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航工業青雲公司的幾十個生產班組中,有一個班組因產品質量過硬,連續3年被公司評為「標杆班組」和「6S標杆班組」,連續3年月月被評為分廠「星級班組」,這個班是裝配分廠高度表16班。
上至公司領導和駐公司軍代表,下到分廠領導和質量部門,不禁疑問:「這也太牛了,難道雞蛋裡還挑不出一點兒骨頭來?」
有一個好班長
現任班長杜愛,是一個年僅27歲的小姑娘,但她當這個「兵頭將尾」卻已5年有餘。一般生產班組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完成任務指標上,而杜愛卻認為,學習和培養人才是班組建設的核心。
她在班裡學歷最高,去年還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她採取班前小課堂、質量分析會、新員工培訓等形式,在班裡開展業務練兵,以存在問題為教材,舉一反三,進行實際業務技能的學習培訓。她經常鼓勵大家多學習、多鑽研,凡有練就本領、提高技藝的活動,都積極組織班裡成員參加,不放過任何學習提高的機會。
16班多次參加公司「兩爭五保」勞動競賽和IPC比賽並獲獎,還代表公司參加IPC2013年華北手工焊接競賽「OK國際杯」北京賽區的比賽,摘得了「最佳工藝獎」和「最佳規範獎」。
有一位老師傅
有一位年近60歲的姚師傅和大家並肩戰鬥。
「一枝獨秀不是春,」姚師傅堅持要把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工作技巧傳授給一撥撥年輕人。
她眼裡揉不得沙子,活兒幹得不漂亮就好像丟了她的臉。即便問題出在別人身上,她也會自責。
姚師傅生活上關心年輕人,工作上培養年輕人,把全部心血都放在16班的人和事上。良好的前輩形象和傳幫帶作用,姚師傅贏得了全體人員的尊重和愛戴,也促成和諧的團隊氣氛。
有一群同心人
青雲公司成立55年,16班換過好幾茬子人,但班上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嚴謹求實、質量第一的優良傳統始終薪火相傳。他們嚴把每個細節,不含糊,不糊弄,用交付維護團隊的尊嚴,用質量見證團隊的人格。
去年,為配合裝配分廠機構調整,16班在承擔本身高度表計劃任務的同時,又承擔了30套某型號箱體的工作量。完成兩條生產線的難度可想而知,但他們毫無怨言,踩著月光來、踏著星光走,圓滿完成了兩條生產線的任務指標。
有一套硬制度
16班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產質量和生產安全管理制度。班組建立起查清工藝、查清型號、核對數量、核對記錄的質控制度,堅持產品單獨建檔和詳細記錄,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 無線電高度表連續幾年整機月一次提交合格率均為100%,其後連續3年定檢100%通過,月月生產交付率也為100%!
16班的員工們說:「我越說我的產品過得硬,就越要小心駛得萬年船,否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形成了越檢越嚴、越嚴越能提升產品質量的良性循環。
產品質量過硬,贏來的是尊重和敬意。某年,駐公司軍代表室買了兩塊掛鍾,其中一塊讓人題上軍代室的款,專門送給16班,以此表達軍方代表的肯定、敬意以及對產品質量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