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將36種慢性病種納入醫療救治籤約服務管理和健康管理

2020-11-30 中國社會科學網
貴州省將36種慢性病種納入醫療救治籤約服務管理和健康管理

2017年11月30日 14:13 來源:央廣網 作者:王珩 王濤

字號

內容摘要:央廣網貴陽11月 30日消息(記者王珩貴州臺記者王濤)貴州省政府將出臺《關於提高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救治保障水平推進健康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將36種發病率高、醫治周期長、醫療費用高、嚴重影響生產生活能力的慢性病種納入慢性病醫療救治籤約服務管理和健康管理。截至2016年底,貴州省農村患長期慢性病貧困人口為28.15萬人,佔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的7.13%。

關鍵詞:發病率;貴州省政府;慢性病醫療救治;農村貧困人口;貴州臺;醫療保障;王濤;籤約;扶貧;報銷

作者簡介:

  央廣網貴陽11月30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州臺記者王濤)貴州省政府將出臺《關於提高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救治保障水平推進健康精準扶貧的實施方案》,將36種發病率高、醫治周期長、醫療費用高、嚴重影響生產生活能力的慢性病種納入慢性病醫療救治籤約服務管理和健康管理。

  截至2016年底,貴州省農村患長期慢性病貧困人口為28.15萬人,佔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的7.13%。根據《方案》,全省將按照明確的36種慢性病和13種大病,進一步核實核准貧困人口患病底數。做好救治對象的醫療保障;實行貧困人口慢病門診和住院報銷政策一體化,進一步加大「四重醫療保障」的傾斜力度,確保實際報銷比達到90%以上。今年年底前,確保農村貧困人口100%籤約家庭醫生。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孫龍)

相關焦點

  • 貴州將36種慢性病納入貧困醫療救助 實際報銷將達90%以上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胡楠贇)11月28日,記者從貴州省提高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救助水平促進精準扶貧電視電話會議獲悉,貴州省將針對罹患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等36種慢性病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兜底保障工作,確保貧困患者實際報銷比達到90%以上。
  • 天津將建立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模式 提高家庭醫生籤約履約質量
    孫醫生根據魏大爺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對魏大爺進行心理幹預,培訓家屬疾病相關知識和胰島素筆使用,指導烹飪方式和適宜飲食,示範臥床期間的肢體活動方法等,隨時接受家屬的微信諮詢,經過一系列的家庭醫生服務,魏大爺的血糖、血壓、睡眠、情緒等方面明顯好轉。  如今,魏大爺定期前往孫健醫生的門診進行慢性病複診,參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活動,還幫助孫醫生在社區中宣傳心臟疾病預防的相關知識。
  • 貴州省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6種慢性病醫療救助水平_地方政務...
    近日,記者從省衛計委獲悉,我省將對罹患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等36種發病率高、醫療費用高、嚴重影響生產生活能力的慢性病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提高救助水平。本次提高救助水平的36種慢性病總體上治療費用較高,並且大部分需要長期服藥。
  • 到2020年瀋陽「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全面上線
    對基於網際網路開展的醫療服務項目,屬基本醫療服務的,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執行,並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管理:手機APP可籤約家庭醫生  實現居民醫療健康信息一人一檔、連續記錄、動態更新、共享共用,開展從「負一歲」到終老的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信息服務,支持居民醫療健康信息自主在線查詢、居民健康自我管理。鼓勵發展網約護理、網約家庭醫生、網約家庭藥師等服務,為居民在線提供健康諮詢、慢性病隨訪、延伸處方、健康管理等服務。
  • 《醫療聯合體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一是建立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間雙向轉診通道與平臺,建立健全雙向轉診標準,規範雙向轉診流程,為患者提供順暢轉診和連續診療服務。二是形成全科與專科聯動、籤約醫生與團隊協同、醫防有機融合的服務工作機制,由醫聯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和醫院專科醫師組成團隊,為網格內居民提供團隊籤約服務。
  • 五部門:逐步將更多兒童惡性腫瘤治療藥物納入醫保
    》,明確將再生障礙性貧血、神經母細胞瘤等10個病種作為首批救治管理病種,同時要逐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治療藥物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資料圖 範麗芳 攝  兒童的健康受到全社會關注,家庭對於患病兒童救治期望值很高。兒童血液病、惡性腫瘤病種多、治療難度大,部分病種診療過程涉及多個學科或醫療機構,造成治療周期長、醫療費用高、報銷比例低、家庭負擔重的情況。
  • 新專業(航空服務與軌道管理、健康照護與管理)發布會圓滿舉行
    2020年8月1日,2020新專業(航空服務與軌道智慧管理、健康照護與智慧管理)發布會暨企業人才預定籤約儀式在安徽新華電腦專修學院學術報告廳圓滿舉行!安徽中安鐵航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宣蘊剛、安徽樂金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合肥眾鑫健康體檢門診部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曉鋒等領導嘉賓共同出席,一同見證2020新專業(航空服務與軌道智慧管理+健康照護與智慧管理)發布會暨企業人才預定籤約儀式的啟動。
  • 精準醫療大潮漸起,醫明康德如何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並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旨在從體制機制改革、人力資源建設、醫學科技創新、信息化服務、法治建設和國際交流六個方面推動中國衛生和大健康行業的發展。但如何讓醫療資源聯動起來,行業又能從哪些方面推動政策的落地?
  • 青島交上這份「十三五」健康答卷
    推動醫聯體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深入開展,我市成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省級試點市,已建成由縣級醫院牽頭的18個縣域健共體。市內四區規劃布局了13個城市醫聯體網格,已建成4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醫療集團)、31個鬆散型城市醫聯體、73個專科聯盟、113個遠程醫療協作網。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部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 八項措施 保障疫情期間北京醫療服務工作
    6月29日北京衛健委消息,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北京市醫療機構將重點採取八項措施,保障醫療服務工作。一是加強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機構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綠色通道,設置應急隔離區和緩衝區,用於暫未取得核酸檢測結果等情況下急危重症患者的應急救治。建立急危重症患者核酸檢測綠色通道,加急出具檢測結果,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採用已獲批上市的核酸快速檢測技術,縮短急危重症患者檢測時間,利於從快救治。
  • 上海:將健康科普工作納入醫務人員職稱晉升、評先評優考核
    1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獲悉,《關於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指導意見》已正式出臺,上海將通過健全組織體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激勵機制等多項舉措,全面加強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推動醫療衛生機構加快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深化推進健康上海行動,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
  • 27種藥品納入湖南省醫保特殊用藥,涉及淋巴瘤、白血病、前列腺癌等...
    日前,湖南省宣布27種藥品續(籤)約成功納入醫療保險特殊藥品使用管理範圍,給許多因病致貧家庭帶來了福音。 為保障湖南重特大疾病及罕見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將更多醫保目錄內的好藥通過降價納入特藥使用管理範圍,7月30日,省醫保局下發了《關於湖南省醫療保險特殊藥品續(籤)約的通知》,將27個藥品續(籤)約成功納入我省醫療保險特殊藥品使用管理範圍。
  • 粵西卒中聯盟正式成立,構建腦卒中區域協同醫療救治體系
    聯盟旨在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從實質上促進粵西地區的整體醫療服務質量,進一步引領輻射基層腦卒中診療服務水平,推動整個粵西地區卒中中心建設。
  • 官方: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
    指導意見指出,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對於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實現到2020年讓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貧困地區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保障,個人就醫費用負擔大幅減輕;貧困地區重大傳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衛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人均預期壽命進一步提高,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傳染病發病率顯著下降。  指導意見提出,對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納入醫保政策
    同時明確,2020年年底前各地完成制定本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辦法,完善經辦流程和協議範本。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驅動下「網際網路+」醫療生態有望形成閉環。隨著「網際網路+」醫保支付的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開啟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下的3.0時代。在此背景下,進入黃金髮展期的「網際網路+」醫療也迎來了網際網路巨頭的加速布局。
  • 36個病種納入內蒙古自治區
    為進一步保障參保患者的切身利益,切實減輕參保患者的經濟負擔,近日,經自治區人社廳批准,阿爾茲海默症等15個病種納入自治區本級門診特殊慢性病管理範圍。截至目前,已有36個病種被納入到自治區本級門診特殊慢性病管理範圍。
  • 推出健康全景電子地圖 「健康上海」首批40個項目出爐
    亮點2:我們的健康自己來做主「推動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多元化發展」項目就是倡導居民進行健康自我管理。全市目前建有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2.8萬餘個,55萬人參與活動,覆蓋全市100%居村委,未來將不斷擴大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活動的覆蓋範圍和受益人群,至2022年和2030年,參與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人數分別達到85萬人和120萬人。
  • 精準醫療服務護好群眾健康
    秦煜瀚說,2017年起,該中心推行家庭醫生籤約制,今年已籤約2823人,累計為村民提供健康服務8650人次。其中,建卡貧困戶在家有意願籤約率達100%,履約率100%,提供上門面對面服務達5500餘人次,扛起了健康扶貧的大旗。「以前是走到醫院都不會找醫生,現在是直接打電話呼叫醫生上門服務。」
  • 青島: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推動醫聯體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深入開展,青島市首創將一體化醫療服務共同體(醫共體)拓展為構建一體化健康服務共同體(健共體),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6個區(市)被確定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區(市),實現涉農區(市)全覆蓋,位列副省級城市第一位,青島市成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省級試點市,已建成由縣級醫院牽頭的18個縣域健共體。
  • 家庭醫生何月仙:盡心盡職做好籤約健康服務
    「我在開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過程中,遇到過許多碰壁的時候,有的群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但不管碰壁還是遇到不理解,我都堅持盡心盡責為村民服務,最終還是獲得大家理解和支持,最後還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何月仙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