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正在自然界中興起的寄生蟲,可能會影響你對壽司的食慾

2020-12-06 騰訊網

由於身邊有朋友對壽司情有獨鍾,所以我也跟著嘗試過幾次。我承認有些日本料理很有匠心,然而對於生的肉類食物,我還是從心理上愛不起來。這些被許多人追捧的美味,吃進嘴裡的感覺讓我覺得像是正在經受酷刑。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壽司和其他未煮熟的魚類中的常見寄生蠕蟲的數量,在最近幾十年呈現爆炸性增長。一篇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的論文表示,這種蠕蟲的數量比起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283倍。雖然這可能是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的標誌。

對於人類來說,不小心吃到這種只有五美分硬幣大小的蠕蟲,可能會導致嘔吐和腹瀉。1960年,荷蘭出現了第一例記錄在案的由此導致的疾病,當時那名病人吃了一些淡鹽鯡魚。

雖然幸運的事,這些寄生蟲無法在人類消化道中存活很長時間,一般幾天後就會死亡,但其幼蟲可在人體消化道各個部位寄生,導致異尖線蟲病。而在許多魚類、魷魚和海洋哺乳動物的體內,它們幾乎可以肆無忌憚地生存和繁殖。

這些異尖屬的寄生蠕蟲,它們的生活通常是這樣的:卵在海洋中漂浮後,孵化成蠕動的幼蟲,幼蟲能夠讓路過的動物產生一種特殊的想要將它們吃掉的欲望。像磷蝦這樣的小型甲殼類動物會吞噬幼蟲,然後魷魚或小魚吃掉那些出沒的磷蝦,接著小魚被更大的魚吃掉,最終它們得以進入鯨魚或者海豚的肚子,在那裡完成它們的生命周期的最後一步——產卵,這些卵隨後會通過宿主的糞便排出。

但是有時,人類會介入這一過程。那些肚子裡裝滿了寄生蟲的大魚,例如鮭魚或鯡魚,會被漁民「攔截」,然後進入市場。儘管魚類供應商和壽司廚師會努力將感染了寄生蟲的魚從他們的產品中去除,但這個世界總有你不知道的事,不排除偶爾會有個別小蟲子出現在你的壽司卷中。

因為冷凍或煮熟可以殺死寄生蟲,所以生魚成為很多人需要面對的主要風險。但即便是對經常吃壽司的消費者來說,風險也相對較低。蠕蟲肉眼可見,因此通常能夠在端上餐桌之前被挑揀出去。但是,異尖線蟲的數量不斷增長,可能會給一些海洋生物帶來其他的問題。

這項研究分析包括了來自215種魚類的5.5萬多個樣本,結果顯示,在1978年,全球平均水平為每100條魚有1條蠕蟲。到2015年,平均每條魚身上都有超過一種蠕動的寄生蟲。研究人員發現,不管科學家們用來尋找和計數蠕蟲的地點、物種或技術如何,它們的數量都有相同的增長。

異尖線蟲的大量繁殖,對人類健康而言可能不是一個大問題,但可能會給它們的海洋宿主帶來麻煩。在大西洋鮭魚中,感染該寄生蟲會導致魚的生殖和消化道膨脹和出血。在鯨魚的屍檢中經常會發現異尖屬蠕蟲,但目前尚不清楚它們會對鯨魚造成怎樣的傷害。在海洋哺乳動物體內,蠕蟲確實會產卵,但它們通常會精疲力盡,然後被排洩出去,寄生蟲的生命周期也因此重新開始。

因為這種蠕蟲的繁殖周期在食物鏈中上下移動,所以大量的寄生蟲可能預示著生態系統的健康。比如說,從某種程度上表明鯨魚數量在受到捕鯨業的重創後終於開始回升。因為鯨魚是這些蠕蟲的首選宿主,所以它們數量的增加可能只是全球鯨魚種群更加健康的結果。

不過,其他可能存在的解釋也不少,例如氣候變化的潛在作用,可能由於海洋變暖而導致異尖線蟲的生命周期加快。

研究人員現在正在研究蠕蟲數量的增加可能會對脆弱的鯨魚種群造成什麼影響,例如太平洋西北部瀕危的虎鯨,並及時回溯進一步探索海洋的健康狀況或者是否是人為原因導致寄生蟲變得活躍。

如果你實在擔憂的話,鹿角網可以告訴你,即使是參與了這項研究的人,他也還是會繼續吃壽司。

相關焦點

  • 壽司中的寄生蟲在過去40年中增長了283倍
    華盛頓大學最近發布的一則新聞估計讓很多壽司愛好者們非常震驚,該標題稱「壽司寄生蟲在過去40年中增長了283倍」隨著科學家的深入研究,了解到:鯨魚和海豚等海洋動物也已經成為這些寄生蟲感染的自然宿主。科研小組做了所謂的萃取分析。他們收集了過去半個世紀發表的123篇論文的數據,這些論文估計了1967年至2017年間世界各地不同物種的寄生蟲數量。他們上個月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雜誌上的分析發現,自1978年以來,平均每100隻寄主動物中才會發現一隻蠕蟲。
  • 當你吃日料、生魚片、壽司的時候,注意可能會發生的6件可怕事情
    人人都喜歡壽司,但這些事情你得注意壽司可能很美味,但吃生魚片有一定的風險。你可能會因為寄生蟲、食物中毒或攝入汞而生病。2018年,醫生從一名男子體內取出一條5英尺半長的寄生蟲絛蟲,它可能是由吃壽司引起的。
  • 你愛吃壽司嗎?自1978年以來,海洋魚類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下次你吃生魚片(sashimi)、生魚片壽司(nigiri)或其他形式的生魚時,可以考慮快速檢查一下是否有寄生蟲。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海鮮的人群中,一種能夠傳播到人體中的寄生蟲的豐度急劇增加。這可能意味著當吃壽司時,你吃到的不僅僅是壽司,還有寄生蟲。
  • 美國醫生提醒吃壽司應注意寄生蟲風險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壽司是一種低脂高蛋白食物,具有健康的美譽。然而美國醫生提醒消費者,用生魚做的壽司攜帶危險的寄生蟲。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的人吃壽司成為西方國家面臨的一個大問題。當醫生詢問他的病症時,他稱最近吃了壽司。醫生進行內窺鏡檢查後發現有寄生蟲幼蟲附著在他胃壁內部。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吃受汙染的生魚、或未煮熟的魚、或海鮮引起的。研究報告發表的照片還顯示了一條蠕蟲「牢固地附著在人的肚子裡」。     外科醫生使用了一種稱為Roth網的特殊裝置來消除寄生蟲,解除了這名男子的症狀。
  • 還敢吃壽司嗎?研究發現:在過去40年裡,海魚中寄生蟲數量增加了283倍
    原創 一線科普 一線科普一提及日料,許多人首先會想到生魚片與壽司,然而,在大快朵頤之前,你有檢查過魚片裡是否有寄生蟲嗎?在這類寄生蟲中,最常見的是兩種蠕蟲,它們分別是「鯡魚蠕蟲「(Anisakis)和「鱈魚蠕蟲」( Pseudoterranova)。這些蠕蟲幾乎分布在全球所有海洋魚類的肉中,如下圖所示。儘管叫做「鯡魚蠕蟲「,但實際上在各種海魚(包括魷魚)體內都可以發現這種蠕蟲。當人類感染海獸胃線蟲症時,寄生蟲會侵入腸壁,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
  • 內含大量寄生蟲的食物,越早了解越好,健康不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人不愛吃一些食物,並非只是沒錢,而是意識到這些食物本身並不健康,如含有寄生蟲等。現在人反倒是不管不顧起來,健康也逐漸受到了影響。哪些食物內含有大量寄生蟲呢?越早了解越好含有生魚片的壽司壽司曾經由於含有寄生蟲,一度上了熱搜,好多網友也是對此產生了質疑。實際上壽司中是否含有寄生蟲,主要是看壽司中所含有的食材。壽司源於日本,日本人吃壽司就很喜歡在裡面放入生魚片之類的。而生魚片歷來是公認的含有寄生蟲的生物,清洗不恰當,還會留有大量的細菌。
  • 「壽司寄生蟲」40年暴增283倍,生食海產或令幼蟲寄生
    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證實,有種海洋寄生蟲近40年間增長283倍,生吃海產品可能給健康帶來隱形威脅。《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水產品中寄生蟲對身體的傷害,並教你4招把生吃風險降到最低。目前尚不知道這種線蟲大量增加的原因,但這可能給海洋生物帶來威脅,也會提升吃生魚片的風險。異尖線蟲又被稱為海獸胃線蟲,成蟲約長7~20釐米,幼蟲20~30毫米。蟲卵在海水中孵化成為第一期蟲蚴,其第一中間宿主磷蝦類,第二中間宿主是狹鱈、鮐魚、鰺魚、比目魚、金槍魚、魷魚、墨魚等海水魚,最終宿主為鯨。
  • 三文魚能不能生吃,會不會有寄生蟲呢?
    究竟是什麼魚有大西洋鮭才是三文魚很久以前,歐洲人在北大西洋發現一種魚,這種魚幼年在淡水中生活,而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海洋裡,到了繁殖期這些魚就成群結隊地遊回出生地產卵,由於從海洋回到河流上遊是一個「逆流而上」的過程,因此人們用拉丁語中的「salmo」 (意思是「上升」)來稱呼這類魚,到了18
  • 滿足食慾不發胖,你也可以!
    對於這種必須要吃夠份量才可以停下的「小惡魔」建議你減肥的開始不要一下子大幅度的減少你的進食量,而是從改變部分食物的種類(用雞肉來代替平常的吃的豬肉)和改變食物的調料開始(像是用低卡的醬料來代替食用油),這種無形的熱量減少,可以讓你滿足胃的飽腹感的同時更容易堅持你的減脂進程。
  • 壽司怎麼吃?啊本壽司教你壽司的正確吃法
    如果有人用看原始人的眼神看著你,你大可以回敬他們一個自信的目光,然後用手抓起一份壽司塞進嘴裡。三文魚壽司還有像啊本壽司家的北極貝壽司或者是海鮮類壽司,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直接把壽司塞進嘴裡,但是其實最傳統的吃法是把壽司的肉類先送入口中,讓舌頭先感受生魚片等食材的鮮味,否則就是一口接一口的感受醋飯味了。
  • 吃完壽司,日本女子喉嚨裡竟發現38毫米長的黑色蠕蟲
    據英國《每日鏡報》7月14日報導,因食用壽司,一位日本東京的25歲女性喉嚨一直莫名的疼痛。連續疼痛5天之後,無奈之下,她前往了位於日本首都的聖盧克國際醫院。經過一系列快速檢查,醫生在她的左側扁桃體中發現了一條黑色蠕蟲。 醫生用鑷子將其取出體外時,這條蠕蟲仍然生龍活虎。
  • 我們常吃的4種食物裡,竟有這麼多種寄生蟲!
    爆炒田螺、水煮魚、三文魚壽司、涮火鍋……光是看著這些名字就讓人忍不住想流口水了,但你知道嗎,這些你愛吃的食物裡,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那就是寄生蟲。寄生蟲對人體的損害多是掠奪營養,引起炎症,阻塞血管等,有害而無益。
  • 5種水果聰明人從不碰,或是寄生蟲的窩,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生活中多吃新鮮的水果有助於身體健康,因為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還有助於美容養顏。夏季是大量水果上市的季節,此時各種時令水果也不斷出現,能夠滿足人們的食慾,但並非所有的水果都適合人們食用,甚至有些水果吃多了對身體不利,聰明人從不碰。5種水果聰明人從不碰,或是寄生蟲的窩,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 再三告誡:5種常見蔬菜,可能含「寄生蟲」超標,勸你少碰為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越來越豐盛,在平時口味也是多種多樣,多數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慾,所以忽略了食品的健康問題,從而影響個人的健康。而且,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少吃肉,多吃菜,對身體有益,雖說常吃蔬菜對身體有好處,有助於身體補充所需的維生素以及多種微量物質,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適合。
  • 寄生蟲的入侵能否影響人類大腦進化?
    寄生蟲是否影響人類神經進化?幾十年前就應該有人想到:既然寄生蟲已經困擾真核生物數百萬年,它們的盛行可能會影響生物進化歷程,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家馬爾科並不是第一個提出人類大腦進化可能受到寄生蟲影響,這種寄生蟲具有操控宿主行為的能力。
  • 自然界的生物,一旦被這些寄生蟲盯上,就會變成行屍走肉
    但其中有一種生活習慣比較特殊的生物群體,它們不需要經過別的生物的同意就直接寄生在生物身上,吸取寄主的營養,讓到寄主慢慢變得不適或者脆弱,甚至是死亡,它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寄生蟲。對我們來說,比較熟悉的寄生蟲有哪些呢?
  • 「壽司的孩子」,壽司分叉幣SUSHIB火熱空投,扛起壽司SUSHI大旗!
    對於近幾天的幣圈來說,壽司SUSHI的熱度應該是首當其衝了,很多人說,成也是它,敗也是它。就DEFI圈,不看大餅,不看ETH,不看EOS,只看SUSHI。最近據小編了解,壽司的優質空投項目SUSHIB,也火熱上線了!
  • 寄生蟲如何應對全球變暖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近20年來有價值的新證據,建立了一個顯示氣候波動下寄生蟲與宿主關係的框架。傳統上,與氣候相關的研究是在長時間尺度上進行的,然而這種獨特的方法研究了日益頻繁的「脈衝升溫」事件如何改變寄生蟲的傳播。
  • 壽司之神覺得溫度對壽司影響大,比如章魚必須熱著吃,口感才好!
    但即便是古典派的代表, 次郎的壽司卻也不斷地在進化, 不管是壽司的外形、調理方式。如果放在時間軸上來看,每一年、每一年其實次郎都有不一樣的想法從他的壽司中傳達出來。臺灣有一本關於次郎壽司的翻譯書, 日文版的成書大約在1997年左右,如果比較書中壽司的照片與現在次郎的壽司, 那外型可真是天差地別,但1997的次郎也已經72歲了。
  • 美好的夜晚和壽司更配哦——家庭版壽司幾步教你學會
    在大阪有一個壽司師傅白石義明經營著一家立式壽司店也就是,去的客人只能站著吃壽司,但是因為他的壽司實在受歡迎,客人多到站都站不下了,所以白石義明便想怎麼才能讓顧客更好更快速地享受壽司呢?有一天他看到啤酒工廠的傳送帶突然便受到啟發,可以用傳送帶送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