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馬奇:「注意力」是成敗關鍵

2021-01-12 經理人分享

    真正最佳的決策模式根本上不是理性選擇,而是企業注意力所決定的「愚蠢」和好奇心。

樹欲靜,而風不止。

剛剛過去的春天,在其他同行紛紛推出新品、搶佔市場之際,卻傳出資生堂要退出中國市場的爆炸性消息,雖然後來被證實信息有誤。資生堂隨後通過媒體宣布將全球總部的「中國事業部」的經營及市場營銷職能前移至資生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資生堂總部相關人士表示:「中國是資生堂最為重要的市場。此次進行現地化管理的調整,就是為了加強對中國市場變化的應對,以便快速準確地響應中國顧客的需求。但有好事者將其與各大競爭對手相比,發現資生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措和謠言,的確是業績已經大幅度落後,市場不斷被瓜分的一個「副產品」。

那麼,曾經的巨無霸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資生堂的中國滑鐵盧

1981年就進入中國的資生堂,憑藉其過硬的技術背景和相對高端的品牌形象,迅速獲得了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很多80後還記得媽媽使用資生堂產品的往事。但時間荏苒,34年的歲月,中國市場早已升級換代,而資生堂也從人們昔日眼中的高檔產品變成了如今90後眼中的老舊品牌。

2014年6月,剛剛上任66天的資生堂集團總裁魚谷雅彥開始了海外訪問,首站便選擇了中國,充分表達了資生堂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從長期來看,我認為中國市場一定會有一個大的成長。」魚谷雅彥說,「我期待未來資生堂在中國的銷售提升,能夠高於我們集團整體的發展水平。」

中國市場,作為如今全球化妝品行業的必爭之地,魚谷的期待非常正常,畢竟中國市場佔到了其銷售額的15%。但現實卻非常殘酷,無論是電商戰略的遲緩,還是傾力於發展一些二線品牌,或者針對成熟女性市場發力,資生堂一再出現的戰略失誤,導致其業績一路下滑。

從此次資生堂的市場權限調整中,可以發現,這家老牌企業已經有點著急了。

 

決策不是刻舟求劍

對此,全球知名的管理大師詹姆斯·馬奇有著經典的論斷,他認為,企業內部的決策,特別是關於未來戰略的決策常常出錯的原因在於:人們過度重視所謂的理性選擇和結果邏輯。即從最佳結果的角度出發來倒推戰略的方向。

這在原來市場變化很慢的的情況下也許是可以成立的,但如果市場變化非常迅速,這種過於嚴謹的封閉決策模式可能會出現與現實脫節的嚴重問題。資生堂的戰略失誤就是反應太慢。

馬奇認為,真正最佳的決策模式根本上不是理性選擇,而是要搜尋方案,尋找多種可能性。那麼搜尋的方向由誰來決定呢?馬奇強調:「當然是由企業和品牌的注意力決定的。」

注意力其實是不斷改變,同時也最稀缺的資源。因為注意力就是成功與否的風口,你是否有正確適當的注意力,決定你的市場戰略是否能真正打中紅心。當然,必須承認的是,注意力是不斷變化的,這也促使馬奇提出了著名的「垃圾桶理論」,即我們應該將企業的組織運行過程和決策流程看作在垃圾桶中淘金,根據不同的注意力方向和決策需求,隨時隨地去尋找最適合的決策——而不是像以往一樣,早就準備好一套既定的解決方案和模版應對所有的問題,在混亂中和失控中尋找真正的可能性,才能讓決策真正具有生命力量。

這種決策模式,如今看來似乎很符合網際網路時代的精神,但在40年前提出時,還是令人們感到過於前衛。而馬奇之所以能夠成為當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師,與其獨特經歷和研究模式息息相關。

馬奇1953年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擔任加州大學社會科學院的首任院長,1970年成為史丹福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同時也擔任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教授,是名副其實的多領域大師。馬奇被公認為是過去50年來,在組織決策研究領域最有貢獻的學者之一。

當然,詹姆斯·馬奇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在組織和管理理論方面的開創性成就。他在早期職業生涯所寫的兩本書,一本是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於1958年合寫的《組織》,另外一本是與理察·賽爾特於1963年合寫的《企業行為理論》,是組織研究的經典之作。

不過最有趣的是,詹姆斯·馬奇是名副其實的純理論派大師,也是管理大師心目中的大師。曾有兩位諮詢顧問製作了一個管理大師排行榜,然後問上榜的大師們這樣一個問題:誰是你們心目中的大師?根據收到的回答,他們又製作了一個「大師的大師」排行榜,發表在2003年12月的《哈佛商業評論》上。馬奇排名第二,僅次於彼得·杜拉克。其後人們分析為什麼馬奇會有如此高的排名,還在於他往往能一針見血看到問題的本質,而他涉獵如此廣泛,其理論往往會給其他管理專家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靈感。

 

理性戰略的黃昏

回到我們之前的案例,資生堂為什麼會出現業績下滑的結局,僅一個小例子就可以說明問題。眾所周知,雖然資生堂有很強大的技術背景,也有很多高端品牌,但資生堂之前在中國力推的產品以二三線為主——歐珀萊和悠萊,基本利用的都是在日本淘汰的技術,生產的產品都比較便宜同時主要面對低端市場,最成功的一個低端產品非超市線的洗顏專科莫屬,不到50元的價格,雖然銷售很成功,卻無形中拉低了資生堂的品牌形象。

從40元的洗面奶到4000元的抗老化面霜,資生堂的產品線極其寬泛。但其一直把中國市場當成現金牛,一直致力於推廣所謂的價廉物美產品,卻根本沒有發現近5年來中國市場消費快速升級的現實。更多消費者憑藉電商和出國機會進行全球採購,他們會發現資生堂的很多品牌是專供中國市場的,並沒有什麼國際影響力,自然會用腳投票。早在2013年,廣州地區的歐珀萊銷量就持續下滑,有些專櫃直接被關閉,但這並沒有真正引起資生堂的重視,依然採取了傳統的市場策略,持續忽視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而同屬於亞洲地區的韓國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在中國的業績則一路上升,其產品也是高低端分類不同,但其沒有直接區隔中國消費者,而採取了新品全球同步的措施,並且積極配合韓流時尚在中國的興盛,與年輕消費者深度互動提升他們的體驗。

資生堂的失敗也許正像馬奇所言是不夠「愚蠢」——失去了對消費者和市場的持續好奇心與關注,他們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升利潤,而不是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上。他們對中國市場的「輕視」最終也獲得了人們的用腳投票,而其過度重視既往的產品銷售模式,也讓其在經驗的疆界中難以自拔,是時候,重新面對戰略決策,對資生堂而言,不是沒有實力但真的缺乏眼光。

責任編輯:李靖

來源:《中外管理》雜誌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中外管理雜誌

相關焦點

  • 與詹姆斯·馬奇對話
    劉瀾  2008-10-20 00:00:00   《世界經理人》雜誌 詹姆斯·馬奇(James March)這個不為經理人熟悉的名字,卻是管理大師心目中的大師。在2003年,兩位諮詢顧問製作了一個管理大師排行榜,然後問上榜的大師們這樣一個問題:誰是你們心目中的大師?
  • 管理大師詹姆斯·馬奇去世,享年90歲:何其有幸,你我曾與偉大同處一個時代
    北京時間2018年9月28日,組織學習理論先驅、權變理論的創始人之一、管理大師中的大師詹姆斯·馬奇(James G.
  • 管理大師詹姆斯·馬奇去世,享年90歲:何其有幸,你我曾與偉大同處一...
    ——詹姆斯·馬奇當地時間2018年9月28日,組織學習理論先驅、權變理論的創始人之一、管理大師中的大師詹姆斯·馬奇(James G. March)教授去世,享年90歲。作為一位傑出的組織和制度理論大師、管理決策學派的集大成者,詹姆斯·馬奇教授的研究縱橫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哲學、政治學等不同學科,他的一生榮譽頭銜無數:除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美國公共管理學院院士、美國管理學院院士、美國教育學院院士外,馬奇教授還獲得了18個不同國家和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 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並非智商,專注力才是孩子成敗的關鍵「籌碼」
    從此可以看出,智商並不是拉開差距的最主要的因素,孩子專注力的缺失才更為「致命」,當孩子專注力缺失,投入到一件事情上的時間就會縮短,學習時候的注意力就會很短暫,學習的效果和結果就會不理想,而且更容易半途而廢,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個長期的壞習慣,為之後埋下禍害。
  • MBA人物 | 詹姆斯·馬奇:領導者容易把自己看成組織的英雄
    排在第一的是20世紀最偉大的管理思想家德魯克,排在第三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而在德魯克之後,西蒙之前的則是詹姆斯·馬奇(James G. March)。 馬奇生於1916年,1953年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 馬來西亞華裔手工製作走馬燈 成敗關鍵全在一張紙
    馬來西亞華裔手工製作走馬燈 成敗關鍵全在一張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敗關鍵在於精準扶貧
    □塗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敗關鍵在於精準扶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2020年前實現現行標準下57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我們對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 什麼是空間注意力?
    空間注意力是在視覺環境中專注於特定刺激的能力。
  • 高中英語成敗的關鍵,在於做到這6點,對你來說難不難?
    高中英語成敗的關鍵,在於做到這6點,對你來說難不難? 過了詞彙關,英語的難點就解決了一大半。如果還能掌握一些超綱詞彙, 應付閱讀邊綽綽有餘。
  • 成敗歸因理論
    成敗歸因理論最早的提出者是海德。指出一個人取得成功或失敗時,把行為的原因或者歸於外部環境,或者在於人內部。在海德研究的基礎上,維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的探討,發現人們傾向於將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歸結為三緯度六因素。後者的成敗歸因理論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是我們需要重要備考點之一,可作為單選題也可是材料分析題。
  • 轉型成敗關鍵:Vertex囊性纖維化複方藥Orkambi喜獲FDA批准
    2015年7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 --囊性纖維化(CF)領域的領導者Vertex製藥公司近日在監管方面收穫特大喜訊,該公司轉型成敗的關鍵產品——CF複方藥物Orkambi(lumacaftor/ivacaftor)
  • 注意力經濟:別讓你的廣告浪費在無效注意力上!
    著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曾指出:「隨著信息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在信息煙塵化的時代,搶佔有效注意力成為商業戰爭的核心,有效注意力是有效購買力的前提。有效注意力和無效注意力首先要區分一個概念,有效注意力和無效注意力。有效注意力是一切商業活動的起點。它的界定範圍不是消費者「看」,而是消費者「看到」。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注意力!6個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呢?
  • 加性注意力機制 - CSDN
    那麼通過引入注意力機制,在眾多的輸入信息中聚焦於對當前任務更為關鍵的信息,降低對其他信息的關注度,甚至過濾掉無關信息,就可以解決信息過載問題,並提高任務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這就類似於人類的視覺注意力機制,通過掃描全局圖像,獲取需要重點關注的目標區域,而後對這一區域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資源,獲取更多與目標有關的細節信息,而忽視其他無關信息。
  • 不一樣的「注意力」:人機互動注意力的測量指標與利用
    這也是社交機器人中注意力的最直接的研究和應用。此外,本文還介紹了兩個在人與機器交流場景中的注意力應用,一是將注意力應用於在線教育效果的評估,另一個是在機器人增強治療中開發自閉症兒童的聯合注意力(Joint Attention,JA)。
  • 注意力機制Attention
    注意力機制(attention mechanism)Attention實質上是一種分配機制,其核心思想是突出對象的某些重要特徵。根據Attention對象的重要程度,重新分配資源,即權重,實現核心思想是基於原有的數據找到其之間的關聯性,然後突出其某些重要特徵。注意力可以被描述為將一個查詢和一組鍵值對映射到一個輸出,其中查詢、鍵、值和輸出都是向量。
  • 為什麼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影響學習?——注意力與長期記憶的關係
    記憶力可大致分為短時記憶、工作記憶以及長期記憶,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注意力與工作記憶的關係,那麼這一期我們來說說注意力與長期記憶的關係。什麼是長期記憶?長期記憶是一種持久的記憶能力,長則數年、數十年,短則數日。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頭痛?學會這5招,輕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雖然以上2則故事都說明了過度集中注意力容易讓人陷入極端,但並不是說集中注意力就不好,就像硬幣有正反兩面,注意力也像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用劍之人把握的力度,用得好,也是非常有助於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那麼,注意力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利弊呢?它又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的生活呢?
  • 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
    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破解學習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一、理論內容:歸因是人們對自己或他人活動及其結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釋和評價。心理學家韋納對行為結果的歸因進行了系統探討,並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與不可控制性歸因。
  • 面對有限的注意力,我們該如何高效利用?
    在這樣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我們總是在談如何提高注意力,但很多人卻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絕大多數人注意力稀缺的根本原因是出於人類的本能。那麼,當現代人類的提高注意力的需求與自己的本能產生矛盾時,我們如何破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