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人還在使用華氏溫度?他們的優越感太強不接受公制單位!

2020-11-22 騰訊網

目前世界上僅有五個國家和地區還在使用華氏度,美國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原因是美國人有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不願意接受公制單位,所以華氏度才一直延續至今;華氏度屬於英制單位,而溫度的公制單位是攝氏度,實際當中華氏度的使用並沒有攝氏度方便。

在英制單位和公制單位的使用上,美國人是吃過大虧的,1998年12月NASA發射了「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並於1999年9月進入火星軌道,其實前面一切都很順利,可就在不久後探測器的一次變軌中突然失聯了;調查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原因是火星氣候探測者號上的系統,使用的是英制單位「磅」,而地面人員的變軌數據使用的是公制單位「牛頓」,使得探測器進入的軌道比預設的低很多,導致探測器因為火星大氣壓而瓦解,2億美元的項目打了水漂。

華氏度

華氏度是德國物理學家華倫海特在1724年發明的溫標,以氯化銨和冰水混合物的混合溫度為零度,人體溫度為100度制定,單位為°F;如此制定之後,水的冰點為32°F,沸點為212°F,與攝氏度的換算關係為:

F=C×1.8+32;

華倫海特提出華氏溫標後,很快就被英國採納,當時的英國可號稱「日不落帝國」,全世界都有英國的殖民地,憑著英國當時的影響力,華氏溫標很快傳向全世界,部分地方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美國。

攝氏度

攝氏溫標的發明要比華氏溫標晚幾年,最早由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在1742年提出,經過多次改進後,攝氏溫標以標準大氣壓下水的冰點為零度,沸點為100度制定,單位℃。

攝氏溫標以常見的水為基準,實際使用更方便,被人們廣泛接受,最終攝氏溫標被納入國際單位制,成為公制單位。

其他溫標

除了上面兩個溫標外,還有大名鼎鼎的熱力學溫標,由大科學家開爾文於1848年創立,熱力學溫標是基於熱力學定律創立的,可以直接參與理論計算,比如理想氣體狀態方程pV=nRT,其中的溫度就必須是熱力學溫度,常用於理論計算和工程計算。

其他的還有蘭氏溫標、列氏溫標等等,很多已經廢棄不用,華氏溫標之所以還保留至今,主要還是因為美國人還在使用,就連推廣華氏溫標的英國人,都已經不再使用華氏溫標了。

美國人和公制單位

美國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國人接受公制單位,剩餘絕大部分美國人反對使用公制單位;早在1975年,美國時任總統福特就籤署了《公制轉換法案》,該法案屬於推薦性質,不具備強制性,由於遭到大量民眾的反對,這個方案最終沒有推廣下來。

在2016年,羅得島州前州長林肯·查菲再次提出廢棄美國計量單位,引入公制單位,當時還引發一陣熱議,最終也沒有措施實行下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美國人有著強烈的優越主義,不願意接受公制單位,認為數百年來使用的英制單位就是最好的,這種不願意接受新事物,保留舊傳統的思想的情況,在很多國家和民族都存在。

如果你的工作經常接觸到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尤其是機械製造方面的產品,你會發現他們的產品很多零件都使用英制單位,體積使用加侖,長度使用英寸,螺絲扳手套筒是幾分之幾,國內的維修人員攜帶工具就要考慮英制一套,公制一套,非常不方便,甚至還有一些特殊尺寸的螺絲,你在五金店都買不到,因為我以前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世界七十億人都在用攝氏溫標,為何美國仍堅持使用華氏溫標?
    華氏溫標華氏溫度的持續存在是美國人令人困惑的點之一,類似於美國人堅持用soccer這個詞來描述地球上其他人口中的football。那麼,為什麼美國使用不同的溫度標準,為什麼不轉換成與世界其他地區一直的攝氏溫標?似乎沒有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
  • 趣知識;北歐為何多重金屬樂隊、美國為何不使用公制單位
    c,北歐人自由,有傳播重金屬音樂的環境。二,美國為何不用公制單位?(不用公制單位的國家和地區)公制是一種先進的單位制度又稱米千克秒(MKS或mks)單位制,建立在下述三種基本單位之上:米-用來確定距離,千克-用來確定質量,和秒-用來確定時間長度。公制單位出現於法國大革命時代。
  • 美國主持人稱飛行員用公制單位導致亞航客機失聯
    美國一位女主持人猜測「外國飛行員使用公制所以導致客機失事」,激怒了各國網友。 當地時間28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導,美國福克斯新聞臺主持人安娜·科伊曼(Anna Kooiman)在節目中採訪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前發言人斯科特·布萊勒(Scott Brenner),她向作為業內專家的布萊勒提問,是不是因為外國飛行員受訓時使用公制,所以對飛行不利。
  • 全世界都在量體溫,為啥只有美國人都「高燒」近百度?
    如果這一幕發生在美國,請大可不必驚慌,因為美國人採用的是一套與全世界格格不入的奇葩溫標——華氏溫標。 18世紀正是科學革命的時代,一大批比英制單位換算容易的多的公制單位正在歐洲湧現。如果說美國人在當英國小弟的時候,不得不接受頗為原始的英制單位體系。獨立革命則給了美國擺脫這套體系的機會。只可惜,美國的立國先驅們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他們意識到了公制單位的科學和簡便,但卻又覺得改度量衡這麼大的事,得聽全美國人民的意見,於是就搞了次公投。
  • 英制和公制,其實是個習慣問題
    對於一個習慣了公制體系的中國人來說,如果你初到美國,面對汽車儀錶盤上的英裡數,面對超市裡價籤上的磅和加侖,面對天氣預報裡的華氏溫度,可能一時半會兒還真不好適應,因為我們早已經習慣了使用公裡、使用公斤和升,使用攝氏度這樣的公制單位。 如果我們永遠都生活在使用公制體系的國家,是不是就可以遠離這種陌生的度量單位帶給我們的煩惱?
  • 為什麼美國不使用公制?
    因此,他們決定一米應為地球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即從北極到赤道的線)的象限,這一裁定導致了公制開始。與美國使用的系統相比,公制可以說是使測量標準化的一種簡便方法。公制中的所有內容均分為小數(釐米為10毫米,千克為1000克,依此類推);世界上大多數其他國家都在使用它;而且這也很有意義-例如,水凍結在0 攝氏度(而不是隨機的32 華氏度),而沸騰在100 C(而不是212華氏度)。美國的習慣制度可追溯到中世紀英格蘭的數種制度的大雜燴中演變而來。1790年,喬治·華盛頓指出貨幣和計量必須保持一定的統一性。
  • 揭秘其他國家都採用「公制」,而美國卻不採用的真正原因
    如果你在美國長大,你可能學過美國的度量衡系統(USCS)。USCS的術語,如英寸、英尺、磅和英裡,都來自於英國體系,其應用和使用歷史悠久。任何對公制的採用,都可能會使測量變得混亂,給你的校園生活增加不熟悉的詞彙和尷尬的單位轉換。 雖然美國人繼續使用USCS,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已經改用公制。
  • 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及常用公制單位
    公制單位與顯微鏡的使用學習目標:於本次實驗結束後你應該知道各公制單位之名稱、代表數值及各單位間的轉換複式光學顯微鏡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解剖顯微鏡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公制單位 -----採十進位法各公制單位的名稱及代表意義如下表所示:Table 2-1. Metric Unit Values & Conversion(長度單位)Table 2-2.
  • 那些年,出國留學生活遇到的奇葩度量單位~
    不僅新加坡,好多國家如英國美國的計量單位,也跟中國稍有不同造成了許多不便下面就帶大家看一看,國外的計量單位與國內,都有哪些不同新加坡計量單位新加坡用的計量單位,大部分為公制單位(Metric system),這部分與國內相同幾乎沒有差別,比如說溫度用攝氏度
  • 測量溫度的單位怎麼來的?
    有一位德國儀器製造者,華氏來見羅默向羅默提出了個人意見,因此,讓溫標再一次改變,這次是把兩個極限,設在32與212,為什麼會設在這兩個似乎是隨便選擇的數字呢,這是因為華氏的零點是設在冰水鹽混合物的溫度,華氏的100度,則接近人體的溫度,華氏溫標,只在英國和荷蘭流行而其它大部分國家卻採用了百分標,而且以水的冰點與沸點作為指標,這就是現在眾所周知的攝氏溫標,是為了紀念它的創始人攝氏瑞典天文學家而命名的
  • 拒絕公制 「賴」乎「懶」乎(環球走筆)
    近年來,美國推行公制單位的計量學家被美著名科普雜誌《大眾科學》連續評為「最糟糕」的科學職業。在推銷公制時,計量學家還常常受到美國政府與企業的雙重歧視,成為「最不招人待見」的科研人員。計量學家在美國日子如此難過,原因在於美國對公制計量單位的複雜態度。
  • 玻爾茲曼常數與熱力學溫度的聯繫
    媽咪說:知識就是力量之前咱們介紹了長度、時間、質量、物質的量、發光強度這五個基本物理量,那在國際單位制中還剩下兩個
  • 這些奇葩的度量單位
    經常看美國電影的朋友,對這樣的臺詞可能不陌生:嫌犯身高五英尺四英寸,案發地點距離公路大約200碼,當時氣溫高達華氏100度,嫌犯目前以80英裡的速度狂飆……怎麼樣,聽完是不是感到蒙圈了?這謎一樣的計量單位,到底該如何換算呢?量個長度要用碼,喝個啤酒要用品脫,稱個重量要用磅。
  • 留學美國前,先弄懂這些計量單位,準留學生注意了!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計量單位。很多初到美國的留學生,最難以適應的莫過於美國通用的度量衡?!今天,美國英文學院(AAE)為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通用的計量單位(真的與國際標準很不一樣),讓你在留學前就對它們有清晰的認知,避免在美國課堂上一時扭轉不過來。
  • 中學物理延伸閱讀1:奇葩單位在哪裡?
    說實話,這些國家還真有,他們使用的單位叫做英制單位。這裡就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了,好消息是使用英制單位的世界上就剩下三個國家(美國,賴比瑞亞,緬甸)啦,全世界統一度量衡的時代就要到來啦(秦始皇起立鼓掌);壞消息是世界老大,美利堅合眾國還在使用英制單位,在老美涼涼之前,英制單位還不會消亡。
  • 在美國使用英制單位是一種什麼體驗?
    現代社會公制單位在全球範圍已經相當普及。可偏偏偏偏就有少數幾個不厚道的以英美為首的國家,至今仍然廣泛使用英制單位,給移居這裡的人們帶來許多困擾。經過長期痛苦掙扎,我逐漸建立起來一些英制單位和我生活場景之間的映射。
  • 從公制戰勝英制市制,聊聊怎樣給孩子進行度量衡測量的啟蒙?
    ▲三個仍使用英制的國家我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些有趣的言論,認為中國放棄市制單位,改用公制是缺乏民族自信,是被西方文化入侵,你看美國人就堅持使用英制,我們也應該大力弘揚使用市斤市尺之類的鬼話。這種論斷有幾個的錯誤:1,老美堅持使用英制,不是因為什麼民族自信,而是因為一方面他們是世界第一,有本事要求別人遷就。更主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太懶。2,世界上已經沒有本來意義的市制和英制了,現在的市制和英制只是公制的「附屬衍生品」。3,市制和公制,並非東vs西,或者中國人vs洋人的文化區別。
  • 美國人:不是我們數學差,是計量單位太奇葩!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溫度單位&nbsp&nbsp&nbsp&nbsp美國溫度計量一般是華氏度°F,如果你看到溫度是32華氏度,可千萬別以為這個溫度很高,事實上那已經是我們國內所說的攝氏溫度0度了。
  • 為何很多國建艦炮採用英制單位?這兩國太強,自然引來模仿
    資料圖火炮是曾經海軍戰艦幾乎唯一的作戰手段,所以二戰之前的軍艦一直在不停的增強艦炮的威力,增加艦炮的數量和口徑,知道今天雖然已經不再使用曾經的口徑大到406甚至460毫米的艦炮,但各國軍艦均保留了艦炮的存在,可見其重要性,而戰艦的口徑單位也很有意思,很多國家都是採用的英制單位甚至英制火炮,這是為什麼呢?
  • 溫度量程偏移時的攝氏(華氏)溫度頻率轉換器
    溫度量程偏移時的攝氏(華氏)溫度頻率轉換器AD537具有線性的溫度補償特性,因此,可以用它來完成溫度/頻率轉換功能,作為各種溫度傳感器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