、海河部分水系,松花江、遼河等地區可能發生較大洪水,黃河上中遊、太湖、淮河等地可能發生區域性暴雨洪水。

目前情況來看,長江部分河段發生水位上漲,且超過98年水量,尚未形成大範圍的災害。所受害嚴重的省份,大多屬於長江河段位。

中國推進興建水利工程,還是發揮了作用。截止7月3日的我國洪災損失情況,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澇災害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46%、51%、80%和46%。

為了打好防洪保衛戰,我國還將需繼續加大水利工程的建設,增強水庫庫容係數,直接攔截洪水,改變以往以削峰填谷應對洪水的方法。我國水資源專家王浩指出:「表示一個國家水庫蓄水能力與河流徑流量之比的庫容係數,歐洲國家通常是0.9以上,美國是0.66,而我們中國目前還不足0.3。」

不僅中國在繼續修建水庫,西方國家也在修建水庫,且越建越高。在這方面,美國是世界上水庫總庫容最大、巨型大壩(壩高超150米)數量最多的國家。而所謂西方國家拆除水庫一說,純屬謊言。西方國家拆除的一些大壩,大多是陳舊老化、原有效益喪失、對生態負面作用較大的大壩。但這卻被西方國家環保組織炒作,拆大壩利於環保生態,誤導公眾。

今年洪澇多地水位超過98年水位值,但就目前來看,暫未發生98年大範圍受災,說明我國水利工程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其防洪作用還有待加強。在抗洪救災的同時,有關單位還需警惕因洪澇災害對經濟市場造成負面衝擊。

相關焦點

  • 長江流域汛情嚴峻,三峽大壩是否有變形風險?權威人士回應了
    圖為洩洪的三峽大壩今年下半年的洪澇災害揪起了億萬民眾的心,南方降水不斷,長江流域汛情嚴重,在這種時候,在關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關於人類工程史上的奇蹟三峽工程的許多問題,也被好奇的網友提了出來,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有多強
  • 為什麼說2020年汛期有些不一般?
    原標題:為什麼說2020年汛期有些不一般?這次汛情破壞力有多嚴重?思客帶你看看這場「遍地開花」的持續暴雨。   多!近六分之一國土雨量超200毫米   每年6月開始,是我國中東部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的時候,這也宣告著我國開始全面進入主汛期。
  • 新聞1+1丨以後夏天會不會越來越熱?為什麼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
    一邊是汛情,一邊則是高溫。往年頻頻光顧的颱風,今年七月為何罕見缺席?白巖松連線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為您解答。 今年氣候總體非常異常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賈小龍: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氣候非常複雜,尤其是主汛期6月份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遭受了嚴重的暴雨洪澇,持續的強降雨,今年的氣候特點總體上還是非常異常。
  • 江蘇為什麼會出現龍捲風?江蘇龍捲風形成原因分析
    強龍捲風突襲:可能是超強厄爾尼諾發餘威  今日,江蘇多地遭遇龍捲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據最新消息,遇難人數已增至78人,近500人受傷,其中200人重傷。這場嚴重的氣象災害非常牽動人心,人們不僅關注死傷情況,也很想知道這種惡劣天氣形成的原因。
  • 為什麼2020年梅雨汛期南方降雨這麼強?專家分析
    每年6月,隨著梅雨季的開始,我國南方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但今夏汛情尤為特別,不僅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發,南方地區還出現多輪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累積雨量大、極端性強、災害影響重。截至目前,由南方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0餘省份上千萬人受災。今年梅汛期南方降雨究竟有多強?雨水為啥這麼多?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為何中國易受極端天氣影響?氣候專家這樣說
    後期除了南方汛情,也要關注北方汛情帶來的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賈小龍 :目前從中央氣象臺的短期預報可以看到,從24號到26號,從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遊還是有一次明顯的強降雨過程,在7月底或8月初我國東部的雨帶可能會逐步北抬到淮河以北地區,到黃淮、華北和東北地區。
  • 動畫深扒|遙遠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為什麼會帶來洪水?
    動畫深扒|遙遠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為什麼會帶來洪水?如此提前的嚴陣以待,這是為什麼呢?這裡藏著個幕後黑手,那就是厄爾尼諾。被強行科普了這麼多年,你了解厄爾尼諾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從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的風說起。受高低緯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影響,赤道南北兩側常年刮的都是偏東風。但是,每隔2至7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的偏東信風總會突然減弱一下。
  • 水利水電專業知識:基層水利工程的特點
    在我國的基層水利工程中,大多不是由國家投資,而是地方籌資建設,因此具有投人成本少的特點。由於投入的資金較少,工程建設的工期就比較短,工期太短具有一定的弊端。例如當工期與工程出現矛盾時,在一般情況下,工程負責人會選擇加快施工速度,趕在工期內完成,這就很容易使水利工程出現質量問題。
  • 法規司與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就水利工程電子招標投標監管系統...
    來源:法規司1月12日下午,法規司應邀與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舉行視頻座談,研討推進水利工程電子招標投標監管系統建設有關事宜。為落實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和國務院推進「網際網路+監管」要求,順應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新形勢,創新水利建設市場監管方式,提升監管工作質量和效率,推動實現水利工程招標投標行政監管的規範化和電子化,進一步壓實招標投標監管工作的部門職責和屬地責任,水利部依託國家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體系,組織開發建設了水利工程電子招標投標監管系統。
  • 中國力爭用三年時間把震損的水利工程全部修復完
    有記者提問,汶川地震導致了大量水利工程損毀,請問水利部在災後的水利設施重建方面有哪些具體規劃?矯勇回答說,這次汶川大地震之後,在抗震救災的同時,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及時啟動了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水利基礎設施的災後重建規劃也是整個災後重建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次地震當中,水利基礎設施損毀十分嚴重。
  • 8月有超強颱風出現?中國氣象局專家答疑
    8月會有超強颱風出現嗎?雨帶北抬後,北方會出現強降雨嗎?8月4日下午,多位專家在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上回應稱,8月出現超強颱風的可能性較小。8月我國北方地區總體會出現降水偏多的情況,黃河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需要防範降水偏多引發的汛情和災害。
  • 中國發布|今年最強颱風「利奇馬」預計10日白天登陸浙江 強度或達...
    中國網8月9日訊 據氣象水文預報,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預計將於10日白天在浙江中北部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3~15級),風速40~48米/秒,是今年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受颱風和強降雨影響,長江口地區將會出現明顯的風暴增水現象,信江、饒河、水陽江可能發生超警戒洪水,滁河、青弋江等河流會出現明顯漲水過程,局地還會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為做好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影響期間洪澇災害防禦和三峽、丹江口水庫調度工作,8月7日、8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持續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流域汛情,精細調度三峽、丹江口等重要水庫,安排部署颱風強降雨防範工作。
  • 河南汛情|商丘降水量破歷史極值,鄭州機場96個航班取消
    河南汛情|商丘降水量破歷史極值,鄭州機場96個航班取消 @大河報、中新網、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8-08-19 00:31
  • 玉石為什麼會這麼便宜?是玉石不值錢了?還是中國的玉石太多了?
    玉石對於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玉石,作為美好事物與高尚品德的象徵和代表,自古以來就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而玉石文化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至今都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自古以來也有黃金有價玉無價的說法,那麼很多人現在充滿了疑惑,為什麼市場上的玉石那麼便宜?是玉石不值錢了?
  • 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汛情、颱風、寒潮等在列
    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孫冰潔)中國氣象局31日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據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介紹,今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全國總體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全國平均氣溫10.4℃,較常年同期偏高0.7℃。
  • 為什麼鹽城的龍捲風破壞力會這麼大?
    所幸,這個周末阜寧和射陽的天氣會變得溫和起來,到下周也不會出現暴雨,龍捲的威脅暫時遠去。向英雄們致敬,為阜寧和射陽的朋友們祈福,願災難的陰影早日過去。這是不是鹽城最大的龍捲風,是不是中國最大的龍捲風?應該說,這是中國最強的之一,也是鹽城最強的之一。鹽城像這麼強的龍捲風還有一個,就是1966年的3.3龍捲。它穿過現鹽城市區區域,隨後移向射陽、大豐併入黃海,維持1小時以上,把鹽城磷肥廠一個9米長近7噸重的大容器託舉過河,新洋港上有30多艘船隻失蹤。
  • 充分發揮黨支部橋頭堡作用 衛星遙感助力汛情精密監測
    今年南方嚴峻的汛情牽動著黨和各級政府的心,氣象部門作為防汛的重要科技力量,中國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全力以赴投入汛期服務和抗洪減災工作。氣象衛星作為自然災害監測的科技利器,如何充分發揮它的功效,這是衛星氣象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擔當。
  • 天花自古就有,為什麼清朝那麼嚴重?
    但是有個特別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清朝的天花最為嚴重。那麼大家不禁有個疑問,為什麼清朝的天花會這麼嚴重呢?連皇親國戚都無法避免呢?為什麼別的朝代沒怎麼記載天花呢?這就要提及天花的傳播史了。印第安人中國大概在公元1世紀左右出現天花記載,起初也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但是天花有個特點,就是只要得過就會終身免疫
  • 巨型「魚王」現身長江,在中國卻嚴重「縮水」,長到20斤都難
    物種入侵已經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了,幾乎每個國家都會遇到物種入侵的情況,但是同一個物種在不同的國家的待遇卻非常的不一樣,比如小龍蝦在中國也是一種外來物種,但現在已經被中國人馴化了,很多時候都需要靠養殖才能滿足中國吃貨的需求,但是在歐洲很多國家,小龍蝦卻造成了很多經濟損失,小龍蝦在歐洲泛濫成災,不僅會阻礙交通,還會破壞一些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