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學校長:交流合作有利於教育資源整合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李江濤、馬巖)在北京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的多位大學校長提出,兩岸大學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加強交流合作將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推動兩岸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共創雙贏局面。

    臺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認為,兩岸高等教育固然存在差異,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例如臺灣出現少子女化,造成教育供過於求。大陸的人口結構也在改變中,未來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

    臺灣宜蘭大學校長趙涵捷提出,臺灣各大學正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兩岸高校可相互調節供需。兩岸大學可加強合作,共同辦理雙聯學制,促進學校資源相互連結,拓寬兩岸同學的視野。兩岸大學還可互派師資到彼此學校短期任教和交流,相互學習,並促進教學與研究成果的整合。

    多位大學校長就兩岸教育合作提出具體建議。臺灣東華大學副校長鄭嘉良建議,在兩岸學歷互認及相互招生進程中,建立「兩岸高等教育市場」,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促進兩岸高等教育生態環境的優質化。

    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孫冬柏結合學校與臺灣高校的交流說,通過頂層設計、制訂計劃、出臺政策,逐步地、有意識地引導教師與臺灣教授學者開展學術交流,以項目形式開展合作研究、共建實驗室,有利於開展實質性、長期、穩定的合作。此外,可通過搭建多層次的平臺,構築全方位、立體化的科研合作體系,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轉型。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14日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致辭時介紹,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持續保持和平發展的勢頭,教育領域的合作也迅猛發展。2012年大陸舉辦了80多個重點的對臺交流項目,邀請了5000多名臺灣師生來大陸參加活動;而去臺灣的大陸師生有16000多人。大陸有400多所學校與臺灣100多所學校籤署了合作交流協議。

    趙靈山說,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接受大陸學生到臺灣攻讀學位學歷。當年有920多名、2012年有985名大陸學生到臺灣高校學習,2013年達到1890多人。截至2012年,臺灣在大陸就讀的學生數共有8316人。今年初,臺灣方面承認大陸的學歷由原來的41所擴大到全部100多所「211工程」高校。同時,為了更好地吸引大陸學生到臺灣就讀,臺灣新推出一項政策,即允許大陸學生高職畢業後去臺灣升讀本科學位,並承認大陸191所高職學校的學歷。目前這一項專升本工作已在廣東和福建開始進行。

    趙靈山表示,希望臺灣方面進一步出臺吸引措施、取消「三限六不」等政策,促進兩岸學校和教育的交流與合作。

    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由北京市臺辦、北京市教委和北京科技大學主辦,共有15所臺灣高校、9所大陸高校的代表參加。

相關焦點

  •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中華海洋文化 割不斷的兩岸情感紐帶
    關向東 攝   中新網博鰲11月27日電 題:臺灣海洋大學校長:中華海洋文化,割不斷的兩岸情感紐帶  中新社 記者 關向東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教授26日深夜飛抵海口,27日下午又飛回臺北。他行色匆匆,只為見證一個歷史時刻:由海南省社會科學院和臺灣海洋大學聯合發起舉辦的首屆「中華海洋文化論壇」開幕。
  • 臺大校長李嗣涔:積極推動兩岸學術交流
    東方網1月14日消息:臺灣第一學府、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昨日接受中評社高層訪問團專訪時表示,臺灣明年開放承認大陸學歷後,兩岸學術交流將大幅開展。臺大規劃明年開始對大陸招收碩士生、博士生,一段時間後再招收一般大學部學生(本科生),但會有比例限制。
  • 臺灣島內舉辦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共同邁向世界一流
    臺灣島內舉辦兩岸大學校長論壇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為期兩天的「由亞洲一流邁向世界一流」的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昨天在島內的成功大學登場
  • 中國海洋大學積極開展與臺灣高等學校合作交流
    中國臺灣網9月24日青島消息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的中國海洋大學較早地開展了對臺交流與合作,積極與臺灣院校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協議院校包括臺灣海洋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義守大學、臺北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
  • 臺世新大學校長建議兩岸承認學歷可從「2+2」開始
    中國臺灣網1月4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世新大學昨天在上海成立大陸首個校友會,與會的校長成嘉玲建議,兩岸若要相互承認學歷,可先從私立大學開始,採取「2+2」方式,亦即讓大陸學生在兩岸的大學各念2年。
  • 海峽兩岸電競教育產業合作 | 大唐文娛與蜂鳥電競(臺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3月19日,臺灣和平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蜂鳥電競創辦人洪偉哲和臺灣環球科技大學教授林淑媛等一行到訪大唐文娛,大唐網絡總裁兼大唐文娛董事長楊勇、大唐文娛總經理馬寧等高管熱情接待,雙方就兩岸電競教育產業合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並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率團來訪 北京大學「臺灣大學日」成功舉辦
    北京大學與臺灣大學於1995年籤署學術交流備忘錄以來,兩校之間的學術交流、人員往來十分活躍,雙方在科研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諸多有益的嘗試。如今海峽兩岸交往日益密切、學位互相承認亦已實現,北大與臺大著眼於未來發展,將建立更為緊密的交流合作關係,共同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 美國西北大學校長親自蓋章要長期合作的Joffrelab,不想太驕傲!
    芝加哥政府教育官員、西北大學校長團代表人、芝加哥州立大學校長安吉拉·瑪麗亞·亨德森(Angela Maria Henderson)一行人結束了為期一星期的中國·上海行。作為一個在芝加哥政府教育部門擁有超過20年工作經驗的校長,安吉拉·瑪麗亞·亨德森對中國留學生有著非常高的評價。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
  • 兩岸學者研討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管理事宜
    新華社福州9月20日電(記者來建強)「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研討會」20日在福州召開,這是2009海峽(福州)漁業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來自兩岸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眾多專家學者,圍繞臺灣海峽漁業資源養護、漁事管理等多個議題展開交流與討論。    這是近年來兩岸學界第四次舉辦有關臺灣海峽漁業資源共同養護與管理的研討會。
  •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共享兩岸科普資源 廣東科學中心推動粵臺科技交流 2016年08月01日 16:30:2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溫州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兩岸合作辦學項目)專業:發揮兩校合作授課...
    本項目為溫州大學與臺灣地區中華大學聯合舉辦,是首個經教育部備案、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的兩岸合作辦學本科學歷教育項目,納入浙江省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於2013年開始招生,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辦學地點在溫州大學。
  •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大學是社會良心的最後堡壘
    臺灣第一學府——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話開門見山。 今年57歲,祖籍河南的李嗣涔自2005年6月起擔任臺灣大學校長,他是臺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碩士、博士。 臺大是臺灣的第一學府,也是全臺灣學生最嚮往的大學,其追求的目標,就是進入世界大學排名的前百大,而培養尖端人才、塑造名校品牌,則是臺大曆來努力的方向。
  • 黑龍江科技大學與日本中央大學開展線上校際交流合作
    12月19日晚,黑龍江科技大學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凱雲通過騰訊會議與日本中央大學代表進行交流,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黑龍江科技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兼國際教育學院院長母麗華、副院長楊兆楠、經濟學院院長孫永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趙福軍一同參加了會議。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副校長周詩瑤一行到臺灣三所高校交流
    中國臺灣網4月11日廣州訊 日前,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副校長周詩瑤一行到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訪問交流。此次交流,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與臺灣的高校合作打開了通道和進一步合作的空間,積極推動擴大兩岸高校之間交流與合作。   在雲林科技大學,一行人與副校長蘇純繒、管理學院院長陳振燧等領導進行了交談,深入了解了雲林科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辦學成果。周詩瑤表示,希望今後互派優秀教師交流,互送優秀學生交換學習。
  • 上海交通大學解讀未來的文創教育:整合全球資源,助力好創意煥發光彩
    對於高校而言,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交叉學科,不但融匯貫通了管理、市場、藝術、科技和人文等多門學科,而且更為關注教育與產業的融合,作為我國文科建設中的「後起之秀」,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高校的青睞與重視。11月20日-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合作與發展國際會議——科技、藝術與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後文簡稱大會)在上海舉行。
  • 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一行到訪深圳鵬城實驗室調研交流
    本站訊(記者文並圖 趙習鈞)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胡文平、王樹新,校長助理肖松山等到訪鵬城實驗室,調研實驗室建設發展經驗,深化雙方交流合作。天津大學歷史悠久、工科基礎雄厚,在人工智慧、計算機等領域與鵬城實驗室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希望今後能夠與實驗室進行全面戰略合作,聚焦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探索協同創新模式,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 中外大學校長圓桌會舉行 共話構建全球教育共同體
    照片由溫州醫科大學提供  溫州網訊 科技創新是經濟進步、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是新思想、新知識和新技術的重要發源地。深化教育與科研合作,打造高質量的協同創新平臺,共同助力科技創新與未來教育有機融合成為大學的主要發展方向。
  • 華東交通大學校長羅玉峰赴江西飛尚科技公司考察交流洽談合作
    6月28日,華東交通大學校長羅玉峰、副校長陳夢成一行赴江西飛尚科技公司考察交流。會談中,雙方對校企合作、資源共享、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相關事宜進行了交流並達成一致。  羅玉峰介紹了華東交通大學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對外交流合作、重點實驗室等方面的情況,表示希望進一步深入校企雙方合作,支持學校申報國家級科研平臺
  • 郝平:珍惜和保護中美人文教育交流合作成果
    非常高興北京大學能夠與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本次論壇。特別感謝各位專家學者、政要和嘉賓的參與。剛才,王毅國務委員、基辛格博士及各位嘉賓對中美關係進行了深刻論述,我們在大學工作的這些同事深刻感受到大學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應該說中美兩國具有深厚的人文交流基礎,大學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