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我意識療法?

2021-01-11 了凡心療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有三個支柱,即潛意識的心理機制、抗拒和壓抑的作用以及性的重要性。潛意識就像是隱藏在水下的冰山,而意識就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比如你容易被別人的話激怒,大多是因為你表面在否認,你潛意識卻在認同;發怒其實是另外一種方式的同意。如果你還在乎別人說你什麼,那你一定也在潛意識裡認同別人說你的東西。情緒是潛意識的表達方式,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當你抑鬱了沮喪懊惱後悔憎恨內疚嫉妒這些潛意識裡的情緒會輪番上陣,情緒也為我們打開潛意識留下了一道門縫,所以《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從情緒思維欲望入手,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將更多的潛意識帶進你的意識。

每個人總是有意無意的表達他自己的潛意識 ,一個人缺什麼,就會投射到身邊人的身上,他會覺得身邊的其他人也覺得自己缺。於是他就會不斷地表達說自己其實不缺,一不小心就過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那些不是很有錢的會處處表現的很有錢,明明不幸福卻表現的很幸福,缺什麼炫耀什麼,他不斷地表達的東西就是自己潛意識最缺乏的。你看一個人覺得自己缺什麼,你就看他不斷強調什麼就好了,除了情緒也可以通過行為來觀測潛意識下的真實。

但這種潛意識層面的表達往往讓人處在無意識當中,如果有了危險,人的意識就稍微多一點。如果危險消失了,他又恢復常態,繼續放鬆回到無意識裡。這種無意識非常深,而意識卻非常淺。無意識和意識一旦發生衝突,總是無意識得勝。動物的存在是一種無意識的存在,人類的存在百分之九十九是無意識,百分之一是有意識。這個百分之一的有意識意味著:你是百分之一地意識到你自己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無意識。但是如果你對自己的意識變得有意識,那麼,那百分之一會繼續增長,而那百分之九十九的無意識會繼續減少,這就是心理成長的過程。

無意識就是長期成長環境灌輸下的產物,也是《了凡心療愈》提到的限制性信念,是二元對立的即好壞對錯。他包含了你的觀念、習慣、性格、氣質、道德水平、文化修養……這些就像是植物的枝葉,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把你自己往任何方向修剪,但是更深層次、更本質的東西卻很難改變,就是在你對這個世界還沒有什麼概念時,最早從成長環境裡接觸過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會沉澱在你的潛意識裡,你心裡每一個通過母語獲得的抽象概念裡,都藏著那些東西的蛛絲馬跡,你自己都意識不到,但它會籠罩你的一生,同時會形成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也不盡相同,哪怕是同一家庭出生的孿生兄弟,長大成人後也有陽春白雪下裡巴人之分。

這並不意味要人們放棄自己的生活標準,只不過有些時候,在思維的參與下潛意識會扭曲事物本來的面目,保留下你選擇保留的東西,當我們從小繼承的「限制性信念」不再適用於當下社會,就會在內心發生激烈的衝突,心理就會失衡,這也是抑鬱症(內源性抑鬱症)焦慮症這類心境障礙以及各種人格障礙的發源地,將你的限制性信念帶進你的意識,你就可以糾正潛意識的扭曲之處了 ,潛意識沒有綁架你,潛意識只是有點扭曲了,只要糾正扭曲就可以了。

《倚天屠龍記》裡殷素素臨終前告誡兒子張無忌:永遠不要相信女人,越漂亮的女人越會撒謊!這就是一條「限制性信念」如果你選擇相信它,那麼它就是一條顛簸不破的真理,每每遇見漂亮女孩兒,耳邊就會回想起這句話,那麼你就不敢主動跟心儀的女生表白,即便對方並不會騙你,但是你的潛意識還是會警惕對方,相互玩著猜心遊戲,這樣的結果只能是有情人難成眷屬,但我們的張無忌沒有選擇這條限制性信念,所以他一直被小昭騙被趙敏騙繼而被周芷若騙,他毫無心機的全身心付出,他不後悔不懊惱不抱怨不沮喪,因為他全身心的愛過,恨過,由此可見他的人格是健全的,所以他是幸福的。

而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或者人格障礙都是太過執著這些限制性信念,意識不到這些都是從父輩哪裡繼承的,潛意識如此龐大,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包含了我們歷代祖先的生存本能,卡爾·榮格稱之為「集體無意識」。 比如我們看到老虎襲來會害怕,人上臺講話會導致緊張,想把喜歡的女生佔為已有。這些所有我們出生就有的經驗,實際都是以無意識的形式存在在大腦裡了。最終會傳遞給自己的兒女,意識不到自己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

《了凡心療愈》提到成年之後去超越自己繼承來的限制性信念是無比痛苦的,他意味著你將要跟過去的行為模式思考模式訣別,這需要極大的意識,需要調動你極大的能量,因為陷在無意識的頭腦裡遵照限制性信念行事總是比帶著極大的意識來的更容易更舒適,但也唯有這樣你才能蛻變你的內心,並藉此你才能抵達人生的彼岸,而那些痛苦就像是幫助你渡河的筏子,過了河,筏子直接丟下,頭也不屑回一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自我意識的概述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包括對自己心理傾向個性心理特徵和心理過程的認識與評價,正是由於人具有自我意識人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才能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從而完善自己。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意識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層次對自己及其狀態的認識對自己肢體活動狀態的認識,對自己思維情感意識等心理活動的認識。
  • 究竟什麼是自我意識?
    而有一樣意識,它有時候表現得很簡單,有時候又複雜到很難講清楚它的歸屬,有時候意識不到它的存在,而更多時候又常常受它所牽制,這個飄忽不定的存在,就是自我意識。什麼是自我意識?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其外在表現極其寬泛,以至於從中難以歸納出一般性的規律。
  • 自我意識是什麼?
    相信所有人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對自我開始思考。自我意識的了解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我意識」。簡單來說,自我意識,是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即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 簡述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自我意識部分考頻都比較高,且自我意識部分知識比較容易混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對自我意識的知識點進行了如下梳理。一、內涵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
  • 講座回顧 | 李熙:從「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
    403舉辦了題為 「從「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的講座。在本次講座中,李熙老師為我們講解了由「自我指涉」到「自我意識」的一個推理過程,讓我們一起思考什麼才是自我意識。講座的開頭,李熙老師以「什麼是哲學」作為引入,闡述了他心中認為的好的哲學——把哲學變成不是哲學的工作。隨後,他提出了「什麼是自我意識」這個問題,並給出了他的一個推理過程:從「我是誰」→「什麼是『我』」→「什麼是『自我意識』」。這個推理,主要源於李熙老師對「自我意識」這一詞的詞條搜索。
  • 強迫症的自我心理療法
    如果你有此決心,不妨根據自己的情況試試以下幾種自我心理療法: 根據患者當時的心理狀態,用同情的語調引導病人將伴有嚴重焦慮和衝突的事情進入病人的意識中,將壓抑的情感發洩出來。由於許多事情屬於幼年時代的精神創傷,當時所產生的情感反應常是比較幼稚的,現在當患者在意識中用成人的心理去重新體驗舊情,就比較容易處理和克服掉。這叫做情感矯正,這樣患者所呈現的症狀也會自然消失。
  • 寶寶自我意識大萌發:什麼都是我的
    3~5歲的寶寶自我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我」的意識逐漸清晰,開始將自己和他人區分開,並逐漸將這種區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像模像樣地將自己的所屬物品「保護」起來,寶寶對物品的所有權意識越來越強烈了。那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寶寶的自我意識發展。
  • 心理學_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自我意識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常見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考查形式比較簡單和固定,因此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引起大家充分的重視,理解並熟記。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對自己身心狀態以及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意識。自我意識是個體自身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狀態的知覺和主觀評價。
  • 自我意識:概念及分類
    在眾多的心理學考點中,有關自我意識的考點雖然不多,也不算繁雜,卻也是考試的。接下來,我們以考點「自我意識的分類」為主線,對有關自我意識的考情進行簡單梳理,以饗考生。一、自我意識的概念【考情】本考點主要考查單選(識記:定義反選、地位)、多選(識記:內涵的三個方面)。
  • 如何區分自我意識與自我調控系統
    自我意識是教育心理學社會化發展與教育這一章節的知識點,它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一般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監控。這個知識點容易和心理學的人格的自我調控系統弄混淆,下面我們就她們的相同和不同點進行詳細區分,希望對於大家今後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
  • 人工智慧的自我意識與信息進化論(二):人工智慧是否會具有自我意識?
    人的生命由身體和意識組成,意識部分包括了智能。「人工智慧應用」之所以還不是一種生命,是因為其沒有意識。意識並不是人類所獨有的,任何生物,包括動物、植物、細胞都有意識。是否具有自我意識是生命體和非生命體的區分標誌。那麼「人工智慧應用」有可能產生「自我意識」嗎?即便是其特有的意識形式。
  • 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
    在心理學部分,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是教師招聘中常考知識點之一,以單選題和多選題考察為主,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部分的知識點。相對於大腦的無意識活動,人們普遍同意自我意識是意識的最高形式。自我意識是我們對自己身心狀態及對自己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認識。
  • 動物們是否有自我意識?為什麼?
    那麼動物們是否有自我意識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那就要弄明白什麼是自我意識。一.什麼是自我意識?我認為基本的自我意識基本的自我意識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主體我的認識,另一部分是對客體我的認識。那麼狗狗有主體我的意識嗎?
  • 自我意識與人性——一種踏實的成全
    自我意識與人性自我意識能夠帶來人性上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通過不斷作出人性的選擇,使之形成固著和常態,被建構出一種高度。而完成這種使命後,它就可以撤回,功成身退,從而投注於另一領地。比如,通過有意識的認知和訓練,使自覺變成自動、使理性上升為本能、使繼發性生成原發性。
  • 獲得自我意識的覺醒,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
    經過反覆的思考,我終於明白真正的自我認知到底是什麼。自我認知指的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自我觀察:是指對自己的感知、思維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以及對外界的看法。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徵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
  • 什麼是自我意識?機器人會有自我意識嗎?(比第一次寫的更詳細)
    想要深刻理解什麼是私心,我們可以通過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能很好的詮釋。父母,付出大量的金錢,時間,用自己所能掌握的一切資源,不惜一切的培養自己的子女,按理說,這孩子應該是父母的奴隸才說的過去。這就是私心,不是自私的私,是自我的意思。私心在我這裡是個中性詞,並非貶義。他不是壞東西,沒有私心人類無法進步,可以試想一下,假如人人都沒有私心,都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維父母的命令是從,這樣的社會該多麼恐怖和可怕。人類若是沒有了欲望,又怎麼會逆流而上,追求進步。所以私心就是自我意識。會有人去設計有私心的機器人嗎?
  • 靜進醫生:孤獨症兒童的自我意識
    其基本認知元素就是「我是誰」、「我會什麼、不會什麼」、「我如何保持低調或是友誼,才能夠保全自己」諸如此類。人類進化至今,自我意識印刻在我們的認知深層,促成了我們識別敵友、倫理道德、害羞窘迫、價值觀念、助人為樂及利他行為等。三歲以後的正常兒童,將個人行為與所接受的道德和價值觀做比較時,他們會自動地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提高自我意識上。
  • 佛洛依德9種自我心理療法克服強迫症
    如果你有此決心,不妨根據自己的情況試試以下幾種自我心理療法:  一、聽其自然法  此法在於減輕和放鬆精神壓力,任何事情聽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它。如好像有東西忘了帶就別帶它好了,擔心門沒鎖好就沒鎖好了,東西好像沒收拾乾淨就髒著亂著好了。
  • 人工智慧的曙光: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
    網易科技訊 北京時間07月21日消息,拜各種科幻電影所賜,「自我意識」似乎成了邪惡高科技機器人的代名詞。目前科學家已經證明了機器人可以有非常基礎的自我意識,幸運的是這些機器人都非常有禮貌。在另一方面,實驗還說明了機器人可以理解問題並進行推理,辨識自己的聲音。
  • 思想的起源:自我意識的覺醒
    人類差異化的另一種在我們今天已經非常普遍的形式:自我意識,我們去看看它是如何在人類進化中產生壯大的。串珠:自我意識的出現珠串首次發現於南非布隆伯斯洞,年代在7.5萬年到8萬年前,到1.8萬年前珠串在世界各地已經很普遍了。但它最戲劇性的出場還是在「創造激增」末期,出現在俄羅斯桑基爾距今2.8萬年遺址的系列墓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