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參」突圍:海參即食破題

2021-01-15 東南網

精深加工成為霞浦海參產業發展的重要武器。

吃海參,一直是件麻煩的事。淡幹海參從清洗、水煮到浸泡,需要花費數天的時間才能吃上。 隨著海參加工工藝的進步,一些能滿足懶人需求的即食海參陸續問世,雖藉助高壓真空技術,但其保存期卻不長。 《助創》記者了解到,解決海參即食的難題,霞浦取得了突破。今年6月,全國首個採用壓片工藝的海參產品——海參片面市。其或將提高海參附加值,引領霞浦海參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

東南網9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顏晨曦 文/圖)霞浦海參個頭大、肉質厚、口感好,加工成幹參的發泡率高。因此,霞浦獲得了「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稱號。霞浦海參,成為「南參」的代表。

2019年,霞浦縣海參產量達1.76萬噸,產值達30多億元,其產量約佔全國成品參產量的30%,位居全國縣份第一。

近年來,霞浦縣在嚴格海參質量管控的同時,積極引導水產加工企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助力產業加快發展。

海參片,便是精深加工結出的又一新果。經過三年試驗,今年6月,全國首個採用壓片工藝的海參產品——海參片面市,並一舉拿下「霞浦海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首家授權。

從2010年試水海參養殖,跨界完全陌生的水產領域,到如今藉助科技力量打造高端海參精深加工產品,張明照近日向記者講述了他與海參不同尋常的創業故事。

從海參養殖到海參加工

海參盛產於北方海域,因氣溫、海水鹽度等原因,一直沒有在南方養殖成功。通過不斷實踐摸索,霞浦養殖戶改變了這個歷史。2003年,部分養殖戶從山東長島引進刺參苗種,進行室內池暫養試驗,次年小面積度夏養殖試驗成功。

經過幾年的努力,霞浦海參養殖業蓬勃發展。位於霞浦縣溪南鎮的東安海域,憑藉優良的海區條件、長期的養殖傳統、豐富的網箱養殖經驗,成為霞浦縣海參主產區之一。

張明照出生於1979年,在霞浦海參養殖興起之時,他在溪南鎮經營藥店,機緣巧合認識了許多海參養殖工人。「一開始,他們因為幹活身體虛弱經常來買各種補品,後來漸漸來得少了。」他說,一問才知道,是工人經養殖戶介紹食用海參,身體得到了改善。

《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參,味甘鹹,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海參的顯著功效引起了身為藥師的張明照的興趣。雖對海參養殖是很陌生的,但張明照在調研後毅然決定創業,試水海參養殖。

2011年5月,張明照拿出30萬元入股親戚養殖場,並隨之前往北方考察學習。回來後,他多次上漁排作業,半年下來,對海參的認識不斷加深,「採用浮筏吊籠,飼養大規格(15~30頭/kg)半成品參苗,三天投餵一次海帶,可加快海參生產速度」。那次,張明照獲利近20萬元。

初嘗甜頭,令張明照信心倍增。2012年,他以每公斤300元的價格再次從北方購入苗種。結果遭遇北方客商壓價,成品參僅以每公斤120元的價格賣出,虧損嚴重。

長期以來,由於霞浦海參相較於山東、遼寧海參知名度低、品牌不強,且不少消費者只信北方海參效用,霞浦活參收購行情不理想,雖物美但價低。加上活海參離開海水後,會吐腸子自溶,只能選擇低價賣給客商,導致養殖戶喪失了議價話語權。

就在張明照為低價出售感到鬱悶的時候,他發現,有部分養殖戶將成品參煮製成拉缸鹽海參,每公斤竟然可以賣到180元,利潤提高了50%。張明照總結自己的這次失利是「因為不懂加工」。帶著之前的經驗,他又踏上了海參加工之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張明照與海參結下不解之緣。

海參即食的困境與破解

「霞浦海參肉質肥厚,口感好,品質優。」張明照相信,好的產品,一定能夠獲得更多人認可。2013年5月,張明照在養殖海參的同時,投入40萬元,創辦了自己的海參加工廠。藉助僅有的一條生產線,將自家出產的所有海參製成拉缸鹽海參。「加工後的海參1斤可以多賣10元。」為了搞好海參事業,張明照不惜停辦藥店,一心撲在加工廠上。

2015年,張明照再次投入100多萬元,擴大加工廠規模,廠房面積由200多平方米擴大到2000多平方米。他還增加了一條拉缸鹽海參生產線,改人工作業為自動化流水線操作。「通過引進的海參自動清洗機,將處理好內臟的海參傳輸到清洗池,洗淨後送至汽鍋中蒸煮。」張明照說,原有的小鐵鍋一次只能煮100公斤左右的海參,換成汽鍋後,一次可以煮500公斤。辛勤的付出終換來回報,當年加工廠給張明照帶來了60萬元的純利潤。

霞浦海參養殖業發展迅速,但海參加工卻處於以拉缸鹽為主的粗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偏低。「其實霞浦的海參精深加工企業並不多,霞浦海參要發展,一定要進行精深加工。因此,我們企業一直在尋求突破。」張明照說。

於是,張明照成立了「御藍記」品牌,開始嘗試新的加工工藝,幹海參和水發即食海參。張明照介紹,水發即食海參製作複雜,由拉缸鹽海參經過2天脫鹽、1個多小時蒸煮、2至3天反覆泡發,最後速凍2個小時才能製成。而幹海參不僅工藝複雜,吃法也麻煩。反覆蒸煮、修整條形、烘乾,共需耗時10天。至於吃的話,則要泡發3天,蒸煮後再泡發3天,方能食用。

「這樣經過反覆加工,海參的營養成分還能保留多少呢?」嘗試過程中,張明照時常感到困惑,「最關鍵的是,目前各種海參加工工藝都必須採用冷鏈運輸。」是否有一種辦法,在提升海參附加值的同時,既能實現保留營養、方便食用、便捷攜帶的目標,又能擺脫冷鏈運輸的限制。張明照認真思考著。

跨界合作結出科研之果

有過從醫經驗的張明照,忽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醫藥技術應用於海參加工。說幹就幹。2017年2月,張明照找到福建上普藥業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製藥的高新科技企業。

得知張明照的想法後,該公司給出了解決方案,通過低溫細胞破壁、低溫風乾技術,以高濃縮壓片的方式製成海參片。「以目前技術來說實施有難度,海參肉質厚,細胞破壁不易,提純困難。加上Q彈的特性,也給壓片增加了不小的難度。」張明照說,第一次實驗的時候,提取海參90%的純度進行壓片,上一秒剛成型,下一秒就散開了。「即使壓片機壓力調到最大,壓片還是鬆散不成型。」

第二次、第三次,將海參純度下調到80%、70%,結果仍然一樣。直至純度降到50%,壓片終於成型。但是,實驗結果與張明照的設想相差甚遠。接下來,實驗的主攻目標就是提升壓片中的海參純度。「做一次實驗要1個多月,3年,30多次實驗,共耗費了200多萬元。」張明照感慨道,實驗過程中,還損壞了一臺細胞破壁機和價值50萬元的壓片機。

不一般的跨界合作成就了霞浦海參的發展。經過配方、技術的不斷調整,今年1月,實驗喜獲成功。海參片純度維持在70%左右,取得技術性突破,成為全國首個使用壓片工藝的海參精加工產品。這也是低溫破壁技術在海參加工中的首次應用。

海參產業是霞浦縣主要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該縣積極引導水產品加工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實行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推動海參加工企業做大做強。2016年7月,霞浦成功認證「霞浦海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目前,霞浦海參加工以拉缸鹽海參和即食海參為主,為了確保和支持『霞浦海參』地標的規範、使用,讓企業和廣大農民從品牌建設中受益,縣農副產品產業協會慎重考慮,決定第一輪授權以精深加工產品為主。」霞浦縣農副產品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楊家富介紹,經過考察,「御藍記」海參片有著嚴格質量控制和管理水平,符合授權條件。

今年1月,「御藍記」海參片獲得「霞浦海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第一家授權。數月後,第一批5000多瓶海參片進入市場。

霞浦縣海參協會會長阮克理說,海參片的研發真正實現了海參即食的要求,讓霞浦海參擺脫各種桎梏,為更多人接受。「我們將以海參片為契機,繼續做大做強精深加工,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阿

相關焦點

  • 高壓即食海參的加工過程
    進補又怎麼裡的開海參呢?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人因傳統純淡幹海參發制過程過於繁瑣,而且泡發質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幹擾,越來越青睞即食海參。即食海參的市場也由此迅速壯大!那麼即食海參究竟是如何加工而來的呢?很多人都認為即食海參就是由幹海參泡發加工而成的,其實這是錯誤的。
  • 別再亂吃參了!關於海參的真相,看完這個你就懂了
    現在市面上的即食海參產品良莠不齊,想要買到真•正好品質的即食海參真的不容易,有的一斤海參摻了半斤的冰,有的利用光參裝作刺參,有的海參一拿起來直接碎了... ...    經過十年的打磨,2020年, 小氧參橫空出世,只為讓你輕鬆買到放心的好海參;
  • 海參交易中各環節貓膩,加工環節
    而如今,各種先進的技術,能達到一斤皮子出一斤即食,十三四斤皮子出一斤純淡幹無鹽參,可能小弟我真的是才疏學淺,完全無法想像,這樣發展下去,我們這些堅持著傳統加工工藝的加工戶,是不是真的該退伍了,這個市場還能不能繼續做下去。我擔心的是:這種海參,消費者吃了,真的沒有什麼副作用麼?恕小弟無知!
  • 常生源冰島進口閃蒸海參—— 紅筋參
    這樣的環境純天然無汙染,由於生長周期5—10年,其品質遠優於其它海參 ,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謂參中極品。  加工生成種類  一、 鹽幹海參:傳統的加工工藝但含鹽量不能超狗40%的國家標準  二、 淡幹海參:不加鹽現代加工工藝海參營養保存好,但價格高  三、 即食海參:不用二次泡發,食用方便,但需要冷凍儲存  衝泡海參:超低溫加工工藝,有開水3—5分鐘即可食用,攜帶儲存都方便,再配上超低溫的調料包,營養均衡
  • 即食海參怎麼吃?史上最全的海參菜譜,值得收藏!
    海參性溫,中醫常用其治療腎虛等症。中醫對海參的補益功能特別推崇,將其同大補元氣的人參並列,稱「其性溫補、足敵人參」。而大漁場一直暢銷的即食海參是典型的高蛋白質低脂肪食物,幾乎不含膽固醇。據稱,海參含有50多種對人體生理活動有益的成分,有海參粘多糖、硫酸軟骨素、海參皂甙等,這些活性物質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等多種保健功能。
  • 即食海參怎麼吃?吃它要注意這幾點
    對於海參我們應該都不算陌生,不少人都吃過海參,而且它所含的營養是特別豐富的,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於很多人不會處理海參,也有的人閒麻煩,故而都喜歡買即食海參來吃。所謂即食海參,也就是指別人加工好的,自己買回來就可以直接吃的那種。
  • 禮讚記:用心做一份民間口碑相傳的即食海參棒
    其中海參便為寶物之一。對此高價值之補品,禮讚記也投入到了研究製作行列,並且希望改變其難烹飪的特性,使其變為即食海參棒,對於即食海參棒,禮讚記可謂是寄予厚望。隨著年代的更替,越來越多研究表明海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若技術過關,即食海參棒能保留這些物質,也會有益於健康,能滋養身體,抵抗疾病。例如其中的抗氧化劑,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腫瘤,神經保護活性等。
  • 如果不知道這些,你白吃這麼多年海參了!
    2016年初,我們幾個人在一起討論產品方向時,提到了海參,目前海參市場魚龍混雜,身邊也有很多朋友花高價買了劣質參。對於海參這個產品,我覺得可以嘗試,畢竟我們想做的不就是找到好產品麼?02通過肉眼其實辨別不出來不論是即食海參還是淡幹海參,想從肉眼上去分辨,其實很有難度,即便是兩隻鮮參放在一起,也不一定100%能判斷的出來。
  • 初湯︳進口海參的刺身吃法,一個人,有時候食材品鑑真是個苦差事
    這次兩種進口海參一種是土耳其米刺參,一種是加拿大紅極參。土耳其米刺參,又名長崎參,米刺參不一定就是長崎參,還有土耳其參,但價格比長崎參貴一些。其分為全黑米刺參,白條文米刺參,疙瘩刺米刺參。疙瘩刺是米刺參的一種,其名是因其身上的刺為疙瘩狀而得名。
  • 面對這麼多不同種類的幹海參,消費者應該如何挑選呢?
    咱們這種半乾參消費者都比較喜歡年節的時候,一般買一些紀實的海參作為一種可以進補的美味,在冬季迎來了它的銷售旺季,我國出產海參的地方有大連山東等地,海參的品種有梅花參巫山刺身等,其中以大連出產的刺身最為有名海參的捕撈時間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和10月中旬,在冬季大連市場的海參主要以幹品和即食海參為主,裡除散裝的海參之外,也有價格上萬的高檔產品和專門針對春節市場的盒裝禮品
  • 吃了那麼多年海參,今天才知道這些真相!你被忽悠過嗎?
    即食海參鮮海參不易保存,可以把海參去除內臟後煮熟,做成即食海參。即食海參的價格也是由鮮海參的成本價格決定。一般來說,3斤鮮海參可以做一斤即食海參。海裡的參經過海浪、海沙的磨打,刺比較粗短,而且自然海域裡風浪很大,需要很堅實的腳來站在海底,所以野生海參的底足很堅韌。相比之下,池養的參,因為沒有經過太大的風浪,刺相對更細長。
  • 極為稀有一種海參,白得透明的白玉參,20萬隻海參中才出現一隻
    在海洋生物中,海參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高蛋白等營養,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常見的海鮮食物。而在海參中,全球有900多種海參,各有不同點,但在常見的刺參種類中,卻有一種極為稀有海參,白得透明的——白玉參。
  • 長在海參肚子的花,毫不起眼竟比海參還珍貴,用它做湯鮮的沒話說
    第一次見海參花,朋友送給我的,冰凍的。我以為不起眼的東西,隨手將它扔進冷櫃中。認為它怎能和海參扯上關係,營養怎及海參?後來朋友打電話追問我吃過了沒,我才上網查了一下它的功效,一看,真是嚇了一跳,。才能這東西的稀缺與珍貴,還有其極高的營養價值。
  • Beyondsea北冰源海參:和海參使者一起走進冰川世界裡品北極參
    而在冰雪消融清澈通透的海底下,生長著生命力頑強的生命亦令人嘆為觀止,比如:海參,為了更好地記住生活在冰雪世界的海參,人們習慣叫它為「北極參」,生長在北極冰川深海之下的純野生海參。冰川是雪的宏觀形態,據說在人類認識的自然現象中,沒有哪一種在破壞力上能超過冰川,所以能在冰川的世界裡生存的生物,就是了不起的品類,因而來自於北大西洋冰川下的野生北極海參,成為更多家庭提升抵抗力、免疫力的食品,商務人士則將「北極參」作為送禮的佳品。在我國,從事北極參的運營商,市場佔有率較高的有Beyondsea北冰源野生海參。
  • 實拍北緯37度海參小鎮,超半數群眾靠海參生存,育苗夫妻年賺10萬
    依託當地30公里海岸線,8萬畝天然養殖牧場——名叫虎山的小鎮獲得了海參養殖的天時地利,也因養殖海參入選全國特色小鎮。虎山鎮上擁有5.2萬常住人口,其中三分之一人所從事的職業,都與「海參」相關,如今還有許多年輕人從事電商行業。日前,攝影師耗費數日時間實地走訪了虎山海參產業,小鎮百姓幾十年如一日地以海參為軸,誕生了育苗師、養參人、撈參人各種職業。
  • 海膽滑、海參串、海鰲蝦、扇貝柱暢遊全球水
    2 即食水產成一大亮點 除了豐富多樣的原料類食材,在此次展會上,即食類水產品也成為一大亮點。 展會上,江蘇成之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即食花膠」,格外引人關注,不少經銷商試吃後都對它興趣深厚。
  • 二十萬隻灰刺海參才會變異出一隻白玉海參
    白玉海參是刺參的一種變異種,非常罕見,是灰刺參基因突變而成,20萬隻海參當中只有一隻會因為基因突變而成為白玉參,但白玉參不能留種,其後代還會是灰刺參。雖然不少人並不了解白玉參,但神秘的白玉參已經成為不少人口中的傳奇,白玉參在海參圈內被奉為「傳說」,一些偶然得到白玉參的海參專賣店更是將其奉為瑰寶,做成標本後陳列在店中,成為「鎮店之寶」。 白玉海參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如果海水有輕微汙染,白玉海參都無法存活,通體乳白帶著一點透明的為上等白玉海參,身體如果偏黃的白玉海參品質稍次一點。
  • 山東青島琅琊水產秀出「即食」新名片
    山東青島琅琊水產秀出「即食」新名片2014-09-29 09:0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網玉筋魚與海參咀嚼片等即食海產品的出現,在豐富水產市場的同時,也提高了琅琊海產品的知名度。  玉筋魚作為琅琊鎮最具特色的小海鮮之一,以鮮嫩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深受市場歡迎。但由於工藝相對落後,產品的附加值一直較低。近幾年,琅琊鎮企業不斷探索改善工藝,對玉筋魚進行了重新加工,做成食用方便、口味鮮美的即食產品。  「即食海鮮是將海鮮加工成成品,密封包裝。
  • 「雲」見煙臺:藍色後浪奔湧 海洋產業「參參」不息
    兩天裡,全國媒體記者「雲」上看煙臺,通過短視頻、圖文報導、視頻直播等融媒體形式,發布近百篇報導,帶領受眾走進煙臺海洋領域創新企業,遇見一批不凡的藍色後浪,看他們如何奔湧,走進2020世界海參產業(煙臺)博覽會,感受到海洋產業的「參參」不息。
  • 海參的由來歷史、種類、營養功效及品鑑
    石參又稱為「石參、黃瓜參、白石參」。印尼白刺參花刺參為大型經濟海參,每500克幹參經水發可出水參2000克。梅花參個體大,品質好,口感也好,在我國是僅次於刺參的海參。每500克幹參經水發可出水參25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