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塞北迎來高鐵時代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極寒塞北迎來高鐵時代

  2012年12月1日,我國首趟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順利開通運營,我省接入第一條高速鐵路。但對於龍江而言,這一段「偏南」的高鐵,仍然無法代表極寒凍土的龍江走進高鐵時代。在冬季最低氣溫零下30攝氏度的龍江腹地,線路安全、融冰除雪、車體防寒成為高鐵發展的門檻,龍江大地成了「高鐵禁區」。

  2015年8月17日,被稱為中國最北高寒高鐵的哈齊高鐵,以250公裡時速飛馳在龍江大地。兩年來,哈爾濱鐵路局以「數字高鐵」等一系列科技保障手段做支撐,保證哈齊高鐵經受了零下30℃的極寒考驗,安全平穩運行1400萬公裡,運送旅客近2700萬人次,為我國高寒高速鐵路運營積累了寶貴經驗。

  融冰除雪智能監控

  為提升動車組耐寒能力,負責哈齊高鐵動車組檢修任務的哈爾濱動車段成立了轉向架、制動、電氣、給水、車內五大系統攻關小組,對運營的CRH5A型動車組的車體零件、密封膠條、制動系統等19個重點項目進行防寒改造。針對動車組車門和站臺補償踏板結冰,電水爐上水管凍結等問題,攻關組改裝排水孔,增加伴熱線,更換車體密封膠條,保證動車組可以適應零下40℃的極寒環境。

  「每趟動車組運行途中都接受高清拍照『體檢』,監測動車組在冰雪線路上的運行狀態。」哈爾濱動車段技術科副科長黃磊告訴記者。融冰除雪是高鐵冬季運行最大的挑戰,鐵路部門在臨近車站的軌道旁安裝了TEDS(動車組運行故障圖像監測系統),高速攝像頭和圖像識別技術自動採集並分析途經的動車組走行部,動態跟蹤動車組運行狀態,綜合統計分析極寒天氣造成的轉向架、制動和輔助等系統問題的運行數據,根據拍攝的動車組運行圖片,分析車底積雪結冰狀態,適時啟動融冰除雪分級處置預案,確保動車組運行安全。

  設備數據「雲端」分析

  哈齊高鐵冬季全線運行在高寒地帶,冬夏鋼軌溫差高達100℃,極寒天氣下,高鐵線路容易發生軌距變化和裂折,動車組受電弓和接觸網也因熱脹冷縮產生零部件鬆動、電壓不穩等問題,容易造成斷電停車。

  哈爾濱鐵路局充分運用「大數據」綜合分析高鐵線路設備變化,每天由專人採集設備數據並上傳至「雲端」進行統計分析,自動形成「高鐵每公裡超限數量柱狀圖」「不同車體超限數量柱狀圖」及「綜合折線圖」,再通過「數據流」發送至維修人員手機中,讓檢修項點一目了然。

  大慶工務段高鐵車間主任陳德龍介紹,哈齊高鐵啟用「實時監控系統」,利用高速攝像頭對哈齊高鐵線路扣件、立螺栓等設備登記造冊,逐一篩查,在極寒冰雪天氣下,使用抗高寒數字檢查儀現場採集分析數據,通過聲波、紅外線等探傷手段,能夠快速測算設備數值,有效提高了極寒天氣下檢修作業效率。

  「每天清晨首發動車組開車前,高鐵綜合檢測車都要進行全線『試跑』,我們在車上安裝6C檢測系統,能自動檢測動車組受電弓和接觸網的性能狀態,保證動車組的動力供應。」哈爾濱供電段供電技術科科長楊慧亭介紹說,6C檢測系統能每秒拍攝17張照片,觀察接觸網零配件積雪結冰情況,有無鬆動、缺失、破損,再通過系統監測、綜合診斷、數據存儲、視頻顯示和數據通信,及時發現處理數據中所存在的問題。

  風雪險情超前預警

  哈齊高鐵在冬季運營中,要隨時接受極寒天氣和大風雪的挑戰,哈爾濱鐵路局採用「自然災害及異物監測系統」進行風雪災情預警,在哈齊高鐵沿線設置了79個監測站,安裝有傳感器,用通風口、量雨器和紅外線掃描判斷當時的風速、雨量和積雪厚度,如以上數據超過標準數值時,調度人員可及時向動車組發布限速、停車命令,讓動車組在險情前「止步」。

  哈齊高鐵動車組的制動距離約3200米,所以傳感器的「觸危」標準設置也頗為「苛刻」。哈爾濱鐵路局調度指揮中心高鐵室副主任餘立家介紹:「風速只要超過20米每秒或是無砟軌道上降雪量超過50毫米,動車組就降速至160公裡每小時;高鐵線路上方公路橋如果有異物掉落,會觸動異物侵限傳感器,自動向臨近動車組發布停車指令,確保高鐵冬季運行安全。」(記者 狄婕)

相關焦點

  • 極寒時代可能到來,或和太陽輻射有關!
    在酷暑炎熱的環境下,有人提出了不一樣觀點,他們認為地球將進入一個短暫小冰期,之前地球也曾出現過多次極寒時期,每次極寒時期的出現,會讓地球生態圈重新洗牌。從2019年科學家開始探討,太陽黑子的變化,他們認為太陽即將要進入一個「休眠期」,太陽進入休眠期後,就會迎來一個冰河時期,很多人對這一說法並不認同,因為我們能夠親身感覺到,地球一直在持續升溫。
  • 威海迎來高鐵時代!萊榮高鐵打下第一鑽 開始主體施工
    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萊榮高鐵項目在文登區、榮成市、萊陽市、海陽市等四個標段同時打下工程建設第一鑽,標誌著萊榮高鐵項目正式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萊榮高鐵是我省今年規劃實施的9條高速鐵路之一,也是當前我市實施的投資規模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
  • 濰坊一高鐵站迎來升級,耗資2.16億歷時七個月,將引進濰萊高鐵
    我們都知道,時代是在不斷進行進步的,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城市內的建築或者設施也都隱約出現了「趕不上潮流」的現象,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下的需要,也是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擴建和翻新,高鐵站也是如此。
  • 科學家預測,「極寒時代」或要到來!
    全球變暖似乎已經成為一個事實,伴隨而來的卻是冰河時代要到來,相信很多人都看到這一句話讓大家開始疑惑,地球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雖然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證據能夠說明,但是地球正在朝變暖的方向大家是能感受到的,為何卻又說變冷了?難道是有什麼依據嗎?
  • 「涼都邁入高鐵時代」講述|戴明盛:疾馳的高鐵 奔騰的夢想
    安六高鐵正式通車運營,疾馳的高鐵孕育奔騰的夢想。從來到六盤水工作到如今,我見證過數次站房改造,也經歷過鐵路運輸的一次次提速,今年,還能看到高鐵駛出我揮灑過汗水和青春的六盤水站,真是由衷地高興。在六盤水,冬天氣溫極低,我們只能燒開水去給防護道岔解凍、防護用具是換了一雙又一雙的草鞋,取暖是靠燒煤塊…… 像小孩學著走路,年輕的六盤水鐵路建設在上世紀80年代後迎來一次次飛躍,腳步越來越快,1982年4月17日,水城西站正式晉升為二等站;1988年,水城西站更名為六盤水站;1989年6月13日,六盤水第二代站房建成。
  • 寶藏澱粉小吃榜:這些B級美食是塞北之光
    這樣的食物,是最接近塞北生活的味道,也是便宜又好吃的塞北B級寶藏美食。滑溜溜的澱粉涼拌著吃,這樣挺起來柔柔弱弱的清秀小食,在塞北的味覺區域裡,存在感如同《射鵰》中的包惜弱,形象溫婉,調味楚楚,吃過一次,便如完顏烈一般顛倒得不能自己。1渾源涼粉一碗涼津津,混合著陳醋和香濃辣椒油的涼粉就是典型的塞北B級小吃。
  • 據科學家預測將進入冰河時代,「極寒」可能快來了
    似乎在人們眼中全球變暖已經是大勢所趨,夏日炎炎的天氣哪裡會想到可能有「極寒」?這就不得不說這「相反」效應真實存在,還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這一會變熱,一會變冷的奇怪天氣需要我們探究探究。有科學家預測將來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提出「極寒地球」的依據。當有科學家提出地球的冰河時代可能到來,這讓許多承受過了全球變暖的炎熱的人是不怎麼相信的,因為許多科學數據理論指明的都是全球變暖,這出現的冰河時期會自相矛盾嗎?
  • 【雙語閱讀】莫斯科下周將迎來極寒天氣​
    В Москву́ на сле́дующей неде́ле приду́т анома́льные моро́зы莫斯科下周將迎來極寒天氣「火衛一」氣象中心首席員工葉夫根尼·季希科維茨向俄新社透露,下周莫斯科將迎來西伯利亞異常寒流。
  • 湖北這小縣「時來運轉」,喜獲1500億高鐵入駐,還將跨入航空時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祖國已繁榮昌盛,不斷有新的變化,也迎來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生活中每時每刻都體現出「中國速度」我們也在強大的祖國中乘風破浪。目前我國非常重視道路交通網的完善,道路交通必須通暢便利,一方面可以方便居民出行,另一方面可以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目前我國的道路交通也在不斷完善中,有些地方的道路交通,小編今天在湖北的這個小鎮非常有福氣,很高興有1500億高鐵進站,我相信這條高鐵的參加會帶動這個小鎮的經濟發展,不僅如此,在這個小鎮建設機場,進入航空時代,這個比較有福氣的小鎮是湖北省的興山縣,興山縣是一個普通的小鎮,但國內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 我國已迎來第一條「超級高鐵」,落戶貴州銅仁,美國成為合作夥伴
    在國內,現在已經普遍的普及了高鐵這一交通工具,而且這也是中國速度的體現,高鐵時代的到來,對於人們來講出行有了更好的選擇,同時對於城市來講,還促進了它們之間的共同發展,為經濟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來源。
  • 我國將建一條「往南闖北」的戰略高鐵,沿途將迎來經濟騰飛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人們對生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人民越來越關注休閒時光所以旅遊成為人們最好的休閒,去往不同的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差異。隨著高鐵的不斷改善,高鐵不僅速度快,而且非常方便安全,所以很多人選擇高鐵出行,今天我們一起來,從中國北邊的一路直接南邊建設的高鐵,那是呼南高鐵。
  • 科學家稱:2030年地球將迎來的「小冰河時代」,其影響卻沒這個大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科學家曾經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小冰河時代」。其實對於地球是否會再次進入「小冰河時代」,科學家們目前持有的觀點也並不統一。有觀點認為,太陽並不會進入「休眠期」。反而從太陽活動的趨勢圖來看,太陽的活動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爆發,地球可能會變得更加炎熱。
  • 從江南到塞北,不再夢駝鈴
    黃河在寧夏拐了一道彎,用她那厚重而寬闊的流淌,把沙漠滋潤成了綠洲,從此,塞北有了江南。 從飛機上俯瞰這片塞北的土地,遼闊而蒼涼。飛抵寧夏上空,越過黃河,一片綠洲出人意料地映入眼帘,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寧夏之所以能成為塞上江南,在於一條重要的山脈——賀蘭山。寧夏與內蒙的交界處,便是賀蘭山的主峰,從銀川出發,沿途就能見到綿延起伏的雄偉山勢,巍峨壯觀。
  • 濰萊高鐵正式開通 昌邑邁入「高鐵時代」
    自濰坊北站出發,12分鐘到昌邑、21分鐘到平度、39分鐘到萊西……11月26日,隨著濰萊高鐵正式開通,這些都變成了現實,昌邑自此邁入「高鐵時代」。濰萊高鐵開通運營初期,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安排開行管內動車組列車3對6趟,其中4趟經停濰坊北站,2趟經停昌邑站。
  • 【改革開放四十年】極寒地帶試車人——王淑梅 | 新時代的中國面孔
    伴隨改革開放腳步成長起來的人們,被時代推動,亦推動時代。作為改革開放事業的擔當者、親歷者、傳承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出一個個「中國夢」的生動樣本。荔枝新聞、我蘇客戶端聯合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創作中心重磅推出系列人物報導,為你捕捉新時代下鮮活多彩的中國面孔,帶你一起感受中國發展的蓬勃動力和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不懈追逐。
  • 煙臺全境邁向高鐵時代!萊榮高鐵、濰煙高鐵最高清線路示意圖來了
    今天上午,濰煙、萊榮高鐵項目調度會召開最高清線路示意圖也相繼來了未來煙臺全境將邁向高鐵時代濰煙高鐵濰煙高鐵全線共設車站10座,分別為:昌邑南站(已更名為昌邑站)、濰煙鐵路位於山東省東北部濰坊、青島、煙臺市境內是山東半島「四橫六縱」高速鐵路網中「一橫」北部沿海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城際鐵路功能據此前報導,濰煙鐵路已經納入了國家幹線鐵路網,新建線路起自濰萊高鐵昌邑南站,境內經過萊州、招遠、龍口、蓬萊等8個縣市區,終至煙臺南站,長236公裡,其中煙臺市境內長204公裡,設計時速
  • 塞北中醫院引進TMT醫用紅外熱像儀
    來 源:塞北醫院 編 輯:張 璐 責 編:楊 凡 監 審:王會文總監審:李玉改 轉載此文章請註明:塞北融媒體中心
  • 國鐵吉訊CTO:迎接高鐵5G時代 4G轉WiFi將過渡到5G轉WiFi
    2020春節臨近,我國的高鐵將迎來一年一度承載量最大的運營高峰。作為已經習慣WiFi覆蓋的人們,如何在漫漫回家旅途中還能享受到上網的便利?5G時代,如何順利實現5G與WiFi的順利融合?日前,國鐵吉訊CTO李世平接受了記者採訪。
  • 安徽人民歡呼,又有2條新高鐵獲批覆,即將步入373億高鐵時代
    還有兩條新的高速鐵路接受了檢查,即將進入373億高鐵時代安徽省,大家比較清楚,安徽省近幾年發展較快,尤其是旅遊業目前有很多人喜歡安徽旅遊,這裡不僅有獨特的風景,而且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是為了方便大家,旅遊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安徽省也在不斷完善道路交通。
  • 持續延伸發展的高鐵網擎起東北經濟發展新橋梁
    大美黑吉遼,富饒黑土地,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美食美景,近幾年來,隨著東北鐵路網和高鐵脈絡的不斷延伸與擴展,越來越多的人紛紛乘上高鐵走進東北,感受東北。  科技升級,高鐵開到「雪山上」。哈大高鐵自開通運營以來,始終發揮東北地區核心「大動脈」作用,方便交通,惠及民生,極大助力了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中國鐵路克服了極寒天氣與凍土的世界難題,成功把高鐵開進了「冰雪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