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環節的貓膩層出不窮,多到你無法想像,加工商抓住了消費者的心裡變化,能把消費者玩的團團轉。
加工環節從幹參開始說起,幹參我們從最初的老淡幹參說起,老淡幹的加工工藝大體是活參去內臟水煮,然後撒鹽拉缸, 烘乾等過程,淡幹參一定就不含鹽麼?這是一個誤區,海參加工過程中鹽是不可缺少的,消毒,防腐等,這些環節都需要鹽來進行輔助加工的。但是多次重複淡幹過程,刻意讓幹參含有較多鹽分,這就是鹽參了,一開始大家從幹參表面開始能看出這是鹽參,好的,加工商把海參表面鹽結晶刷掉。
慢慢的大家也能看出哪些是內部藏鹽的海參了。好的,糖參因此就誕生了。
糖參,前些年糖參那叫一個好賣啊,品相好啊,送禮漂亮。慢慢的,媒體報導了,國家打擊了,糖參不好賣了,賣不出去了,加工商又開始動歪腦筋了,這次我先加糖,表面再輕微加鹽,掩蓋海參整體通黑的弊端,讓幹參的整體黑的看起來不那麼均勻,總之是,消費者形成這樣一個心理共識,那我就來打破你得常識,讓你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如今市場糖參有沒有?我可以肯定的說:有,而且還不少。雖然現在糖參不好賣,但是人家賣糖參的主是這麼想的:賺夠我就撤,我成本低,我利潤大,我賣一年糖參賺你三年賣淡幹參的錢。能咋滴?
就在昨天還有一個朋友加我,讓我看他買到的一些幹參照片,以及水發出來的海參照片,最後確定這就是糖參,那個朋友今天去退貨去了,也不知道他搞定沒。
而如今,各種先進的技術,能達到一斤皮子出一斤即食,十三四斤皮子出一斤純淡幹無鹽參,可能小弟我真的是才疏學淺,完全無法想像,這樣發展下去,我們這些堅持著傳統加工工藝的加工戶,是不是真的該退伍了,這個市場還能不能繼續做下去。我擔心的是:這種海參,消費者吃了,真的沒有什麼副作用麼?恕小弟無知!
繼續說說即食海參
對於即食海參,我們撇開海參本身質量不說,單從加工上,有的商家會在在即食海參中加入大量的水,這樣冷凍後海參表面會有一層比較厚的冰,當然無論按照個頭賣還是按斤買,賣家都是佔便宜的,個頭好看還壓秤。
目前市面上即食海參價格不等,從150多元一斤的到幾百多一斤的,今天給大家說說這種150多元一斤的,關鍵貓膩在於水發,很小的參用火鹼水水發後就會水發的很大,但是這種參口感可想而知。各位買主有沒有被嚇到?我怎麼感覺我也在教壞一些人呢。所以各位買家,千萬莫貪圖便宜,便宜自然有便宜的貓膩,貴自然有貴的道理。當然不乏有黑心賣家拿劣等貨賣高價,但是這種賣家你買一次就知道了。
今天給大家說說即食海參製作中高壓或者水煮的時間問題,網上買的海參有的吃起來糟糟的,用手指一掐就容易亂,一個原因水煮時間較長,為了把小點的參發的很大,漂亮好賣,一個原因水發所用的水有貓膩上面提到過,火鹼水水發,還有一個原因,海參本身質量不行,類似南養參,海參生長年限短,不經熬,所以大家吃即食海參,多對比著吃就能吃出好壞了。
市場上買活參,大家要注意的是注水參,因為海參出海後就開始吐水,所以如果有的賣家會先把參放入水缸,海參的習性是缺氧就會喝水,所以海參會很快將大量水喝入肚子。
所以,集市上買活參後,如果當場加工,賣家在處理參的時候如果把參放到水裡進行開膛去內臟,那基本這樣的參就是有問題,可能注水了,正常參劃開肚子後流出的水應該有渾濁,如果就出來大量的清水,那各位就要注意下了。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大家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私信我,與我交流。
另外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海參知識一本通》這本書,由我們獨家發布,內含各種海參的鑑別,海參的標準泡發方法,以及海參行業亂象,讓您10分鐘成為海參行業專家。需要的可以私信我,免費送您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