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院院長:中心城市建設尚存軟硬體短板,中西部迎重大利好

2021-01-11 澎湃新聞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2020年度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有效地提升了中西部城市的對外開放水平,城市建設不斷加快。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表示,促進全球化需要持續建設貿易節點城市和交通樞紐節點城市,加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培育,我國目前在此方面還存在著軟硬體雙重短板。與此同時,雙循環發展模式與「一帶一路」倡議為中西部城市發展帶來了重大利好。

全球化不會中斷,需軟硬體結合建設新中心城市

「目前,全球化進入了深刻變革和轉型的新階段,儘管近年來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不斷抬頭,但全球化不會終結。無論是RCEP的籤署,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都體現了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在進一步加強,這是全球化的一個新特徵。」王凱稱,無論是全球範圍,還是區域範圍,要素流動都特別需要作為交通、貿易節點的中心城市發揮組織作用。

王凱表示,從全球價值鏈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價值循環的聯通樞紐,是連接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關鍵節點。在未來,中西部地區的重慶、西安、烏魯木齊等將作為中心城市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在中心城市建設方面還存在著軟硬體領域的雙重短板,要加大中心城市的功能培育,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升配套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對此,王凱認為應當引進數字新技術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新技術最該在應用複雜系統管控上,城市是最複雜的系統,經濟、貿易、文化、交通等領域複雜多變,需要一個高效率的大數據支撐管理系統來為它服務。」

主動布局內循環,持續釋放內需潛力

為了應對全球化的新挑戰,中國正在主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發揮內需潛力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培育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努力使當前的全球化更加具有包容性。

王凱表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我國經濟就已經開始了主動轉型。近年來,外資依存度逐步降低,而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斷提高,目前已經具備了以內需驅動經濟內循環的物質基礎條件。

「我們有4億中等收入人群,這是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如果中低收入水平繼續提高的話,能夠釋放的消費能力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王凱稱,相比於此前更為側重外循環的經濟發展模式,現在構建的雙循環模式更需通過內需來驅動。我國有大量消費群體集中在中西部,一些中西部城市會成為新的消費中心。

雙循環和「一帶一路」給中西部城市帶來重大利好

王凱表示,雙循環和「一帶一路」的雙加持,給我國中西部地區城市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一帶一路」倡議對中西部發展是最大的利好,也有助於中西部城市擴大內需,拓展外循環。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國際客運、貨運航班都取消了,但是中歐班列還在持續運行,對推動復工復產起了很大作用,並且推動了沿線中西部地區從內陸腹地走向對外開放前沿。」王凱表示,在後疫情時代,中西部中心城市將成為中歐經貿往來的樞紐。

「過去我們是外循環為主,大量的經濟資源聚集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明顯滯後於東部。在雙循環的新格局之下,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會更進一步地向中西部延伸,國內經濟循環和產業合作將適度替代全球產業鏈弱化的負面效應,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王凱稱。

儘管中西部地區地廣人稀、總體城鎮化水平不及東部地區,但在他看來,中西部地區的人口在城市聚集度很高、省會城市的首位度很高,城鎮化水平不會成為制約中西部城市建設發展的限制條件。

「要構建中心城市和樞紐節點,需要繼續提高城市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防止高強度、高密度開發過程中出現管理和設施設備不到位的情況,也要防止消費中心形成後,區域間產生過度的不平衡。」為此,王凱建議,中西部省份應在省會以外再培育第二個、第三個中心城市。

「一帶一路」倡議打開了中亞、西亞、歐洲的經濟通道,將會帶來大量的貿易流通、人員往來和信息交換。王凱表示,對中心部城市而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管理水平、社會服務水平等都將面臨著不小考驗,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加大城市中心功能的培育,我國目前在此方面還存在著軟硬體雙重...
    【中規院院長:中心城市建設尚存軟硬體短板,中西部迎重大利好】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2020年度報告》顯示,「一帶一路」有效地提升了中西部城市的對外開放水平,城市建設不斷加快。
  •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海綿城市為解決...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 王家卓城市內澇治理工作應納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任務,廣東省各城市應儘早謀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治理目標和系統化方案。廣東省應及時總結深圳市、珠海市海綿城市試點經驗,在全省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實現「長制久清」。要加快城鎮汙水管網建設,補齊汙水設施短板,推動汙泥處理處置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排查管網,加快汙水管網建設,推進管網錯混接改造,消除城市建成區內的汙水管網空白區,減少自然水體汙染,提高汙水處理質效。
  • 第一建聞|中規院發布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中規院」)在北京發布了《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中規院聯合相關科研機構、大數據公司提出了評價城市繁榮活力的「繁榮金字塔」指標體系,從六大維度綜合評估城市的繁榮活力等級。
  • 陳剛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一行舉行工作座談
    中國雄安官網5月16日電 5月16日,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與專程到新區對接交流的新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一行舉行工作座談。陳剛代表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對王凱一行表示歡迎,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一直以來對新區規劃建設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中規院專業齊全、人才匯聚、經驗豐富、實力雄厚,從雄安新區謀劃論證階段就深度參與相關規劃編制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西部GDP10強城市8城為省會,副中心城市多在區域30強之列
    山川網:關於中國廣闊的中西部地區城市發展格局,未來會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呢?在2020年年尾,《求是》雜誌此前曾刊發高層重要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在「完善城市化戰略」一章中,文章指出:東部等人口密集地區,要優化城市群內部空間結構,合理控制大城市規模,不能盲目「攤大餅」。要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 合肥再迎利好消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
    7月以來,合肥發展的利好消息不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再添「新成員」,地球和空間科學前沿研究中心正式開建;民營經濟發展獲兩個全省第一;全省最大特殊教育學校將於9月1日開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鳴鑼上市······2020年的合肥,即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 中西部地區智慧城市建設呈「水波效應」
    據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2012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現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顯示,中西部地區智慧城市分布呈現以中心城市建設智慧城市帶動周邊城市智慧城市發展的態勢,形成了以點帶面分布特徵的"水波效應"。
  • 深圳先進院牽頭建合成生物研究等重大項目,總投資超16億元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市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總概算獲得深圳市發改委批覆,總投資超過16億元,由深圳市政府全額投資建設。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深圳科技創新做對了什麼?
    在深圳南山,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科研機構之一——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內,科研人員行色匆匆,多元化的科學驗證在這裡緊鑼密鼓推進,劍指世界科研頂端。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為何能在深圳茁壯成長,這座城市何以成為創新之都,其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作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一面旗幟,深圳科技未來應走向何方?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
  • 李曉江:用責任和理想營建人民美好家園——中規院人北川十年回顧與思考
    ,全程參與了災後重建工作,那麼對您來說,最大的感受和體會又是什麼?這是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的。所以在玉樹、蘆山的重建中,我們都做了很多前瞻性的研究,思索這個城市在重建完成以後怎麼能夠具有持續的發展動力,包括公共服務對人的吸引、旅遊對人的吸引和產業的適度發展等等,前瞻性地、全面地為這個城市做思考、做研究,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 培育多個中心城市,中西部七省哪些地方可以勝出
    文章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份,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一些省會城市「一市獨大」 對於省會城市在區域中的地位,我國一般習慣用城市經濟首位度這一指標來衡量,就是省會城市GDP佔全省GDP的比例。
  • 可再生能源發電再迎政策利好 合規光伏風電項目可納入補貼清單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再迎政策利好 合規光伏風電項目都可納入補貼清單來源:上海證券報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又迎來利好政策。但是,如何證明全容量併網時間也成為許多項目申報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為此,此次同步下發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全容量併網時間認定辦法》(下稱《辦法》)提出,項目執行全容量併網時間的上網電價——由地方能監部門與電網公司認定,分批次併網的應按每批次全容量併網的實際時間分別確認上網電價。地方能監部門與電網公司無法認定的,暫按《辦法》進行認定。
  • 以中心城市建設推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為貫徹落實好這一戰略,應著重發揮黃河流域中心城市帶動引領作用,提升黃河流域綜合承載力和資源配置效率,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在城市群範圍內,中心城市作為核心區,不僅能夠吸收周邊地區的要素資源以彌補自身短板,在集聚到一定規模時就能夠通過擴散作用,為周邊地區提供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形成較為緊密的經貿聯繫。周邊地區通過發展配套產業、提供配套服務等促進本地全方位的發展,由此產生更大空間範圍的經濟腹地。  中心城市建設有助於完善黃河流域空間生態治理格局。
  • 專家解讀 | 中科院院士、南科大理學院院長楊學明:深圳建設大科學裝置是「剛需」
    8月18日,深圳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首棟建築開工建設,標誌著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建設從「規劃設計」進入到「實施建設」階段。聽聞這一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廣東院士聯合會會員楊學明表示很振奮。目前,他正在幫助深圳規劃中能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的建設。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平臺——巨災科學中心揭牌!
    共建了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安徽研究院、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城市安全、交通安全、生產安全、防災減災等公共安全領域突破了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安徽省公共安全產業的規模已經佔全國13%左右,形成了優勢明顯的產業和區域特色。籤約儀式。
  • 河北雄安控規_2020年河北雄安控規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雄安新區景觀 鳥瞰圖1  雄安新區景觀效果圖2  雄安新區景觀效果圖3  雄安新區景觀高鐵站效果圖4  雄安新區景觀共享生活街5  雄安新區景觀社區創新服務中心6  雄安新區景觀 立即下載 河北雄安新區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規院
  • 利好接踵,陽邏之心再迎發展高光時刻!
    12月7日,新港高速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項目開工建設,標誌武漢城市圈通道正式啟動建設。12月伊始,兩大利好消息接踵而至,陽邏之心再迎未來發展高光時刻。「陽邏之心」位於陽邏新城東南部,柴泊湖以東、漢施公路以南、倒水河和陽邏機場西北區域,面積約10.88平方公裡,是武漢市首個新城開發類的市政基礎設施PPP項目。
  • 原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調任住建部總經濟師
    4月9日,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城市規劃」發布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事司司長江小群在京宣布住建部黨組的決定:調楊保軍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免去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一職;王凱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正司長級,試用期一年)。
  • 鋅空氣電池概念迎利好
    業內分析認為,鋅空氣電池概念股有望迎利好。  特點:適用低速車輛  湖北泓元公司負責人向媒體介紹,鋅空氣電池沒有爆炸燃燒的可能性,能量密度比鋰電池高80%至100%,初裝價格只有鋰電池的三分之一,同等重量續航裡程約是鋰電池的2倍。但由於比功率較低,瞬間放電能量較小,僅適用於公交車、旅遊觀光車等低速車輛。
  • ...難題要提高治理和供給能力——專訪中規院城市交通分院院長趙一新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大動脈,在經濟快速發展中我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停車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車難成為擺在城市高質量發展面前的重要課題。當前,我國城市建設由粗放型外延式發展轉向集約型內涵式發展,由增量建設為主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優化城市空間交通、解決停車難題勢在必行。如何在城市更新行動中更好地破解停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