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普生中國啟動2018子宮內膜異位症公眾知識普及活動

2020-11-29 美通社

中國長沙2018年3月24日電 /美通社/ -- 3月24日是今年的「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當天下午,「黃絲帶[1]在行動 -- 『子宮內膜異位症』公眾知識普及活動」在長沙同步啟動。「黃絲帶在行動」是益普生中國從2015年起持續開展的一項公益活動,通過講座和義診的科普方式,旨在促進公眾對內異症這一嚴重困擾世界女性健康的婦科疾病的關注與重視。今年將繼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3個城市開展30場內異症的知識普及和義診活動,內容除了疾病知識的宣講外,還將積極探索內異症所帶來的不孕影響、分享生育力保護領域的最新診療觀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婦科微創中心主任,北京市婦科微創診治中心主任段華教授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

子宮內膜異位症專家共同啟動2018年「黃絲帶在行動」公眾知識普及活動

 

段華教授對「黃絲帶在行動」公益活動給予高度認可,她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由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內膜和肌層以外的部位生長而引起,全球目前約有2億名女性正在飽受其所帶來的痛苦[2]。內異症具有發病原因不詳、早期診斷困難、難治癒、易復發等特點,極大地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黃絲帶在行動』公眾知識普及活動的開展,對於疾病認知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關注內異症,患者更加重視並願意與醫生交流病情。這對醫務工作者深入了解疾病、探索新的診療方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針對內異症的疾病特性和患者管理,沈陽市婦嬰醫院原院長兼婦科主任史玉林教授在接受啟動儀式後的採訪中談到,「內異症還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我們醫務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不僅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動態,更要為患者家屬做好心理輔導。制定診療策略時應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水平、生育要求、藥物副作用等因素,保持良好的醫患溝通。」

調研顯示,不孕女性中,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人數比例為25% - 50%[3]。在被問及內異症合併不孕的特點和診療策略時,四川大學華西婦產兒童醫院主任醫師石鋼教授談到:「內異症患者中40%-50%合併不孕,該疾病對自然生育過程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幹擾,從排卵、受精、到受精卵著床、發育[4]。根據2015中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治指南推薦,改善和促進生育是內異症治療目的之一。[5] 因此在臨床中要根據每位病人的具體情況,特別是有生育需求的育齡女性,制定有針對性的診療方案。我們希望通過患者教育和疾病知識的推廣,讓患者和家屬解除困惑、建立信心,即通過科學的診療手段和個性化的治療策略,內異症患者是可以實現生育訴求的。」同時,針對很多患者缺乏正確的疾病認知、默默忍受病痛、問診時對婦科症狀羞於啟齒等現象,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郝敏教授強調:「誤診、延診是內異症診斷中的常見情況,這會讓患者錯失較佳的治療時機,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乃至生育大計。在此也呼籲全社會對內異症患者要多一份關愛和理解,幫助和鼓勵患者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

各位專家就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各類疾病知識與媒體展開交流

益普生中國總經理陳家麟先生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嚴重困擾世界女性健康的婦科疾病。今年是益普生中國開展『黃絲帶在行動』公益活動的第四年,一直堅持通過支持基金會和醫院,用科普的方式提升公眾的疾病認知、引導女性朋友們關注自身健康、獲取疾病診斷和治療的科學方法。「黃絲帶在行動」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三年來累計近萬名公眾參與了內異症知識的普及和義診活動。同時,隨著國家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對關愛、保護女性健康和生育功能有了新的要求與挑戰,這也是很多育齡患者切實面臨和關心的問題。因此,今年的公益活動會更加關注於如何做好女性的生育力保護,將臨床上新的診療觀點和發展方向分享給公眾。未來,公司會繼續通過推動公眾知識普及,積極為醫務工作者搭建經驗交流的平臺,促進內異症診療水平的發展,為改善內異症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努力。」

[1] 黃絲帶是國際子宮內膜異位症公益組織Worldwide EndoMarch(http://www.endomarch.org/)開展公眾知識普及活動的標誌。益普生中國從2015年起推動了這一活動在國內的落地。

[2] http://www.endomarch.org/endometriosis/

[3] Missmer SA, Hankinson SE, Spiegelman D, Barbieri RL, Marshall LM, Hunter DJ. Incidence of laparoscopically confirmed endometriosis by demographic, anthropometic and lifestyle factors. Am J Epidemiol 2004; 160:784-96

[4] 郎景和,《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治規範》,中華婦產科雜誌 2007,42(9):645-8

[5] 郎景和等,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子宮內膜異位症協作組.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治指南. 中華婦產科雜誌,2015,50(3):161-9.

相關焦點

  • 子宮內膜異位症惡變的病理_子宮內膜異位_病理診斷_醫脈通
    早在1925年Sampson已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時會惡變,並提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惡變的標準。本病惡變率約1%~2.5%,北京協和醫院報導(1982~1995)為11.61%。  AEM鏡下表現類似於宮腔子宮內膜的不典型增生過長,是異位內膜惡變的浸潤前的改變或早期階段。
  •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出現異位看這裡
    子宮是女性較為重要的身體器官,不僅可以保護女性的健康,對於孕育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是若是注意保養的話,子宮是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子宮內膜異位就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都是比較陌生的,小編給大家細細講解。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深受痛經折 磨的女性絕對不是少數,引起痛經的最常見病因之一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 這些症狀當心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作祟!
    很多婦科疾病都會有經期疼痛的症狀,而最常見的一種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定植、生長於子宮腔以外的位置,可以侵犯全身,但是多見於盆腔、子宮韌帶、腹壁、腹膜、等位置。在組織學上認為異位的子宮內膜屬於良性的組織,但是卻有著增生、浸潤、轉移、復發等類似惡性腫瘤的特徵,早年間也有學者認為這些組織可能會惡變。
  • 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內異症)是育齡期婦女的常見病,發病率為10%~15%,佔婦科手術的5%~15%,且有增高的趨勢。40%~60%的內異症患者合併嚴重的疼痛或慢性盆腔痛,20%~30% 的患者生育能力受損,影響患者的生殖健康。
  • 子宮內膜多少算正常 子宮內膜薄竟會引起不孕
    (2)宮外孕在發生下面的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很有可能產生宮外孕的可能,這是因為盆腔粘連,並且輸卵管不通暢,致使受精卵無法成功的進入盆腔內進行局部種植,從而發生異位妊娠。此症引起的盆腔粘連和輸卵管阻塞,導致孕卵不能順利地進入到宮腔內進行局部種植,從而發生異位妊娠。
  •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害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危害 時間:2020-12-06 16:00 南寧長江醫院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典型症狀:主要有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痛經及不孕。(1)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疼痛多位於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陰道、會陰、肛門或大腿。
  • 優化子宮內膜異位症合併不育治療策略專家意見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合併不育患者的就診流程,提高診治效率,幫助她們儘早抱嬰,默克公司在 2020 年 3 月至 7 月間在全國範圍內對子宮內膜異位症 40 位婦科專家和 40 位生殖專家就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策略問題及對在生殖中心就診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不育的 80 位患者就其治療流程相關問題進行了調研。
  • 孝感子宮內膜異位症怎麼預防?
    如果有痛經,並伴有月經不調、大便墜脹、性交疼痛以及不孕等症狀,那這時的痛經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能只當做尋常,因為這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徵兆!內異症是一個與疼痛,不孕有關的疾病。而疼痛,不孕與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密切相關。大約10%的女性可能會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而在這部分人中大約有50%遭遇生育障礙。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 它有哪些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本來內膜細胞應該生長在子宮腔之內,但因為子宮腔通過輸卵管和盆腔想通,所以內膜細胞可以異位生長。目前對此病發病的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本病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病,絕經後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如果病人年輕,沒有子女,手術時一般只將內膜異位的病變切除,而將子宮和正常卵巢組織保留下來。稱為保守性手術。這種手術保留了生育的可能性,但復發機會較大。如已有子女且病人年齡較大(35),可以在切除內膜異位病變的同時,切除子宮,但保留正常的卵巢組織。此法從長遠看來,效果優於保守性手術,但不能絕對防止復發。
  • ​昆明看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方法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簡單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長錯了地方,長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去了。昆明送子鳥醫生講道: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姐妹約有30-50%伴有不孕,由此可見,它對我們的「孕氣」影響很大。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經常被描述為「盆腔的沙塵暴」,病變涉及範圍較廣,通常會累及到腹膜、卵巢、陰道直腸膈等位置。
  •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有哪些?
    今天我們來聊聊得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什麼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和月經周期密切相關,多數表現為逐漸加重的持續性痛經,而不是月經初潮時就有的痛經。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症狀,它是持續性的,會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加重,多數在月經開始前1-2天出現,月經第1天最嚴重,之後會慢慢減輕,能持續整個經期。
  • 【生殖健康】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的關係
    【生殖健康】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的關係 2020-04-24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痛經、血尿、不孕、性行為疼痛……原來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惹的禍
    但是其實有些婦科疾病並不能自愈,很多時候往往是因為患者的拖延而導致更嚴重的情況發生,下面康康就來介紹一些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些知識。子宮內膜異位症會有什麼表現?1.痛經和性行為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會有長時間的痛經,而且會越來越嚴重,一般會在腰部、腹部等部位擴散,還會有經期變長、經量增加的表現。還會出現便秘、排便困難等狀況。2. 周期性尿頻血尿當病情擴散到輸尿管或者膀胱是會造成尿痛、尿頻甚至是血尿。
  • 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生相伴?
    已有學者提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免疫系統異常、卵子和胚胎質量是其導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免疫系統異常也可解釋異位子宮內膜組織的起源。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值得引起關注。2019年6月Nina Shigesi等在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雜誌發表的薈萃分析旨在判斷子宮內膜異位症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性證據的程度和穩健性。
  • 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
    中國婦產科網公眾號ID:china-obgyn關註譯者:劉睿單位:佛山市婦幼保健院背景子宮內膜異位症作為一種慢性婦科疾病,在育齡期女性中的發病率佔到2%~10%。有關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有研究提示免疫系統異常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有關。有觀點提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與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通過對目前現有的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之間的證據進行評估,將有利於我們對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因和預後結局的更深入認識。同時,也可以為健康醫療機構提供一些臨床實踐的科學依據。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新觀念
    無論疼痛的復發還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復發,2年的復發率在20%左右,5年的復發率更高達40%~50%。因此,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內異症不是1個「一刀切」的疾病,儘管其良性,但極易復發,這是過去我們稱之為「良性癌」「不可治癒的疾病」的原因。現在,我們更願意、更應該稱之為「慢性病」「可管理的疾病」。
  • 子宮內膜異位症如何治療?試管嬰兒能好孕嗎?
    子宮內膜異位症(內異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腔被覆內膜及子宮以外的部位出現、生長、浸潤,反覆出血,繼而引發疼痛、不孕及結節或包塊等。內異症是生育年齡婦女的多發病、常見病。內異症病變廣泛、形態多樣、極具侵襲性和復發性,具有性激素依賴的特點。
  • 女性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身體可能會出現這5個症狀,別忽視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是困擾很多女性的一個疾病,影響了很多女性的生活。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很女性的月經息息相關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導致月經出現紊亂的情況,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不孕不育的現象,這對身體的影響就很大的。
  •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怎麼造成的?
    據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2014報告,全球約有2億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而我國臨床數據分析顯示,2.9億的育齡婦女中,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為10%~15%。近年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那麼,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怎麼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