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戰爭讓俄羅斯栽大跟頭,交戰雙方倒向他國,溢出效應影響更甚

2020-12-08 騰訊網

第二次納卡戰爭讓土耳其TB-2無人機意外出名

如果說第二次納卡戰爭對於俄羅斯的傳統武器市場有什麼影響的話,那麼毫無疑問,消極因素是最多的。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坦率地說,俄式武器表現並不好,反倒是成全了以前並不出名的土耳其TB-2無人機「豎子」威名。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第二次納卡戰爭已經成為了土耳其武器的宣傳片。而對於俄羅斯的潛在武器客戶們來說,則無疑反映出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俄羅斯提供的武器很可能不再是有效的,相對於未來的戰爭來說已經過時了。

在戰爭中被擊毀的亞美尼亞坦克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知道,在俄羅斯出口的武器當中,穩居前三甲的多年以來就是作戰飛機、防空飛彈和坦克。儘管期間偶爾有潛艇或者其他的武器闖進這個行列,不過那樣的情況並不多見。但是在這次戰爭中,亞美尼亞損失最大的偏偏就是坦克,達到了185輛。防空飛彈雖然相對來說數量不多,但是也有26臺發射車被擊毀,其中還包括大名鼎鼎S-300和道爾M1。當然,相比之下亞美尼亞的作戰飛機損失倒是不大,只有1架蘇-25。但關鍵是亞美尼亞壓根就沒有多少作戰飛機。保有量不大,自然沒有那麼多可損失的。

亞美尼亞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SM戰鬥機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以前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出口武器,除了經濟上的考慮之外,更多是地緣政治上的因素。而且是在相當大程度上維持著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微妙戰略平衡。但是現在亞美尼亞在戰爭中被打敗了,自然這種平衡也就消失了。然而對於俄羅斯來說更為糟糕的是,這場戰爭之後,勝利的亞塞拜然自然會更多地選購土耳其和以色列武器;就連戰敗的亞美尼亞也會遷怒於俄羅斯,而去購買其他國家的軍事裝備。最近亞美尼亞宣布進口德國的電子戰綜合體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亞塞拜然閱兵式上的T-90坦克

當然,坦率地說這兩個國家購買的俄羅斯武器數量並不多。自打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們每年最少只有1億美元的購買量,最多也不過10億美元。和俄羅斯每年武器出口數量相比所佔的比重很小。反過來說,俄羅斯產品亦只佔亞塞拜然進口武器數量的五分之一,只有經濟情況很糟的亞美尼亞才注重俄羅斯的武器。而且考慮到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也不會大規模的購買武器,所以僅僅從數量或者金額上講,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市場對俄羅斯未來的武器出口影響並不大。

亞美尼亞「驅蚊劑」電子戰綜合體被擊毀畫面

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納卡戰爭對於俄羅斯武器出口的「溢出」效應。由於在這場在戰爭中糟糕的表現,亞美尼亞不但損失了大量的坦克和防空飛彈,甚至就連「驅蚊劑」電子戰綜合體都被對方擊毀了兩臺,加之亞美尼亞開始轉向德國裝備,那麼難免會影響俄羅斯其他客戶的購買信心。尤其是作為俄羅斯武器出口重要組成部分的防空飛彈受到的影響將會更大。畢竟在人們看來,以蘇聯時期防空飛彈為基礎衍生出來的俄羅斯防空飛彈至今還沒做好迎接與無人機之間的戰鬥。

俄羅斯武器明星S-300系列防空飛彈未來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

毫無疑問,不管下一場戰爭將會出現什麼樣情況。但是現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的客戶們只認無人機和反無人機電子戰綜合體。像傳統的戰鬥機、防空飛彈和坦克將會被冷落一段時間。但無論是無人機還是反無人機電子戰綜合體,俄羅斯都缺乏明星產品。當然,要說俄羅斯在這方面的裝備一點兒都沒有是不客觀的。但是和國際上那些成熟的明星產品相比,俄羅斯裝備確實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現在,面對採購需求發生重大變化的國際武器市場,俄羅斯要麼做好銷售額大幅下降的心理準備;要麼及時推出無人機、反無人機電子戰綜合體以及相關的武器裝備。

相關焦點

  • 伊拉克戰爭信箱:高溫天氣對交戰雙方有何影響
    伊拉克戰爭信箱:高溫天氣對交戰雙方有何影響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伊拉克戰爭信箱)高溫天氣對交戰雙方有何影響?
  • 納卡衝突的歷史經緯
    亞美尼亞人擔心四面圍城,遂於1920年主動向亞塞拜然要塞發起進攻。但是此舉招致了毀滅性報復,納卡的城鎮被毀,數千亞美尼亞平民被殺。    1921年,整個外高加索被蘇俄紅軍控制,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對納卡地區的爭奪變成蘇維埃內部矛盾。起初,種種跡象表明「卡拉巴赫山地」(即納卡地區)會被轉交給亞美尼亞,但是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了這一進程。
  • 納卡衝突恐再次升級,大型水庫大壩和核電站,都面臨被攻擊危險
    11月2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文表示:亞塞拜然國防部稱,他們擊落了一架攻擊亞塞拜然軍隊的亞美尼亞空軍蘇-25強擊機。亞阿針鋒相對,情況愈演愈烈,美俄法等多方呼籲停火,但調停無效,亞阿納卡衝突再次升級。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位於南高加索的一個內陸地區,面積為4400平方公裡,山林密布,地勢易守難攻,常是兵家必爭之地。納卡地處在黑海與裏海中間,受地殼運動影響,這裡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據統計調查,納卡目前約有18萬人口,80%的是亞美尼亞人,令人尷尬的是,在國際上納卡屬於亞塞拜然的領土,大多數在納卡地區的人都"身在曹營心在漢"。
  • 重啟納卡戰爭?埃爾多安欲出兵亞塞拜然,俄:敢越線就開火
    ,這場戰爭真正的結束了,俄羅斯的維和部隊已經正式進入納卡維和,日期為5年,如果5年之後雙方沒有反對意見的話,將繼續延長維和期限。但這對不願看到納卡停火的土耳其來說,無疑是個非常不好的消息。俄羅斯發出警告當俄軍維和部隊進駐後,納卡的實際控制人是誰已經很清楚了,儘管土耳其不希望看到這種局面,但面對俄羅斯這種強國,土耳其還沒有那麼大的勇氣直接出兵。
  • 一張圖曝光納卡前線慘狀,大批燒焦士兵暴屍荒野,現場慘不忍睹
    據亞美尼亞媒體近日發布的報導稱,雖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俄羅斯的幹預下,已於本月10號正式達成了停火協議,但是如何彌補這場戰爭給雙方帶來的創傷,至今都還毫無頭緒。從亞美尼亞媒體披露的前線戰況來看,納卡地區受損情況十分嚴重,有一張媒體拍攝的照片就充分反映出了納卡前線的慘狀,可以看到有大批的亞美尼亞士兵因為亞塞拜然無人機投放的炸彈炸死,甚至還能看到有大批被燒焦的士兵曝屍荒野,現場狀況即便是打上了厚厚的馬賽克,依然可以讓人隔著屏幕和照片感受到戰爭的殘酷性。
  • 願不再有戰爭!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
    俄羅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9日籤署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從莫斯科時間10日零時(北京時間10日5時)起完全停火。根據該聲明,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將交換戰俘、其他關押人員和遇難者遺體,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維和部隊。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
  • 俄羅斯、亞美尼亞外長通電話討論納卡地區衝突
    24 15:57:01 來源: 國際在線 舉報   新華社莫斯科10月4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 埃爾多安玩火,大批軍隊準備前往納卡前線
    目前納卡戰爭已經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結束,俄羅斯也派出了接近2000人的維和部隊前往納卡的兩國實際控制線附近布防,以避免雙方再度發生衝突。不過志在蠶食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影響力的土耳其這回坐不住了。要知道在納卡戰爭的40多天時間之內,普京的表態一直是中立,而且部署在亞美尼亞境內的三個俄軍軍事基地也沒有任何動向,然而土耳其就截然不同了,他們不僅直接派遣了大量的土耳其系武裝參戰,還向亞塞拜然援助了大量TB-2無人機,該無人機在納卡戰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賠款500億美元,亞美尼亞民眾反對停戰,納卡民眾:不當亡國奴
    前段時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署正式停戰協議,在俄羅斯軍隊進駐納卡後,戰爭呈一邊倒態勢,亞美尼亞不得不在納卡停戰協議上簽字向亞塞拜然求和。這一不平等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可以保留納卡首府在內的很一小塊土地,其餘所有領土均割讓給亞塞拜然。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納卡衝突看似一場「茶壺裡的風暴」,在它背後,一場有可能深刻改變世界的武器革命正在發生。「高加索猛虎」不再猛11月10日,當獲悉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亞塞拜然籤署停火協議,俄羅斯維和人員將在納卡地區執行維和任務之後,一些憤怒的亞美尼亞民眾在一群反對派議員領導下,闖入政府大樓,洗劫了總理帕西尼揚的辦公室。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1994年5月,在俄羅斯等外部勢力協調下,兩國才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但雙方就納卡問題依然爭執不下,小規模的衝突持續不斷。如今納卡地區是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納卡共和國」,面積約1萬平方公裡,人口僅15萬,亞美尼亞人約佔90%。這個以亞美尼亞人為主的地區,長期以來都歸屬於亞塞拜然,這樣的行政劃分是怎麼來的,又是怎樣成為雙方心結呢?
  • 普京仍是納卡最後贏家?俄軍勢力遍布南高加索,西方諸國白忙一場
    11月10日,長達一個多月的納卡衝突以亞阿雙方籤訂和平協議宣告結束。在衝突兩國傷亡數千人,衝突地區戰火紛飛後,俄軍趁機將勢力散布到南高加索地區,西方諸國在背後不斷搞小動作,卻因此丟失了反俄陣地,白忙一場。在這場世界矚目的衝突中,普京依然是最後的贏家。
  • 俄羅斯在地圖上,搞了個小動作
    繼而,密集的火箭彈攻擊正式開始,納卡全境被炮火覆蓋。2020納卡戰爭正式拉開了帷幕。這並不是過去30多年裡爆發的第一次戰爭,對於這片夾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土地來說,戰爭和武裝衝突早就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俄羅斯與高加索三國▼
  • 土耳其白忙一場,俄羅斯「獨佔」納卡,烏克蘭警鐘敲響
    暫時來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的戰爭熄火了。最終捏合兩國達成和解的,依然是宗主國俄羅斯。雖然土耳其向亞塞拜然派遣了駐軍,但是依然不敢涉獵納卡地區,在這次停火協議中,俄羅斯扮演了唯一仲裁者的角色,停火協議涉及到的三方是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 停火後的納卡地區軍人屍橫遍野視頻圖片:阿亞交換陣亡士兵遺體
    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戰爭。1994年,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納卡地區局勢趨向穩定。
  • 俄羅斯在地圖上,搞了個小動作|地球知識局
    雙方於是爆發了1988年的第一次納卡衝突,以及1992年的全面戰爭。戰爭中的亞塞拜然士兵(圖片:wikipedia@Ruaf Mammadov)▼在納卡地區流離失所的亞塞拜然人(圖片:wikipedia@Oleg Litvin)▼而在這場戰爭背後,也少不了莫斯科方面的影子。
  • 土耳其支援亞塞拜然動手,謀求納卡地區只是開始
    2020-11-25 05:13:22 來源: 軍事微力說 舉報   由於俄羅斯的出兵納卡衝突已經不得不結束了
  • 俄土已籤署建立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協議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日電(記者吳剛)據塔斯社1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和土耳其國防部已籤署有關建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停火聯合監控中心的協議。報導說,俄土雙方已完成有關聯合監控中心運行原則和相關技術細節的磋商。
  • 俄羅斯斷然「拒絕」,土耳其軍方仍表示「必須參與」,雙方各說各話
    越南國土報11月21日則報導說,土耳其雖然不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維和部隊的一部分,但在俄羅斯要求其放棄時,它仍堅持「必須參加」。 事實上,安卡拉被認為沒有資格參與新的局勢,因為根據11月10日的停火協議,俄羅斯已經排除了土耳其軍隊參與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維和的可能性。 正在進行的談判表明,俄羅斯對土耳其的設想僅限於聯合監視中心和無人機遠程監視,而不是允許土耳其士兵去往納卡地區執行任何其他任務,例如維護實地停火和防止侵權行為。
  • 納卡地區發現一座金礦,阿亞軍隊現場激烈對峙,俄表態令白宮氣炸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8日的最新報導稱,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已經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實現了在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之所以此次亞塞拜然如此順利執行了停火協議,是因為俄羅斯已經將他們最為精銳的第15摩託化步兵旅其中的1900名士兵,作為維和部隊派遣到了納卡地區,監督停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