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離開月球的人曾預言中國是下一個載人登月的國家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網絡配圖

1月16日,這個最後離開月球的人,美國太空人尤金·塞爾南逝世,享年82歲。

美國宇航局(NASA)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文說:「我們為尤金·塞爾南的逝世而悲傷,他是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

那顆「藍色彈珠」是他拍的

16日,家人發表聲明,證實塞爾南因健康原因逝世。聲明說,即使在82歲高齡時,塞爾南仍對人類探索太空充滿熱情,仍在激勵人們前往月球探索,不要讓他一直作為「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

塞爾南出生於1934年,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1956年,他畢業於普度大學,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是校友。年輕時,他還當過美國海軍飛行員。

1963年,塞爾南與其他13名太空人一起被NASA選中,此後分別於1966年、1969年和1972年三次飛往太空。

1972年12月11日到14日,作為阿波羅17號飛船指揮官,塞爾南是當時最後一個返回登月艙的人,因此成為「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

美國《大西洋月刊》說,在阿波羅17號帶回來的東西中,最重要的恐怕不是月球土壤,而是那張名叫「藍色彈珠」的照片。

1972年12月7日,當飛船在距地球45000公裡時,人類第一次清晰地拍到了母星。對於身處太空的太空人來說,地球的大小,就像小孩子玩耍的彈珠一樣,因而命名。

儘管後來很多畫面中都有過地球全貌,但大多數都是電腦合成的。「藍色彈珠」這張照片,因為罕見地拍下地球全貌,而流傳廣泛。微信啟動畫面中那顆地球,用的就是這張照片。

包括塞爾南在內的三名船員,都說這張照片是自己拍的。最後,NASA把功勞歸功於這個團隊。

相關焦點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40多年前,美國和蘇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分析。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歐陽自遠認為月球的土壤裡面還含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終極能源原料,我們現在的化學能源、核電站都需要這種原料,這將為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下一個十年,中國人要登上月球了在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後,下一階段就是載人登月了。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下一個十年,中國人要登上月球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曾透露,中國載人登月將在 2030 年左右實現,並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在此之前嫦娥六號和七號將先後前往南極進行勘探。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每次任務完成後,只需更換外層的輕質防熱結構後,可繼續執行下一次載人任務。相比」神舟「飛船每次任務都要使用新建造的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成本更低,在相同的預算下能執行更多次太空往返任務。目前仍然只有三國擁有載人航天能力中國自2003年楊利偉進入太空以來,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能自主載人進入太空的國家。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從月球軌道旅遊到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怎麼看?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題:從「月球軌道旅遊」到「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怎麼看?  中新社記者 張素  近期「月球軌道旅遊」和「載人登月」成為熱議話題,正在北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委員就此表達了看法。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我們也倡導,對於同一個目標的探索,各個國家可以開展合作,針對不同的科學目標和任務分工,可以各有側重,協調各自資源合作實施。」許洪亮以探月為例進一步說,未來中國要實行嫦娥七號對月球的南極進行探測,俄羅斯也有一個叫做「月球-資源-1」,即LUNA-26的探測,在中俄兩國政府間合作機制下,正準備在這方面開展相關合作。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而以當前全球的科技水準,如果一個國家能實現載人登月,毫無疑問是該國掌握人類最高科技的直觀體現。  下一次到訪月球的新客人會是誰呢?  坦言說,最有希望的是中國。  中國探月工程非常宏偉,堪稱當前科技水平下的「流浪地球」計劃,其總共分為三大階段。
  • 嫦娥五號登月取樣,中國載人登月啥時候能實現?總師:時間問題
    按照計劃來看,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與此同時,此次壯舉完成後,我國將成為四十年來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球採樣的國家,值得國人驕傲。實際上,在我國航天科技發展的今天,實現探測器登月取土已經不是難事,大家更為關注的是中國的載人登月何時實現。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五號採樣順利完成後,距離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17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就載人登月計劃進行了回應。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但是從過去的一段時間看,俄羅斯人對該項目不太積極,俄羅斯國家宇航局局長曾公開表示,因為美國人分配給俄羅斯的「蛋糕」太少,俄羅斯將不會參與該項目。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12月15日,俄羅斯國家宇航局局長羅戈津公開嘲笑NASA局長,美國人的近月空間站的氣閘艙應該兼容中國和俄羅斯的飛船標準,否則屆時除了事故,除了中國和俄羅斯,沒有人能夠救得了美國人。羅戈津同時表示,因為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更多是川普推動的,因此當前狀況下,美國人很難獲得成功。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此前,歐洲航天局曾提出「月球村」的概念,俄羅斯航天局也提出將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的目標。2019年中國和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航天局初步達成共識,三方將共同牽頭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規劃論證工作。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吳豔華說,「當時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對於有媒體問「能不能搞載人登月旅遊」,吳豔華認為在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很貴。
  • 國家航天局:中國 2030 年或將實現載人登月
    IT之家4月25日消息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多位專家計劃2030年或稍後完成載人登月。「嫦娥四號」年底發射我國計劃在今年年底發射「嫦娥四號」,展開人類探測器首次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內部人士向《新民周刊》透露,原本在完成「繞落回」以後,可能上馬的載人登月計劃已取消。該內部人士分析說:「這是我國航天事業做出的重大調整。」其實,早在2007年,中科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原國家航天局局長欒恩傑就曾經表示過,中國20年內不會搞載人登月。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太空人登上月球應該是本世紀30年代之後的事。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2019年發表的文章中也透露,「嫦娥 5 號」從月球採樣返回的成功,將驗證除太空人生存以外的載人登月主要關鍵技術。 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
  • 嫦娥5號完成最後1項最高難度任務,中國何時載人登月?答案揭曉
    到此,中國在2004年制定的探月工程目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我國的載人登月是否會提上日程,儘早實現載人登月呢? 有觀察人士的看法是中國國未來十年大概率不會優先考慮載人登月,核心原因:中國十年內載人登月科學價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