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匠人工坊刀課堂,一起探索刀劍歷史,品評刀劍文化。
關於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鐵兵器,歷史學界有個共識,那就是漢朝,西漢。
其實有不少史料可以證明,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就有鐵兵器存在,比如著名的幹將莫邪。但是一直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當時冷兵器已經裝備於軍隊。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陵,隨兵馬俑一起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兵器。當時專家公布的數據:總計出土青銅兵器四萬多件,鐵兵器數十件。這似乎也進一步證明,秦始皇擊敗六國,建立大一統時,秦軍裝備的是青銅兵器。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有考古學家查閱發掘秦始皇兵馬俑的原始記錄,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當初專家公布的「兵馬俑中四萬多件青銅兵器」,竟然是四萬多支青銅箭簇!
這意味著什麼?在兵馬俑中,每一個弩兵備箭一百支,所謂的發現四萬多件青銅兵器,只不過是發現了四百多兵馬俑的備箭。而發現的其他幾十件鐵兵器,則是實打實的格鬥兵器!
用發現的鐵格鬥兵器的數量,來比對四萬多支作為消耗品的弩箭,無異於用步槍的數量來和子彈做對比。
然而當時的這一結論公布之後,對冷兵器界影響極深。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秦軍多用青銅器」的鐵證,很多研究因此被誤導。在考古學界,實物的意義重於記載;有明確歸屬的實物,證明力無疑是最強的。其他很多關於春秋戰國鐵器的記載和文物,就逐漸被有選擇地忽略掉了。

其實各地曾多次出土秦代甚至春秋早期的鐵質兵器。如甘肅靈臺縣景家莊春秋早期秦墓的銅柄鐵劍;禮縣秦公墓地鎏金鏤空銅柄鐵劍;隴縣邊家莊春秋早期秦墓銅柄鐵劍;長武出土鐵短劍;寶雞益門村2號墓三把金柄鐵劍,十三把金柄鐵刀。

在甘肅秦安秦代墓中,出土了鐵卜字戟一件,鐵劍一件,鐵長刀一件,鐵匕首一件,鐵鉞兩件,鐵鏃十件。從隨葬物來看,墓主人應該是秦代的一名中級軍官。令人驚訝的是,歷史學界一直認為流行於漢代的卜字戟和鐵長刀,竟然出現在了秦代的墓葬之中!

尤其是其中的鐵長刀,單刃直背, 刀尖呈弧形,除了缺少一個環首之外,這把刀的形狀構造已經與漢代環首刀非常接近。
箭鏃又名箭簇,即金屬箭頭,古時有青銅質,後改進為鐵質。春秋末期開始出現了三翼鏃,也分為圓鋌式,和有銎式。三翼鏃是鏃頭上分出三翼,斷面為向內凹三角形。戰國末期,秦國開始在軍隊大量配備三稜鏃,其斷面為正三角形,在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三稜箭鏃科技含量最高,鏃頭長度、弧度、角度、重量幾乎完全一樣,至今鋒利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