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為什麼亞寒帶針葉林又叫泰加林?關於泰加林的地理密碼!

2021-01-08 網易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泰加林廣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溫帶大陸,南半球沒有。泰加林的北界就是地球森林的北方界線。它分布於北緯45°—70°之間的寒溫帶地區,橫貫歐亞大陸和北美的北部,形成一條完整的針葉林地帶,即從挪威向東伸延,經瑞典、芬蘭、俄羅斯和西伯利亞,越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和加拿大。

  

  北美洲針葉林的面積僅次於歐亞大陸,從大西洋沿岸一直分布到太平洋沿岸,橫貫整個北美大陸。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針葉林與歐亞大陸的泰加林相類似,從海岸線一直延伸到西部的落基山下。在歐亞大陸,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從北歐到東歐再到西伯利亞,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

  

  東西伯利亞泰加林是世界最大的一片

  泰加林主要的樹種是雲杉、冷杉、落葉松等,而且多為單優勢種森林,主要分布於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歐洲-西伯利亞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還可據它們的耐陰程度和鬱閉狀況分為「明亮針葉林」(松林、落葉松林)和「陰暗針葉林」(雲杉林和冷杉林)。由於松樹和落葉松喜陽,組成的針葉林也較稀疏,林內光線比較明亮,所以稱其為「明亮針葉林」;而雲杉林和冷杉林屬於較耐陰溼的樹種,比較鬱閉,林內較陰暗,故稱「陰暗針葉林」。世界上其它大多數的針葉林也都屬於暗針葉林,北美洲就分布著大面積的暗針葉林。

  

  泰加林區植物生長期是較短的。泰加林植物以松柏類佔優勢,葉均縮小呈針狀呈塔形針葉林,具有各種抗旱耐寒的結構,是對生長季短和低溫的生理性適應。北方針葉林地區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涼而短促。降水量比較豐富,以降雪為主要形式。泰加林中樹木纖直,高15~20米,但多長成密林,在高地上成片分布,其間低洼處,則交織著沼澤。林下土壤是酸性貧瘠的灰土。偏北和地勢偏高的泰加林中,土壤表層下還有永久凍土層。

  

  南北半球亞寒帶區域分布情況

  從世界地圖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北緯50°至北緯66.5°之間的區域,北半球分布有大面積的陸地,在這一區域,除了大西洋和部分太平洋海域外,其餘部分都是陸地分布,緯度範圍內陸地面積廣闊,使亞寒帶針葉林成為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森林的重要原因。從國家角度來看亞寒帶針葉林主要分布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地跨亞歐兩大洲的「北極熊」俄羅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分布區,東西延伸超過5000千米,南北寬度在1000千米以上。

  

  亞寒帶針葉林

  另一個是位於北美洲北部的世界第二大國家,也就是「楓葉之國」加拿大,加拿大的森林覆蓋面積約為439萬平方千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亞寒帶針葉林。我們知道,亞寒帶地區冬季氣候十分寒冷,冬季氣溫可以低至零下30℃甚至更低,在這種酷寒環境下,森林很難生存,為了適應環境,亞寒帶地區森林的葉片均縮小呈針狀,具有各種抗旱耐寒的結構,以適應生長期短和冬季低溫嚴寒的環境,主要的樹種為雲杉、冷杉、落葉松等。我們發現,有時候也會把「亞寒帶針葉林」稱為「泰加林」,這是為什麼呢?

  

  俄羅斯一月平均氣溫

  我們知道,世界上亞寒帶針葉林分布面積最廣的國家,就是國土面積最大的俄羅斯,特別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分布著大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世界上「泰加林」最初就是來自於俄羅斯語,指極地附近與苔原南緣接壤的針葉林地帶,目前泛指寒溫帶的北方森林。我國也有小面積的亞寒帶針葉林分布,主要是東北地區的大興安嶺北部和小興安嶺西部等地區,分布的樹種主要是落葉松林。此外,我國西北地區新疆北部的阿爾泰山也分布有少部分亞寒帶針葉林。

  

  冬季的亞寒帶針葉林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是一種高緯度氣候,也叫雪林氣候(因積雪期很長,積雪厚度大,故稱雪林氣候)。分布在北緯北緯50°-65°地區。包括亞歐大陸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芬蘭、和俄羅斯、立陶宛、白羅斯等前蘇聯大部分地區;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北美洲從阿拉斯加經過加拿大一直到大西洋沿岸。冬季漫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特別大(1月平均氣溫為-50℃,7月平均氣溫為15℃,絕對最低氣溫達到-71℃,年較差為65℃);年降水量250~500mm,集中於暖季。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形成原因是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

  冬季降雪量雖然不大,但因氣溫低,蒸發融化慢,積雪厚度可達600~700mm。年降水量雖然不多,但因低溫,蒸發微弱,加上有永凍層,不少地面處於過溼狀態,沼澤廣布。由於有短暫的暖季,日照時間長,適宜於針葉樹生長,所以針葉林分布廣泛,又稱副極地大陸性氣候或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針葉林又叫泰加林,廣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溫帶大陸(南半球沒有),在歐亞大陸,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從北歐到東歐再到西伯利亞,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沿岸,東西伯利亞泰加林是世界最大的一片(俄羅斯泰加林5000公裡長,1000公裡寬,佔了世界三分之一)。中國的泰加林分布在最寒冷的地區,大興安嶺北部和新疆阿爾泰山一帶。泰加林的北界就是地球森林的北方界線。

  

  亞寒帶針葉林中的動植物主要為耐寒的落葉松、雲杉等針葉樹,樹葉呈細長針狀,有很厚的角質層,為世界重要的用材樹種。其它樹種比較單一,不像熱帶雨林裡植物種類那樣繁多。動物多長著很厚的皮毛,為了適應在雪地裡行走,腳掌都比較大如熊、西伯利亞虎、狐等。

  泰加林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就是外貌特殊形狀都是塔狀的,極易和其他森林類型區別。這樣一方面冬季積雪可以順勢下滑,而不至於在樹頂積壓過多壓斷樹木;同時為了在短暫的夏季能儘量多的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四季常綠,基本不落葉; 第三為了保溼,葉片都縮小成針狀,表面還有蠟。

  泰加林另一個典型特徵,就是群落結構極其簡單,常由一個或二個樹種組成,下層常有一個灌木層、一個草木層和一個苔原層(地衣、苔蘚和蕨類植物)。

  

  【典型例題】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生長期是指一個地區在一年內適合植被生長的時間。植物生長期因緯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種類而異。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溫連續5天≥10℃的天數計算其生長期。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泛指亞寒帶的針葉林。泰加林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從大陸的東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壯觀的茫茫林海,幾乎跨了半個地球。

  

  (1)根據泰加林分布的緯度位置,指出其生長習性。

  由於高緯地區,太陽高度角低,有極晝極夜現象。所以泰加林具有耐寒,極夜和低溫期間,有較長的休眠期生長特;

  有凍土現象,根系以橫向生長的特點;

  夏季短促,可以利用短暫的夏季和極晝現象快速生長的特點。

  (2)泰加林橫貫沿海和內陸,平原、高原與山地,其分布幾乎跨越半個地球,請分析其形成原因。

  氣候嚴寒,降水雖然少,但蒸發更弱;

  冬季積雪大和凍土現象,泰加林地帶水分條件較充足,因而水分對泰加林分布影響較小;

  泰加林地帶土壤發育深受凍土和沼澤影響,土質貧脊,樹木通過自身分解枯樹落葉提供養分,因而泰加林地帶地形和土壤條件對其分布影響較小;泰加林地帶對樹林生長的限制因素是熱量條件,特別是最熱月需要大於10℃的天數,因而其分布沿緯線延伸。

  (3)解釋泰加林分布在大陸西岸緯度較高,而大陸東岸則緯度較低的原因。

  大陸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經,增溫使其分布緯度較低;

  大陸東岸有寒流流經,降溫使其分布緯度較低

  (4)推測影響泰加林分布最北界的因子,並說明理由。

  熱量;最熱月日均溫≥10℃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及時看到推送,可將「譚老師地理工作室」設為星標獲取更多學習資源請點擊【閱讀原文】為了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的更多精彩推送,請四連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泰加林
    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溫連續5天≥10℃的天數計算其生長期。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泛指亞寒帶的針葉林。泰加林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從大陸的東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壯觀的茫茫林海,幾乎跨了半個地球。(1)根據泰加林分布的緯度位置,指出其生長習性。
  • 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亞寒帶針葉林介紹
    亞寒帶針葉林,主要是耐寒的落葉松、雲杉等。生長於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亞寒帶的針葉林又叫泰加林,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亞帶有沼澤化的針葉林,現在泛指寒溫帶的針葉林。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地區,泰加林幾乎從大陸的東海岸一直分布到西海岸,形成壯觀的茫茫林海。歐洲-西伯利亞的泰加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緯度幾乎跨了半個地球。
  • 泰加林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1%!為何有人卻稱其為「風倒樹」?
    「泰加林」到底指的是什麼呢?之所以將這種森林單獨命名為「泰加林」。主要是因為這些樹都生長在北方的極寒之地!泰加林裡的樹木,為了保持水分,葉片都縮小成針狀,這樣可以儘量減少水分流失。而且其表面還覆蓋著一層蠟。
  • 泰加林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1%!為何有人卻稱其為「風倒樹」?
    「泰加林」是對一種森林的稱呼。其實,這森林裡面的樹種都是一些很常見的樹。比如說雲杉、冷杉、落葉松等等。 既然都是些平常的樹,為何要將這種森林單獨命名呢?「泰加林」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2.「北國風光!」之所以將這種森林單獨命名為「泰加林」。主要是因為這些樹都生長在北方的極寒之地!
  • 【地理視野】從用材林到雨林、常綠闊葉林、夏綠林與針葉林的區別...
    表現在植被上,將會依次出現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高山草甸、高山冰雪凍土帶。  其中雲杉和冷杉為耐蔭樹種,組成的群落較鬱閉,林內較陰暗,常稱為「陰暗針葉林」;而松樹和落葉松為喜陽樹種,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組成的針葉林較稀疏,林內較明亮,則稱為「明亮針葉林」。由於各針葉林分布區受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影響不同,喬木的種類成分也有差別。寒溫帶針葉林是由耐寒的針葉喬木為建群種所組成的森林植被類型,又稱北方針葉林或泰加林。
  • 比喀納斯的泰加林還要讓人驚喜的是?
    有很多人讚嘆過喀納斯深秋時節層林盡染的泰加林,但今天我想給你強烈安利喀納斯的「湖泊們」,他們和泰加林相比,更讓人驚喜!
  • 高考地理大題精選:芬蘭
    素有「千湖之國」的美稱,地理環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部以丘陵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為主。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6%,乳畜產品世界聞名。(1) 簡述芬蘭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所體現的主要地域分異規律及判斷依據。(2) 分析芬蘭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
  • 【地理觀察】從常用的自然帶分布圖看氣候與自然帶的不完全對應
    極圈地區 亞寒帶針葉林 極地氣候氣候 極地地區 在降水多的地區如南亞的東北部、印度半島西岸、中南半島東西兩側和菲律賓群島北部,都處在迎風坡,降水很豐富,植被以高大茂密的森林類似熱帶雨林,只是在旱季時,不少樹木有落葉現象(如抽木)所以叫熱帶季雨林(我國雲南的西雙版納也屬之)。
  • 2019中考地理複習知識:非地帶性因素
    1.地帶性自然帶的缺失:南緯60°附近缺少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成因:南緯60°缺少大陸 2.自然地理現象的斑狀分布:沙漠中的綠洲 成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分布 3.地帶性自然帶空間分布範圍受到約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帶沿海岸狹長延伸 成因:受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擋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以西的熱帶荒漠帶緯度跨度大
  • 為什麼說喀納斯是「一個風景的宇宙」?
    01 最美的秋《中國國家地理》秋色專輯中給出了答案:喀納斯。這裡的秋色,被譽為「登峰造極」。「喀納斯」是蒙古語,有「美麗而神秘」的意思。一般而言,喀納斯指的是喀納斯湖,我們今天要講的,則是整個喀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這裡,雪山與河湖交相輝映。
  • 高中地理《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教案
    與此同時在PPT上同時播放四張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圖片,引發學生思考「為什麼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景觀差異?這些景觀上的差異是否有規律呢?」進而導入新課。環節二:新課講授(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1.不同空間尺度的地域分異【教師活動】課件展示地球自然景觀差異圖。
  • 與兒子的對話 四 為什麼動物喜愛人的愛撫?
    Massage Tribe - Petals Fall [Piano & Shakuhachi Flute Set The Stage for Healing]02:00來自芬芳滿園7號在《鳴響雪松》裡了解到不少關於動物的故事和信息
  • 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歸納: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成因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的特點是冬季長而嚴寒,暖季短促,氣溫年較差大。這是因為本區為極地大陸氣團的原地。   且緯度高,冬季黑夜時間長,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又有積雪覆蓋,地面輻射冷卻劇烈,受不到海洋氣團的調節。   本區處於副極地低壓帶和極地高壓帶。受到兩處氣流的幹擾,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產生的源地。
  • 《地理提高》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特點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也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特徵: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
  • 寒帶針葉林,一種懂得進退的植物
    寒帶針葉林,又稱為西伯利亞針葉林,佔據地表約17%的地區,包圍了大部分的北半球高緯度地區。事實上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物群落」(指氣候、植物和野生動物生態相似的區域)。西伯利亞針葉林的冬季既冗長又乾冷,全年皆處於攝氏正負五度之間的結冰溫度。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
  • 北極驚現5.7萬年前屍體,為什麼讓科學家感到害怕?真相來了
    並且由於北極地區土壤凍結、寒風呼嘯,樹木難以生長,植被表現為從北極圈附近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泰加林帶)向北極苔原過渡。  儘管北極圈內氣溫較低,凍土層廣布,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自工業革命以來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大氣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就連北極圈內這樣的極寒之地也未能倖免。例如科學家就在北極圈內的永東土中發現了一具被封凍的幼狼屍體。
  •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在頭條,看見更大的世界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CEO朱文佳發表致辭並宣布啟用產品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他表示,不僅是用戶因為看到頭條上的內容,接觸到了更大的世界,頭條創作者們同樣因為創作內容,成就了自己,走進了一個更大的世界。  以下為朱文佳致辭全文。  大家好,我是朱文佳。
  • 今日頭條被曝盜取用戶數據 一切都是為了盈利?
    近日,兩條來自網友的曝光再次將今日頭條推上風口浪尖。起初是有網友在微博上指出,今日頭條存在盜取用戶數據嫌疑。該網友表示,自己在京東或者淘寶上搜索的信息,都會在今日頭條的推送中出現。這讓人很費解,同時網友也說明,自己從來沒有在頭條APP上搜索過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