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在進步,企業的宣傳意識逐漸加強,尤其是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廣告的展現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也促使商家不斷進行廣告宣傳。但是廣告業有一個多年來沒有解決的難題,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曾說,「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但我不知道浪費的是哪一半」。伴隨著消費升級、新零售時代的到來,營銷也在升級。今天,這個問題的答案開始變得清晰起來,「浪費的廣告費」正在被各種新方法找回來。
1、首先現在,企業獲客的成本水漲船高,不要聽到一個用戶一兩塊,一個微信粉絲幾毛錢這種幾年前的逆天數據就盲目樂觀,某些行業的平均獲客成本接近四位數不是危言聳聽。 高登佳盛
2、競價廣告(RTB)主要有CPC(按點擊付費)、CPD(按下載收費)、CPM(按曝光收費)三種競價方式,CPC是現在最熱門的模式,代理和媒體都極力推薦,但這種平衡流量主和廣告主利益的折中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
3、大媒體的開屏廣告日均曝光量千萬級、單日價格六位數、也 僅停留3-4秒,適合有充足預算的大型企業品牌宣傳,比如汽車、房地產,而中小品牌不要輕易接觸這類「奢侈品」廣告位,按CPT收費的固定廣告位和擔保式放量GD廣告位也是同理 高登佳盛
4、媒體尾部的流量,類似文字鏈、內頁圖片這樣的非熱門廣告位是比較難出售的,通常會打包給像網盟、DSP這樣的平臺,這些平臺會將批發來的廣告位包裝成組合優化的模式進行二次零售分發,他們採買的廣告位單從質量上來說其實並不高。 高登佳盛
5、頂級的優化師只有10%左右,且一般都配置給大客戶,普通運營人員每個人都身背多個項目,別把投放的工作都寄托在代理身上,最好可以親自上手操作,自己公司有優化團隊當然最好。 高登佳盛
6、電商節、雙11、雙12這樣的大型活動,媒體庫存基本都是被天貓、京東這樣的大型電商包了,拉高廣告成本是必然的,寧可損失帳戶權重,少跑點或是直接關閉計劃,也不要試圖和巨頭搶量,不現實。 高登佳盛
7、測試期新帳戶時,首批最好上線10條以上的廣告計劃,然後保持日均6-7條新素材持續放量。舊的廣告素材有一定的消耗周期,後期保證每天或兩天都有新計劃上線才有利於保持活躍度。 高登佳盛
8、信息流的廣告創意和文案最好跟使用場景保持一致的,原生素材(實拍圖)的CTR一般優於一些看似高大上或極具設計感的素材,了解你的目標群體特徵之後,善於用定向和痛點型文案找到他們並博取關注 高登佳盛
9、沒有充足的預算,可以嘗試CPC,特別是一些商業化初期剛起步的平臺,但要留夠測試期, 一般的操作是定向放寬, 出一個較低的價格起量;有足夠的數據之後再慢慢提高出價收窄範圍, 最後摸清定向套路。不要頻繁開關廣告計劃,對於穩定優質的計劃也不建議頻繁調整出價和素材,一旦價格調高再調低之後,就很容易損失曝光量和權重。 高登佳盛
10、假流量是行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多在10-20%之間,基本也躲不掉。技術可以幫你統計刷量數據,我個人覺得3%以下是可以忽略不計,10%以下也能忍受,如果10-20%你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怎麼規避。
當品牌方和廣告公司都建立在相對標準化的服務流程中時,方能有效減少焦慮、增強相互信任,繼而促進各自業務的健康發展。
以往,我們跟近百家媒體和代理打過交道,常見的投放渠道也都接觸過,不踩坑是不可能。從最開始的忽悠去廣撒網,到目前基本掌握了套路,這就是經驗總結。 高登佳盛聚合市面95%的主流媒體資源,依託大數據算法,AI技術模型的應用,基於網際網路海量流量、廣告表現、媒介策略、人群屬性、數據分析管理,實現一站式全行業的科學、智能、高效的廣告精準營銷活動。降低企業推廣成本,提高轉化率。那些對產品不感興趣的人群,可以通過平臺大數據帥選掉,讓其看不到廣告,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降低廣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