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發明家諾貝爾所命名設立的獎項,發展到如今,它覆蓋了物理、化學、生理學或者醫學等多個獎項,成為了科學工作者心目當中的最高榮譽,截止到2019年,諾貝爾已經有了124年歷史,授予了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
然而1949年的醫學獎,卻可以說是諾貝爾獎歷史上最大的恥辱,一門讓無數人成為傻子的手術,卻獲得了這個殊榮,這是怎麼一回事情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0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推進,人們對於過去那些束手無策的疑難雜症,總算逐漸有了對策,然而作為人身上最為複雜精密的器官,大腦區域對人類來說依然是神秘莫測,而腦部的疾病,也是最棘手的病症。
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是一位腦部生物學專家,1874年出生於葡萄牙的他,在1902年成為了裡斯本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年輕而才華橫溢的莫尼茲,一直致力於解決精神疾病方面的難題,他發現,一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會長時間陷入偏執和瘋狂的幻覺當中,莫尼茲認為,人的頭部,有著一個控制類似情緒的「閥門」,因為精神病患者的「閥門」是經常打開的,才會出現這種問題,為此,他在尋找這個「閥門」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在20年之後,1937年還真的讓莫尼茲找到了這個閥門的所在地。
莫尼茲在大量實驗當中發現,一旦切除動物連接大腦和額葉的「理性之所在」神經,動物們就會變得安靜而又溫順,莫尼茲先後在比較狂躁不安的獵犬和猴子身上做了這種實驗,結果他們都奇蹟般的溫順了下來。
而莫尼茲有翻找了過去的資料,早在19世紀80年代,就有一位叫做「Gottlieb Burckhardt」的歐洲醫生,他是最早實施神經外科手術的人,進行切除額葉的手術,Gottlieb醫生記錄,實驗者除去情緒更加安靜外,並無其他顯著特徵。
儘管Gottlieb醫生當時的實驗因為過於野蠻而飽受科學界譴責,但是他分離額葉的方法和後果還是給予了莫尼茲信心,莫尼茲開始想將「額葉切除手術」廣泛地運用到病人身上。
因此1937年,莫尼茲和另外一個醫生配合,在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切除了一名患有精神分裂者婦女的額葉。結果也讓莫尼茲十分興奮,在這起手術後,病人果然變得安靜下來,緊接著他又做了另外幾起,效果同樣出色。
十分興奮的莫尼茲在權威醫學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工作成果,並且宣稱:些曾經是嚴重家庭負擔的、暴力的或自殺傾向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後都明顯安靜了下來。這裡可引發了科學界廣泛的轟動,精神病人對於家庭和社會,顯然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話題,如果能治癒他們,家是天大的好事情,因此在1942年以後,不少醫生科學家紛紛效仿莫尼茲,切除病人的額葉,而大部分病人果然變得安靜。因此莫尼茲也被媒體命為神經科學界偉大的變革者。他被萬人追捧,不少人將「神醫」的名號安在莫尼茲頭上,在1949年,莫尼茲因為這項手術成為了諾貝爾醫學獎的得主。
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到50年代,莫尼茲的「額葉切除術」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精神病院,實行於那些暴躁的精神病患者身上。
然而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額葉切除手術」的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一些病人過得實在安靜,以至於長時間陷入呆滯的狀態,而有些實際上完全沒有變化,反而變得更加緊張,事實上,額葉佔據了三分之一的體積,切除額葉也會使得很多功能喪失,包括語言的表達還有行為都會受到影響。
以上種種弊端,導致了在50年代以後,人們對於這項手術,重新變得謹慎起來,除非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執行,然而在此之前,已經有了成千上萬的患者被強制執行了「額葉切除術」,他們對外界的反應,也是十分僵硬緩慢的,無數人成為傻子和白痴。
額葉切除術的發展,實際上和諾貝爾的推廣宣傳離不開關係,它也成為了諾貝爾最大的黑歷史,儘管額葉切除術確實有著一定的療效。但是它的問題,已經上升到倫理道德方面,作為人類,不能夠隨意剝奪他人思考的能力,哪怕是錯誤的思考。而這,也促使了後來的諾貝爾獎委員會對於獲獎者更加嚴厲的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