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僑城溼地裡那自帶扇子的小萌物,扇尾沙錐
文:深圳觀鳥會-華僑城溼地 扇尾沙錐因為尾羽張開像一把扇子而冠名「扇尾」,扇尾沙錐屬於中等體型的鳥類,體長約26釐米,色彩明快,兩翼細而尖,嘴長。扇尾沙錐,攝影:長弓它屬於丘鷸科沙錐屬的水鳥,在中國東北和西北新疆為夏候鳥,長江以南則為冬候鳥。春季於3-4月,少數遲至5月上旬遷到東北繁殖地,秋季於8-9月離開繁殖地往南遷徙,少數遲至10月才往南遷。遷徙時常成鬆散的小群遷飛。
-
每日一鳥(210期)——大沙錐
它是體型略大(28釐米)而多彩的沙錐。兩翼長而尖,頭形大而方,嘴長。野外易與針尾沙錐混淆,但大沙錐尾較長,腿較粗而多黃色,飛行時腳伸出較少。與扇尾沙錐區別在尾端兩側白色較多,飛行時尾長於腳,翼下缺少白色寬橫紋,飛行時翼上無白色後緣。與澳南沙錐較難區別,但大沙錐初級飛羽長過三級飛羽。春季時胸及頸較暗淡。
-
扇尾沙錐飛行過程中撞上玻璃門 眨著眼睛被人救起
(林業供圖) 林業人員將這隻扇尾沙錐帶去野外放生。 扇尾沙錐撞上玻璃門 眨著眼睛被人救起 昨日8時許,金山西路的天成大廈裡,忙碌的工作人員突然聽到玻璃門傳來「嘭」的一聲悶響,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一隻披著灰色羽毛、嘴巴長長的小鳥躺在玻璃門前,原來這隻小鳥在飛行過程中撞到了玻璃門。小鳥不斷眨著眼睛,工作人員李先生將小鳥抓住,用紙箱子裝著,報警聯繫了林業人員。
-
這種鳥的嘴巴又細又長,看起來簡直像是大號增肥版的蚊子
以下是十七種沙錐的具體名稱:孤沙錐、澳南沙錐、林沙錐、針尾沙錐、大沙錐、非洲沙錐、馬到沙錐、斑腹沙錐、扇尾沙錐、美洲沙錐、南美沙錐、山沙錐、長嘴沙錐、巨沙錐、大厚嘴沙錐、火地島沙錐、安第斯沙錐。而另外一種號稱「大沙錐」的沙錐,其實在體型方面相對於其他沙錐來說並沒有什麼優勢,即便是成年後的雄性大沙錐體長也不過只有28釐米左右,雌性的體型就更小了。
-
金頭扇尾鶯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金頭扇尾鶯
金頭扇尾鶯,拉丁名為是Cisticola exilis,別稱黃頭扇尾鶯,Golden-headed Cisticola,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雀形目、鶲科的一種動物,命名時間在Horsfield,1827,命名人為Vigors。
-
鳥歸中堂生態靚
■海南藍仙鶲■黃胸鵐■林鷸近年來,中堂鎮全面推進水汙染治理攻堅戰、藍天保衛戰、淨土防禦戰等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引來扇尾沙錐、林鷸■八聲杜鵑■黑翅鳶天藍水清百鳥還正值候鳥遷徙之季,中堂近來多了許多鳥類,它們棲息、飛翔於樹林、溼地公園、田間地裡、水美豐草之處……如今中堂已然成了鳥的天堂。
-
揚州冬候鳥多達62種 首現針尾沙錐等保護動物
「每年拍的其實都不一樣,今年冬候鳥我第一張拍到的是北紅尾鴝。」記者看到,今年冬候鳥「第一張」的北紅尾鴝是拍的「側臉」,看起來一副「傲驕」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揚州冬候鳥多達62種冬季的揚州是冬候鳥的天堂。據統計,揚州有記錄的冬候鳥多達62種。其中,丹頂鶴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日本松雀鷹、普通鵟、大天鵝、小天鵝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看圖識鳥,手機百科圖文!
灰頭鵐雌鳥 虎紋伯勞成鳥黑尾蠟嘴雀雌鳥棕扇尾鶯扇尾沙錐
-
石獅多部門聯合開展觀鳥護鳥行動 部分候鳥變留鳥
4月13日下午,春光明媚,海風吹拂,泉州灣河口溼地水頭村段的灘涂上,一隻只大小白鷺或低頭覓食,或展翅高飛,或駐足休憩,而這些美麗的「倩影」,被灘涂邊上的幾個高清照相機鏡頭一一記錄下來……原來,以福建省第38屆「愛鳥周」為契機,石獅市直城建系統黨委聯合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泉州林業局、泉州市觀鳥學會開展「同心呵護鳥類,共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的觀鳥護鳥主題黨日活動
-
揚州首現燕隼澤鷸紅喉姬鶲 鳥家族再增新成員
候鳥遷徙季,揚州鳥友再次有了很多收穫,先後記錄到3種「新揚州鳥」,它們分別是燕隼、澤鷸和紅喉姬鶲。截至目前,揚州「鳥家族」已有216個成員了。 澤鷸在揚州也是過境鳥,它們夏季在西伯利亞繁殖,秋冬季節則南遷到中南半島、澳大利亞等地越冬。目前,揚州記錄到的鷸鳥種類多,比較常見的有扇尾沙錐、鶴鷸、黑翅長腳鷸、白腰草鷸等。眼下,扇尾沙錐、黑翅長腳鷸等已來到揚州越冬。
-
扇尾鶯科之褐頭鷦鶯
對屬於扇尾鶯科的褐頭鷦鶯、黃腹鷦鶯和屬於鶯科的長尾縫葉鶯,我好長時間不能確切地區分它們。直到這次到深港拍鳥,三種鳥全部收錄,經反覆比對,才搞清楚它們的區別。編輯不易,隨手分享和點讚!!
-
帶你辨識山西的鴴鷸類鳥(下)
2015版《山西省志·林業志》野鳥名錄確認山西有鷸科鳥23種,與樊龍鎖主編的《山西鳥類》比較,增加了大杓鷸、中杓鷸、黑尾塍鷸、澤鷸4種,減少了孤沙錐、長趾濱鷸(長趾濱鷸山西拍到多次啊!為什麼取消?理由不詳!!!)2種,另外山西名錄中的紅胸濱鷸在鳥類分類中沒有此名,應修訂為紅頸濱鷸。
-
每天帶你了解一種鳥-白喉扇尾鶲
白喉扇尾鶲(學名:Rhipidura albicollis):小型鳥類,體重9-14克,體長151-202毫米。下體深灰而有別於白眉扇尾鶲,但有個別個體下體色淺。尾較長而寬,常散開呈扇狀,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均具寬闊的白色尖端。虹膜褐色,嘴及腳黑色。 高可至海拔3000米的溼潤山區森林。似其他扇尾鶲。加入混合鳥群,常棲於竹林密叢。鳴聲高而薄,三個間隔相等的「tut」聲接以三個或更多的降音;也發出尖聲的「cheet」音。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
新型海水養殖魚類品種之—多鱗鱚(沙錐魚)
沙錐魚在沙裡面很安穩的狀態,養殖方法簡單,平常的養殖技術即可做好。混養過程中,如果搭配合理,養殖效益可大幅提高。徐聞有一戶一畝養沙錐魚100頭,經過130天養殖可以生長到70到80克,平均可以生長到1兩半;單養,通過回饋和跟蹤,最高的產量是2160斤。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
紹興新發現兩種鳥:黑叉尾海燕、加拿大黑雁
黑叉尾海燕在此次調查中,紹興調查組「收穫」不小:拍攝到的鳥中,有一種鳥居然是浙江省內首次被記錄到。 23日上午,記者跟隨野外調查組來到上虞區濱海溼地。隊員沿著曹娥江岸一路搜尋,通過辨別鳥的叫聲、觀察鳥的形狀,確定鳥的種類、記錄鳥的數量。這一路上我們共發現了20多種鳥類。其中,遊隼、白腹鷂比較少見,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一處灘涂上,停著幾百隻野鴨和各種鷸,一隻猛禽飛過,野鳥群飛,黑壓壓一片。
-
查島沙錐你真的了解嗎?查島沙錐知識科普
查島沙錐,拉丁文名是Coenocorypha pusilla,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鴴形目、鷸科的一種動物。該物種眼睛在頭部的位置比其他任何鳥都靠後,視野為360度。耳孔位於眼眶下而非眼後。
-
「清涼悠悠鳥毛扇」湖州羽毛扇的制扇方法你造嗎?
羽毛扇是中華傳統工藝品,在我國,用羽毛作扇,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晉崔豹《古今注》中記載:「雉尾扇起於殷世高宗」。「扇」字從中國象形文字的角度理解,就是用禽羽製作而成的,有門戶的人家才有權使用。據前秦王嘉《拾遺記》記載,羽扇始於周昭王時期,有盂夏取鵲翅為扇之說。
-
揚州「鳥家族」成員有多少? 最新數據來了!295種!
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秘書長杭德泉統計,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95種,「相比30多年前,增加了156種,翻了一倍還不止。」 「『鳥家族』成員,指的是野生鳥類的成員。」記者 向家富 揚州鳥家族名錄 雁形目(30種) 斑頭雁、灰雁、鴻雁、豆雁、白額雁、小天鵝、大天鵝、翹鼻麻鴨、赤麻鴨、鴛鴦、棉鳧、花臉鴨、白眉鴨、琵嘴鴨、赤膀鴨、羅紋鴨、赤頸鴨、斑嘴鴨、綠頭鴨、針尾鴨、綠翅鴨、紅頭潛鴨、青頭潛鴨、白眼潛鴨、鳳頭潛鴨、斑背潛鴨、白秋沙鴨、普通秋沙鴨、紅胸秋沙鴨、中華秋沙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