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其他物種的存在空間

2021-01-21 與作家丁玲同名

所謂自然界,是宇宙間所有生物與無生物的總稱,包含動物、植物和礦物三界。人類只是動物界裡的哺乳類之一種,卻往往以「高等智慧生物」自居,而自認有主宰宇宙的權利。其實人類也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樣,都是由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進化而來,只因人類進化快速,才取得了領導世界的權利。

可令人遺憾的是,二百五十多年前的「工業革命」之後,由於人類的短視及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恣意濫殺濫伐濫墾,掠奪其他生命的生存權,破壞礦物資源等,導致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生態活動,失去了應有的秩序和平衡,如生命多樣性的喪失、臭氧層出現破洞、地球暖化、土壤惡化、酸雨肆虐、環境汙染等等。

與世俗人類對地球的種種盲目短視的破壞行為相反,佛教卻是一個非常重視自然生態的宗教。自古以來,寺院建築常與山林融和,不破壞森林環境;僧人修行力求淡泊簡樸,不侵犯自然資源,都是與萬物同體共生的表現。另外,歷代的高僧大德,植樹造林、整治河川、修橋鋪路、珍惜資源,倡導戒殺素食、放生護生,更是自然保育的具體實踐。

毋庸置疑的是,唯有每一個人具備生態保育的觀念,尊重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我們的地球才能活得長久,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才有安居樂業的空間。

相關焦點

  • 人類如何與其他物種共享地球
    地球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衰落,由於人類的肆意侵蝕,這個世界上無數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即將耗盡。棲息地的喪失,目前是地球上野生動物面臨的頭號威脅,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單上85%物種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棲息地的喪失會有多種形式,從徹底的森林砍伐和碎片化,到不那麼明顯的汙染和氣候變化影響。
  • 宇宙其他的地方存在四維或者更高維度的空間
    但有的時候重新審視這種問題,你會打開一個全新的思路,而新的認知很可能會大大影響你的生活,空間是某種具有粘性的物質,而不是一個空洞的背景,如果你接受了這一點,那麼現在就請你繫上安全帶,因為接下來的腦洞更像是坐過山車一樣。在熟悉的三維空間之外,是否存在維度更多的空間呢?是否有某些粒子或者事物可以在這些維度裡運動呢?如果真的有其他維度存在,這些維度又是什麼樣子呢?
  • 平行時空真的存在嗎?科學家表示,人類或同時存在其他空間內
    我們人類生活的空間就是三維空間,而三維空間指的是一個有長度、有寬度、有高度的空間,但是我們生活的宇宙中,並非只存在一個三維空間,其實還存在一維空間、二維空間等等,螞蟻生活的空間就是二維空間,因為它們的活動範圍是一個平面。
  • 敬畏地球上的其他物種,才是人類成熟的標誌
    這一傳承機制使得人類從地球上眾多的物種裡脫穎而出,成為地球上的「王者」。在細菌的群體效應背後,讓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是否是自然界存在的另一類思維模式。這種思維不是獨立於運行在單個的個體內部,而是以群體協作的方式進行。
  • 《物種起源》:版本學及其他
    在前不久舉行的「新譯《物種起源》出版沙龍」上,中科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張彌曼教授,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周忠和教授對這一新譯給予了高度評價,苗德歲教授做了精彩發言,講述了《物種起源》及其新譯本背後的故事。作為經典名著,《物種起源》在國內已有很多譯本,現在還有必要重譯嗎?在達爾文生前,《物種起源》總共出版了6版,以前國內均選擇最後一版翻譯,苗德歲則選擇了第二版進行翻譯,這是為什麼?
  • 安全空間,讓訪客尊重了解貓咪的行為
    你的貓可能會把你的客人看作是它們空間的入侵者,並因此採取相應的行動。為了確保你的貓,你的朋友和你的家人沒有刮傷,考慮下面的建議來幫助訪問者更好地理解貓。貓的好奇心不是接觸的邀請貓可能會在沒有任何互動意願的情況下接近客人,而許多客人並不知道這一事實。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尊重「復旦投毒案」獨立審判空間
    原標題:尊重「復旦投毒案」獨立審判空間(人民時評)   一方面,法院應尊重公眾知情權;另一方面,公眾和輿論應理解、尊重法院的獨立審判空間,以有節制的報導、理性的評說,營造理性的輿論環境   13個小時的庭審;控辯雙方從上午持續到子夜的激辯;上訴人對一審認定犯罪事實的質疑——12月8日,備受矚目的復旦投毒案二審,再度激蕩輿論
  • 立場預設、尊重空間和四權分立
    立場預設、尊重空間和四權分立心路獨舞已聲明過不要再問我燜碗粥的看法,於是這樣的留言我一般不回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存在了多久?
    巨大的藍鯨已經在海洋裡徜徉了大約450萬年,而尼安德特人只存在了10多萬年便在轉眼間消失了。但這些生物能代表全部的物種嗎?物種一般在滅絕前存在了多久呢?事實表明,我們現在所找到的答案和以往十分不同。由於棲息地破壞、氣候變化和一系列其他的因素,植物和動物的滅絕速度比以往都要快,除了歷史中那5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一些專家說,我們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事件中。但即便在地球歷史中較為平靜的時期中,問題的答案在不同物種間也各有不同。按照《People & the planet》期刊上的一篇文章,對哺乳類動物來說,物種的平均存在時間為100萬至200萬年。
  • 9am x 微軟|辦公空間新物種「數位化工位」正式發布
    能連接:工位是一個垂直場景,辦公場景下還有各種軟體和智能硬體,它們都要聯動起來才能真正提升辦公體驗和效率,比如OA軟體、空間管理軟體、智能燈光、能源等。基於以上三大能力,9am定義了工位場景的新物種——數位化工位,並攜手微軟正式發布。
  • 人類文明的嚴肅反思,為什麼其他物種比我們活得好?
    按我們的認識,人當然比其他任何生物都要活得好,人是高級文明狀態,生物是低級原始狀態,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人類花了數千年進入的高級文明狀態使人生活得好嗎?或者問題正好相反,人類數千年的努力反而使自己活得更不好?請趕緊扶住你的眼鏡,你沒看錯,人如今完全沒有理由說比其他生物活得好。人的存在品質,人的心理狀態,人與物、人與人的相關關係的實際狀況,哪一條的指標能與其他生物相比?
  • 動物福利法:人類對生命的尊重與善意
    原標題:動物福利法:人類對生命的尊重與善意【新聞回放】2016年8月,山東省地方標準《肉雞福利屠宰技術規範》通過質監部門批准發布,這也是我國首個關於肉雞福利屠宰的行業標準。2003年,德國國會通過一項決議,要用憲法來保障動物作為生命存在的權利,德國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動物權利寫進憲法的國家,這也是人類與動物關係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個國家出臺了有關反虐待動物的法案。這些法律成果源於100多年來人類在道德、倫理方面的思考和進步,表達的是人類對其他物種和生命的尊重與善意。
  • 能夠給戀人絕對空間的四個星座,是太懶了,還是尊重對方?
    對於在談戀愛的時候,要不要給彼此足夠的空間,每個人也是眾說紛紜。有的人覺得在一段感情當中,千萬不要將兩個人變成一個個體,一定要很努力地給予對方空間。但是還有的人卻覺得,既然談戀愛,那麼還要什麼隱私空間。每個人的想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我們不能夠批判。
  • 蒼穹之下,萬千物種,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病毒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全球經濟受到影響、亞馬遜林火剛熄、澳大利亞山火又起、火災直接導致10億動物死亡,蝗蟲無處安身席捲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川加速融化、海洋珊瑚銳減、海冰破裂企鵝淹死、更多生物面臨滅種威脅……想起《流浪地球》中的那句臺詞:「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 不是不存在三維之外的空間,而是在三維之外空間我們無法存在
    下面我們再添加一個維度,將高度(深度)納入方程中,就是我們所存在的三維空間。比如海上的艦船我們只需要2個維度即可定位,但是潛艇則必須要加上深度才能定位。那麼可能存在第四個維度以上的空間嗎?即便在科學界,這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我們目前無法感知或測量超出長寬高的其他任何維度尺寸。正如需要三個數字來確定三維世界中的位置一樣,四維世界將需要四個數字。
  • 跨越時代的 「複製物種」:海豚和魚龍進化機制相同
    在達爾文生存模式下的生物體(涉及所有生物體),所有可能的有益突變範圍都非常小,這是一個受物理、生物約束和環境壓力控制的空間。有時,由於時間和空間的差異,兩個不相關的物種會生活在相同生態龕位或者面臨類似的進化問題,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趨同進化將利用有限的解決方案,從本質上變成「複製物種」,以下是地球生物進化史上著名的「複製物種」實例:1、海豚和魚龍
  • 物種屏障和隔離是世界安立的基礎。
    科學證明,物種之間有生殖屏障和生殖隔離。這是大自然最科學最合理最安全的客觀存在規律。沒有生殖屏障和生殖隔離,就沒有宇宙世界。生殖屏障和生殖隔離是世界安立的基礎,也是世界存在的保障。宇宙世界各物種之間不只是有生殖屏障和生殖隔離那麼簡單,而且還具有更複雜的種源屏障和種源隔離。比如,靈種源、魂種源、魄種源等等所有的種源,都具足種源屏障和種源隔離。既然宇宙世界有『種源屏障和種源隔離』這個定律,那麼,物種與物種之間,決不可能有互變互換之輪迴!因此,宇宙世界各物種之間,不存在所謂的『六道輪迴』!人類與其他各物種之間,不存在互變輪迴!
  • 宇宙一直膨脹,難道宇宙之外還存在其他空間?人類能否走出去?
    通過天文望遠鏡,我們能夠觀測到宇宙內部的事物,距離地球遙遠的星系,他們移動速度越來越快溢出的不斷膨脹,讓人類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宇宙之外很有可能存在其他空間,或許在宇宙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宇宙包圍著他,我們的宇宙只是眾多宇宙中的其中一個,所以便擁有了可觀測宇宙範圍,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人類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大約在900億光年左右,那麼這個數字又是從何而來呢?
  • 贈書丨河森堡:人類並不比其他物種高貴
    原標題:贈書丨河森堡:人類並不比其他物種高貴我相信對這個世界稍有了解的朋友們都會同意,在地球數十億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那個物種取得過像人類這樣的成就,我們深刻而永久地改變了這顆星球的模樣,以至於有學者認為我們已經親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 尊重動物就是尊重生命
    該法第七章「其他動物的法律保護」是建議稿中的亮點:不能讓動物做一些它不能做到或者傷害動物的事情,例如讓獅子跳進火堆,否則當事人將負法律責任並處以高額罰款。(9月18日《法制晚報》)  「不能做傷害動物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理念的更新換代。首先,我們不能認為人的利益都比動物更重要,不能一切隨著人的利益而轉移,一切隨著人的情緒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