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手稿發現,修復小組用十年時間,修復出兩篇最重要的文稿

2021-01-08 歷史店

1998年,阿基米德手稿C驚現於世,令當時的考古界為之一驚。在考古學家們的努力下,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最終才修復出手稿中最重要的兩篇文稿,被譽為是「數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考古學家們究竟發現了什麼?阿基米德手稿C又會存在著怎樣的數學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公元前287年時,古希臘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此人正是阿基米德。阿基米德的一生,對科學有著非常執著的研究,他不僅確立了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而且還將數學運算上升到一定高度,開啟了人類對數學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阿基米德對於槓桿理論的理解,也超過了同時代的所有人。現代人所熟知的「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的話語,正是出自於阿基米德之口。由此可見,阿基米德本人的成就非常突出,是歷史上最閃耀著名的學者之一。

阿基米德對於科學研究,有著極為痴迷的熱情。相傳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突然發現在自己進入澡盆後,有大量的水開始溢出,於是他就想到了水的浮力作用,繼而興奮地赤身跑到大街上宣揚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至於被大家認為是一個「瘋子」。

阿基米德的研究成果很多,都被他記錄在手稿之中,手稿上的文字全部由希臘文書寫,內容幾乎涵蓋了阿基米德一生的科學精髓。但是由於當時還未出現紙張,所書寫文字的載體只能是厚厚的羊皮卷,所以阿基米德手稿也被分為三個部分,即阿基米德手稿A、阿基米德手稿B以及阿基米德手稿C。只不過可惜的是,阿基米德手稿A與阿基米德手稿B,如今都已經遺失,所存手稿內容,也只是後人的歷代手抄本。

阿基米德手稿A與阿基米德手稿B的內容,如今已經不再是秘密,它們主要是《論平面平衡》、《拋物線求積》、《球體和圓柱體》、《測圓術》、《論螺線》、《論浮體》、《圓錐體和橢球體》、《數沙者》。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些文稿內的理論與數據,都遠超現代人對古人智慧的認知。當然遺憾也依然存在,因為阿基米德手稿C,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令人難以尋覓其蹤跡。

1998年初,紐約克裡斯蒂拍賣行的拍賣大廳中,正上演著一場激烈的拍賣爭奪戰。此次的拍品名為「阿基米德羊皮書」,它是一本宗教類的祈禱性書籍,該書作者是教父約翰森·馬裡蘭。如果按照道理來講,類似這樣的古代祈禱書籍,其實價格並不會太高,因為它的數量頗多。但是在競拍過程中,競拍者們堅信,既然「阿基米德羊皮書」中存在「阿基米德」四個字,這本書便十分不簡單,它應該與阿基米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有極大的可能是阿基米德的手抄本。

拍賣行對阿基米德羊皮書的定價為80萬美金,但是競拍者爭相加價,最終令它的價格一路飆升至220萬美元,由一位神秘的美國富翁競拍成功。這位美國富翁拿到阿基米德羊皮書後,並沒有立即對其轉手售賣,反而是花高價僱傭了一個專業團隊,準備對這本羊皮書進行一次全方位的研究,企圖找到深藏在書中的千年秘密。

高價聘請的專業團隊的確十分專業,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這些考古專家們發現,在阿基米德羊皮書的紙張上,不僅存在教父約翰森·馬裡蘭的祈禱文字跡,同時還有一種模糊不清的希臘文印記。後來通過研究發現,這些模糊不清的希臘文印記,年代已經超過了2000多年,它的個別詞彙透露出一個信息,它應該是一種很具有理性觀念的手稿。考古學家們試圖用x光機對其進行照射,但是由於字跡早已經消失,這種方法還是以失敗告終。

直到最後,考古學家們發現,古希臘人在書寫文字時都會用到含有鐵元素的墨水,羊皮卷上的文字同樣也應該存在鐵原子。果不其然,通過對鐵原子的鎖定技術,最終成功復原了兩篇文稿,即阿基米德手稿C中的The Method(《方法論》)和The Stomachion(《十四巧板》)。

《方法論》中存在一張將圓形等分的圖像,很明顯,阿基米德應該曾經對圓周率進行過詳實研究。同時學者們還驚奇的發現,《方法論》中也有存在對「微積分」的論述,其概念已經接近現代微積分理論,而且阿基米德還努力研究如何將數學模型運用到物理方面。

《十四巧板》的數學原理,類似於現代人熟知的七巧板,它是將一塊正方形分成14種不同的部分,繼而拼湊出各種等面積的正方形的碎片化處理。阿基米德研究的結論認為,分解出來的14個碎塊,能夠以17152種方式還原為其它正方形,其門類共有536個,這完全是統計學的概念,幾乎是人類數學統計學的鼻祖。

阿基米德手稿C的重見天日,被學者譽為是「數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得益於諸多考古學家的不斷努力,它不僅完全詮釋了阿基米德的超群智慧,同時更為現代數學、物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原始的參考依據。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阿基米德羊皮手稿比牛頓早1800年闡述微積分學
    然而美國科學家根據一本失傳2000多年的古希臘遺稿發現,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前212年)就闡述了現代微積分學理論的精粹,並發明出了一種用於微積分計算的特殊工具。美國科學家克裡斯·羅裡斯稱,如果這本阿基米德「失傳遺稿」早牛頓100年被世人發現,那麼人類科技進程可能就會提前100年,人類現在說不定都已經登上了火星。
  • Nature:最新發現一類DNA修復酶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三位科學家們,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十月二十八日在《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了一類新的DNA修復酶。當科學家們首次發現DNA的結構時,認為它的化學性質是極其穩定的,這使得它可以作為基因藍圖,將父母的基本特徵傳遞給其後代。
  • 「阿基米德科學展」登陸廣東科學中心 明天正式開展
    關於阿基米德手稿   阿基米德手稿背後隱藏著一個精彩的故事。據收藏阿基米德手稿抄本的巴爾的摩沃爾特藝術博物館館長威廉·諾埃爾介紹,那是一本用羊皮紙製成的、獨特的拜佔庭祈禱書,內含此前不為人知的三重文本的原文,包括:阿基米德的論著、公元前4世紀阿提卡演說家希佩裡德斯的演講、以及3世紀佚名作者對亞里斯多德範疇論的述評,這是阿基米德早已失傳的典籍中唯一倖存的古代文本。
  • 牙齒修復黑科技來了!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一起去圍觀吧~ 原來,唐睿康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出了一種仿生修補液,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48小時內缺損表面能「長」出2.5微米晶體修復層,其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渾然一體。
  • 牙齒修復黑科技來了!兩滴藥水,「長」出牙釉質~
    一起去圍觀吧~原來,唐睿康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發明出了一種仿生修補液,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48小時內缺損表面能「長」出2.5微米晶體修復層,其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渾然一體。
  • 阿基米德想撬動地球?這是不可不知的科學故事
    關於阿基米德「撬動地球」的說法,很可能是個以訛傳訛的結果。阿基米德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和工程師,他被公認為是古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和數學家之一。說起阿基米德,我們耳熟能詳的不外乎兩個故事:第一個是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發現了浮力原理,他利用這個原理測出了國王黃金王冠的體積,經過計算,發現金匠在打制王冠時往裡摻了假。
  • 三星堆發現千年青銅樹,花十年修復卻被禁止出境,背後有何隱情?
    01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四川考古界一直在三星堆這片土地上辛勤探索,發掘出了不少的稀罕寶貝,前段時間還因為出土的陶豬撞臉一款遊戲中的豬而大火。三星堆遺址的發現也純屬偶然。192年,四川一位名叫燕道誠的當地農民在進行農作時,突然在自家田地裡挖出了一坑玉石器,就此揭開了三星堆遺址的面紗,堪稱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 舉世僅存的圖靈破譯二戰德軍密碼絕密級手稿,曾被當作廢紙
    布萊切利莊園       MKWeb報導全文翻譯如下——       英國工作人員在修復二戰時英國密碼破譯小組工作過的布萊切利莊園6號營房之時,意外地發現了破譯德國陸軍及海軍密碼的絕密級手稿。       這些文件自2013年發現以來,一直被冷凍處理,以免在進一步修復整理之前紙張腐爛。
  • 人類胚胎基因修復不再遙遠:糾正常見但致命的突變
    這種突變基因會引發名為肥厚性心肌症的疾病,而該疾病是導致年輕運動員猝死的最常見原因。具有兩份突變型MYBPC3基因拷貝——分別來自母親和父親,或者用遺傳學術語說,是同源的等位基因——的人很少能在兒童時期存活下來。只具有一份拷貝(雜合子)的人往往會隨年齡增長而出現心臟問題。
  •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美科學家拍攝到人體受損DNA修復重要環節
  • 科學家發現正常的DNA修復過程,會產生一種突變霧
    最為人所知的局部超突變類型,稱為突變的陣雨或雷雨,是相當罕見的,它會導致許多突變在一個小區域內積累,例如單個基因。研究人員在巴塞羅納的實驗室裡發現了數以百計的突變,這種突變是由研究人員在巴塞羅納的實驗室裡發現的,稱為超基因組突變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分布廣泛,但積累在基因組中最重要的區域,即基因所在的區域(即所謂的常染色質)。這些突變四處傳播的事實解釋了為什麼它們至今沒有被發現。
  • 尋找無影無蹤的《阿基米德方法》
    在愛因斯坦、牛頓之前的古希臘偉大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從對宇宙自然深刻、獨特的認識當中獲得了徵服宇宙自然的神奇勇氣。公元前3世紀,這位科學巨匠把他的主要發現和研究成果手寫成書,以期流傳後世。1300年後,也就是公元10世紀,一個抄寫員為了讓阿基米德的科學發現永久流傳,不辭辛苦地將阿基米德希臘文手稿抄錄在不易損毀和腐爛的羊皮紙上。
  • 人類未來十大最頂尖科學技術:DNA修復並非虛幻
    統計顯示,戰場死亡多數是由於醫療小組未能在士兵受傷第一個小時到達進行及時治療造成的,因此士兵受傷的第一個小時被稱為「黃金小時」,這段時間對於生命至關重要,是否有一個暫停鍵能夠拯救垂危生命?  未來人類器官捐贈最終將被器官列印技術替代,取得生成的細胞,理論上器官印表機每次逐層列印器官組織,這與用於列印文稿的老式點陣印表機十分類似。
  • 兩滴藥水,48小時完美修復齲齒!中國科學家新發明,實現牙釉質自我修復
    兩滴修補液,「長」出牙釉質 在最新的研究中,唐睿康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修復策略,有望將牙修復從「填補」時代帶入「仿生再生」階段。 研究團隊將富含磷酸鈣團簇的溶液,用滴管滴在人工齲齒表面,隨後將其放入到一個模擬口腔唾液環境的溶液中。
  • DNA修復研究領域重要成果解讀!
    ,來自範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保持基因組完整性的新型DNA修復機制。通過一番艱苦的實驗,這些研究人員能夠找出導致耐藥性產生的關鍵性基因突變,這些突變對哪些蛋白產生影響,並揭示出這些蛋白在細胞中發揮的作用。他們發現細胞中的一種全新的蛋白複合物能夠保護斷裂DNA的末端並且控制著這種斷裂DNA的修複方式,而且這種被命名為Shieldin的蛋白複合物由新鑑定出的蛋白SHLD1、SHLD2和SHLD3組成。
  • 「死海古卷」已被修復,並成功解密!
    以色列古物研究權威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員正在拼接存放於以色列博物館的死海古卷碎片一位以色列的大學學者說:「研究者們為了修復和破譯死海古卷的倒數第二卷未解密手稿,自其被發掘以來就花了將近大半個世紀的時間」>「這份被古希伯來語加密了的羊皮紙手稿中有60多塊小碎片,在最初,人們認為它們來自一些各種各樣不同的捲軸。」
  • 浙大學者發明牙齒修復藥水 兩滴可「長」出牙釉質
    近日,浙江大學化學系的研究團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明了一種牙齒仿生修補液,只需在牙釉質的破損處滴上兩滴,48小時之內缺損的牙齒表面就能長出來了。 牙釉質修復,是仿生領域一項最「硬」的挑戰,無數科學家都在這一領域嘗試。
  • 震驚的發現:一種神奇的塑料問世,可自愈,按壓30秒可修復斷裂!
    ,一種堅硬透明的塑料在裂開時可以用手擠壓將其修復。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近日報導,這種像玻璃一樣的物質,最初是被當做一種新型生物分子膠水來研究的,在室溫條件下適度用力按壓30秒就能修復。報導稱,儘管研究人員近年來發現了大量自愈材料,但這是第一種將這種特性與橡膠或熱塑性塑料的堅固性結合起來的材料。它或許可用於製作耐用玻璃器皿和防碎擋風玻璃之類的物品。
  • 電池修復原理_電池修復液有用嗎
    打開APP 電池修復原理_電池修復液有用嗎 發表於 2019-07-24 15:00:12   電池修復原理   電池修復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等手段對性能下降或失效的二次充電電池進行維修的統稱
  • 兩滴藥水48小時就可修復齲齒
    最近,浙江大學口腔醫學取得了一項重要技術突破,有望將牙齒從「填補」進入「再生」的跨越,具體而言,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唐睿康的團隊研發出了一種仿生修補液,只要在牙釉質的缺損處滴上兩滴,就能在48小時內在缺損表面「長」出2.5微米晶體修復層,其成分、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與天然牙釉質幾乎一致,並與原有組織無縫連結,渾然一體,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雜誌《Science Adv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