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助力」,我國打開國際整星發射市場,規模或達千億以上

2020-10-18 紅螞蟻自媒體聯盟MCN


在阿爾及利亞發行的一張面額為500第納爾的紙幣上,印著一顆衛星,這顆衛星的的名字叫「阿星一號」,是由中國製造的。阿爾及利亞把一枚由中國製造的衛星印在自己的主權貨幣上,足見這顆衛星的份量。那今天的話題就從這顆衛星說起。

2017年12月,阿星一號在中國的西昌衛星發射場升空,這是中阿兩國之間第一個航天合作項目,合作雙方是阿爾及利亞航天局和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長城工業,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承擔海外衛星發射整星出口和國際空間技術合作的商業機構。

阿星一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發,藉助東方紅4號衛星通信平臺,為阿爾及利亞提供廣播電視,應急通訊,網絡寬帶等服務,合作年限為15年。將為奈及利亞提供超過15萬個與通信運營相關的工作機會。衛星提供的雙向高效寬帶,預計為奈及利亞寬帶用戶每年節約超過9500萬美元,為非洲用戶節約電話中繼和數據交換業務費超過6.6億美元。

中國航天從一窮二白髮展到能為外國提供整星發射服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

艱苦創業期:

衛星和火箭是航天領域的基礎,有箭無星,有星無箭都不行,1970年,成功研發了首枚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長徵1號,然後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奠定了我國成為航天大國的基礎。

在後來的30多年中,長徵系列火箭多次突破關鍵技術,運載能和可靠性不斷提高,在1981年,我國就完成了一箭三星的壯舉,1990年,長徵2號6捆綁火箭首發成功,中國火箭開始進入國際衛星商業發射市場 ,而且以低廉的價格和快速的產品迭代,在世界火箭發射市場迅速佔領了一席之地,和美國產生了正面競爭,對美國的商業火箭發射帶來了壓力。

|

1999年,美國出臺一份所謂的《考克斯報告》,該報告稱,中國有可能利用發射美國衛星的機會,來刺探美國的航天技術,以此為理由禁止中國用火箭來發射任何美國衛星,以及任何含有美國零件的衛星。

出國受挫期:

因為美國是世界最重要的衛星生產國,也是世星衛星零件的核心生產國,這樣一來,中國火箭基本上在國際市場上被掃地出門。中國火箭的國際夢就此破滅,20年後,這一幕再次上演,只不過從火箭換成了晶片。

其實,歐美對中國航天技術的這種行為一直存在,比如在當初在伽利略系統上的訛詐,不允許我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的構建,都是變相抑制我國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

|

更可笑的是,去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70屆國際宇航大會上,上千位觀眾用手機把同一個問計劃打到大屏幕上:中國航天局去哪了。一個國際宇航大會,中國沒有參加,讓很多人心生疑惑,後來大會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時間上產生了衝突,後來歐洲航天局局長韋爾納說出了真相,是美國沒有給中國航天的參會人員發放籤證。

發展爆發期:

考克斯報告之後,中國無緣國際火箭發射市場,就只能給自己多發幾種衛星,從此衛星發射進入井噴時代,北鬥一號二號三號一步步完善起來。截至2019年,全球有1957顆在軌工作的衛星,其中美國佔據849顆,俄羅斯擁有152顆,而我國有284顆。證明在衛星發射能力和技術上,美國位於第一梯隊,中俄則是第二梯隊。

2018年,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共發射了114枚火箭。其中中國39次,美國34次,俄羅斯19次,歐空局8次,印度7次,日本6次。俄羅斯2018年火箭發射數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成功發射19次。在中國航天快速崛起下,全球航天發射次數自1990年以來首次破百。

|

但是真正的航天市場基本是商業航天,我們該如何提高在商業航天市場的競爭力呢? 有了考克斯報告的競爭,我國無法在國際上競爭,最多只能帶著非洲,拉美和南亞等少數小兄弟國家玩玩,幫助他們把通信衛星,遙感衛星送上太空。

很多網友說,中國航天在國際市場還競爭不過SpaceX,難道這是中國航天人的錯嗎?人家也想要中國發射,中國也想給賺這個錢,但是美國人不允許啊。

美國以為用一張考克斯報告就能限制中國航天在國際上的發展,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即然不能發射美國的衛星和帶美國零件的衛星,那發射完全由中國生產的衛星該可以吧。這就是所說的整星出口,而且是一條龍服務,包括了衛星製造,火箭發射,地面衛星站的部署全部包攬,這樣合作更簡單,收益更可觀。

2007年5月,中國成功將奈及利亞通信衛星一號發射升空,這也是我國航天首次以火箭衛星及在軌交付的方式,為海外國家提供商業衛星服務。截至2020年7月,我國已經向外輸出了11顆整星出口的商業通信衛星,第11顆整星出口的衛星亞太6D是亞太衛星寬帶通信公司採購,向亞太地區提供全天候衛星寬帶通信服務的通信衛星,也是現今我國研製的通信容量最大,輸出功率最大的商用通信衛星,側面反映了我國商用大容量通信衛星已經達到全球一流的水平。

總結:

中國在其納入國際航天市場衛星最為關鍵整星出口的衛星中,商用通信衛星分量最足,火箭發射服務加上整星出口,這是我們的底氣。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在世界火箭市場上所佔的份額已經從以前的3%增長到15%,市場規模將會達到千億規模。

雖然我國從航天大國走向了航天強國,但是我們還是要正視與歐美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畢竟到現在為止,美國的在軌衛星還是我國的4倍之多,很多航天核心技術還是被美國所掌握,在航天商用市場上,我們所佔的份額還非常少,我們的走向國際世界的突破口除了整星出口還有沒有其它的選擇?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建議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國器」的視頻:

打開西瓜視頻,搜索「國器」即可觀看全部視頻

因為太多的無用信息佔用了大家的碎片時間,所以很多國人對咱們國家在科學上取得的一些矚目成就不是太了解,沒有一種科技自信!西瓜視頻就為了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上面有很多有科技有關的內容。經常看一看,會對我國科技發展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漲知識,看西瓜視頻。

相關焦點

  • 從海外火箭發射,到「整星出口」,中國商業航天逆境中前行
    而發生這一切的根源歸結於2011年美國出臺的沃爾夫法案,中國航天乃至長城工業面臨最直接的壓力就是,它們不能再發射任何含有美國零件的衛星。可是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發射能力、航天實力弱的國家,怎麼能找出不含美國零件的衛星呢?美國這一舉措基本是切斷了中國與國際商業航天市場的聯繫。
  • 我國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三巨頭再戰電單車市場
    此前7月20日,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搭乘日本三菱重工H2A火箭發射升空;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也將於近期擇期發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13.19億,佔據全球網民總規模的32.17%;4G基站總規模達到544萬個,佔據全球4G基站總量的一半以上;電子商務交易規模34.81萬億元,已連續多年佔據全球電子商務市場首位;網絡支付交易額達249.88萬億元,行動支付普及率位於世界領先水平;全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35.8萬億元,已穩居世界第二位。
  • 未來10年 我國釩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
    釩電池未來10年的市場空間預計高達千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這種電池所必需的材料——釩,正是攀枝花的特產。「肚量」巨大:1200塊釩電池可裝下涼山州全部風電釩電池儲藏電力的能量有多大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棄風損失的電力高達200多億千瓦時,足夠四川全省用一個多月。釩儲能電池相對於傳統的鉛酸電池,最大的好處就是儲藏電力的能量巨大、壽命長。這就讓大規模電力的儲存變成可能。把原本只能放棄的電能儲存下來,等到用電高峰時再輸送出去。這樣,不僅節約大量能源,也更加環保。
  • 北鬥最後一顆衛星就緒,國際市場爭奪千億訂單,打破GPS神話
    我國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的第45顆衛星已正式進入組網籌備階段,即將發射。我國發展北鬥衛星系統,為中國和全世界各地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然而,美國卻不這麼認為,擔心中國北鬥的崛起搶佔了本屬於GPS的「利益蛋糕」。美國GPS一直全球導航市場的巨頭,但如今中國北鬥崛起之勢已顯,必將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地位,成為國際一流的導航系統。
  • 最新眼科行業深度解讀:市場已達千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3%
    伴隨著高新技術更新換代、消費升級、眼部發病率提升以及患者自我診斷意識提升,預估我國 2019 年眼科市場規模將達到 1116.9 億元,未來五年的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有望保持在 13%-15%左右。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乾眼症最多高發於40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老年人,亞洲人發病率顯著高於白人。乾眼症發病率高,但治療人群滲透率較低。藥物可及性較弱,目前較為良好的方式僅為人工淚液,預計隨著環孢素類產品的獲批,有望打開乾眼症治療市場。(來源:本報告第四部分:中老年:白內障是基礎,乾眼症是未來)以下是報告全文。
  • 「雙星計劃」首顆星完成整星裝配 年底發射(組圖)
    「雙星計劃」首顆星完成整星裝配 年底發射(組圖) 中新社圖  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最新消息,由中國航天局和歐洲空間局合作的地球空間探測計劃——「雙星計劃」中首顆發射的赤道星目前已經完成整星裝配。  央視國際報導說,這顆衛星和發射它的長徵二號丙火箭的各項測試進展順利,將於今年年底如期發射。
  • 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創造經濟規模達2000億元以上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題:中國載人航天助力太空育種 創造經濟規模超2000億元作者 郭超凱 王霄搭載太空飛行器進行「太空旅行」後的作物種子,返回地球後會發生哪些神奇變化?這一問題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民眾關注。
  • 量子通信產業化初試 中國籌建千億級國家實驗室
    中國正在籌建的國家實驗室涉及合肥、上海和北京等地,僅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佔地就將達554畝,如此規模在全球都比較罕見。   一個涉及多地的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下稱「國家實驗室」)正在籌建,長期投資將達千億元。
  • 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3年市場規模將...
    2019年,全球網絡安全行業市場規模達1216.68億美元。在我國,自2015年以來,我國網絡安全事件頻頻發生,2019年,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接收到網絡安全事件報告達10.78萬起。受市場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動,2019年,我國網絡安全行業總收入達668.34億元,到2023年末,中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 國元證券賀茂飛:千億賽道,成熟市場疊加新興純增量市場
    千億賽道,成熟市場疊加新興純增量市場 近年來,功率半導體的應用領域已從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拓展至新能源、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新市場,市場規模呈現穩健增長態勢。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約為391億美元,預計至 2021年增長至441億美元。
  • 獨家|量子通信產業化初試 中國籌建千億級國家實驗室
    一個涉及多地的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下稱「國家實驗室」)正在籌建,長期投資將達千億元。第一財經記者從2018年國際量子密碼會議上了解到,中國正在籌建的國家實驗室涉及合肥、上海和北京等地,僅合肥量子信息實驗室佔地就將達554畝,如此規模在全球都比較罕見。
  • 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20年國際學校市場規模將達436億
    同時伴隨著我國新生兒數量、入園率、幼兒園費用的齊增長,社會整體對0~6歲學前教育市場的需求急速增加,教育低齡化的趨勢越發顯著,這些因素都將導致中國學前教育市場的消費升級在即,即全面的專業早教系統之下,孩子身心健康的高質量成長、全方位技能薰陶,更成為家長們的目標所在。從國家政策方面,對學前教育市場的落點仍集中在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方面,並增加了針對幼兒園方面的教育開支。
  • 報告:2019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7.4億人,市場規模達204. 8億元
    報告:2019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7.4億人,市場規模達204. 8億元 1月6日根據比達諮詢發布的《 2019 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閱讀量達
  • 我國抗體藥物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
    【製藥網 市場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藥價談判、納入醫保等政策的推行,我國抗體藥或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有行業人士表示,未來10年,中國的抗體藥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雖然我國抗體藥物發展水平與國際的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是也在逐步追趕。
  • 歐美寡頭壟斷的千億種植牙市場,國產品牌方興未艾
    【編者按】2017年,全球種植體和假牙市場規模達到89.8億美元,預計未來6年複合增速6.5%,2023年達到130.1億美元。目前,國內種植牙的滲透率仍然很低,遠低於國際水平,因此種植牙潛在的存量市場空間巨大,超千億規模。
  • 裝備製造的尖端領域,千億市場有望逐步打開
    截至2019 年底,美國擁有軍用飛機 13266 架,佔比 25%,數量居全球第一;其次是俄羅斯,數量達 4163 架,佔比 8%;我國擁有軍機數量為 3210 架,佔比約為 6%,其中戰鬥機 1603 架、直升機 903 架、運輸機 276 架、教練機 366 架、特種飛機 111 架,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
  • 量子衛星升空 將催生通信產業鏈千億市場
    中國率先在這一領域的突破,將催生量子通信千億市場,引發世界新一輪的通信技術研發競爭。量子通信產業鏈主要包含元器件、通訊設備、量子通信網絡運營及專網應用服務四個環節。這其中,無論哪一個環節都充滿商機。  美國同樣積極,美國國防部支持的「高級研發活動」計劃將量子通信應用拓展到衛星通信、城域以及長距離光纖網絡;NASA也計劃在其總部和噴氣推進實驗室之間建立一個直線600公裡、包含10個骨幹節點的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幹線,並計劃拓展到星地通信。在美國國防部2013年到2017年的科技發展計劃中,量子信息與控制技術被列入六大顛覆性研究領域。
  • 飛機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尖端製造,千億市場有望逐步打開
    截至 2019 年底,美國擁有軍用飛機 13266 架,佔比 25%,數量居全球第一;其次是俄羅 斯,數量達 4163 架,佔比 8%;我國擁有軍機數量為 3210 架,佔比約為 6%,其中 戰鬥機 1603 架、直升機 903 架、運輸機 276 架、教練機 366 架、特種飛機 111 架, 同美國存在較大差距。
  • 伊利布局十萬億大健康市場,業績高位雙增長,「五強千億」穩了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為6.2萬億元,預計2019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達到8.78萬億元,到了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作為乳製品行業龍頭企業,在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提出的「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這一願景引領下,伊利在大健康領域動作不斷,並於2018年全新組建健康飲品事業部,全力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
  • 未來已來,洛克思格搶佔千億級智能鎖市場
    智能鎖時代已經來臨,從市場形勢來看分分鐘都要爆發。據相關數據總計,預計到2020年智能鎖銷售將會超過6000萬把,年均增長率超過100%,智能門鎖行業正迅速崛起成為千億級的藍海市場。而想要分食這一千億級市場,對於智能鎖品牌來說,產品必須具備解決痛點的能力,形成強有力的競爭,才能取得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