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管制過嚴已成為中國飛行員培訓的潛障礙

2020-12-06 民航新聞

  圖1:2006年1月13日,兩架北京泛美國際航空學校的DA40-180型飛機停在石家莊正定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SJW,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ZBSJ)。該型飛機由奧地利鑽石飛機工業公司(Diamond Aircraft Industries Inc.)製造。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TOPGUN」

 

  「飛行員缺口」危機還在繼續擴大。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以下簡稱「民航總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10年,中國民航飛機將達到1250架,民航業至少需要補充7000多名飛行員。

  「這僅僅是一個保守數字,飛機員的缺口應該在1萬人左右。」民航總局有關人士說。

  一方面,中國民航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年均增長保持在約14%,急需飛行員;而另一方面,國內現有的培訓輸送體系又無法滿足這一需求。據了解,作為亞洲最大的「藍天大學」——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每年培養的學員數量,連三大國有航空公司的需求都無法滿足。飛行員市場始終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於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圖2:2007年4月20日,北京泛美國際航空學校B-3669號塞斯納獎狀CJ1型飛機停在包頭二裡半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BAV,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ZBOW)。該機由美國塞斯納飛機公司(Cessna Aircraft Company)製造。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TOPGUN」

 

  2008年1月11日,中國民航歷史上第一家民營航空訓練學校——北京泛美國際航空學校(以下簡稱「泛美航校」)受到重罰。民航總局代局長李家祥批評泛美航校在培養飛行學員飛行訓練中造假、偽造飛行經歷。「飛行員培訓造假,就意味著給航空公司培養定時炸彈」。

  據民航總局副局長李鍵介紹,泛美航校偽造了85名學員的培訓飛行時間,並安排其畢業。民航總局已勒令這85人全部回校補課,補足飛行小時,嚴禁不合格飛行員走出校門。

  「航校為學員偽造飛行經歷令『飛行員缺口』雪上加霜。其實,泛美的問題在其他航校也存在。飛行員的培養很特殊,要進行飛行訓練必須有航道。但中國的空中管制還沒有放開,沒有空軍的允許,飛機是上不了天的。」民航業內人士對此問題這樣分析。

  一般來說,學員在航校要經過14個月的培訓,並完成252小時的飛行時間才能畢業。但泛美航校承諾的14個月培訓期,從第一期開始就未能兌現。據稱,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空域管制制約,無法讓學員完成預期飛行時間。

 

  圖3:2007年12月24日,北京泛美國際航空學校B-9151號DA42型飛機停在邯鄲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HDG,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ZBHD)。該型飛機由奧地利鑽石飛機工業公司製造。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Xuz」

 

  所謂的「空域管制」即「空管」,就是中國對低空領域實行嚴格限制。目前,中國空域除三大國有航空公司的航線外,其餘均劃歸空軍管制,民航班機和運輸機只有在向空軍申請後,才能獲得部分固定航道。因此,通用航空飛行在申報計劃時,涉及的部門多,限制也多。若是跨地區飛行,飛行計劃申報涉及環節更多,增加了飛行成本。

  近年來,申報飛行計劃已由提前半個月縮短到6小時,類似的情況在國外只需要提前30分鐘。

  因為目前國內的空中管制沒有放開,客觀上仍有不少實際操作中的限制。「每次飛行都要報空軍審批,包括飛行航線和高度,手續繁瑣。如果碰巧空軍訓練或演習,那麼航校的航線會馬上被取消。」一位知情人士說,「要獲得充足的訓練空域需多方協調,非常複雜。」

  據悉,前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曾為此專門上書國務院,稱「民航發展受到空域制約,希望改變體制。」但收效甚微。

 

  圖4:2006年3月,北京泛美國際航空學校B-9122號DA40-180型飛機正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TSN,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ZBTJ)滑行,即將飛往石家莊。該型飛機由奧地利鑽石飛機工業公司製造。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未知空域」

 

  《華爾街日報》曾載文稱:中國是世界上航空管制最為嚴格的國家之一。空管限制已成為中國民航發展的瓶頸。

  「但即使如此,也不應當成為泛美航校偽造學員飛行時間的理由。因為飛行員是保障飛行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這次事件也為其他航校敲響了警鐘。」民航總局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財經時報》。

  泛美航校表示,空軍對石家莊地區空域管制特別嚴,大部分地方都不允許通用飛機飛行,泛美航校的主訓基地已由石家莊搬至包頭。

  眼下,空域限制已經成為飛行員培訓的一個潛在障礙,中國「飛行員缺口」瓶頸並非通過航校培訓就能解決,調整空域限制體制迫在眉睫。

0薦聞榜

(《財經時報》,

相關焦點

  • 中國空域改革:已有33%低空空域告別全域管制
    (記者魏鑫 實習生黎承師) 記者昨日從2015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高峰論壇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已有約33%的低空空域告別全域管制,改為按管制、監視、報告三類不同屬性管理。我國將逐步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安全順暢的運行模式,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資源。2015年是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國內通用航空發展熱潮持續升溫,國家低空空域改革試點不斷深化,利好政策接連出臺。國外廠商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相繼在中國進行通用飛機整機生產或轉包生產,「中國造」通用飛機正在廣泛布局,中國通用航空產業已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最好時期。
  • 成都華航無人機培訓學校知識課堂——無人機飛行空域申報
    但是對於「空域申請、提交飛行計劃」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如何申報、在哪申報、申報需要多長時間、能不能得到批覆,這一系列的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便是已經考取了無人機駕照的人,很多都感覺申請流程非常不便,在審批的過程中,也找不到相應的承接部門。面對亂象叢生的無人機市場景象,相關部門根據市場現狀提出了無人機飛行必須遵守的三個條件,即無人機駕駛證、空域申請和提交飛行計劃。
  • 用於特殊用途的空域有哪些?
    警戒區內的所有活動均按照聯邦航空條例進行,參與飛機的飛行員以及過境區域的飛行員對避免碰撞負有同等責任。管制射擊區域:這些空域的設立以消除空域中的活動對非參與飛機的危害,並確保人員和財產在地面上的安全。危險區:具有指定大小的區域,該區域內的活動在限定的時間內會影響航空器運行安全。
  • 中國空域實行管制 私人飛機上天須再等5年(圖)
    中新網11月27日電 北京娛樂信報報導:「航展結束到現在,我們接到的有關諮詢申報飛行培訓班的電話一天都沒斷過,在航展上出盡風頭的中國首款私人飛機『小鷹500』又重新點燃了國人上天的熱情。」聽到記者要採訪私人飛機的話題,中國民航學院的老師這樣說。
  • 廣西軍民航管制單位空域使用管理暨防相撞工作會在百色機場召開
    廣西軍民航管制單位空域使用管理暨防相撞工作會在百色機場召開 2017-11-09 09:38: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吳建國
  • 中國飛行員稱法國空軍對空域利用率非常高
    這是飛行員駐訓組組長於海濤參觀法國空軍時的感受。受冰島火山爆發影響而關閉的歐洲機場恢復通航之後,於海濤和他帶隊的飛行員駐訓組回到了中國。在滯留法國戴高樂機場的那幾天中,他們一方面在認真回顧、梳理和總結這次出訪的收穫,另一方面,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焦急等待的情緒中,親身體會到了空天時代人們對空中航線的依賴。有時,他們也會探討一些問題,比如應對火山爆發這樣的突發事件,空軍應該怎樣有所作為。
  • 民航資源網對話:中國航班因軍事管制更耗油?
    民航資源網對話:中國航班因軍事管制更耗油?而中國的大型客機被更多地要求在效率較低的10000-20000英尺低空飛行。  在北美和歐洲,客機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的航線相對而言更加直接。由於航線擁堵,所以情況會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航線是相對筆直的。而在中國,由於軍方的空域管制,航線會更加迂迴,因此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燃油,增加更多的排放。
  • 全世界最複雜的空域?竟然在中國這個省!
    ▌在軍區空域外「見縫插針」廣東境內有軍事管理區。由於空軍需要佔用部分空域,向民航開放的空域進一步被壓縮了。雖然軍事演習已經儘量避開在民航密集區進行,但出行廣東的旅客時不時會遇上軍事演習、航空管制。廣東空域民航飛機本身非常多,又需要避開軍區空域飛行,航路設計基本上是「見縫插針」了。
  • 北京終端區空域再優化聯合仿真評估完成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韓磊 通訊員劉藩 報導:近日,民航局空管局空域管理中心聯合國航、北京首都機場、華北空管局和川大智勝等單位相關部門,完成了北京終端區空域再優化聯合仿真評估工作此次評估在空域中心自主研發的「全空域實時模擬系統」上開展,該系統有機整合了飛行模擬機、雷達管制模擬機以及機坪管制模擬系統等,能夠提供一個全方位、多角度、高仿真的空域運行環境;統籌各方參與單位,協同確定了評估技術路線、演練大綱、協作流程、分析指標等關鍵內容,並根據北京終端區運行特點,在「全空域實時模擬系統」中搭建了典型運行場景,重點對比首都機場去往華東、華東沿海及大連、日本、韓國3個方向當前和未來的運行情況
  • 關於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議及技術的探討
    低空空域管理運行組織結構  1低空空域的概念  按照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空域分類標準,低空空域屬於除了A類(高空管制空域)、B、C類(塔臺管制空域)及D類(機場管制地帶)等公共運輸航空主要使用的空域,以及特殊用途空域(如軍航訓練空域、限制區、空中禁區和危險區)之外的所有空域,通常又可以按照限制等級和服務類型可細分為
  • ATC空中交通管制誕生100周年紀念
    >「空中交通管制」已經迎來它百年的歷程1920年2月25日,倫敦的克羅伊登機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空中交通管制的機場。第一個空管塔臺,15英尺(4.6m)高,兩側帶有窗戶的「機場控制塔」投入使用,並向飛行員提供了基本的交通,天氣和位置信息。
  • 中國民航迎史上最大範圍空域調整: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
    全國範圍內共調整航路航線超過200條、調整班機航線走向4000多條,形成了全新的空域運行環境。中國民航迎來史上最大範圍的空域調整。   視頻來源:央視朝聞天下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外圍空域調整  一個機場能否順暢運行,空中環境極為重要。
  • 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航空運動協會關於...
    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中國航空運動協會關於申辦全國動力三角翼檢查員培訓班的招標公告 發布時間:2020-11-25 來源: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
  • 民航局就《無塔臺管制機場運行指南》徵求意見
    12月25日,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發布《關於對<無塔臺管制機場運行指南>諮詢通告徵求意見的通知》,就諮詢通告《無塔臺管制機場運行指南》徵求意見。本諮詢通告適用於在無塔臺管制機場範圍內或周邊按照目視飛行規則(以下簡稱VFR)或儀表飛行規則(以下簡稱IFR)運行的任何類型航空器運營人和駕駛員,適用於進行VFR和IFR飛行的各類航空器。
  • 海南發布空域管制,中國太空飛行器將前往月球採樣,為40年來全球首次
    近日海南省文昌市在政府主頁上發布了一份特別的通告,稱要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加強空域管制。與此同時,中國將在未來幾天完成一項壯舉,戰略意義十分重大。美媒報導稱,如若成功,將創下40年來全球首次。第一,中國"月球取樣"將創40年全球首次據環球網11月23日報導,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攜手"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發射衝擊月球,完成一次"月球取樣"
  • 解放軍軍機連續13天進入臺灣空域 臺軍已疲憊不堪
    9月28日,「親綠」臺媒報導稱,解放軍軍機28日凌晨又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並聲稱這是解放軍軍機「連續第13天」進入臺灣西南空域。不過,這一消息還沒有得到臺灣「國防部」證實。據臺灣「親綠」媒體9月28日報導,解放軍軍機從本月中旬開始,每天都進入臺灣附近空域。9月28日清晨6點47分,又有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的所謂「防空識別區」。
  • 中國即將達成一項壯舉,海南緊急發布空域管制
    撰文丨花憐編輯丨月七自古以來,人類對於探索未知領域都抱有極大熱情,自上世紀蘇聯和美國相繼登月成功後,中國便開始大力發展航天事業。通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中國成為了第三個成功載人登月的國家,但這並不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終點,恰恰相反這僅僅只是一個起點。
  • 「低空開放特區」加快推進空域體制改革
    一、空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但進展緩慢。  自2008年以來,我國低空開放大致經過了提出、實踐、政策完善、進入實施四個階段。2008年,國家空管委提出在長春、廣州、海口實行飛行管制分區改革試點。2010年,《關於深化低空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低空空域改革試點自2011年起開始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