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氣象日「觀雲識天」系列採訪
3月18日下午14時,比賽現場對氣象專家進行採訪直播。
對於藝術創作而言,雲總是能引起人的無限遐想。在大氣科學領域,雲可幫助驅動水循環和整個氣候系統,在天氣預報預警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雲還是氣候變化研究中不確定性要素之一。所以今天請來了重慶市氣象局觀網處長期從事氣象觀測工作的的郭家隆老師一起來聊聊「觀雲識天」。
小編:郭老師能給我們大致介紹一下雲嗎?
郭家隆:雲是我們大氣變化當中,產生各種各樣天氣的主要的一種物理變化的產物。主要是水汽在空中凝結而成。雲有很多種類,有的是可以下雨的,有的是可以不下雨的,雲的各種變化會引起天氣的變化。比如積雨雲、雨層雲就會給我們帶來降水,而一些高積雲、透光雲就預示著會出現晴好天氣,比如透光高積雲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瓦塊雲曬死人」。
小編:重慶常見的雲的種類有哪些?
郭家隆:雲分為三族十屬二十九類,在我們重慶來說大部分雲在歷史上都有出現過。常見的比如引起降水天氣的積雨雲、雨層雲,還可能伴見一些碎雨雲之類的。
小編:那麼引起降水的雲主要有什麼特點?
郭家隆:雨層雲在我們氣象上有一種通常說法叫「空中水庫」,它可以引起長時間的降水。當它出現的時候整個天空都是像黑幕一樣,重慶最近這幾天,持續了好久的降水,就可以看到這種雲。夏天常見的雲比如積雨雲,所謂的大暴雨、冰雹等比較強烈的降水過程。包括除了積雨雲之外造成嚴重災害的雷暴也是積雨雲。今天說的人工增雨,人工影響天氣,在積雨雲中作業效果比較明顯,無論是增雨還是消雨對積雨雲的效果應該來說會好一點。
小編:網上傳說「地震雲」這種很玄乎的的說法您怎麼看?
郭家隆:雲和地震本身的直接的聯繫不太大,但是地震可能會引起空氣當中的電離、電子的變化,這種成分也許會引起的雲的一些變化。然而直觀的雲和地震沒有必然的關係。
小編:現在我們觀測雲是採用什麼方法?
郭家隆:雲的觀測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最初期的觀測是人工觀測,簡單的說就是肉眼來判別和觀測,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觀測雲的手段應該說越來越豐富:1、我們人工肉眼觀測基本上被自動氣象站自動觀測設備所取代;2、更高的觀測就是天機觀測這一部分充分的利用,就包括了,雷達、衛星、飛機觀測,充分利用了天機觀測和空機觀測,多方位一起來觀測,資料更加全面。
小編:雲在天氣預報的作用如何?
郭家隆:雲是引起的天氣變化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有俗語說雲是天氣的招牌,從這個角度來說雲對天氣的預示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我們現在觀測的雲無論是雷達手段還是衛星手段或者是我們人工地面的觀測手段,最後採集這些雲在天氣中匯總的模型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研究雲是沒法對天氣做出預報的。(文/郭家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