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青年學者、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黃英偉病逝,年僅41歲

2020-12-11 新京報

12月9日,中國經濟史學會發布唁電:驚悉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優秀的青年學者黃英偉研究員病逝,敝會同仁萬分悲痛!深感惋惜!黃英偉同志英年早逝,是中國經濟史學界的一大損失!

黃英偉資料圖

中國經濟史學會稱:黃英偉同志入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以來,將經濟史研究作為畢生的事業追求,對人民公社時期的工分制、農戶收入、農業生產效率等問題都有很傑出的研究,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發表了多篇重要論文,是經濟所青年學術骨幹。黃英偉同志為了讓自己的研究具有紮實的基礎,他還東奔西走地收集了大量的有關史料,在資料整理和建設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黃英偉同志為人親和敦厚,誠樸待人,勤奮擔當,堪稱楷模。

據公開信息,黃英偉出生於1979年,河北省隆化縣人,201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進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攻讀博士後。之後被評為副研究員、研究員。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官網:黃英偉是《經濟學(季刊)》、《中國經濟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和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匿名審稿人,其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經濟史、經濟增長、農業經濟、農村人民公社,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人民公社時期農戶收入研究」、中國社科院重點國情調研項目「蘇北『蠶桑第一鎮』的發展之路」等多個項目,2018年至今一直擔任中國社科院創新工程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早期形成」執行研究員。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官網,2003年至2018年,黃英偉發表了《關係對集體制農戶收入的影響》等35篇學術論文;2009年至2018年,出版了《中國農業經濟史教材》、《工分制下的農戶勞動》等6部學術著作。

新京報記者 王姝

相關焦點

  • 黃英偉病逝,年僅41歲
    12月9日,中國經濟史學會發布唁電:驚悉中國經濟史研究領域優秀的青年學者黃英偉研究員病逝,敝會同仁萬分悲痛!深感惋惜!黃英偉同志英年早逝,是中國經濟史學界的一大損失!中國經濟史學會稱:黃英偉同志入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以來,將經濟史研究作為畢生的事業追求,對人民公社時期的工分制、農戶收入、農業生產效率等問題都有很傑出的研究,出版了多部學術專著,發表了多篇重要論文,是經濟所青年學術骨幹。
  • 《中國經濟史的大分流與現代化》 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中理解經濟
    馬德斌,經濟學家,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與東亞經濟的長期增長,現為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曾就職於美國密蘇裡大學聖路易分校、日本政策研究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他是亞洲經濟史學會和國內量化歷史研究的發起人之一。
  • 中國科大林毅恆教授、何玉明研究員獲「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會微信公眾號10月27日消息 日前,求是科技基金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獲獎名單,中國科大林毅恆(05210)教授、何玉明(SA07234)研究員獲獎。2015至2016年在德國維爾茲堡大學技術物理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2016年底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作,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何玉明長期專注於對高品質半導體量子點單光子源的產生和基於過渡金屬硫化物單原子層中缺陷型單光源等領域中的若干關鍵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
  • 我區兩名青年學者參加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
    2020年9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以線上會議形式如期舉行。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黨委書記王立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所長張志強、《哲學動態》編輯部主任陳薇分別在會上致辭,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等廣西青年學者參加了論壇。
  • 國科大經管學院第一期「青年學者論壇」舉辦 -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
    2020年11月中旬,國科大經管學院第一期青年學者論壇在雲端舉行,特別邀請到楊朦晰與賀舟兩位老師作為主講人,與聽眾分享自己的近期研究內容與方法。楊朦晰老師主要分享了中國情境下領導力研究知識圖譜與演進的相關內容,以便大家了解組織行為學在中國情境下的進展以及如何在職場中創造較好的員工體驗等問題。
  • 四川29個"小鮮肉"入圍"青年千人計劃" 最小博士僅29歲
    昨日,「88年的『海歸』陸盈盈被浙大聘為教授、博導」的消息在網絡瘋傳,隨後學校發出更正,稱只是聘用其為特聘研究員。另一個的關注焦點則是她成為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裡最年輕的學者。記者獲悉,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29名四川博士也同時入圍,其中四川大學的鈕大文與餘達剛僅比陸盈盈大兩歲。
  • 經濟學東漸與中國經濟史學的成長
    經濟學東漸推動中國經濟史學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經濟學的理論工具與分析方法逐漸嵌入中國經濟史學研究。經濟學東漸改良了現代中國經濟史學形成與發展的內生基因,改變了以往作為專門史的學科成長格局,拓展並豐富了學科成長路徑。自此,中國經濟史學開始由敘述走向分析,經濟學東漸與中國經濟史學的成長結下不解之緣,經濟學的經濟史破繭而出。
  • 《中國芯—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博士傳》發布 追思江上舟病逝一周年
    江上舟2012年7月3日,由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的《中國芯--戰略型科學家江上舟博士傳》新書出版座談會,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中科院院士、原科技部部長徐冠華,以及來自科技部、教育部、商務部、中國工程院、中芯國際、同濟大學等單位的嘉賓100多人參加了座談會,共同緬懷江上舟同志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
  • 2019年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招聘公告
    2019年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招聘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9北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北京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招聘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浦江創新論壇 | 這群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青年學者們會聊點啥?
    10月27日晚,2020浦江創新論壇攜手Science/AAAS,將舉辦一場科技創新青年線上峰會。此次峰會以「未來科研,聆聽青年學者的聲音」為主題,受邀嘉賓均是Science/AAAS青年科學家獎獲獎人,或是來自中國領先科研機構的傑出青年學者。
  • 浙大致歉澄清陸盈盈成博導:是特聘研究員(圖)
    近日,27歲女生陸盈盈成浙大教授、博導一事備受媒體關注,而26日上午9點49分,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發布《致歉》,聲明陸盈盈的職務是特聘研究員,並非教授、博導,全文如下:「國家『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陸盈盈博士被浙江大學聘為特聘研究員,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之前的網頁內容有誤,致歉。」
  • 《馮至譯文全集》面世,所譯歌德、裡爾克等大師作品受到眾學者稱讚
    18日,由世紀文景與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聯合舉辦的「重讀『外來的養分』——《馮至譯文全集》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馮至是我國傑出的詩人、作家、學者、翻譯家,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曾任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首任系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和外國文學研究所首任所長,後當選中國作協副主席。
  • IEEE Fellow 2019 名單出爐,41 位華人學者入選
    2002年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獎(CAREER Award),分別於2005年和2011年兩次獲美國計算機協會動畫年會最佳論文獎,2007年獲中國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學者合作基金(海外傑青)資助。
  • 12位青年學者獲得2020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條例》,經同行評議,中國化學會獎勵工作委員會決議,授予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桂敬漢等12位優秀青年化學工作者「2020年度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 會·聚︱歷史學者們奔波在路上的11月
    主辦方: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主題:「滿語與清史研究」工作坊時間:11月2-4日主辦方: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主題:第一屆「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史」學術論壇暨青年學者工作坊時間:11月9-10日主辦方: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生態文明研究院主題:「跨國史視野下的近代中國與世界」青年學者專題研討會時間:11月9-10日主辦方: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經濟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 中國經濟社會學40年:傳統、當下與未來
    摘 要:作為架接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的一門學問,經濟社會學是當今最為活躍和最富有前景的社會學研究領域之一。中國經濟社會學的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雖然深受20世紀70年代以後國外經濟社會學復興的影響,但新中國成立以前的社會學家便已奠定對經濟展開社會學分析的傳統。當代學者並不是以賡續理論傳統而是以轉換學術範式的方式接續了早期中國社會學的傳統。
  • 24歲被委以重任、35歲破格晉升,41歲他候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政事兒」注意到,在這222位候選人中,最年輕的是出生於1978年1月的王東,現年41歲。他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專業為電氣工程,提名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4月30日,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在531位候選人中,王東也是最年輕的。
  • 金屬所孫明月研究員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金屬所孫明月研究員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近年來,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的支持下,金屬所孫明月研究員及其團隊在研究部負責人的指導和帶領下,突破了大鍛件「以大制大」的思路局限,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金屬構築成形思想。
  • 牛頓22歲證明廣義二項式定理,中國青年科學家又將如何改變世界
    圖|從左至右依次為青年時期的愛迪生、特斯拉和愛因斯坦1905 年,年僅 26 歲的愛因斯坦就在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同一年,他還給出了光電效應定律的最新理論解釋,後續延展出來的相對論研究和量子力學重塑了人類對自然和時空的認知,奠基了近現代物理學。
  • 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新時代中國青年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鄔滄萍,全國政協委員、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王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李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年研究》雜誌主編劉俊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副校長杜鵬等出席活動。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有關地方和兄弟高校團委主要負責人以及中心首批特約研究員代表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