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進藏遇到要命的3種情況,大牛們如此應對

2021-01-14 輪痴尼瑪次仁

將拉薩設為終點,可以騎著自行車進藏的路線有八條。地勢、氣候不同,難度、路上遇到的狀況也各不相同。

長途騎行肯定是冒險運動,除了保持靈活的隨機應變,制定儘可能的騎行計劃也是必須的,考慮到西藏很多地方手機沒信號,收集信息比較難,更要細心如發,才不至於丟命。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選擇騎著自行車進藏,於是一到最佳進藏時機,騎行人便蜂擁而至,那種群體爬坡的陣勢很像非洲角馬大遷徙。如此烏泱烏泱的扎堆前進,並不美妙,因為你將面臨爆滿的青年旅館,甚至到了飯點沒飯吃,導致沒心思看風景。何謂進藏最佳時機?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然而次仁君憑多次騎行進藏經驗可以告訴大家會遇到些什麼?

「落石、冰雹、暴風雪」是騎自行車進藏遇到的最危險三件事,避開這三樣的易發季節,即是相對合適時間。

雨季,雨水洗刷浸透山體,山石容易鬆動。滇藏、川藏、丙察察線儘是峽谷地帶,時常會有山體崩塌和落石。以前318線通麥段是重災區,如果從丙中洛進入,更要小心大流沙和小流沙地段。6、7、8月是西藏的雨季,一定要帶頭盔,路過時眼睛和耳朵都要提高警惕。

夏季藏區,冷熱氣流交匯,容易下冰雹,特別是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幾乎每天都要下一陣。下冰雹有很強烈的前奏,看見天色不對立即止步,如果躲不及,國道上的洩洪通道可以利用。冰雹經常伴著驚雷和低空閃電,強行很愚蠢。早幾年經常會聽說,五道梁的冰雹大得像核桃,打死過犛牛呢!

暴風雪經常會出現在初春,3000m海拔的地方是雨水,以上就成了暴風雪,特別是在埡口,一會就能積到半人高。遇見這種情況,後退也是明智之舉。西藏的降雪大都集中在春夏交替,冬季反而常常是乾燥的晴天。

近幾年,騎自行車進西藏大都會選擇走麗江,每到5月前後,是進藏的高峰期,這時路上的花都開了,騎行人的心情特別好。到了6月就有些危險了。立秋,是第2個高峰期,通常因為雨水減少,那些神秘的雪山容易看到了,也由於溫度適宜,路上的朝聖者較多。這時候沿路拍些人文風光大片,效果不錯。

10月黃金周之後,是第3個高峰期,一般這個時候路上的車比較少,騎行過程非常享受。20天之內,騎到拉薩,藏地也差不多該降溫了。

相關焦點

  • 新手騎自行車旅行常常遇到的9個問題
    來源:自行車部落  很多愛好旅行的朋友都有過單車上路走天涯的夢想,對於經驗豐富的老鳥來講,騎車去玩可能就是一件說走就走的事兒,但新手可不會這麼想,做決定之前他們會有很多疑問,下面就講講新手們經常會問的9個問題。
  • 自行車的「隱禍」:小心傷到胰腺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丹)隨著街頭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一種不易被發現的要命隱形傷悄然多了起來,這就是胰腺外傷,又叫「方向盤傷」,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楊敏醫生提醒家長們:「當小朋友出現車禍傷尤其是被自行車車把手頂到肚子時,家長需要注意,有可能傷到胰腺。」
  • 自行車騎起來為啥不倒?科學家想了200年,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可能許多人會對此感到非常詫異,要知道自行車都發明兩百年了,怎麼會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呢?然而事實就是如此,這個「簡單」的問題科學家們已經思考了200多年,可至今仍然是個未解之謎。當然了,雖然沒弄明白自行車騎起來不會倒的確切原因,但是這群連宇宙大爆炸都能搞明白的科學家們,還是將可能的原因縮小到了有限的幾個方面。
  • 怎樣快速教會孩子騎自行車
    第一、教孩子騎自行車,首先要告訴孩子要勇敢,不要怕摔倒,騎自行車摔倒是很平常的事情,只要努力學習了,都會學會的。 第二、學騎自行車之前也要選著一個適合自己孩子身高的自行車,不要太大了,不然孩子學著也會很吃力。
  • 在杭州騎自行車真是太方便,有兩種自行車,帶你看看
    在杭州,公交車基本上都是電動的,這樣公交車的排氣量就大大減少了,不僅杭州有如此之多的公交車,而且一些新興的交通工具也更加綠色,以電為能源,以共享汽車,如果人口增長,空氣品質就會變差,為了保證空氣品質,這個城市很用心。
  • 1輛自行車,11次穿越青藏高原,這個64歲大叔有點酷!
    因為一句「不服老」,他騎上自行車,環行中國大陸。今年8月,已經64歲的他,第11次騎行穿越青藏高原,目標,拉薩!騎行!再騎行!對此,網友們也紛紛驚嘆:@動感超人:鐵騎將軍加油,我支持你!@未來網警:關注中,你是中國自行車運動的驕傲!
  • 半夜遇到一位自己騎自行車的姑娘,默默跟著護送了一路!
    2、半夜遇到一位自己騎自行車的姑娘,默默跟著護送了一路!3、兄弟,希望你發現的時候人還沒走遠!4、我真怕你把頭髮一掀,妝容一卸,出現在畫面裡的是個漢子!
  • 英醫生騎雙人自行車環遊世界 破吉尼斯紀錄
    視頻截圖海外網11月15日電 近日,兩位來自英國的醫生以9天的優勢打破了此前吉尼斯男子騎雙人自行車環球的最快紀錄。據美國合眾國際社(UPI)報導,11月14日,也就是今年的金氏世界紀錄日,兩位來自英國的醫生勞埃德·科利爾(Lloyd Collier)和路易斯·斯內爾格羅夫(Louis Snellgrove)以9天的優勢打破了此前吉尼斯男子騎雙人自行車環球的最快紀錄。他們一共歷時218天又22個小時,騎行裡程超過了18000英裡(約28968公裡)。
  • 忻州騎三輪、電動自行車……的注意,後果很嚴重
    在忻州開車、騎摩託、騎電動車的人一定要看看!正在嚴查!開車出行一定要注意從山西省公安廳交管局獲悉,從4月24日起至年底,山西將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同時,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宣傳報導整治開展情況,曝光查處的典型交通違法行為,形成依法佩戴安全頭盔和安全帶的社會共識。促使駕乘人員自覺佩戴安全頭盔和安全帶,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 騎電動自行車時,該穿「雨披」還是「雨衣」?選錯了一身溼還容易出事!
    最近啊,武漢又迎來了一波雨季下雨會給我們的出行帶來諸多不便開車出行的朋友們可能還好可騎電動自行車出門的朋友們可能就得好好想想辦法了有的電動自行車車主雨天出行避雨的方法可真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那這如此之多的防雨方式到底是否都是合理合法的呢?
  • 騎起來的自行車為什麼不會倒?
    卻都不知道為什麼自行車在行駛過程中從來不會倒。,剛學會騎自行車的人在平衡能力等方面都沒有積累足夠的經驗,所以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第一種,第二種,有觀點認為,陀螺效應或許能夠解釋自行車行駛不倒之謎。
  • 大爺發明「腳蹦飛機」,據悉比騎自行車還輕鬆
    可以從天空俯瞰大地的美景,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夢想是自己駕駛飛機在國外有一名男子您的一款腳蹬飛機據悉比騎自行車還要輕鬆,又講跳一跳就能夠上天了,有不少的男性小夥伴應該都有過當飛行員的夢想吧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任意飛翔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為身體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讓夢想變得遙不可及,在德國有一名男子在年輕的時候就有著飛行員的夢想,但是由於自己的身體情況他沒有完成,但是他並沒有忘記這個夢想
  • 「身體素質越好,進藏越容易高原反應」這話靠譜嗎?
    但因其「低含氧」、「高海拔」的特殊性,讓許多從未去過西藏的人心生疑惑——我的身體條件,到底能不能進藏旅遊呢?事實上,我也曾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說——「身體素質越好,進藏越容易高原反應」,每每此時我都會反問一句,你這話的根據是什麼?事實上,這是一句相當不靠譜、也不嚴謹的荒謬定論!為此,我諮詢過一些身邊學醫的朋友。
  • 為什麼布達佩斯一年內騎自行車的人猛增了這麼多?
    去年4月,布達佩斯建立了自行車道,引來爭議,因為縮小了汽車行駛範圍。布達佩斯自行車增加的原因可能有幾個:1、環保型自行車增加。匈牙利自行車俱樂部副主席兼發言人阿隆·哈拉斯(ronHalász)對此解釋道,大家都偏愛騎這類自行車,至少有100萬人購買了該自行車,即使是下雨天,也有人願意騎自行車出行。
  • 老外發明三角輪胎自行車,原理精妙,騎起來太歡樂了!
    老外發明三角輪胎自行車,原理精妙,騎起來太歡樂了!在我們的認知裡,無論是汽車,還是自行車,它們的輪胎都是圓形的,但是你有沒有見過其他形狀的輪胎呢,老外就發明了一款三角形輪胎自行車,到底能不能騎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為什麼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怎麼騎自行車?原來大腦的記憶分兩種!
    為什麼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怎麼騎自行車?原來大腦的記憶分兩種!> 我們大多數人是在童年的時候學會騎自行車的
  • 鸚鵡騎自行車是怎麼訓練出來的?
    大家應該對鸚鵡騎自行車的精彩表演不陌生吧?那小小的鸚鵡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首先。表演用的自行車都是提前做過改裝的,自行車的兩側都安裝了掛腳鏈的鉤子,車把剛好能被鳥嘴銜接住,鳥爪剛好能踩到腳踏板上,開始訓練時,馴化者先把鸚鵡放在自行車上,兩隻腳在車上掛上腳鏈,兩腳踩在踏板上,鳥用嘴叼住車把,剛開始訓練時,因為這個動作讓它很不舒服,所以它不會太配合,也不會好好的踩在踏板上,所以選擇好訓練的時間段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選在鸚鵡已經非常飢餓的狀態下,因為這個時候的食物對它的誘惑力最大,這時訓練者可以把幾粒它平常喜愛的飼料放在車前引誘它
  • 騎自行車太費力?給自行車裝風帆,藉助風力騎自行車省力了不少
    平常的時候騎自行車太費力,於是有老外就想在自行車上 裝一個帆,利用風力來為自行車的前進提供動力,於是 CycleWing自行車就產生了。CycleWing是由兩位軟體和 機械的工程師共同研究開發,但是這個自行車並不能在擁 擠的街道當中使用。
  • 建立正規二手自行車市場
    據《北方新報》報導,有讀者反映:「鄂爾多斯大街通達長途汽車南站附近經常有人倒賣二手自行車,他們倒賣的自行車中很多都是嶄新的名牌自行車,因此我懷疑他們的自行車來路不正要加強監管文/程紹德日本人河源啟一郎騎著自行車環遊世界,到了十幾個國家自行車都安然無恙,可是來到了中國武漢,跟著他一塊環遊世界的「老夥計」就不見了蹤影。此事雖說有些偶然,但其中也有必然的成分。有網絡調查結果顯示,93.44%的網友表示丟過自行車。其中超過半數的網友丟過1~2輛,有34.45%的網友表示丟過3~5輛,更有13.55%的網友丟自行車達5輛以上。
  • 給自行車加上一個小輪子,便可以在鐵軌上騎,碰到火車咋辦?
    可是有人就偏偏要挑戰不可能,把自行車騎到了鐵軌上!聽上去這可要車技十分高超才行。不過實際上這和車技可沒什麼關係,想要在鐵軌上騎自行車,最重要的還是得看你的動手改裝能力怎麼樣了。而被大叔Daniel Ingall騎上鐵軌的就是由他親自改裝後的新型鐵軌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