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2018幹成了啥:16.7km清潩河工程全線貫通、增福湖形成700...

2020-11-22 大河報

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高效節水灌溉示範縣(市)」;

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全線貫通;

……

在過去的2018年,咱長葛水利方面「亮點紛呈」!

看市水利局2018幹成了啥?

1.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8.1萬畝,全市累計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4萬畝,為全市糧食生產、抗災減災、增產增效發揮了顯著作用,被水利部命名為「國家高效節水灌溉示範縣(市)」。

2018年全市累計建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4萬畝。

2.投資8.9億元、全長16.7千米的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全線貫通,工程全部完工後將形成1200畝水面。該工程採用的PPP模式開創了我市水利投入新模式。

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全線貫通。圖為推土機、挖掘機正在城區段進行素土回填作業。

3.投資6.5億元、歷時兩年多的「引黃入長濟許」工程如期通水,黃河水逆流而上從鄢陵鶴鳴湖經49公裡引黃入長管道後奔流匯入增福湖,為我市清潩河環境用水和許昌市水生態城市用水提供重要保障。

4.投資2.92億元的增福湖擴容改造工程完工,去年4月試蓄水、10月份正式蓄水,目前增福湖水景觀初步形成,繞湖將建設4000畝森林公園,工程建成後極大緩解我市水資源短缺現狀。

增福湖成功蓄水300多萬立方米,700多畝的水景觀初步形成。

5.大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投入3313萬元解決了39個行政村的吃水問題,實現了全市農村飲水「村村通」。同時,積極爭取上級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資金464萬元,對5鎮6村農村供水工程進行了提升改造。

2018年,我市投入3313萬元解決了39個行政村的吃水問題,實現了全市農村飲水「村村通」。

去年被列入河南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市)後,我市選擇許昌市老5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內15.9萬畝作為改革對象,覆蓋石象、南席、古橋三鎮共94個行政村。共安裝計量設施3000個,其中信息化智能井房650個,刷卡取電設施537個,計電設施1813個,已完成了既定改革任務;試點鎮各行政村已發放「三證一書」,改革區全部成立了農民用水者協會,制定完善了相關制度,建立了穩定的協會運行投入渠道。

近年來,我市大力開展節水型小區、節水型單位和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重點用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達57.45%,縣(市)級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達71.74%,節水型居民小區建設率達45.8%。2018年縣域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通過省級驗收。

我市相繼開展了「全市清河行動」「河流清潔行動」「河湖管護綜合執法」等專項治理,共清理垃圾3921.6立方米;對私搭亂建、灘涂養殖、圍網養魚等行為進行專項治理,目前已拆除違章建築11處,畜禽養殖5處,私設排汙口5處,榮獲「許昌市河長制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水磨河村幸福湖景色。

我市實施了從禹州市跨境調水工程,解決了長期制約生產和環境用水的缺水瓶頸,保證了幸福湖、水磨河生態公園等常年有水,四季常綠,打造了「水在村中、村在水中」的水鄉特色。2018年3月,水磨河村被命名為全省「水美鄉村」。

10.向許昌市提供環境用水1000多萬立方米,河湖水系考核先後4次在許昌市名列第一

對小洪河、機場河、關莊溼地等重點水利工程強化管護措施,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每年投資170萬元用於城區河道水面保潔,實現了「水面無雜草和漂浮物、水中無阻水障礙物、堤岸無垃圾、河道無違章建築」的「四無」目標,全市河湖面貌得到有效改觀。2018年向許昌市提供環境用水1000多萬立方米,河湖水系考核先後4次在許昌市名列第一。

相關焦點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蘇州河的治水歷史與未來發展
    2020年底,蘇州河中心城段兩側42公裡岸線基本貫通。隨著貫通工程的推進,澎湃新聞「城市漫步」欄目也在7個月的時間裡組織了8次「沿蘇州河而行」漫步活動,從外白渡橋步行到外環線,體驗了兩岸大部分濱河公共空間給城市中的步行者和城市愛好者的感受。
  • 重慶璧山區:城區璧南河近20公裡主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貫通
    中國水利網站4月9日訊(特約記者 王炯其)日前,記者從重慶璧山區水利局了解到,隨著今年2月璧南河三角灘河段整治工程的順利完工,標誌著璧南河城區段至青槓街道共18.6公裡的璧南河主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貫通。
  • 市水利局三大舉措做好溼地保護
    市水利局副局長就有關問題進行發言 市水利局副局長於富斌參會 會議現場 5月28日,在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聯組會上,德州市水利局就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扈建軍有關溼地保護問題進行了回答。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2015年7月16日,R1線正式開工建設以來,面對工程量大、任務緊、風險點多、涉及新工藝多,且特殊地質條件沒有施工經驗可循等困難,全體地鐵人用他們的激情和汗水,智慧和力量,迎難而上、勇毅篤行,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通過不斷地攻堅克難,日夜奮戰,終於一個個車站先後實現主體封頂,一條條隧道區間相繼貫通。
  • 望城區普瑞隧道通車,東西大動脈月亮島路全線貫通
    匠心獨運,鑄造城市精品 望城區普瑞隧道通車,東西大動脈月亮島路全線貫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毛偉冬 普瑞隧道西起新巷中路,下穿普瑞斯堡小區,東至吳家衝路,全長660m,為雙向六車道連拱隧道,屬市重點工程。該項目是望城區東西大動脈月亮島路的關鍵性節點工程,通車後標誌著月亮島路全線貫通,至此月亮島片區三縱(雷鋒大道、金星北路、瀟湘北路)、三橫(普瑞路、月亮島路、銀星路)的大循環格局形成,有效緩解了片區交通壓力,方便了市民出行。
  • 在「世界第三極」突破生命禁區——阿里聯網工程全線貫通
    7月26日,在海拔4100米的青藏高原上,隨著吉隆500千伏變電站最後一根導線展放完成,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以下簡稱阿里聯網工程)全線貫通。工程起於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多林220千伏變電站,止於阿里地區噶爾縣220千伏巴爾變電站,跨越西藏2個地市10個區縣,總投資74億元,輸電線路長度1689千米。
  • 【重大工程】這兩項工程結構貫通啦!花博會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重大工程】這兩項工程結構貫通啦!花博會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北橫通道天目路高架全線(含匝道)工程結構貫通兩港大道(新四平公路-層林路)工程高架主體結構貫通花博會建設工程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一起來看看吧↓北橫通道天目路高架全線(含匝道)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我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在廈門全線貫通(圖)
    我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在廈門全線貫通  最深在海面下約70米,通車後,廈門島至翔安區的車程將由1個半小時縮短至8分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全線貫通  本報訊 (記者 林曉琪/文 曾志銘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貴南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數量過半
    莫小斌攝&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馬山1月7日電 1月7日上午,貴南高鐵中馬嶺一號隧道深處傳出一聲響亮的爆破聲,隧道最後一層巖土被成功爆破,順利實現貫通。這標誌著貴南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數順利過半,全線正式轉入重難點隧道攻堅衝刺階段,為全線隧道工程實現年度基本貫通奠定堅實基礎。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重構生物棲息地和生態廊道,降低水流流速,提升水質淨化能力;通過在侵蝕岸邊密植河柳,降低河岸侵蝕的同時為魚類產卵、仔魚避難、水禽棲息和食物供給提供特殊生境,形成侵蝕河岸河柳護岸與生物棲息的良性互動。通過規模達7×104 m3/d的流場優化引水,建立湖內循環優化布配水體系,在約1km2水域內構建多空間層次的沉水植物群落結構,有效降低了著生藻的生物量,形成了「水下森林」的景觀。本成果為2016年G20峰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強有力的水環境保障,清澈盈滿的西湖和優美的水景觀給中外來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 大橋6.7公里海底沉管隧道全線貫通
    大公網5月26日訊 (記者方俊明珠海報導)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建設又有新突破。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與兩端的E29、E30沉管的焊接,歷經20個日夜終於合龍完成,標誌著港珠澳大橋6.7公裡長的海底沉管隧道永久結構貫通;下一步,將進行剛接頭注漿施工,預計本月底完工。
  • 山東省加快推進海河流域骨幹河道應急治理工程
    中國水利網站2月14日訊 (記者 趙新 通訊員 李佔華)去年8月以來,山東省水利廳、省海河水利管理局按照郭樹清省長、孫偉常務副省長等省領導關於海河流域骨幹河道應急治理工程的部署,協調流域有關地市,提出應急治理方案,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 塑造一條城市遊憩帶 明年5月1日前小清河風貌帶將全線貫通
    &nbsp&nbsp&nbsp&nbsp明年5月1日前小清河風貌帶將全線貫通&nbsp&nbsp&nbsp&nbsp記者從濟南城投集團了解到,明年5月1日前小清河風貌帶將全線貫通。截至目前,工程施工圖設計已全部完成,並通過有關技術專家審查。
  • 9913米打了74個月 成蘭鐵路茂縣隧道今貫通
    1月12日上午11時許,阿壩州茂縣光明鎮境內,從1600米埋深的大山深處傳來喜悅的呼聲——歷時74個月建設的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全線貫通。此次貫通的茂縣隧道為全線的極高風險隧道,穿越我國著名的龍門山後山活動斷裂帶核心部位,全長9913米,是成蘭鐵路的重難點工程。
  • ​牡佳高鐵全線貫通,「基建狂魔」再次擦亮「中國名片」
    11月30日10時30分,在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鐵勃利縣小五站鎮施工現場,牡佳高鐵第二、第六標段最後兩節鋼軌鋪設連接完畢,順利完成貫通。標誌著全國在建最東端高寒高鐵牡佳高鐵全線鋪軌貫通,為明年全線進入聯調聯試奠定堅實基礎。
  • 泉州灣跨海大橋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通車全程8分鐘
    昨天下午,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全線貫通。按照工期,大橋主體工程將於年底前建成,明年上半年可實現全線通車,屆時8分鐘就能橫跨泉州灣。
  • 【交通】雲陽曙光立交工程完成95%,將於7月1日貫通
    【交通】雲陽曙光立交工程完成95%,將於7月1日貫通 2020-05-17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進行時:中越國際大通道彌蒙鐵路最長隧道順利貫通
    央廣網紅河1月14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通訊員王鵬 陳暢 張佩佩 朱賀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進行時》報導,1月14日上午,中(國)越(南)國際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雲南彌(勒)蒙(自)鐵路最長隧道中哨隧道順利貫通,為2022年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