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發展簡史(3)工業革命和科學管理

2021-01-17 HR實名俱樂部

西方管理發展史,工業革命是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產出劃時代的科學管理,自此,全球目光也開始轉移到美國。

 

一、工業革命前夜

 

1、歐洲對美國的影響

 

17世紀,隨著美國殖民地的發展,移民美國的歐洲人越來越多,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歐洲人,有尊重教育的傳統,他們帶來了當時佔主導地位的教育制度——學徒制。

 

美國當時還沒有建立學徒制的行會或手工藝組織,由殖民地市政當局直接管理,於是學徒制應用範圍被擴大,學徒制不單單是作為工人訓練方法,還有教育功能。學徒制在促進早期美國國家經濟和個人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原因一方面是美國早期的殖民地勞動力不足,原因二殖民者信奉清教徒的「勞動美德」,他們覺得教年輕人實用的技能對行業和社會有益,一定程度上,美國當時的殖民者對學徒制是有依賴的。

 

而在歐洲,學徒制發展是有嚴格限制的,比如英國法律規定,學徒制主要是為了確保窮人的兒童人身安全,其次才作為一種教育手段。

 

美國則希望向所有受教育可能被忽視的兒童提供學徒服務,而不僅僅是窮人,像麻薩諸塞灣殖民地頒布了一部全面的學徒法,要求對所有兒童進行所需技能的培訓,包括培養他們「閱讀和理解宗教原則的能力」。

 

可惜好景不長,當1647年美國公立學校制度開始出現後,學徒制就開始不「吃香」了。

 

早期的美國人意識到,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接受初等教育沒錯,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的父母和監護人都能教孩子們閱讀和寫作。於是,麻薩諸塞州總法院下令,每50個家庭的城鎮要從其所在地區招聘一名教師,並負責支付教師的工資。


由此,美國開始實行了免費的公立學校制度,學徒制開始被冷落。

 

2、學徒制的衰落

 

其實,在工業革命開始之前,一開始運行得很好的學徒制逐漸出疲軟的跡象。甚至在工廠出現之前,師傅和學徒之間的密切互動也在逐漸減弱,培訓學徒的責任更多地交給了熟練工人,而不是像以前的父子學徒制那樣建立一對一的學習關係。

 

比如,一家商店的學徒人數可能高達10人或更多。因為美國的學徒制是由地方當局管理的,沒有像歐洲受到手工藝和行業協會的嚴格管制,學徒制逐漸失去當初建立學徒制的發展目的,甚至異化成剝削型的學徒制。

 

隨著19世紀後期的工業進步,尤其是工廠的出現,對以不同方式培訓的工人產生了新的需求,學徒制的衰落順理成章。

 

以紡織工業為例,當手工操作的工藝開始轉移到 「製造廠」,這些「製造廠」擁有自動化的織機,學徒制模式無法匹配自動化的生產線,也根本無法跟上對工業工人日益增長的數量需求。

 

二、工業革命的影響

 

工業革命帶來的工作場所(從手工作坊到製造工廠)的變化,對工人的工作技能也相應有了很多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誕生了工廠學校、職業教育。

 

1、工廠學校的流行

 

蓬勃發展的工廠,需要大量經過技術培訓和工業教育的工人,然而,美國的公立學校「供給」嚴重不足。儘管美國17世紀開始建立免費的公立小學制度,但直到1821年,美國才在波士頓建立的全國第一所公立高中。


這一時期,催生了一些私人贊助的技能培訓學校。

 

在18世紀,美國的機械師和商人開始仿效英國的行業協會,成立了以互助和經濟發展為目的技術協會,結果名字叫成「機械學院」,開始提供機械技術方面的正式培訓和指導,還開設了英語、數學和其他學科。

 

1820年,紐約市成立了一個「力學研究所」,幾年後,費城的富蘭克林研究所和辛辛那提的俄亥俄力學研究所也相繼成立,這些「研究所」都設有圖書館,為機械師的孩子們提供教育,「機械學院」是美國最早正式提供技術和普通教育的私人機構。

 

這些私人培訓機構後來演變成正式的「工廠學校」,「工廠學校」是第一個由企業為員工舉辦的正規教育項目,也就是今天企業的人力資源培訓職能的前身。

 

1905年,「工廠學校」在美國鐵路行業首創,專門提供行業所需技能和行業的技術培訓,目的是提高鐵路維修車間工作人員的績效和效率。

 

20世紀初,西屋電氣、鮑德溫機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際收割機公司、福特公司、固特異公司等公司紛紛成立了類似的工廠學校,工廠學校培養工人的模式迅速流行起來。

 

當時工廠學校有五大宗旨:(1)培養訓練有素的工人;(2)培養管理人才;(3)提高產出質量;(4)減少勞動力流動;(5)減少浪費和事故數量。


2、職業教育的興起

 

企業設立的「工廠學校」的為工人提供技能培訓的方案取得了成功,然而,保守的美國教育工作者們反對將技能培訓納入公立學校,他們認為這樣會將降低公立學校的學術水平。

 

另一方面,人們也批評公立教育,認為年輕人在學校書本中學到的東西,對外界幾乎沒有什麼適用性,公立教育應該改革。

 

為了回應這些改革呼聲,麻薩諸塞州、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政府開始紛紛始資助公共教育中的技能培訓課程。典型如麻薩諸塞州,建立了獨立的工業和技術培訓學校,用相當於當地支出一半的州資金資助這些學校,並設立職業教育委員會管理這些學校。

 

1884年,美國巴爾的摩終於建立了第一所完全由公費資助的職業培訓高中。它作為公立學校系統的一部分,後來,第二所在費城開學,第三所在託萊多開學。儘管一開始這些職業培訓學校與普通高中是分開的,但技能培訓的課程納入普通高中課程的情況開始增多。

 

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最大的創舉來自林肯籤署的1862年「莫裡爾法案」,也叫「土地出讓法」,它是一項高等教育公共捐贈計劃,設立了農業教育、工貿教育、家政教育等大學層次的培訓項目,目的是使美國普通公民而不僅僅是富人能夠獲得高等教育。

 

此外,把技能培訓作為公共教育重要法案是1917年美國頒布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它為公共教育中的工業、農業、家庭經濟和教師提供了永久性的每年700萬美元的撥款。由此,美國的職業教育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到20世紀初,隨著職業教育發展,為了更多的關注商業問題和人才需求,1913年,美國成立了全國企業學校協會,1920年該協會與美國勞資關係協會合併,1923年最終成為後來著名的美國管理協會。

 

三、科學管理的影響

 

科學管理是工業革命的最有代表性的產物,它源於工廠需要更高效、更有效地運行。


「科學管理」概念由泰勒開創,他優雅的概括科學管理的原則——將複雜的任務分解為簡單的機械性任務,這些任務可以像機器一樣高效地執行,並通過分級管理結構控制生產所需的大量工人。

 

「科學管理」對人力資源的影響,特別是培訓方面是顯而易見的,泰勒在描述當時的情況時寫道:

 

「從我們大公司的總裁到我們的家庭傭人,都在尋找更優秀、更稱職的人,這種追求從未像現在這樣充滿活力,我們要找的是現成的能幹的人,是別人訓練過的人。」

 

從泰勒的話中,可以看到更多優秀的工人需要更正式的、更有效的、持續的培訓。接下來,有兩件大事促使科學管理廣為人知——福特生產線的創建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1、福特生產線的創建

 

在福特之前,許多行業都已經採用了裝配生產線,只是從來沒達到過福特的規模。19世紀70年代,裝配生產線首先應用於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食品加工廠。

 

據說,福利為了尋找靈感,他跑到芝加哥的肉類加工廠去參觀。在肉類加工廠裡,肉架子頂上有個懸空的小輪車,用來提高生產速度,福特很可能也是從家鄉附近汲取這個點子的。

 

很顯然,裝配生產線的概念跟科學管理原理緊密相關的,福特和泰勒的見解也很像。


福特說,「必須減少工人的想法,並把他們的動作也減少到最低限度。他們要儘可能只用一個動作完成每件事。」後來,福特T型車的生產就分解為了84個步驟。」

 

裝配線其實還是一種嚴格區分工種的方式,好讓人們最有效地完成單個活動。


福特說,「裝配線的第一步,就是把工作送到人面前,而不是人去找工作。所有的操作都設立了兩條總原則:第一,如果可以避免的話,工人不需要完成超過一個以上的步驟;第二,工人絕不需要彎腰。」

 

福特的裝配線簡單而明確,消除了傳統製造法裡的許多低效環節。簡言之,福特的大規模生產線,明顯是在回應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

 

此外,福特的一項人力資源政策相當出名——1914年福特將工人的日薪提高到5美元,這件事當然幹得漂亮,不過,有人質疑這是福特的公關活動,或者說,福特是為了解決工人跳槽的無奈之舉。

 

1913年,福特公司的工人跳槽率達到驚人的380%,1914年,福特將日薪從2.34元調為日薪5美元之後,工人跳槽的問題迎刃而解。

 

2、第一次世界大戰

 

對科學管理原則廣為傳播的應該可以歸功於伯納德·巴魯克,當時巴魯克擔任美國戰爭工業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這個委員會是為協調和管理美國戰爭所需物資採購而設立的實體。

 

巴魯克充分利用市場經濟的力量降低採購成本,同時提高出貨速度和質量,在這種背景下,以科學管理為原則的工廠具有明顯的優勢,高效運營的工廠越做越大,那些低效的工廠將會倒閉。

 

一戰期間,美國造船廠需求增加了10倍,美國船務委員會一名培訓官員查爾斯艾倫,他利用科學管理的原理來提高對非熟練工人的培訓,艾倫對人力資源最直接的貢獻是發明了一個四步教學法——這個後來被稱為作業指導培訓(JIT)。

 

JIT培訓法總共四個步驟:①準備;②演示;③應用;④測試。這些步驟總是按順序執行,步驟1的目的是讓學習者準備好接受指導,步驟2指導學習者,步驟3檢查錯誤,步驟4最後檢查指導工作。這四步教學步驟簡單有效,至今仍是培訓的基本操作。

 

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能力傾向測試」開始得以發展,美國軍隊利用測試的主要目的,按能力對士兵進行分類,快速選拔有能力的人,以讓他們獲得合理的職位。「能力傾向測試」的原理跟科學管理是一脈相承的。

 

 「能力傾向測試」逐漸成為軍隊非常重要的職業評價方法,對於人力資源來說,「能力傾向測試」催生了人力資源發展中的人才測評與人才評價技術。

 

隨著戰爭任務結束,美國軍隊已發現致力於完善技能培訓有不少好處:一是軍隊成為技能培訓和教育方法的創新源,二退役軍人還可以將他們的技能帶到私營企業,促進企業發展。

 

尤其後面一個好處,後來得到美國國家層面的支持。後來,美國通過「退伍軍人權利法案」,該法案擴大了對軍隊教育和學習的承諾,允許退伍軍人獲得專門用於教育的資金。

 

應用科學管理原理的人員培訓、能力傾向測試、為退伍軍人教育提供資金的立法承諾,這三件事,讓軍隊成為美國技能培訓和職業發展的創新推動者,也為接下來的人力資源發展打開一個新篇章。


相關焦點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
    「十三五」規劃綱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十三五」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政策措施,是「十三五」時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綜合性
  • 2018年自考《人力資源管理》複習題一
    2018年自考《人力資源管理》複習題一一、單項選擇題1.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是指                 A.把人當成「上帝」,一切都服從、服務於「上帝」B.把人當成組織中最具活力、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要素C.堅持群眾路線
  • 2018年4月自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真題
    人力資源管理的開發功能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是A.人力資源規劃 B.工作分析、招聘C.薪酬及其考核制度 D.培訓、工作指導3. 第一次真正有統地對各項工作進行科學分析的人是A. 蘇 格 拉 底 B. 歐 文C.泰 勒 D.吉爾布雷斯4. 企業文化的核心是A.企業價值觀 B.
  • 實施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必須精深理解人力資源的9個本質特徵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並像某些人理解的那麼簡單,相對於其它職業,它更為艱難複雜,其前提是應了解人這種特殊資源,與其它資源相比有什麼本質上的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取得高效。——文/孟廣橋我們之所以稱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是因為它有著與其它資源截然不同的性質,如果對此沒有精深的理解,那麼,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也只能如無頭的蒼蠅亂撞一氣。1.可塑性。人的價值創造力是可以改變的,通過對一些影響要素的改變,即可以實現價值創造力的提升。
  •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人力資源融合發展論壇召開
    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中、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杜年勝,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人才開發和市場處處長程爽、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人力資源市場與流動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員吳帥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本次論壇。
  • 企業全套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管理手冊,非常全面,值得參考借鑑
    2、保持公司內部各機構在人力資源制度和程序的統一性和一致性。保持人力資源系統的專業水平和道德標準。3、保證各項人事規章制度符合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規定。二、為達到上述目標,公司人力資源部編制本手冊,以此規範和指導有關人力資源方面的政策和程序。
  • 2018年自考《人力資源管理(一)》模擬試題及答案二
    B、產品差異化戰略 C、快速成長戰略 D、市場焦點戰3、被考評者在上一個考評期內評價結果的記錄對考評者在本考評期內的評價所產生的作用和影響,稱之為: (   )A、暈輪誤差 B、後繼效應 C、優先效應 D、近期效應4、科學管理時代對人的基本假設是: (   )A、經濟人 B、社會人 C、完全理性人 D、有限理性人5、下列不屬於組合工資制的內容是
  • 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我只能通過英語學位獲得人力資源工作嗎?
    原標題:法國巴黎ICD國際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我只能通過英語學位獲得人力資源工作嗎?人力資源專業人員處理各種各樣的任務,並在各種行業中擔任多種角色。人力資源專家的一些共同職責包括培訓,與客戶和員工溝通,管理記錄以及不同職能的領導部門。
  • 久澤課堂第九期∣集團人力資源部孫銳興:藏經閣之人力資源管理
    本期,由集團人力資源部孫銳興登臺主講,以《藏經閣之人力資源管理》為主題,深入分析網際網路人才特徵、人才招聘和團隊培養方式等,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分享課程。集團人力資源部孫銳興講課中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面對激烈變化的競爭環境,企業需要對行業人才現狀發展有更清晰的了解
  • 中國五礦集團召開人力資源分級管理啟動會
    4月22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召開了人力資源分級管理工作啟動會。作為五礦集團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組成內容,這次會議旨在介紹人力資源分級管理的模式、部署分級之後的工作安排,以配合中國五礦目前正在推進的整體改制工作。
  • 簡述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
    簡述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職能。查看答案解析【正確答案】 (1)護理人力資源規劃(2)護理人員的招聘與錄用(3)護理人員的培訓與使用(4)護理人員的績效評價(5)護理人員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6)護理人員的薪酬管理及勞動保護(7)護理人員的檔案管理。
  • 《資深人力資源管理顧問全模塊解析》一書的拆解和筆記
    本書是一個問答類的書籍,寫的比較寬泛,對於有一定人力資源基礎想要加深理解的不適合閱讀,對於人力資源體系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知想要了解的剛入門者而言可以閱讀做一個框架性的了解。以下將根據書中章節進行簡單的概括和總結。一、簡介講述企業如何尋找諮詢機構,以及提前確定好諮詢公司的義務和職責界限才能讓諮詢項目更好的開展進行。
  • 【工經之聲】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感知、資質過高感與員工綠色行為
    例如,顧客壓力、監管壓力對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的影響程度[2];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具體實踐的有效性;綠色人力資源管理的環境業績和財務績效[3];員工滿意度、員工環境知識、員工組織承諾在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和員工綠色行為或積極環境行為之間的作用[4-5]。其中,綠色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與員工綠色行為的關係重要且複雜,是影響組織環境業績的關鍵。
  • 人力資源師管理之公司科學決策的幾種技巧
    人力資源師管理之公司科學決策的幾種技巧 2020-03-04 發布 公司決策是公司管理的核心。
  • 2018年4月《人力資源管理(一)》模擬試題及答案
    (A)崗位決策、崗位要求 (B)崗位制定、崗位決策(C)崗位描述、崗位決策 (D)崗位描述、崗位要求17、按照科學管理方法進行工作設計的基本途徑是( )。(A)企業管理的研究 (B)人員結構的研究(C)時間與動作的研究 (D)企業結構研究18、時間定額和產量定額的關係( )。
  • 2018年自考《人力資源管理(一)》模擬試題及答案一
    2018年自考《人力資源管理(一)》模擬試題及答案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人是經濟人」這一人性假設所對應的時期是( )A、奴隸制B、封建制C、資本主義上升時期D、資本主義初期發展階段2、影響組織人力資源規劃的因素主要來自於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人力資源管理(一)00147真題
    1.人力資源是一種「活」的資源,具有目的性和社會意識性。人力資源的這一 特徵被稱為A.生成過程的時代性B.使用過程的時效性C.開發對象的能動性D.閒置過程的消耗性2.下列選項中,針對「經濟人」假設的管理措施是A.培養員工的歸屬感B.重視滿足人的社會需要C.重視非正式組織的作用D.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完成任務3.人事管理活動經歷了初級階段
  • 第五屆全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在天津大學召開
    在7月7日上午的開幕大會上,天津大學副校長舒歌群教授、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董克用教授、天津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於瑞均副局長分別為本次研討會致辭。舒歌群教授在開幕致辭中,表達了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天津大學概況,其中著重談到了天津大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專業領域的建設情況和現狀。
  • transcosmos China榮獲前程無憂「2020人力資源管理傑出獎」
    ;旗下求職網站:www.51job.com)頒發的「2020人力資源管理傑出獎」(2020 Top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wards)。transcosmos China業務支持部部門總監Grace Du(左)前程無憂高級客戶經理唐蘭(右)  「人力資源管理傑出獎」評選活動由前程無憂主辦,至今已經成功舉行七屆。該評選旨在推動和促進本地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在中國的HR業界具有高度權威性。
  • 第四屆中國保險業人才發展高峰會在京舉辦 人力資源是金融業發展的...
    本次會議以「新時代 新價值 新人才」為主題,在中國銀保監會的支持和指導下,來自中保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內外知名經濟金融研究機構、著名高校的權威專家與保險業人力資源、教育培訓領域的300餘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當前保險行業的人才發展和培養,尋求新時代下人才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