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氣溫躥高海參中暑死亡 參農搭遮陽網減少損失

2021-01-08 大眾網

 

 

   原標題:「秋老虎」發威 海參池披「防曬衣」

   立秋過後,島城氣溫持續躥高,沿海海參養殖業受到不小影響,有部分已經進入夏眠的海參,因海水溫度過高中暑而死。昨天,記者探訪即墨溫泉、田橫等海參養殖區,當天中午,記者實測養殖池海水溫度達到了35℃。即墨市海洋與漁業局也發出高溫警示,並指導參農及時提高水位、搭建遮陽網,保證海參安全夏眠,減少因高溫帶來的損失。

   部分海參中暑死亡

   「立秋過後,溫度不斷躥升,養殖池裡的海水溫度也跟著上來了,已經有不少海參受不了了。 」昨天上午11時許,海邊雖然有風,但還是讓人感覺到了熾熱的天氣,尤其是強烈的太陽直射在養殖池裡,海水也變成了「溫泉水」。即墨溫泉街道辦東扭村海參養殖戶張彬光著脊梁介紹說,上個月的溫度還沒這麼高,這幾天,溫度突然高了起來,海參中暑死亡的開始多了,每天都能撈上來40多個,因為死海參容易腐爛,怕汙染了海水,所以要及時把死亡的海參撈出來。

   張彬說,他這一片海參都是去年投放的參苗,到今年11月份就收穫了,這次高溫天氣,肯定損失不會小。記者隨後探訪了解到,由於連續高溫天,即墨東部的豐城、王村、田橫和溫泉等地,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海參中暑死亡情況,與即墨毗鄰的海陽市的海參養殖區也沒能夠倖免。另外,黃島區、嶗山區等地海參養殖地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養殖池海水溫度達35℃

   「每天在不同時間段,都在測試養殖池的水溫,根據海水溫度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在即墨田橫鎮東蘆村沿海的數千畝海參養殖區,養殖戶李作林介紹說,每一個海參池內,都會放好幾個溫度計,早晨先觀察一次水溫,到了臨近中午,需要半小時一看水溫,如果溫度過高就要及時採取措施降溫。

   「中午是養殖池水溫最高的時候,也是海參最容易出問題的時間段。」一名海參養殖戶告訴記者,進入伏天后,他們就開始關注參池裡的水溫了,每天都用溫度計測量,發現溫度高就立即採取措施。昨天中午11時30分,記者在一處海參池現場看到,養殖戶分別在兩個地方測量了水溫發現,沒有直接受太陽照射的水池溫度在32℃,而直接受太陽照射的水溫則達到了35℃以上。養殖戶張彬說,海參在25℃左右的水溫中生長較為合適,溫度過高就會停止生長,最大的耐溫極限是32℃,超過了就會出現皮膚腐爛等情況,嚴重的就會死亡。

   海參池穿上「防曬衣」

   「預防海參中暑的方法很多,根據天氣情況一定要提前採取措施進行預防。」昨天,即墨市海洋與漁業局養殖專家王凱先介紹說,進入高溫天氣後,他們已經向養殖戶發出了高溫警示,並及時組織技術指導團隊,對海參養殖區進行指導。最管用的方法就是及時提高水位和搭建海參池遮陽網,晚間水溫降低時快速進水、換水,在夏眠前20天適當餵養鮮餌料增強海參體質、下午時增氧。

   「現在即墨東部沿海上萬畝海參池,都蓋起了遮陽網。 」昨天,記者在即墨溫泉、田橫和豐城一帶的海參養殖區看到,不少養殖戶已著手通過增設遮陽網、抬高水位降溫等施救。當地海參協會和鄉鎮漁業辦發出緊急警示,並現場巡查指導養殖戶預防。記者在海參養殖區探訪注意到,多數養殖戶在參池上方搭起了成片的防曬網。而防曬網的降溫效果很好,一般要比陽光直射的地方溫度低五六攝氏度,而且安裝遮陽網的參池發生海參死亡的情況會輕得多,沒有安裝防曬網,海參死亡率會高一些。由於池裡的海參養殖時間不一樣,個頭不一,有多有少,目前,受高溫影響的具體損失情況很難統計。(記者 康曉歡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數據告訴你海參之殤
    水溫與平均氣溫之間的關係我們跟蹤了2017年、2018年葫蘆島地區部分海參圈1.5-1.8米水深的水溫情況。發現7-8月份底層水溫較平均氣溫高2-3度,部分時間要高4-5度。而2018年水溫超過30度以上的有13天,從2017年來看7月份水溫較平均氣溫高2度左右,8月份較平均氣溫高3-5度。2018年7月底到8月高3度左右。2018年遼寧地區刺參大面積受災時的平均氣溫我們採集2018年海參大面積死亡的時間及當時的平均氣溫。
  • 日本多地連日來氣溫創新高 東京103人中暑死亡
    【日本多地氣溫創新高,東京103人中暑死亡】共同社8月19日報導,日本多地連日來氣溫創新高,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表示,10日至16日全國有12804人疑因中暑送醫。截至18日,東京都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
  • 日本多地氣溫創新高:東京103人中暑死亡 大多數因未用空調
    據日媒消息,日本多地連日來氣溫創新高,日本總務省消防廳表示,10日至16日全國有12804人疑因中暑送醫。較上周的6694人,增長了92%。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的統計顯示,截至8月18日,東京都已有103人因中暑死亡。其中,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佔大多數。
  • 深海和淺海散養海參能保證安全越冬不用「東南飛」了
    :青島晚報        瀏覽量: 2456 次 我要評論   「北參南養」是1998年前後青島海參、鮑魚養殖漸成規模後採取的辦法。&nbsp  于波&nbsp王洪磊&nbsp王寶明&nbsp付靜  海參坐飛機成本高一倍  「今年春天北方在福建過冬的養殖海參大量上市,價格直線下降,鮮參跌到了每斤70多元,明年什麼行情誰都不好說。」膠南積米崖養殖戶李師傅徹底放棄了海參大搬家。前景看不清楚只是一個方面,海參南遷的高成本是養殖戶不得不面對的。
  • 白色海參現身青島 20萬隻裡才有1隻
    「開了15年的酒店,賣了幾十萬隻參,頭一次見到白色海參  白海參也稱白玉參,是刺參的一種遺傳變異,平均20萬隻海參中才有一隻。另外,白海參也有好壞之分,通體乳白,白得透明的白海參為上等白玉參,身上帶有黃顏色的,質量稍次。白海參體內的硒元素明顯高於普通刺參,對癌症患者的治療有一定作用,因此受到一些消費者的追捧。煙臺東方海洋公司曾將4隻白海參拿到國際海參文化節參展,兩隻活海參當場拍出57000元的高價。去年在濟南開幕的第二屆中國(濟南)國際海參文化節上,5隻白海參也被人以16萬元高價拍走。
  • 「南參」突圍:海參即食破題
    其或將提高海參附加值,引領霞浦海參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東南網9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顏晨曦 文/圖)霞浦海參個頭大、肉質厚、口感好,加工成幹參的發泡率高。因此,霞浦獲得了「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霞浦海參,成為「南參」的代表。2019年,霞浦縣海參產量達1.76萬噸,產值達30多億元,其產量約佔全國成品參產量的30%,位居全國縣份第一。
  • 緬甸氣溫越來越極端!勃固18人中暑,4人死亡3人生命垂危!
    【緬甸中文網訊】勃固省勃固市500床位人醫院,5月8日至16日期間,接治了18名中暑患者。其中有4人不幸不治死亡,3人還未度過危險期。緬甸多地氣溫一年比一年熱,氣溫持續在升高。勃固省勃固市今年熱季5月15日的氣溫,達到了去年4月份創造了新紀錄高溫的42.2攝氏度,由此造成多人中暑。因高溫中暑患者在勃固市及周邊出現的人數增加,而患者送抵勃固醫院時,往往已經極為嚴重,醫院都未能獲得充足的治療時間。因此就出現了8天時間內有4人死亡的情況。勃固醫院院長延奈茂醫生稱,今年的情況比去年嚴重,去年熱季死亡率沒那麼高。
  • 極為稀有一種海參,白得透明的白玉參,20萬隻海參中才出現一隻
    在海洋生物中,海參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高蛋白等營養,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常見的海鮮食物。而在海參中,全球有900多種海參,各有不同點,但在常見的刺參種類中,卻有一種極為稀有海參,白得透明的——白玉參。
  • 遼東灣海冰令養殖海參大量死亡[組圖]
    東方網1月28日消息:隨著立春臨近,加之這兩日氣溫回暖,菊花島「跑冰」現象已經基本消失,但是遼東灣海冰給海參養殖帶來的打擊卻在加大,興城當地從事海參養殖的業內人士預測,受海冰影響,今年海參市場肯定會出現波動。
  • 同樣生存溫度不能高於32度,為什麼海參熱死而大閘蟹沒事?
    去年的南方11月大降雪,還有北京4月氣溫驟降告訴我們天氣越來越變化無常。這次遼寧平均氣溫高出去年6度多,讓很多養參的個體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據了解海參不能在高於32度的環境中生存超過48小時,而這次高溫持續了大約一個星期,導致90%以上的海參不能收穫。可螃蟹的生存溫度和海參一樣是低於32度,為什麼大閘蟹在炎熱的蘇州一樣能生存呢?
  • 海參吐腸化皮損失慘重,愁壞了養殖戶!
    冬季,刺參在北方會進入冬眠狀態,一些養殖業者把北方的參苗移到南方越冬,利用南方溫和的氣候與水文條件,讓刺參在冬季也能生長。2005年「北參南移」技術取得突破,溫州開始試養刺參。隨後福建、廣西等地廣泛興起北方參苗在南方的越冬養殖,此為「北參南養」的由來。
  • 海參種類圖解
    海參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 據資料記載,全世界約有1100多種海參,中國約有140多種,絕大多數海參不能食用。據統計,全世界有40種可食用海參。中國可食用海參佔一半,達20種。 根據海參背面是否有圓錐肉刺狀的疣足分為「刺參類」和「光參類」兩大類。
  • 青島現罕見白色海參 平均20萬隻才有一隻(圖/資料)
    【青島現罕見白色海參】「開了15年的酒店,賣了幾十萬隻參,頭一次見到白色海參。」24日,市民李先生向記者爆料說。隨後,記者在合肥路一酒店看到了這隻白色的海參,個頭很大,身長18公分,渾身雪白,只有幾處刺頭為深色,在黑色的海參中格外顯眼。李先生表示,這隻海參是自己當天從石老人附近的漁民手中購入的,長在海邊的巖石中。據養殖戶介紹,白色海參非常少見,即便是整天接觸海參的漁民,也要四五年才能見到一隻。
  • 海參營養不會做?巧手主婦的四個妙招,海參這樣做入味又好吃
    可會烹調海參的人卻不多,海參的腥味大,怎麼做海參入味又好吃,巧手主婦的幾個妙招了解一下:海參烹飪竅門1:小火烹飪,勾芡入味海參本身不易入味,所以在烹製任何海參菜餚時,都應使用小火進行長時間的烹製,如收汁。
  • 別再亂吃參了!關於海參的真相,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經過十年的打磨,2020年, 小氧參橫空出世,只為讓你輕鬆買到放心的好海參;    不同於一些一捏就碎的即食海參,小氧參都是甄選自大連的高參齡海參,每一個都是肉質厚實,挺拔飽滿的刺參。  口感有韌性卻不會不易咀嚼,不會出現綿軟、鬆散的情況。
  • Beyondsea北冰源海參:和海參使者一起走進冰川世界裡品北極參
    而在冰雪消融清澈通透的海底下,生長著生命力頑強的生命亦令人嘆為觀止,比如:海參,為了更好地記住生活在冰雪世界的海參,人們習慣叫它為「北極參」,生長在北極冰川深海之下的純野生海參。冰川是雪的宏觀形態,據說在人類認識的自然現象中,沒有哪一種在破壞力上能超過冰川,所以能在冰川的世界裡生存的生物,就是了不起的品類,因而來自於北大西洋冰川下的野生北極海參,成為更多家庭提升抵抗力、免疫力的食品,商務人士則將「北極參」作為送禮的佳品。在我國,從事北極參的運營商,市場佔有率較高的有Beyondsea北冰源野生海參。
  • 日本持續高溫天氣 東京地區26人中暑死亡
    受太平洋高氣壓影響,日本多地近來持續高溫,僅東京地區本月因中暑死亡的就有26人。8月13日,一名佩戴口罩的女子走在日本東京的一處荷花池中。(新華社/美聯)據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統計,僅本月11日、12日兩天,東京都中暑死亡人數達14人,死者多為60歲以上老人。日本總務省消防廳日前公布的統計結果顯示,本月3日至9日一周內,全國因中暑被救護車緊急送醫的患者人數增至6664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達3836人。
  • 低價海參背後有內幕,宮品海參價格透明鑄誠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的孫大姐,年年都要吃海參,今年老同學給她推薦了一位家住海邊,和海參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參農微信號,原本要花上6千多才能買一斤的野生海參,劉大姐愣是只花了「白菜價」!海參養殖捕撈成本大,「白菜價」真能買到嗎?
  • 如何解決慢性中毒導致的海參吐腸?
    好潤嬌子,奔騰路上,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水質底質,分外不好。海參如此多嬌,引無數藥店競折腰。惜飼料漁具,略輸技術;經銷個體,稍遜風騷。一代天驕,好潤兒女,能力突出被人褒。俱往矣,數水產人物,好潤技高。」&nbsp&nbsp&nbsp&nbsp進入四月底,經歷冬春季的洗禮,海參正式出礁攝食和活動。
  • 海參、星鰻、金槍魚敞開吃 網友饞哭了
    青島有13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佔全國總量的近1/9,以海洋牧場良好生態環境培育的參、鮑、魚、貝等產品品質優越,被選定為上合峰會和海軍節等大活動指定產品,其中魯海豐鱸魚、老尹家海參、億海豐烤蝦等多個產品進入山東省知名農產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