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之下,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努力地活著,都是在嘗試尋找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方式。
一個老人,她的女兒在50多歲的時候突然撒手人寰,白髮人送黑髮人應該多麼傷心啊,可是她在葬禮上一點也不傷心。
她女兒的葬禮那一天,代替老人悲傷情緒的是憤怒,她一個人罵罵咧咧地跑來跑去,一會兒掀開棺材看看女兒,一會兒去廚房盯著祭祀用的用品。
老人在別人的眼裡一直是一個生性涼薄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狠心的人。
有一次,老人在廚房裡忙碌,不小心切斷了自己的一根手指頭,一家人都為此特別慌亂,只有老人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好像切斷的不是她的手指。
直到有一天,老人去補屋頂的時候摔了一跤,從此之後只能躺著,這個時候老人終於哭了,說:「阿太動不了了,阿太被困住了。
這位老人就是《皮囊》作者外婆的母親,也是《皮囊》裡其中一個故事,在她去世時給作者留下了這麼一段話:
黑狗達不準哭……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或許,這就是阿太在走過漫長歲月之後,最深刻的人生感悟,她雖沒有受過文化教育,卻知道,了身脫命,生命本輕盈的道理。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懂得對人生做減法,才是對這具皮囊、這縷靈魂的善待。
學會接受無法改變的,全力改變能改變的
老人的故事僅僅是《皮囊》裡的一個,《皮囊》裡面包裹了14個故事,賦予了這14個故事生命。寫盡了人生的悲傷與堅強,就如同生活裡摸爬滾打的我們一樣。
有哪個人不是被迫的長大?當你一頁一頁的翻看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淚腺根本不受控制,淚水不知不覺中就流了出來,因為裡面寫的內容和在社會上的我們太像了。
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論受到多大的打擊,多大的波折,哭夠了,都得站起來繼續走。
「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心醒著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
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本來就是慾壑難填的,而我們的人生,卻也因為捨不得才會被羈絆。靈魂本來就是輕盈的,但是我們卻需要一具《皮囊》,我們捨不得擺脫這幅皮囊,原本輕盈的靈魂,便有了踏實感。
你們說那個老人,在失去自己的女兒的時候她能不傷心嗎?只是她看開了,也看懂了,有皮囊的人想著擺脫身體的累贅,讓思想達到更高的高度,老人卻知道,我們要做的只是用好這幅皮囊。
找尋最舒適的人生狀態,無論是軀體還是靈魂,重要的是如何享受生活,而不是負重前行,被虛妄的「夢想」而拖累。
誠然,每一具皮囊之下的靈魂,都在追尋,或乘風破浪,或遠走他鄉,但人生艱難,或痛或苦皆只有自己扛。
所以,願你我心中有光,照亮皮囊,既不會失去家鄉,又能走到遠方。
當你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本書一點也不華麗,就像一位富有才華的「老者」讓你感到熟悉。他帶給你前所未有面對這時間的勇氣,讓你感到,就像被人猜中了心事。
既然來了,那就修好與自己握手言和的必修課,勇敢堅定地活這一回吧。
現在購買《皮囊》精裝版,恰逢新年大促只要`3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帶你了解夢想與責任,帶你真正的學會生活!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