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在其他國家都是禁止進入的,在非洲卻是盤中餐

2020-12-04 科普探空使者

1966年,一個小孩從夏威夷帶了三隻大蝸牛回去邁阿密,之後在7年的時間裡,這三隻大蝸牛不斷生長繁殖,數量達到了17000隻。如今,邁阿密當地政府每一年都要花費上百萬美元的資金來應對不斷增多的大蝸牛,但是效果甚微,因為每次的雨季過後大蝸牛就進入爆發性的增加時期,一隻雌性大蝸牛每一年可以產下1200顆卵。

非洲大蝸牛的繁殖能力是眾多動物不可比擬的,它們一年可以產卵4次,每一次可以產下最多300粒卵。而只需要5個月的時間,這些剛出生的卵就可以發育成熟。此外,一隻大蝸牛正常情況下可以活9年的時間,所以面對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入侵物種,很多國家都很是頭疼。一般來說,那些被入侵的地區都是因為通過人員的攜帶,或者非洲大蝸牛通過一些長途交通工具去到其他地方。所以,在國家出入境檢察廳,人們嚴格防範大蝸牛的進入,不然未來這個城市會迎來一場漫長的遊擊戰。

除了美國邁阿密,我國南寧在2013年9月份的時候也出現了非洲大蝸牛的入侵,生存能力極強的它們成為了我國首批16種外來物種當中的其中一個。但就是一種在外國並不受歡迎的動物,在非洲卻成為了當地人的盤中餐。實際上,食用大蝸牛是很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我們平時所見的蝸牛體長不過1釐米左右,而非洲大蝸牛的體長可以達到7釐米,曾經記錄最長的一隻體長是20釐米。在海拔800以下,氣溫15-38℃的地區,非洲大蝸牛都可以生存。它們喜歡夜間活動,以及雨後活動。在被大蝸牛入侵的地區,一場大雨過後,總可以看到非洲大蝸牛的出現。

此外,非洲大蝸牛還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不管是農作物,還是果樹、蔬菜、花卉,它們都會食用。有時候為了讓自己的外殼更為堅硬,它們還會食用水泥,為的是攝入鈣成分。非洲大蝸牛危害的農作物高達500種,而且它們還是眾多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曾經,就有韓國的漁民食用了非洲大蝸牛之後感染了腦炎。另外,非洲大蝸牛身上還會攜帶深奧貓圓線蟲、脊形管圓線蟲、血吸蟲等等。因此,非洲大蝸牛已經成為了很多國家禁止入內的物種。

那麼,這時候有人可能就會有疑問了,既然非洲大蝸牛有如此之大的危害,為何非洲的人民還是會選擇食用它們呢?這是因為非洲大蝸牛的肉質還是很鮮美的,而且在非洲物資貧困的地方,人們原本就難以填飽肚子了,為了生存他們只能吃非洲大蝸牛。有趣的是,因為非洲人民的食用,非洲大蝸牛在非洲對於農作物的禍害並沒有那麼大。

相關焦點

  •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螃蟹,腿可伸出3米長,鯊魚是它的盤中餐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食物也不再僅限於吃飽,而更追求味覺上的體驗。各種不同的美食也逐漸進入普通人的生活裡,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裡遊的因有盡有。
  • 非洲的巨大蝸牛「跳」著入侵的物種,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
    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沿海地區的人們在雨後的草地上,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巨大的蝸牛!有專家提醒,這種大蝸牛是一種害蟲,不僅危害農作物、樹木、果樹、蔬菜、花卉等多種植物,而且還危害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體的中間宿主,特別是結核和嗜酸性腦膜炎,如果食用會造成極大危害。有「知心」的人認為,這種蝸牛並不可怕,早在90年前就來到廈門。
  • 非洲大蝸牛究竟有多恐怖?
    以前美軍還把這種蝸牛當做軍隊儲備糧,比較耐儲存。非洲巨型陸生蝸牛是典型的全球性災害,它為世界帶來了物種入侵的威脅。這種蝸牛原產於非洲東海岸,但現在遍布亞洲,環太平洋區域和美洲——事實上,除了澳洲以外的所有北回歸線以內的大陸和島嶼都已經被這種大蝸牛佔領了。
  • 非洲物種「入侵」中國,還是寄生蟲的原宿主,連中國吃貨都認慫
    隨著旅遊業的大火,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因此也就出現了關於物種入侵的問題,很多物種都開始隨著人類的腳步,入侵到了很多的國家,而中國可以說是入侵物種最多的國家之一了,據說物種入侵名錄上記載的100多種入侵物種,有一半都曾入侵過中國。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
  • 非洲野味不怕中國吃貨,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狂不起來
    不過,在我國南方,卻可以見到一種幾乎可以有成年人一張臉那麼大的蝸牛,光是外殼,最大就可以超過20釐米了,很多人平時家裡養的巴西龜,都麼有這種蝸牛大,那麼,它們是如何變這麼大的呢?難道是基因突變了嗎?其實,這種蝸牛並不是我國的本土物種,而是屬於一種外來入侵的蝸牛,它來自於非洲,被叫做褐雲瑪瑙螺,俗稱就是「非洲大蝸牛」。
  •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身長4米連鯊魚都不是它對手,卻成人類盤中餐
    這種「螃蟹」不同於一般的螃蟹,它可以稱的上是世界上最大的螃蟹了,它們吃的食物也是令人大吃一驚,那就是鯊魚,而且它們的壽命也是非常長的,一般可以長達數百年。 這是螃蟹就是「巨蟹蟹」,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甲殼類動物,它們的身體一般是呈深橙色的,有十長肢,最大的腿伸長以後可長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年的蝸牛殼長一般為7至8釐米左右,最大則能超過20釐米。一般非洲大蝸牛是夜行性動物,屬於雜食性,基本上都是在潮溼的環境當中活動,尤其喜歡在下雨天以及夜間的時候出沒。非洲大蝸牛在平常的時候都躲在陰涼的地方,並且會在自己的殼口出做上一層白膜,只露一個小孔供自己呼吸,等到環境適合的時候再出來活動。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水泥都能吃,國人束手無策,在非洲難以生存
    01非洲大蝸牛入侵我國,最大體長能超過20釐米近幾年來,我國對於外來入侵物種管控得非常嚴格,但總有一些漏網之魚令我們非常頭疼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年的蝸牛殼長一般為7至8釐米左右,最大則能超過20釐米。一般非洲大蝸牛是夜行性動物,屬於雜食性,基本上都是在潮溼的環境當中活動,尤其喜歡在下雨天以及夜間的時候出沒。非洲大蝸牛在平常的時候都躲在陰涼的地方,並且會在自己的殼口出做上一層白膜,只露一個小孔供自己呼吸,等到環境適合的時候再出來活動。
  • 勿將野生動物當做你的盤中餐
    勿將野生動物當做你的盤中餐 2020-11-20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非洲大蝸牛
    因為嚴重影響生態,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非洲大蝸牛成體最大殼長可超過20釐米,殼直徑達7-8釐米。非洲大蝸牛以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因此在大部分的地區都被視為入侵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 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中國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就是,啥都能做成美食的國家,亞洲鯉魚,小龍蝦,豬大腸,鮑魚,扇貝等,甚至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都能被我們國人吃到被保護。最大的非洲大蝸牛還上過金氏世界紀錄,最大標本是長39,殼27.3(此處數字單位均為釐米)重量為900克。聽完這組數據,瞬間感覺自己的手不夠用了,感覺比自己的手掌還大,堪比一條普通的小狗。
  • 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遇到它,劇毒無比的眼鏡蛇也只能成為盤中餐!
    提到蜥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由於獨特的外表和好養不粘人,讓它成為了一部分寵物愛好者的首選之一。因為細長的身體像極了蛇,加上有四隻腳,因此人們給了一個有趣的稱號「四腳蛇」。全世界每個角落幾乎都有它的存在,全球已知的一共有3千多種,屬於冷血動物。
  • 法國蝸牛是世界名菜,非洲蝸牛卻遭人嫌棄,中國吃貨看到都躲著走
    法國蝸牛和魚翅、乾貝、鮑魚一起被並稱為「世界四大名菜」,法國的蝸牛料理是全世界都知名的美食,他們將蝸牛處理後,加上各種配菜和調料,做成法式焗蝸牛、洋蔥炒蝸牛、燴燒蝸牛、滑蛋蝸牛等等,一般作為法餐的頭盤菜。
  • 恐怖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從非洲一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
    除了這五個亞種以外,另有一個變種就是白玉蝸牛,這種大蝸牛是非洲蝸牛的白化種,因為潔白無瑕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所以也常被當做寵物來養。事實上除了白玉蝸牛以外,其他的非洲大蝸牛亞種統統都被我國化為了「外來入侵物種」,並且它們也是危害最嚴重的十六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世界上最大的蝸牛,被列為世界10大入侵物種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它的老家在非洲東部,傳聞它們也是二戰時的美軍儲糧。上世紀30年代被人們當食物引進到福建、臺灣進行養殖,但當時缺乏控制和環境隔離,它們逃到了大自然中建立了種群並開始擴散。 非洲大蝸牛在我國算是不折不扣的入侵物種,廣泛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等地。發育成熟的個體一般有7、8釐米,最大則可以長到20多釐米。由於它很大,特別能吃,更過分的是它繁殖非常迅速。
  • 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原標題:非洲大蝸牛來襲,它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外來的入侵生物是破壞本土生態環境的「主力軍」。它們可能是動物,也可能是植物,往往通過運輸、貿易、旅遊等人類活動而偶然進入本土。  在中國吃客吵鬧著要幫別國消滅小龍蝦、牛蛙和大閘蟹的時候,大家是否知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 「最可憐」5大入侵物種,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成人們「盤中餐」
    「最可憐」5大入侵物種,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成人們「盤中餐」說到外來物種,我們最為熟悉的肯定就是小龍蝦了,小龍蝦自從傳入我國,就一直被我國人民一頓胡吃海喝的吃,它從一個侵略性極強的外來物種,一下變成了人們的盤中餐,每次吃夜宵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小龍蝦的登場
  • 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繁殖能力極強,已給多國生物造成威脅
    非洲大陸上有一種十分龐大的蝸牛,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強,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就入侵臺灣了。談到生物入侵的話題時,我們腦海中通常會出現水葫蘆、巴西龜等生物的形象,因為這些生物曾經作為生物入侵典型案例被寫入中學的生物教材。實際上除了這些曾在我國或者正在我國某些地方泛濫的物種之外,其他國家也存在著一些「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例如接下來要介紹的非洲大蝸牛。
  • 法國蝸牛可以吃,中國蝸牛為什麼不可以?專家:還真的不行
    大家都知道法國人喜歡吃蝸牛,他們有一道名菜叫「法式焗蝸牛」,我每次去薩莉亞吃飯都喜歡點一盤來吃,味道還不錯,跟平時吃肉差不多,口感甚至比肉還嫩些。蝸牛是怎樣爬上法國人的餐桌的?蝸牛被稱為「肉中黃金」在法國人看來,蝸牛被視為「肉中黃金」,營養豐富而且具有藥用價值。當今,蝸牛與魚翅、乾貝、鮑魚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名菜,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上等食品。蝸牛蛋白質含量高於牛、羊、豬肉,脂肪卻大大低於它們,並含有各礦物質和維生素,是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以及久病體弱者的食療首選。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人類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讓物種入侵也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這種蝸牛是陸的最大的蝸牛之一,身子攤開幾乎能平鋪整個手掌。每當雨季來臨,這種巨型蝸牛的爆炸式增長會讓很多南方人都為之發狂。這種蝸牛的成體殼長7-8釐米,最大可超過20釐米。它們的食譜從農作物、林木、瓜果等眾多植物,甚至還有紙張和同伴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