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晶片結構GAAFET,晶片微縮的盡頭在哪裡

2020-12-05 光威Gloway

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誕生於1959年。MOSFET使得晶片從10U一直微縮至22NM。在22NM時MOSFET已經不再適用。其後出現了FD-SOI和FinFET兩種新的晶片結構。

FD-SOI,全耗盡SOI。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在英特爾、IBM等巨頭的主導下,現在大多數晶片以FinFET結構為主。

FinFET使得晶片從22NM微縮到7NM。從1959年至今,從MOSFET到FinFET,晶片實現了100多倍的微縮。

然而FinFET發展到7NM,晶片製程的微縮再次遭遇了重大瓶頸。許多專家認為,晶片已經無法再進行微縮,摩爾定律即將破產,晶片要繼續進行微縮必須要由矽基轉向非矽基。

但是,2017年,GAAFET出現了。GAAFET, Gate-All-Around閘極環繞場效應電晶體。在2017年IBM利用GAAFET實現了5NM晶片製程。在今年5月份,在美國舉行的SFF 2018 USA之上,三星宣布將利用GAAFET結構,實現5nm、4nm、3nm工藝。

GAAFET的出現,讓晶片再次出現微縮的空間,使得晶片更小的NM製程成為可能。晶片微縮的盡頭在哪裡呢,目前誰也沒有定論!

相關焦點

  • 美國公司找到晶片提速新方法!破解2D微縮關鍵瓶頸
    利用應用材料公司的新技術,電晶體及其連接區域的製造節點可以推進到5nm、3nm及以下,晶片的功效、性能、面積/成本(PPAC)能夠同步提高。一、傳統電晶體連接方式阻礙電晶體尺寸縮小計算機晶片由電晶體組成。電晶體可以被視為一種「開關」,能幫助計算機晶片實現1和0的數字邏輯。但是,只有在與導電金屬連接時,這些電晶體才能發送和接收信號。
  • 留住「火種」是關鍵,華為繼續設計下一代麒麟晶片
    不只是現在,受限於晶片代工中斷問題,未來的華為會如何呢?最近就要數碼博主@RODENT950透露消息,稱華為海思的下一代處理器為麒麟9010,並且會採用3納米製程工藝。這也就意味著,華為在晶片設計端,至少還保持著穩步推進的狀態,這對華為自己乃至國內晶片設計領域都十分重要。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光電子技術則是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而成的交叉技術,涉及固體物理、導波光學、材料科學和半導體等學科,有望成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基石。2.荷蘭阿斯麥公司開發下一代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設備荷蘭阿斯麥公司(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Lithography,ASML)正積極開發下一代高數值孔徑 EUV 設備,新設備預計 2025年正式量產。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光電子技術則是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結合而成的交叉技術,涉及固體物理、導波光學、材料科學和半導體等學科,有望成為下一代信息科技的基石。 2.荷蘭阿斯麥公司開發下一代高數值孔徑極紫外光刻設備 荷蘭阿斯麥公司(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Lithography,ASML)正積極開發下一代高數值孔徑 EUV 設備,新設備預計 2025年正式量產。
  • 華燦光電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Mini/Micro LED晶片的佔比。
    華燦光電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Mini/Micro LED晶片的佔比。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1209/55824.html隨著近兩年LED通用照明市場日趨觸及行業天花板,上遊晶片領域產能過剩,稼動率過低,晶片價格的急劇下滑也導致部分晶片企業虧損嚴重。晶片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是晶片企業面臨的頭等大事。
  • 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光子晶片有望成為下一代晶片技術發展方向 Arden 發表於 2020-11-23 13:16:16 隨著電子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人們對於電子產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 深度思考:晶片製造到底哪裡卡了脖子?
    在理清楚哪裡卡脖子前,要先捋順三個名詞之間的關係:  半導體是一種材料,集成電路( IC)是半導體做成的電路集合,指的是採用特定的製造工藝  獲得晶圓後,將感光材料均勻塗抹在晶圓上,利用光刻機將複雜的電路結構轉印到感光材料上,被曝光的部分會溶解並被水衝掉,從而在晶圓表面暴露出複雜的電路結構,再使用刻蝕機將暴露出來的矽片的部分刻蝕掉
  • D-Wave發布下一代量子退火晶片
    今天,量子計算公司D-Wave宣布推出其下一代量子退火器,這是一款利用量子效應解決優化和最小化問題的專用處理器。這款硬體本身並沒有太多驚喜--D-Wave幾個月前就在討論它的細節--但D-Wave與Ars談論了構建一個擁有超過100萬個獨立量子器件的晶片的挑戰。
  • 異質晶片整合 半導體新趨勢
    因為要使用多功能且高效能晶片,新一代的高速運算晶片不再單純追求製程微縮,而是開始採晶片堆棧的3D封裝及系統級封裝(SiP)架構,整合多種不同的晶片來擴充其功能與效能,代表異質晶片整合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很早就看到摩爾定律推進即將放緩,所以近幾年一直提倡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的概念。
  • 下一代晶片是「光子晶片」還是「石墨烯晶片」我的答案石墨烯晶片
    網上出現很多晶片的名稱,例如碳基晶片、光子晶片、量子晶片。碳基晶片就是石墨烯晶片,光子晶片的概念有兩種,一種是光量子晶片,一種是矽光晶片;量子晶片現在處於理論研究的階段,今天不做太多論述,而光量子晶片也是在理論階段,只有矽光子晶片才是網絡上大肆吹捧的晶片技術;
  • D-Wave發布其下一代量子退火晶片
    今天,量子計算公司D-Wave宣布推出其下一代量子退火爐,這是一種使用量子效應解決優化和最小化問題的專用處理器。硬體本身並不令人驚訝,因為D-Wave在幾個月前就公布了其細節,但在本文裡,D-Wave與Ars討論了用超過一百萬個單獨的量子設備構建晶片的挑戰。該公司正在將硬體的發布與新軟體堆棧的可用性相結合,該軟體堆棧的功能有點像量子硬體和經典計算機之間的中間件。
  • 晶片設計從工藝到封裝技術的巨變
    從實際應用看,SiP設計方案融合了晶圓級封裝(WLP)、2.5D或3D結構、倒裝晶片(flip-chip)、引線鍵合、封裝體疊層(package-on-package)等工藝;還可以嵌入無源器件、共形屏蔽、濾波器和天線。
  • 泛林半導體:下一代晶片在堆疊、微縮和檢驗方面的挑戰
    泛林集團首席技術官Rick Gottscho博士接受了行業媒體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SE)的專訪,分享他對於存儲和設備微縮,新市場需求,以及由成本、新技術和機器學習應用所推動的生產變革方面的看法。以下節選自採訪原文。
  • 微縮實力驚人 臺積3納米續沿用FinFET電晶體製程
    而這代表了臺積電的製程微縮能力遠超乎市場想像,3納米仍不是其極限所在。當製程下探,電路無可避免的會遭遇到控制的困難,產生如漏電、電壓不穩定等的短通道效應(Short-channel Effects)。FinFET運用立體的結構,增加了電路閘極的接觸面積,進而讓電路更加穩定,同時也達成了半導體製程持續微縮的目標。但這個立體結構的微縮也非無極限,一但走到了更低的製程之後,必定要轉採其他的技術,否則摩爾定律就會就此打住。
  • 5G晶片美國制裁華為又到高潮,其實矽晶片已接近物理極限
    臺積電已經宣布開始量產5nm晶片,7nm晶片也是臺積電第一個宣布量產。隨著美國制裁華為的時間日益臨近,華為高端晶片的危機正在進一步的加大。 目前已知矽原子的直徑大約是0.117nm,再考慮到原子之間的距離,理論極限至少是0.5nm,但是這個極限基本上無法達到,5nm進一步發展,付出的成本與經歷都特別巨大,關鍵已經看到矽晶片的天花板在哪裡,在發展的空間已經不大。
  • 金剛石晶片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
    據多個媒體報導,這項研究首次通過納米力學新方法,通過超大均勻的彈性應變調控,從根本上改變金剛石的能帶結構,為實現下一代金剛石基微電子晶片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為彈性應變工程及單晶金剛石器件的應用提供基礎性和顛覆性解決方案。
  • FinFET教父預測:新電晶體點燃晶片產業未來
    FinFET教父預測:新電晶體點燃晶片產業未來 佚名 發表於 2016-05-11 09:24:36   「不必擔心『摩爾定律』(Moore’s law)走到盡頭,因為在整個半導體發展藍圖上還有許多好辦法。」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新機遇
    (一)碳基半導體是晶片技術發展的必然嘗試近年來,國際上關於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的判斷越來越頻繁。為維持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高速提升的勢頭,半導體領域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從結構、工藝和材料三個方面尋找破局之道,雖然推出電晶體3D結構、異構集成架構、應變矽技術、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等新成果,但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提升效果逐漸下滑,即將達到物理和技術的「天花板」已是業界共識,尋找和轉向新材料替代的呼聲越發高漲。碳基半導體展現的優異性能,為晶片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 新型存儲器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對晶片的處理能力提出了越來越嚴苛的要求,晶片的運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正在成為瓶頸,這也是各家半導體公司競相開發新的硬體平臺、計算架構與設計路線,以期提升晶片性能的主要原因。MRAM、ReRAM 和 PCRAM 等下一代存儲器技術興起,便是晶片與系統設計人員致力研發的重要成果之一。
  • 三星發現了一種全新半導體材料 有望推動下一代半導體晶片的加速發展
    7 月 6 日消息 三星電子周一宣布,發現了一種全新半導體材料 「無定形氮化硼 (amorphous boron nitride),簡稱 a-BN」,並表示有望推動下一代半導體晶片的加速發展。近年來,三星 SAIT一直在研究二維(2D)材料具有單原子層的晶體材料的研究和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