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戰勝腦梗後的周廉院士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
中國鈦材料界的一面旗幟,中國材料走向世界的引領者
「中國鈦材料界的一面旗幟」,這是材料界對周廉院士的褒讚。作為國際鈦協執委會委員、中國鈦協會首任會長,他為中國鈦材料工業與研究的發展,為將中國材料推向世界舞臺,以及與國際接軌做出了重要貢獻。
鈦,被譽為戰略金屬,是優質結構材料、新型功能材料,關鍵的航空、航天、海洋、核材料和重要的生物醫用材料,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鈦行業是戰略性的新興工業。
2001年9月17日,周廉院士與徐匡迪院士交流
2017年2月22日,周廉院士和甘子釗院士交流
進入21世紀,伴隨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鈦行業進入崛起期。周廉積極奔走,促成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業分會的成立,並被推舉為鈦業分會首任會長。他為鈦行業和鈦協會的發展做了極有遠見的頂層設計,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鈦行業在本世紀初的爆發式增長。
由他擔任首任會長(2002年至2004年)的中國鈦業協會,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鈦產業界的領頭軍和中國鈦業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中國鈦協制定的發展規劃指引下,近年來我國鈦產業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正向世界第三大鈦產業強國目標邁進。
2006年6月北京國際材料周期間,周廉與國際材料聯合會(IUMRS)首任主席Pual Siffert和第七任主席Peter Glasow交談
近10年來,周廉抓住一切機會,廣泛開展國際交流,擴大和提升中國鈦業在世界的影響。在1995年第8屆英國國際鈦會、1999年第9屆俄羅斯國際鈦會、2003年第10屆德國國際鈦會上,他通過特邀報告,報告了中國鈦的現在和未來,引起國際鈦界的高度關注。他多次率團訪問俄、日、德等國的鈦協會及鈦企業,與它們建起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在他的工作下,中國成為國際鈦標準委員會的發起國。
2011年6月20日至24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經過4年高標準籌備,第12屆世界鈦會在這裡隆重召開。這是全球鈦行業精英雲集的盛會,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餘名代表與會,規模空前。這是世界鈦會首次在中國、也是唯一一次在非發達國家舉辦,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同期舉辦的「TiExpo 2011」國際展覽會,吸引世界各地109家鈦生產廠商參展。
2011年6月,第12屆世界鈦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圖為本屆大會主席、世界鈦會國際組委會中國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廉教授致開幕辭
本屆世界鈦會匯聚了全球最新的鈦應用成果與技術。作為大會主席、世界鈦會國際組委會中國委員,周廉向大會報告了中國鈦工業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
本屆世界鈦會的成功舉辦,打破了發達國家材料界對中國的固有偏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材料界的實力。它引領中國鈦科技與產業邁進了世界舞臺,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鈦科技與產業的發展,極大地展現了中國鈦工業的巨大進步。
第12屆世界鈦會開幕式上,大會主席、周廉院士與大會其他主席、副主席,世界鈦會組委會委員合影留念
第12屆世界鈦會在北京舉行期間,周廉夫婦與世界鈦會國際組委會法國委員Alain Vassel教授合影
第12屆世界鈦會在北京舉行期間,周廉院士與世界鈦會國際組委會委員D.Eylon合影
第12屆世界鈦會在北京舉行期間,周廉與世界鈦會組委會獨立國協委員Orest Ivasishin教授合影
第12屆世界鈦會在北京舉行期間,周廉與世界鈦會組委會英國委員Malcolm Ward-Close交流
世界鈦會,是國際公認的國際鈦合金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是世界鈦業界頂尖學術會議,主辦世界鈦會代表著一個國家鈦合金的研究水平和國際話語權,競爭歷來十分激烈。1992年以前,其國際組委會國家僅有英、美、俄、日、法、德。1992年,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推薦,周廉院士代表中國加入了世界鈦會組委會,使中國成為世界鈦會組委會第7個成員國,這也是成員國中唯一的一個發展中國家。周廉此後15年擔任世界鈦會組委會委員。
按照國際慣例,每屆世界鈦會主辦權由7個成員國委員投票決定。由於歷史原因,前11屆與中國無緣。從1999年起,周廉歷時12年奔波斡旋於各國委員之間,連續3次參加世界鈦會,為中國申辦主辦權,付出了巨大的艱辛。
常輝,現為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師從周廉院士28年,是周廉申辦世界鈦會的助手和親歷者。2015年,繼周廉之後,常輝成為世界鈦會組委會中國委員。他清晰地記得12年來恩師申辦世界鈦會的一幕幕往事。
2011年6月23日,在第12屆世界鈦會上,周廉夫婦與學生常輝夫婦合影
在常輝眼裡,中國鈦科學與技術走向世界,與恩師在國際舞臺上的大力推介分不開,「先生竭其所能引領中國鈦科學與技術走向世界,振臂高呼發展中國鈦科技與產業,不遺餘力促進中國鈦應用,是恩師與中國鈦不舍的情懷和擔當!」「中國鈦科學與技術走向世界,與恩師在世界鈦會國際組委會擔任15年的委員所發揮的引領作用分不開,更與恩師在國際舞臺上大力推介中國鈦科學與技術的進步分不開,特別與恩師為北京世界鈦會所付出的全身心籌備工作分不開。」
1999年,在第9屆俄羅斯國際鈦會申辦2003年第10屆世界鈦會時,周廉精心準備的申辦報告及精彩的陳述,曾獲得了俄、法等國委員的極力支持,但由於當時中國鈦科技與工業的發展還較落後,加上日本委員的傲慢與偏見,中國最終以3:4輸給了德國,德國於是獲得了2003年第10屆世界鈦會的主辦權。
在德國漢堡第10屆世界鈦會展覽會上,與DCM代表合影
2003年7月,第10屆世界鈦會在德國舉行,周廉院士率中國代表團參會,圖為中國代表團部分人員合影
2003年7月,周廉再次帶領50人的中國代表團赴德國參加第10屆世界鈦會,申辦2007年第11屆世界鈦會,他精心準備了長達30多頁的申辦報告。此時,中國的鈦科技與鈦工業已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並得到了國際鈦界的關注。同時,他積極聯絡世界鈦會組委會各國委員,開展了大量宣傳中國鈦科技的工作,試圖取得美國、英國等國家委員的大力支持。儘管如此,美、英兩國委員還是將贊成票投給了日本,而德國投桃報李,回報了日本在1999年對其申辦成功的支持,中國再次以3:4輸給了日本,未能取得主辦權。
周廉的身上,有「特別不服輸的韌勁、特別敢爭先的拼勁」。兩次申辦受挫,並沒有動搖他繼續申辦的意志,他愈挫彌堅,「對手再強大,也要比試比試」。
就在周廉為申辦世界鈦會殫精竭慮、忘我拼搏之時,2006年,66歲的他患上了癌症。沉重的打擊並沒有擊垮他,在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病痛折磨後,7月13日在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施行了肝移植手術。經過後期治療,戰勝病魔,身體逐漸恢復了健康。術後僅10個月,他又再次出徵,帶著80餘人的中國代表團飛赴日本「申鈦」。
2007年6月,周廉院士率團參加日本京都第11屆世界鈦會,與中國參會代表合影
2007年6月,在日本京都第11屆世界鈦會上,周廉院士代表中國申辦第12屆世界鈦會主辦權獲得成功,圖為致答謝詞
2007年6月, 與日本京都第11屆世界鈦會組委會法國委員Alain Vassel教授以及常輝教授合影
2007年6月,第11屆世界鈦會在日本京都召開。周廉拖著病體第三次登上世界鈦會舞臺,報告中國鈦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未來廣闊前景,再次希望國際鈦業界給予肯定和認可,震動了國際鈦界同行。經過投票表決,中國終於戰勝強大競爭對手美國,以5:2的絕對優勢獲得2011年第12屆世界鈦會的主辦權,周廉當選為大會主席。
這是周廉院士12年曆盡艱辛的結果。周廉說,「我把成功申辦世界鈦會,當作自己的治病良藥!」。「北京申鈦」成功,標誌著中國終於跨進了由主要發達國家組成的「鈦俱樂部」,中國鈦科學技術跨入國際先進水平的行列,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在鈦產業界的國際地位,具有裡程碑意義。
2004年5月,周廉院士率團訪問澳大利亞工程院期間,與程一兵院士、李恆德院士、師昌緒院士及伊莉莎白等人合影
「來之不易,倍加珍惜」,這是他常常念叨的話。在此後4年的鈦會籌備中,他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他對籌備組同事說:「我們要辦一屆最具中國特色的世界鈦會。這是中國鈦工業的底氣,更是中國鈦業人的底氣!」
在他的親自參與下,2009年,國內首個鈦博士班在西安開班,「2009年鈦發展趨勢國際研討會」等系列鈦學術會議,將國內同仁吸引到鈦會籌辦中。
2009年6月,世界鈦會組委會委員來北京檢查鈦會籌備情況,周廉事無巨細地忙碌,由於工作強度大,無法得到休息,引發了腦梗,但他堅持完成了所有日程後才住院治療。
2016年10月20日,《海洋工程材料叢書》新書發布會(青島)
2012、2013、2014年,周廉又先後主持開展了中國工程院「中國航空材料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海洋工程中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中國3D列印材料及應用發展戰略研究」等諮詢項目,他組織中國鈦行業專家四處奔波,開展調研,有力地促進了鈦及其合金在這些領域的應用。
14年前,他挺過了肝移植手術;去年到今年,半身癱瘓的他經過10個多月的醫學治療和康復訓練,奇蹟般地康復。人們說:周廉院士是材料科學領域極具傳奇色彩的「鐵人」!
2015年9月19日,在上海出席 IFAM2015會議間隙的周廉院士
周廉是個樂觀豁達的人,雖然已是80歲的老人了,可他常說自己有「三個年齡」:從出生之日算起,自己已進入耄耋之年;從1994年當選院士算起,自己只有26歲;從肝移植手術算起,自己才14歲!他把14年前的7月13日,看作是自己新生命、新生活的開始。
2018年5月5日,周廉夫婦金婚合影
他是材料科學領域極具傳奇色彩的「鐵人」,2006年7月13日,他的肝移植手術,堪稱中國科技界和醫學界的奇蹟。他是事業上的強者,攻克了一個個難關,一次次創造了事業的輝煌;生活中,他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強者,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他總是以頑強的毅力戰勝困難,並一次次創造出奇蹟!
2006年9月, 李恆德院士探望肝移植手術後的周廉院士
2006年10月13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奈爾研究所Fruchart Daniel教授探望周廉院士
2006年10月23日,周廉肝移植手術後與夫人在病房合影
2016年7月13日,是他肝移植成功10周年。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的領導和同事,以及學界的同仁專程跑到北京為他辦「慶生會」,還在現場拉起「周廉先生十周年慶生會」的橫幅,滿屋蕩漾著歡聲笑語,周廉的眸子裡也漾著「少年」般的喜悅。這些年,「7月13日」對他來說格外重要,再忙,家裡也要慶祝一番。
2006年10月23日,西北院同事慶祝周廉院士肝移植痊癒出院
2006年11月4日,西北院同事慶祝周廉院士肝移植手術成功100天
2011年10月17日,周廉參加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肝移植1000例慶典
2012年7月13日,陳能寬、黃伯雲、屠海令、張統一等多位院士慶祝周廉院士肝移植成功6周年
2016年7月13日,西北院領導和同事及學界同仁為周廉院士舉辦「肝移植10周年慶生會」
一個有情懷、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心繫國家,心胸開朗,堅韌不拔,樂觀豁達。這是同事們的一致評價。
「我最敬佩的是他笑傲人生的將帥氣度,面對癌症病魔,他都能淡定地應對。」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魏炳波回憶:肝移植手術後,我去杭州看望他,可他竟然慢悠悠地跟我開了個玩笑。他說:「我今天要考一考你的英文,你知道『肝移植』用英文怎麼說嗎?』我不好意思地回答:『不知道』。他笑著說道:『哈哈,我剛剛做了『Liver Transplantation』!』這個剛剛挑戰了生命極限的人,是多麼樂觀,多麼陽光啊!
術後一個月,他讓秘書陪著上街散步,走到一家麵包店,他掏出100元,買了幾塊法國牛角麵包,笑呵呵地對秘書說:「看來,我又能花錢了,這花錢的感覺真好啊!」
14年前的5月份,已身患癌症飽受病痛折磨的他,竟能靜下心來為國際材聯執委會寫年度報告,提建設性的建議,最後,讓韓雅芳教授帶到法國大會上代為宣讀;12月,手術不到半年,他就跑到長沙、上海出差;術後10個月,又跑到日本「申鈦」。
在周廉看來,「人生要活得精彩,我每天都在踐行著『精彩每一天』。」他把自己的工作節奏開啟為「快跑模式」,不知疲倦地奔波。
2006年10月7日,周廉院士在杭州住院期間與夫人、孫子在一起
幾十年來,高強度地工作,頻繁地出差、加班、熬夜,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透支著他的身體,無情地耗損著他的健康。
2019年4月29日那天,79歲高齡的周廉突然感覺說話困難,站立走路吃力,當晚被送進301醫院。第二天,已基本失語,整個右半身處於癱瘓狀態。由於血管的神經末梢堵塞,溶拴針打不進去,醫生每天只能給他輸一些營養神經的藥物。躺在病榻上的周廉,腿只能抬至10釐米高度,每天在康復師的指導下,在床上練伸胳膊、伸腿兒動作,慢慢能下地了,又一點點練站立。
周廉和小兒子周鑫明在練射擊
1992年2月3日,大年三十,周廉在家中和面
2016年9月16日,在北京商場和夫人合影
2011年2月,周廉和夫人、孫子、孫女逛春節廟會
秘書說,這些動作他每天能練上百次,住院兩個月下來,他練了有成千上萬次。後來能站立了,他又慢慢練用手勾腳腕,練稍息、立正等動作,活動肢體和筋骨,出院時,他竟能獨立行走三四十米。
後來,說話慢慢好了,秘書連懵帶猜「聽話」能聽懂八九十。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治療期間,他每天鍥而不捨,堅持物理訓練、康復訓練。今年9月,經過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兩個多月的康復治療,語言能力已經基本恢復,正在家中康復。秘書說,「80歲高齡的人了,能一點點康復出來,他完全靠的是毅力!」
去年12月24日,材料學術聯盟年會在北航唯實大廈舉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大病初癒的周廉院士竟坐著輪椅由秘書推著來看望大家。那時,他病情已經基本穩定,處於康復期,但肢體和語言仍然較弱。他的聲音已經完全變了,這場大病已經讓他失去了語言能力,靠著堅韌不拔的毅力,他慢慢康復,又恢復到了可以跟人正常交流的程度。
那天,他的話音雖然很微弱,但洋溢著親和力,飽含著深情。周廉說:「我又開始了人生的新旅程......」,聽得大家淚眼模糊。
2020年10月31日,「IFAM2020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在西安舉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陝西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聯合主辦「周廉院士先進材料創新之路座談會」
「IFAM2020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主席之一、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魏炳波教授主持座談會
「IFAM2020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主席之一、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院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超導材料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有色學會副會長張平祥教授,在座談會上介紹本屆論壇名譽主席之一的周廉院士數十年的科海人生及其先進材料創新成果
出席座談會的中國工程院秘書長陳建峰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教授,以及薛群基院士、周克崧院士、陳祥寶院士等與會院士,高度評價周廉院士先進材料創新實踐成果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周克崧教授發言
時間對於這位80歲的科學家來說,顯得「很寶貴,也很金貴」,他覺得只要有時間,什麼事都可以做成。「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只要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了時間;節約了時間,就會使一個人的生命得到延長......」古稀之年的周廉,心中裝著國家的使命,他仍要不知疲倦地跋涉,只爭朝夕地奮爭......
文:通訊員鄭樹軍 賈豫冬 敬超導
圖: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編輯:韓 宏 趙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