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品」認證助「桂味」走上灣區餐桌

2020-12-06 金臺資訊

在深圳華潤萬家超市,白領胡文佳正在選購芒果,眾多品種讓她陷入「選擇困難」。

此時的百色市,芒果季剛過,田陽區易地搬遷戶羅玲芬頭戴草帽,手持修枝剪,讓每個枝丫只留下4—5片葉子。她說:「這樣來年的芒果才能長得好。」

深圳的白領和田陽的果農,本來毫不相干的兩個人,因為「深圳標準·圳品」而有了交集。

胡文佳最終做出了選擇,她拿起一枚黃澄澄的百色芒果,上面貼著一個銀底藍邊的標籤——「深圳標準·圳品」。

與她平時看到的芒果不同,這些芒果果肉飽滿、大小適中。掃描商品標籤上的二維碼,可以看到詳細的芒果「簡歷」:產品規格、生產日期,土壤、水質的檢測報告,供深食品評價證書,並附有產地圖片——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

這些芒果來自羅玲芬工作的果園——田陽區農林生態脫貧產業核心示範區。該園區於2016年5月啟動,規劃面積20萬畝,目前已完成15000畝優質芒果示範基地建設。其中就有1000畝「圳品」芒果基地。

田陽區是中國芒果之鄉,芒果種植面積40.6萬畝,種植戶近5萬戶,今年總產量達28萬噸。不僅是芒果,廣西的扶貧產業遍地開花,是名副其實的「菜籃子」「果園子」「糖罐子」。如何把貧困群眾種養出來的產品賣出去,成為粵桂扶貧協作的重要內容。

開展消費扶貧是探索脫貧長效機制的創新舉措。深圳通過幫扶協作,推進廣西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化,以「圳品」認證為抓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讓越來越多「桂味」走進大灣區市場。

「圳品」是深圳市政府一套高品質、高標準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融合了國家標準與香港標準。通過「圳品」認證的產品,從生產到運輸、銷售,每個環節都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認證,並可實現食品安全溯源。「桂味」有了「圳品」認證,打通了到深圳餐桌的路徑,也將兩地人的生活緊緊勾連。

在田陽,6063戶易地搬遷戶在核心示範區都分到一畝地;在基地務工的,年人均收入可達1.6萬元;更重要的是,貧困群眾學到了技術,接觸了市場,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

截至目前,廣西共有兩批15個基地、28個產品獲得「圳品」稱號。百色芒果、田陽小番茄、巴馬香米、環江沃柑、大化冰鮮雞……越來越多「桂味」走進大灣區消費者的餐桌。今年以來,廣東採購銷售廣西貧困地區農產品超過92.95億元。

掛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的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鄺兵說,「圳品」認證廣西農產品是消費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的重要探索,通過構建指導性標準體系,彌補廣西農產品缺乏相應標準的短板,進一步提高廣西農產品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水平。

據悉,未來3年,深圳和廣西將共建30個以上廣西農產品供深基地,建立從種植養殖到市場銷售的農業供應鏈。「圳品」將攜手廣西優質豐富的農產品產業鏈向高端、高價值延伸,走進深圳各大型商場、超市。(記者 韋鵬雁 夏 凡)

相關焦點

  • 田陽我市大力推動「圳品」認證工作
    助力優質農產品走進灣區市場 我市大力推動「圳品」認證工作   日前,廣西供應深圳及大灣區農產品示範基地籤約認證暨廣西優質農產品「圳品」發布儀式在深圳舉行,現場公布第二批廣西優質農產品其中深圳市源興果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田陽興茂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申報的火龍果通過評審,榮獲「圳品」認證。這是繼悅合、百集、創新、青創農業芒果基地和陽生優品番茄基地的農產品獲得首批「圳品」認證後,田陽區又一特色農產品獲頒「圳品」。   廣西田陽興茂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產品成功入選「圳品」,是我市大力推動「圳品」認證工作的縮影。
  • 我市又有2個農產品通過「圳品」認證
    記者 趙婧報導:10月26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自8月份沁州黃小米通過「圳品」認證以來,近日,我市又有2家企業的2個農產品通過供深食品評價,允許使用「圳品」標識並進駐深圳各大商超。至此,我市共有3家企業3個農產品通過「圳品」認證,分別是山西沁州黃小米(集團)有限公司的沁州黃小米、沁源縣好樂草莓莊園種植有限公司的好樂草莓、長治市雲海外貿肉食有限公司的凍兔肉。「圳品」是深圳市推出的對標國際一流、嚴格篩選出來的供深食品,整個申報流程十分嚴格。
  • 咱深圳人的「圳品」現在咋樣了?
    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圳品」再次交上了一份「從田間到餐桌」的完美答卷,一起來看看這份答卷內容吧~ 「圳品」作為由市市場監管局打造的食品領域「城市品牌」,從2019年8月31日第一批產品上市至今,所取得的成績超乎很多人的預料。深圳市民在過去一年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圳品」知名度也如日中天。
  • 「圳品」認證再加力 粵桂產業協作又添重要抓手 鄺兵率隊到自治區...
    鄺兵率隊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座談劉俊介紹,為進一步推進「圳品」認證工作,在區直層面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已經成立推動廣西優質農產品認證「圳品」等標準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今後全區「圳品」認證工作,專班下設綜合協調組、品牌標準小組、宣傳推廣小組和資金保障小組。
  • 「圳品」——打造高質量食品安全戰略工程
    「圳品」是指企業自願申報,經評價合格的符合供深食品標準體系要求的食品和食用農產品,是建立在更高標準之上的城市食品品牌。以前,經常有市民跑到「深圳河對岸」去「打醬油」,現在,有了「圳品」,深圳百姓吃得更放心。2019年,深圳推出「圳品」,從農田到餐桌,每個環節都經過嚴格評價,打造高質量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
  • 我市4個優質農產品入選「圳品」
    我市4個優質農產品入選「圳品」獲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通行證」 本報訊(記者 馮婷婷 通訊員 劉曉美)近日,2020中國·深圳(第6屆)國際現代綠色農業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式上,41家企業的103個「圳品」產品正式發布上市,我市4個優質農產品入選。2018年,深圳市啟動實施了「食品安全戰略工程」,對標國際先進標準與技術法規,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推出了「圳品」。由於其標準高、監督嚴格、評價嚴謹,逐漸成為「優質、嚴選食品」的代名詞。
  • 「圳品」,守好百姓菜籃子裡的幸福
    為此,深圳推出了供深食品標準體系,該標準由深圳標準促進會研製、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第三方複查,最終選出首批18款供深食品,賦予「圳品」標誌使用權,並於8月31日正式上架深圳盒馬鮮生、天虹商場等商超。目前,「圳品」已上市20多天,隨著消費者對「圳品」認知度的逐步提升,銷售額也穩步增加。
  • 健力寶飲料走上中國新年餐桌
    健力寶飲料走上中國新年餐桌 2021年01月11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近幾年,隨著時代發展,人們追求的不僅僅是飲料的口感,對飲料的包裝也有了一定的審美要求。在這樣情況下,健力寶不斷進行產品的迭代升級和包裝改良,也不斷帶給消費者驚喜。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25 08:53:51 不過,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首當其衝的便是要開發「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培養肉生產中,70%的成本來自培養基中的血清,只有大幅度降低培養基的成本,人造肉才能真正走向產業化。」丁世傑說,血清取材於動物,能提供多種營養,在細胞培養中起到關鍵作用。但其成本較高,例如,牛血清售價每500毫升就要幾千元,所以需研發無血清培養基。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
    我科學家用幹細胞技術20天培養出50克人造肉,但——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5到10年「目前,我國細胞培養肉的研究,還面臨三大挑戰,包括高純度幹細胞的提取及乾性維持、無血清培養基研發和幹細胞的大規模高密度培養
  • 走上餐桌的雜草,也帶來了可怕的怪病
    在一些自然條件較差的地方,吃不上小麥的窮人只能靠野草籽度日,於是黑麥逐漸作為小麥的替代品走上餐桌。在人們的悉心培育下,黑麥最終成為了全球廣泛栽培的糧食作物。黑麥的麥粒。圖片:Agronom / wikimedia黑麥是麥類作物中最耐寒的,同時還耐旱、耐貧瘠、耐連作。擁有這麼多優點,要不是它麵粉品質差,或許早就把小麥擠下神壇,成為人類新寵了。
  • 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要逾越哪些鴻溝?
    不過,細胞培養肉走上餐桌,還有多條鴻溝需要跨越。首當其衝的便是要開發「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培養肉生產中,70%的成本來自培養基中的血清,只有大幅度降低培養基的成本,人造肉才能真正走向產業化。」 丁世傑說,血清取材於動物,能提供多種營養,在細胞培養中起到關鍵作用。但其成本較高,例如,每500毫升牛血清售價就要幾千元,所以要研發無血清培養基。
  • 實驗室培養肉品有望走上餐桌
    實驗室培養肉品有望走上餐桌 原標題:   本報記者 聶翠蓉 綜合外電  香噴噴的烤火雞是感恩節的主打菜。根據該理念,到2030年,餐桌上的動物蛋白將通過生物反應器生產提供,未來動物養殖或將被全面取代。  「人工培養肉質」受追捧  莫茲扎克的理念也被稱為「體外肉質培養」。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雜誌近日報導,2013年,荷蘭科學家馬克·波斯特參加英國的一檔電視秀,他利用生物技術培養的肉為原料,製作並吃掉第一個「人造肉漢堡」。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地球上的微生物登上太空微生物被譽為「地球之王」,在地球上已存在35億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廣泛存在於空氣、水、土壤及其它生態系統中,在生物圈和地球物質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地球上的微生物登上太空  微生物被譽為「地球之王」,在地球上已存在35億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廣泛存在於空氣、水、土壤及其它生態系統中,在生物圈和地球物質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身長達3至6米的亞馬遜巨骨舌魚,擺脫瀕危,走上餐桌
    現在,得益於廚師們的高超廚藝,巨骨舌魚已經慢慢的走上了裡約熱內盧高檔餐廳的餐桌。其白色的肉質,細膩而順滑,口感類似於鱈魚等白色海魚的味道,受到當地人的青睞。
  • 世界級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並稱為世界四大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世界四大灣區之一。我們現在分析一下四大灣區發展狀況:中國廣州夜景從2019年各大灣區GDP總額全國佔比來看:東京灣區為31%, 紐約灣區為9%,舊金山灣區為4%,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總量為1.72萬億美元,位居四大灣區第二位,僅次於紐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GDP總額全國佔比
  • 有了他們牽線,密雲不老屯糖心蜜薯走上市民餐桌
    就在11月10日,首批「不老屯糖心蜜薯」上線銷售,迅速走上了北京等地消費者的餐桌。燕落村的蜜薯種植戶介紹,該村緊鄰密雲水庫,不僅整體自然氣候良好,地下還有富含微量元素的麥飯石。生長在這裡的蜜薯採用了優質的西瓜紅種子,用麥飯石水澆灌,通過原生態種植不使用農藥,蜜薯口感軟糯香甜,吃起來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