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納卡戰爭讓土耳其TB-2無人機意外出名
如果說第二次納卡戰爭對於俄羅斯的傳統武器市場有什麼影響的話,那麼毫無疑問,消極因素是最多的。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坦率地說,俄式武器表現並不好,反倒是成全了以前並不出名的土耳其TB-2無人機「豎子」威名。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第二次納卡戰爭已經成為了土耳其武器的宣傳片。而對於俄羅斯的潛在武器客戶們來說,則無疑反映出了一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俄羅斯提供的武器很可能不再是有效的,相對於未來的戰爭來說已經過時了。
在戰爭中被擊毀的亞美尼亞坦克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知道,在俄羅斯出口的武器當中,穩居前三甲的多年以來就是作戰飛機、防空飛彈和坦克。儘管期間偶爾有潛艇或者其他的武器闖進這個行列,不過那樣的情況並不多見。但是在這次戰爭中,亞美尼亞損失最大的偏偏就是坦克,達到了185輛。防空飛彈雖然相對來說數量不多,但是也有26臺發射車被擊毀,其中還包括大名鼎鼎S-300和道爾M1。當然,相比之下亞美尼亞的作戰飛機損失倒是不大,只有1架蘇-25。但關鍵是亞美尼亞壓根就沒有多少作戰飛機。保有量不大,自然沒有那麼多可損失的。
亞美尼亞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SM戰鬥機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以前向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出口武器,除了經濟上的考慮之外,更多是地緣政治上的因素。而且是在相當大程度上維持著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微妙戰略平衡。但是現在亞美尼亞在戰爭中被打敗了,自然這種平衡也就消失了。然而對於俄羅斯來說更為糟糕的是,這場戰爭之後,勝利的亞塞拜然自然會更多地選購土耳其和以色列武器;就連戰敗的亞美尼亞也會遷怒於俄羅斯,而去購買其他國家的軍事裝備。最近亞美尼亞宣布進口德國的電子戰綜合體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亞塞拜然閱兵式上的T-90坦克
當然,坦率地說這兩個國家購買的俄羅斯武器數量並不多。自打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他們每年最少只有1億美元的購買量,最多也不過10億美元。和俄羅斯每年武器出口數量相比所佔的比重很小。反過來說,俄羅斯產品亦只佔亞塞拜然進口武器數量的五分之一,只有經濟情況很糟的亞美尼亞才注重俄羅斯的武器。而且考慮到在戰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也不會大規模的購買武器,所以僅僅從數量或者金額上講,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市場對俄羅斯未來的武器出口影響並不大。
亞美尼亞「驅蚊劑」電子戰綜合體被擊毀畫面
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納卡戰爭對於俄羅斯武器出口的「溢出」效應。由於在這場在戰爭中糟糕的表現,亞美尼亞不但損失了大量的坦克和防空飛彈,甚至就連「驅蚊劑」電子戰綜合體都被對方擊毀了兩臺,加之亞美尼亞開始轉向德國裝備,那麼難免會影響俄羅斯其他客戶的購買信心。尤其是作為俄羅斯武器出口重要組成部分的防空飛彈受到的影響將會更大。畢竟在人們看來,以蘇聯時期防空飛彈為基礎衍生出來的俄羅斯防空飛彈至今還沒做好迎接與無人機之間的戰鬥。
俄羅斯武器明星S-300系列防空飛彈未來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
毫無疑問,不管下一場戰爭將會出現什麼樣情況。但是現在國際武器市場上的客戶們只認無人機和反無人機電子戰綜合體。像傳統的戰鬥機、防空飛彈和坦克將會被冷落一段時間。但無論是無人機還是反無人機電子戰綜合體,俄羅斯都缺乏明星產品。當然,要說俄羅斯在這方面的裝備一點兒都沒有是不客觀的。但是和國際上那些成熟的明星產品相比,俄羅斯裝備確實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現在,面對採購需求發生重大變化的國際武器市場,俄羅斯要麼做好銷售額大幅下降的心理準備;要麼及時推出無人機、反無人機電子戰綜合體以及相關的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