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來,諾貝爾獎可以說是科學界最重要的一個獎項。但是即便是這樣重要的獎項也不是沒有頒錯的時候。由於物理和化學是科學化成就很高的學科,所以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在諾貝爾獎歷史很少出錯,生理醫學獎問題要更多一些,尤其是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可以說是諾貝爾獎史上最大錯誤,導致了30多萬人的悲劇,成了他們人生揮之不去的夢魘。那這到底是是咋回事呢?
194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瓦爾特·魯道夫·赫斯和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前者獲獎是因為他發現了間腦的功能性組織對內臟活動的調節功能,而後者獲獎的原因是:莫尼斯發現了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對特定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前者獲獎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後者卻成為了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大的汙點。問題就出在「前腦葉白質切除術」上,這個手術非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給做手術的人帶來極其巨大的痛苦。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這要從「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的提出者莫尼斯說起。1874年,莫尼斯生於葡萄牙,到了1902年,他成為了裡斯本大學的醫學院教授。
莫尼斯做研究時,就發現幾具埃及木乃伊的頭蓋骨上有洞。這引起了他的興趣,於是,他開始著手查閱資料,從資料中他了解到這些「洞」是古埃及人治療癲癇時留下來的痕跡。
與此同時,在19世紀末期,當時就有人在研究精神疾病,還拿靈長類動物和狗來做實驗,進行一些腦部的手術。到了1935年,有兩位科學家在第二屆神經精神學會上發表了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他們提到了他們對黑猩猩做了兩側前連合切斷手術,在這次手術之後,黑猩猩的攻擊性行為明顯減少。他們的報告引起了莫尼斯的興趣,他在查閱的過程中,他找到了一些病例。這些病例顯示有一些因為某些原因而必須切除腦前葉的外側面的患者,在做完切除手術之後,性格會變得溫和很多,這和黑猩猩的手術的結果類似。
因此,他開始嘗試用切除腦前葉的方式來治療比較嚴重的精神疾病。一開始,他用到的方式是向腦前額葉注射酒精的方式來毀掉神經。不過,這個辦法會造成很嚴重的負面影響,還會破壞掉大腦其他部位的神經。
於是,他開始著手打造專門用來做這種手術的手術儀器,這種儀器被稱為腦白質切斷器。
用這個手術儀器就可以順利完成腦前葉手術。這種手術隨後被推廣開來,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莫尼斯也因此在學術界得到認可,莫尼斯還因此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這個手術常常被用來治療那些有暴力傾向、焦急、暴躁的患者(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也確實得到了一些效果。比如:首批接受治療的患者都活了下來,而且手術之後的性格變得明顯溫順很多。
在諾貝爾獎的加持下,這個手術得到了推廣。在二戰剛結束後,這個手術開始在美國開始被大規模運用。有一位醫生叫做沃爾特·弗裡曼聽了莫尼斯的報告後,還對莫尼斯的手術進行簡化,他的方法簡單粗暴,就是對病人進行電擊或者麻醉,然後用一根錐子由眼球的上方的眼眶進入到大腦中,然後毀掉這部位的神經。類似的手術在美國被大規模的使用,前前後後算起來大概有4~5萬人,甚至很多頑皮的小孩都做了這個手術。很多醫生在做這個時候時,壓根不知道做這個手術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對大腦的了解也日漸深入。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有許多醫學家提出對這個手術的質疑。因此,他們發現雖然這些人看起來溫和了很多,但是他們不再擁有常人的思維能力,變得很呆傻。甚至還有人拍了一部著名的電影《飛越瘋人院》,其中主角原本是一個正常人,後來被「做了腦前葉切除手術」變得呆傻,就像行屍走肉一樣。
1950年,在蘇聯醫生和科學家們的推動下,蘇聯首先廢除了這個手術。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全球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廢除了腦前額葉切除手術。然而從這個手術被廣泛使用到最後被廢除,30多年間,有大概30萬人接受了這個手術。
可以說,1949年給莫尼斯頒獎這件事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大的汙點,這不僅僅是頒錯了,還間接毀了30萬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