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找到晶片提速新方法!破解2D微縮關鍵瓶頸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芯東西(ID:aichip001

編 | 溫淑

芯東西7月21日消息,周一,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推出一項構建電晶體和其他金屬導線連接的新工藝技術,能夠用於提升電晶體連接區域的導電性,進而突破晶片的運算速度瓶頸。

利用應用材料公司的新技術,電晶體及其連接區域的製造節點可以推進到5nm、3nm及以下,晶片的功效、性能、面積/成本(PPAC)能夠同步提高。

一、傳統電晶體連接方式阻礙電晶體尺寸縮小

計算機晶片由電晶體組成。電晶體可以被視為一種「開關」,能幫助計算機晶片實現1和0的數字邏輯。但是,只有在與導電金屬連接時,這些電晶體才能發送和接收信號。

通常來說,電晶體與導電金屬的觸點是由一個多層工藝形成的。晶片製造商首先在觸點通道內襯一層氮化鈦製成的黏著層和阻擋層;然後,在觸點通道內沉積一層成核層;最後,用導電金屬鎢填充剩餘的空間。

在這幾種材料中,鎢的電阻較小,能讓電子快速通過,相較於其他材料,更有助於加速晶片運算。

在7nm製造節點,電晶體與導電金屬的接觸通孔直徑只有約20nm,liner-barrier和成核層佔據了其中75%的空間,鎢金屬只能佔據剩餘25%的空間。細鎢絲的接觸電阻很高,這阻礙了面積/成本的提升和進一步實現2D微縮。

應用材料公司半導體產品部門副總裁Kevin Moraes稱:「過去幾十年間,業界依靠2D微縮來提升(晶片的)功效和面積/成本。但是今天,(晶片的)幾何結構變得如此之小,以至於我們正在逼近傳統材料和材料工程技術的極限。」

半導體行業市場研究公司VLSI Research董事長兼執行長Dan Hutcheson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認為隨著EUV到來,我們需要解決一些關鍵的材料工程挑戰來延續2D微縮的發展,「在我們行業,liner-barrier等同於醫學中的動脈斑塊,使晶片失去了達到最佳性能所需的電子流。應用材料公司的選擇性鎢沉積是我們一直在等待的突破。」

二、應用材料新技術:選擇性沉積低電阻的鎢金屬

Dan Hutcheson所提到的選擇性鎢沉積,即是應用材料公司最新研發的選擇性鎢化學氣相沉積(ENDURA VOLTA SELECTIVE W CVD)系統,可以克服傳統電晶體連接方式的局限性。

利用這個系統,晶片製造商可以在電晶體連接區域中選擇性地只沉積電阻率較低的鎢金屬,不再需要liner-barrier和成核層,進而有助於提升計算機晶片的連接速度。

據了解,應用材料公司提出的選擇性鎢沉積系統是一個集成材料解決方案,在一個清潔、高真空的環境中結合多種工藝進行。晶圓採用原子級表面處理和獨特的沉積工藝,使鎢原子選擇性地沉積在通孔中、形成完美的自下而上填充、沒有分層、接縫和間隙。

應用材料公司稱,作為其創新性選擇性工藝技術產品組合的最新成員,全新Endura系統已成為多家全球領先客戶的選擇,目前,應用材料公司暫未透露這些客戶的身份。

相關焦點

  • 下一代晶片結構GAAFET,晶片微縮的盡頭在哪裡
    MOSFET使得晶片從10U一直微縮至22NM。在22NM時MOSFET已經不再適用。其後出現了FD-SOI和FinFET兩種新的晶片結構。FD-SOI,全耗盡SOI。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在英特爾、IBM等巨頭的主導下,現在大多數晶片以FinFET結構為主。FinFET使得晶片從22NM微縮到7NM。
  • 半導體光電子晶片突破關鍵瓶頸
    半導體光電子晶片突破關鍵瓶頸 澎湃新聞 發表於 2020-04-07 17:22:59 你能否想像通過巧妙的安排,使得許多支足球隊同時在同一個球場上訓練陣型而互不幹擾
  • 光纖技術爆發:完美脈衝 提速10倍!-光纖,奈奎斯特Sinc,脈衝,提速10...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兩位科學家找到了一種簡單而創新的方法,可以輕鬆將光纖傳輸速度提升最多達10倍!光纖雖然可以達到很高的速度,但因為光脈衝需要逐個前進,彼此之間必須保持最小距離以避免信號幹擾,就在光纖內形成了無用的空間。
  • 地平線公司推出自動駕駛晶片 晶片國產化提速受資本關注
    地平線新產品的發布標誌著國產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軟硬體一體化上實現突破,繼續看好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落地和國內公司的市場機會。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通訊的事件給中國晶片行業敲響了警鐘,不僅地平線,晶片國產化進程受到資本市場和政策雙重影響得以提速。
  • 熱點丨​應用材料為晶片未來找到了新材料
    據路透社報導,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半導體製造工具製造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周一推出了一項旨在緩解計算機晶片速度瓶頸的新技術。報導指出,計算機晶片由稱為電晶體的開關組成,可幫助它們執行1和0的數字邏輯。
  • 微縮實力驚人 臺積3納米續沿用FinFET電晶體製程
    FinFET運用立體的結構,增加了電路閘極的接觸面積,進而讓電路更加穩定,同時也達成了半導體製程持續微縮的目標。但這個立體結構的微縮也非無極限,一但走到了更低的製程之後,必定要轉採其他的技術,否則摩爾定律就會就此打住。
  •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
    國家三部門牽頭,70家單位協作,誓要破解晶片「卡脖子」難題!以前晶片領域需求最大的場景是在手機和電腦上。一部手機大概需要數十個晶片,一臺電腦的晶片數量更是超乎想像。如今晶片行業需求端又增添了一個重要場景——智能汽車。
  • 科研人員利用器官晶片技術模擬新冠病毒感染誘發肺損傷和免疫反應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截圖中新網昆明1月13日電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方網站13日發布消息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秦建華研究員團隊與該所鄭永唐研究員團隊合作,利用器官晶片技術建立一種體外肺器官微生理系統,模擬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導致的肺組織損傷和免疫反應等,為新冠病毒致病機制研究和快速藥物評價等提供新策略和新技術。
  • 全球最安全晶片TPM遭破解 影響近億臺電腦
    北京時間2月10日消息,全球各地估計上億臺電腦都裝有一顆被譽為舉世最安全的TPM(信任平臺模塊)加密晶片,它可將包括政府及商業計劃等機密上鎖,防止他人竊取。不過,一名前美軍計算機安全專家宣稱已發明破解方法,這意味全球各地的計算機使用者及廠商可能面對一場空前安全危機。
  • 號稱捨棄馮諾依曼架構,突破內存牆瓶頸的AI晶片,面世了
    近幾年再次興起的AI熱潮,不僅引發了晶片巨頭們的AI晶片戰,更讓科技巨頭們紛紛開始了AI晶片的研發。在AI晶片的爭奪中,算力首先成為了焦點。不過,算力提升之後,算力與內存的不匹配又成為了阻礙AI向前發展的關鍵。此時,一家成立於2017年的初創公司提出的存儲優先架構(SFA)表示很好地解決了內存牆的問題,事實是否如此?
  • 3nm製程晶片卡住瓶頸,三星新技術奮起直追
    在今年這一特殊的年份,全球的半導體行業仿佛掀起了一片大波瀾,也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伴隨著美國宣布的各種技術封鎖,半導體行業的技術以及製程問題浮現在水面,因此全球很多半導體企業都在不斷地對晶片處理器等進行工藝上的突破。
  • 北大突破碳基晶片量產關鍵技術!我國晶片可望「換道超車」
    」 北大碳基晶片突破了什麼關鍵技術? 長期以來,美國領先並壟斷著矽基晶片技術。我國在矽基晶片技術上一直受制於人,每年進口晶片費用高達3000億美元,比進口石油費用的還高。由於受摩爾定律影響和物理限制,目前矽基晶片技術已走到了2nm的極限,矽基管很難再小了。
  • 想辦法破解紡織原料瓶頸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為何近年來發展迅速的紡織業仍會受制於原料瓶頸?近一年來棉價的大幅波動,讓不少紡織企業深切體會到「原料之痛」帶來的生產和經營風險。如果說提升品牌競爭力和提高產品附加值是紡織業發展需長期堅持的方向,在破解原料難題的過程中,棉替代纖維開發和廢舊紡織纖維回收再利用「上下兩端」的用力,或許能為紡織業帶來一些啟示和破解良方。
  • 這家破解Switch的公司被任天堂法務部盯上:只焊接晶片也違法
    IT之家6月19日消息 據Nintendo Life報導,本月初,美國紐約的任天堂法務團隊函告一家名為Logistics的公司,稱其以60美元的報價幫忙焊接破解Switch用的Modchip的行為違法,要求其立即停止服務。
  • 「鈷」榮登新一代半導體導線材料之王,挑起續命摩爾定律重任
    美國公司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 Inc)是全球半導體設備龍頭,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十分可觀,也是最早投入以「鈷」作為導線材料取代傳統「銅」、「鎢」的半導體技術大廠之一,現在,這樣的產業革命已經即將要落實在商用化晶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金屬晶片存儲效率提高百倍,碳基晶片同樣高效突破製備瓶頸!
    突破摩爾定律矽基晶片極限,新材料晶片誰與爭鋒,美國的鎢化合物金屬晶片,還是我國碳基晶片。美國科學家研究的金屬晶片厚度僅三個原子,新金屬晶片能提高存儲速度百倍。我們的數據存儲方式,早已從磁帶、軟盤和CD等介質,進化到了能夠在無數微型電晶體中保存數據的精密半導體晶片,而且其容量可以呈指數級增長。這是一個壯舉。
  • DAC大會臺積電首席科學家演講:DTCO技術為晶片密度提高做出主要貢獻
    一、晶片性能峰值與電晶體數量強相關數據移動是一大關鍵瓶頸,數據移動所造成的能耗是當今需要解決的問題。迄今為止,2D微縮(2D Scaling)技術一直在推動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電晶體、邏輯門、高密度SRAM、標準單元布局密度都在以指數級增長,而規模擴展是技術的驅動力。但如果回顧歷史,會發現僅用一種方法無法維持某些技術的進步,摩爾定律通過各種創新得以維繫。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新機遇
    (一)碳基半導體是晶片技術發展的必然嘗試近年來,國際上關於摩爾定律即將失效的判斷越來越頻繁。為維持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高速提升的勢頭,半導體領域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從結構、工藝和材料三個方面尋找破局之道,雖然推出電晶體3D結構、異構集成架構、應變矽技術、矽基光電集成技術等新成果,但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提升效果逐漸下滑,即將達到物理和技術的「天花板」已是業界共識,尋找和轉向新材料替代的呼聲越發高漲。碳基半導體展現的優異性能,為晶片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 中國可能已經找到成為5nm晶片製造領導者的新方法,中科院立大功
    根據環球時報透露的信息,據稱一家國內研究公司已經開發了一種5nm雷射光刻機,國人希望這將給落後的晶片產業助其一臂之力。但是,該報告稱距離製造這種機器還需要一些時間,該技術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雷射光刻機將創建精確的圖案,以幫助生產半導體,光子晶片和微機電系統。該研究論文已經發布在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科學期刊。在晶片生產方面,中國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這就是為什麼最近的出口規定變更對華為造成了沉重打擊。後者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合同代工廠臺積電(TSMC)來製造由華為海思(HiSilicon)部門設計的晶片。
  • 華燦光電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Mini/Micro LED晶片的佔比。
    華燦光電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Mini/Micro LED晶片的佔比。華燦光電副總裁李鵬博士表示,2023年,預期採用Mini-LED背光的TV背板市值將達到82億美金,其中20%的成本比例在Mini LED晶片。12月5日-6日,由高工LED、高工新型顯示和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主辦,以「照明蘊藏新生機顯示創造新空間為主題的2019高工LED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