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在未來實現民用化,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能量來源,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人類的文明想要發展到更高的水平,這一步也是必然之路。
人類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核聚變反應,那就是氫彈爆炸,其本質反應是氫的兩種同位素——氘和氚,發生核聚變反應。但氫彈爆炸的能量釋放是不可控的,所以這種能量不能被用來轉變為其他能量而用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可控核聚變的最大難點在於如何應對極端的高溫環境。在恆星的核心中,由於巨大的引力坍縮效應使得那裡的溫度和壓力高到足以引發核聚變反應的程度。但人類製造的裝置不可能承受極其巨大的壓力,只能想辦法升高溫度。可控核聚變所需的溫度將會超過一億度,這甚至比溫度只有幾千萬度的恆星核心還要熱,我國在2018年已經實現了一億度的等離子體運行。目前提出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磁場約束的可控核聚變,還有一種是雷射約束的可控核聚變。
在可控核聚變被掌握之後,距離發展到民用還要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這種裝置必然是一個龐然大物,就像最初的計算機那樣。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可控核聚變裝置將會逐漸小型化,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到了那時,核燃料替代石油作為汽車的能量來源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必將會引發新一輪的工業革命,其意義就像當年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那樣。可控核聚變能夠讓人類一勞永逸地解決能源問題,並且還讓我們走向星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