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華潤萬家超市,白領胡文佳正在選購芒果,眾多品種讓她陷入「選擇困難」。
此時的百色市,芒果季剛過,田陽區易地搬遷戶羅玲芬頭戴草帽,手持修枝剪,讓每個枝丫只留下4—5片葉子。她說:「這樣來年的芒果才能長得好。」
深圳的白領和田陽的果農,本來毫不相干的兩個人,因為「深圳標準·圳品」而有了交集。
胡文佳最終做出了選擇,她拿起一枚黃澄澄的百色芒果,上面貼著一個銀底藍邊的標籤——「深圳標準·圳品」。
與她平時看到的芒果不同,這些芒果果肉飽滿、大小適中。掃描商品標籤上的二維碼,可以看到詳細的芒果「簡歷」:產品規格、生產日期,土壤、水質的檢測報告,供深食品評價證書,並附有產地圖片——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區。
這些芒果來自羅玲芬工作的果園——田陽區農林生態脫貧產業核心示範區。該園區於2016年5月啟動,規劃面積20萬畝,目前已完成15000畝優質芒果示範基地建設。其中就有1000畝「圳品」芒果基地。
田陽區是中國芒果之鄉,芒果種植面積40.6萬畝,種植戶近5萬戶,今年總產量達28萬噸。不僅是芒果,廣西的扶貧產業遍地開花,是名副其實的「菜籃子」「果園子」「糖罐子」。如何把貧困群眾種養出來的產品賣出去,成為粵桂扶貧協作的重要內容。
開展消費扶貧是探索脫貧長效機制的創新舉措。深圳通過幫扶協作,推進廣西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化,以「圳品」認證為抓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讓越來越多「桂味」走進大灣區市場。
「圳品」是深圳市政府一套高品質、高標準的供深食品標準體系,融合了國家標準與香港標準。通過「圳品」認證的產品,從生產到運輸、銷售,每個環節都經過一系列嚴格的認證,並可實現食品安全溯源。「桂味」有了「圳品」認證,打通了到深圳餐桌的路徑,也將兩地人的生活緊緊勾連。
在田陽,6063戶易地搬遷戶在核心示範區都分到一畝地;在基地務工的,年人均收入可達1.6萬元;更重要的是,貧困群眾學到了技術,接觸了市場,增強了自我發展能力。
截至目前,廣西共有兩批15個基地、28個產品獲得「圳品」稱號。百色芒果、田陽小番茄、巴馬香米、環江沃柑、大化冰鮮雞……越來越多「桂味」走進大灣區消費者的餐桌。今年以來,廣東採購銷售廣西貧困地區農產品超過92.95億元。
掛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的廣東省第二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鄺兵說,「圳品」認證廣西農產品是消費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的重要探索,通過構建指導性標準體系,彌補廣西農產品缺乏相應標準的短板,進一步提高廣西農產品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和品牌化水平。
據悉,未來3年,深圳和廣西將共建30個以上廣西農產品供深基地,建立從種植養殖到市場銷售的農業供應鏈。「圳品」將攜手廣西優質豐富的農產品產業鏈向高端、高價值延伸,走進深圳各大型商場、超市。(記者 韋鵬雁 夏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