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拉薩設為終點,可以騎著自行車進藏的路線有八條。地勢、氣候不同,難度、路上遇到的狀況也各不相同。
長途騎行肯定是冒險運動,除了保持靈活的隨機應變,制定儘可能的騎行計劃也是必須的,考慮到西藏很多地方手機沒信號,收集信息比較難,更要細心如發,才不至於丟命。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選擇騎著自行車進藏,於是一到最佳進藏時機,騎行人便蜂擁而至,那種群體爬坡的陣勢很像非洲角馬大遷徙。如此烏泱烏泱的扎堆前進,並不美妙,因為你將面臨爆滿的青年旅館,甚至到了飯點沒飯吃,導致沒心思看風景。何謂進藏最佳時機?這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然而次仁君憑多次騎行進藏經驗可以告訴大家會遇到些什麼?
「落石、冰雹、暴風雪」是騎自行車進藏遇到的最危險三件事,避開這三樣的易發季節,即是相對合適時間。
雨季,雨水洗刷浸透山體,山石容易鬆動。滇藏、川藏、丙察察線儘是峽谷地帶,時常會有山體崩塌和落石。以前318線通麥段是重災區,如果從丙中洛進入,更要小心大流沙和小流沙地段。6、7、8月是西藏的雨季,一定要帶頭盔,路過時眼睛和耳朵都要提高警惕。
夏季藏區,冷熱氣流交匯,容易下冰雹,特別是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原,幾乎每天都要下一陣。下冰雹有很強烈的前奏,看見天色不對立即止步,如果躲不及,國道上的洩洪通道可以利用。冰雹經常伴著驚雷和低空閃電,強行很愚蠢。早幾年經常會聽說,五道梁的冰雹大得像核桃,打死過犛牛呢!
暴風雪經常會出現在初春,3000m海拔的地方是雨水,以上就成了暴風雪,特別是在埡口,一會就能積到半人高。遇見這種情況,後退也是明智之舉。西藏的降雪大都集中在春夏交替,冬季反而常常是乾燥的晴天。
近幾年,騎自行車進西藏大都會選擇走麗江,每到5月前後,是進藏的高峰期,這時路上的花都開了,騎行人的心情特別好。到了6月就有些危險了。立秋,是第2個高峰期,通常因為雨水減少,那些神秘的雪山容易看到了,也由於溫度適宜,路上的朝聖者較多。這時候沿路拍些人文風光大片,效果不錯。
10月黃金周之後,是第3個高峰期,一般這個時候路上的車比較少,騎行過程非常享受。20天之內,騎到拉薩,藏地也差不多該降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