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在下降,增量越來越小,拉新成本節節攀升。廣告主投放預算繼續縮緊,審慎持重、信心不足成為廣告主的普遍心態。
行業灰色產業興起,刷量注水事件高發,頻頻刷新廣告行業下線,廣告主變得小心和謹慎,閉著眼睛投廣告的日子一去不復還。行業水深,勢必對廣告從業職業素質提出更高要求。
這篇就從投放廣告的一般流程和投前分析要素,為你更深一步解析網際網路廣告業態。
網際網路廣告投放的流程
1、確定目標受眾
廣告立項後,緊接著就是:確定目標受眾。因為必須深刻認識自身產品的定位和特點,確定與之匹配的目標受眾,才能順藤摸瓜找到與受眾匹配的媒體渠道,才能提高推廣轉化率,避免推廣資源產生不必要的浪費。
2、明確廣告投放目標
從目的上,可以把廣告區分為: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品牌廣告是指:為了品牌營銷、宣傳品牌的廣告;而效果廣告是指:為了直接提升用戶量、交易額等效果的。兩者間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因為根本目的不同。品牌廣告能促進品牌傳播,以一當十撬動整個市場,而效果廣告則能促進直接轉化。
廣告投放目標不同,只有清楚自身廣告投放目標,才能真正選擇適合自己的新媒體廣告投放平臺。
3、確定廣告展現方式
新媒體廣告投放的展現實現方式很多,有文字、圖片、語音、視頻、H5頁面、知識問答等,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推廣計劃,選擇恰當的廣告方式。在方式確定好之後,二次篩選媒體渠道。
4、選擇媒體平臺廣告投放
根據自己的推廣預算和推廣目標及受眾分析,選擇與之匹配的媒體平臺廣告投放,再進一步找到相應媒體主。
5、合作洽談,合作模式
與有合作意向的媒體廣告投放平臺確定合作方式、採用的定價模式、推廣方案和節奏、以及廣告執行細節,並設定廣告投放風險預警機制。
6、數據分析,廣告優化
數據分析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在廣告投放過程中,實時監測跟進廣告數據,不斷調整具體的投放策略,比如:時間段、人群、地域等等。二是在投放結束後統計本次廣告數據,包括投入產出的價格數據,各環節和媒體渠道數據等等,全面剖析本次投放案子,總結經驗和教訓,為的是指導下次廣告投放。
我們再來看看火燒雲數據平臺,平臺直接將將流程細化用技術完美的切入四大環節,並深度到:尋找廣告投放媒體主、選擇辨認媒體主質量、投放效果評測分析、以及對投放的廣告數據跟蹤監測。
那麼,知道了廣告投放流程,怎樣確保廣告的效果呢?換句話說,為了能夠確保廣告投放效果,投廣告前要考量哪些因素?
我們先看看經典的廣告效果模型,如圖:
根據這張圖,不難看出,只要把控好兩個環節:一是漏鬥的口也就是展示量,二是漏鬥瓶頸也就是轉化率,這兩個數據越大越好。
那麼,如何確保這兩個數據足夠大呢?
首先來看看展示量也就是曝光量
曝光量決定因素是媒體流量,其次是裂變曝光機率。直白點說就是你的廣告投放的媒體主直接決定了,廣告能夠獲得的曝光。舉個例子:你把廣告投到10億量級的微信朋友圈,和把廣告投給一個擁有1萬粉絲的微信公眾號,展現量級是完全不同的。簡言之就是,媒體用戶體量越大能夠帶來的展現就越高。
然後才是裂變到瘋傳的廣告機率,也就是這條廣告被二次傳播的機會,經過二次傳播能夠再次擴大廣告的影響範圍和覆蓋人群。
其次再說說如何確保轉化率足夠高,考量因素有以下幾種:
1. 媒體的調性
媒體的調性取決於媒體裡面的內容或者人的屬性,比如:科技資訊屬性、娛樂八卦屬性、二次元屬性、硬核知識屬性等等。
如果媒體是由個人形成,像短視頻博主達人,他們自身的人設就是媒體的屬性。比如有的達人搞笑、有的玩創意、有的唱歌跳舞、有的炫技等等
投放一定要根據自己產品的調性來選擇媒體,確保高度吻合,不然的話效果會大打折扣。
2.粉絲屬性
廣告最終還是為了讓媒體裡的用戶也就是粉絲買單,所以在投放之前搞清楚媒體的粉絲屬性最為重要。
這裡就不得不提用戶畫像,它是指根據用戶的屬性、用戶偏好、生活習慣、用戶行為等信息而抽象出來的標籤化用戶模型。
很多人重視了用戶畫像,卻忽略了產品的消費者畫像,它是指產品的消費價格區間、產品消費檔次、購買頻次、產品使用場景等。
因為只有用戶畫像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根據產品的消費者畫像和用戶畫像雙向匹配,匹配度高的媒體轉化率一定是能夠得到保障的。
當然,不管是媒體粉絲畫像還是產品的消費者畫像,它們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數據來建構模型,並且不斷地根據數據來優化完善,這也是火燒雲數據平臺的真正價值所在,平臺運用大數據算法,有效的統計分析媒體主的歷史數據(包括歷史作品內容、歷史作品數據、粉絲數據、商品數據等等),並且可以監測廣告投放數據,更好的幫助廣告主決策和實現廣告效益最大化。
火燒雲數據:如何創作好的短視頻內容?
火燒雲數據:投放B站廣告之前,先了解一下B站的廣告樣式!
火燒雲數據:從宏觀市場分析b站廣告投放的效果
火燒雲數據:B站上什麼樣的行業最容易抓住年輕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