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量子共振能夠治病?物理學與醫學竟然如此互通!

2021-01-16 不可不戒


原來,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

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博士,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感嘆道:「我對原子的研究最後的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振動的量子組成!」

他進而剖析說:「所有物質都是來源於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維持緊密一體的力量,我們必須認定這個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

沒有物質,只有心的振動、覺性的頻率!

這是多麼驚人的科學發現!普朗克博士發現:振動頻率高的,成為無形的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體等等。

其實,這個宇宙的「秘密」一直在被不同的文明所傳述:古埃及和希臘的「秘傳哲理」談到宇宙七個原理的「振動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沒有任何東西是靜止的,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振動。」

這麼說如果太深奧,那簡單講,我們經常說的現代醫學、靈修理論中所謂的「療愈」,其實就是透過「共振」來轉換人的電磁場中低頻能量狀態。

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轉化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振頻高的能量。

共振可應用在人體的各個層次上:

在細胞層次上:我們可以將人體內堆積過多的自由基轉換成為陰離子;

在肉體上:可以將高度濃縮的腫瘤轉換成密度較小的健康肌肉;

在情緒上:我們可以將比重大的痛苦升華成比重小的快樂;

在認知上:可以將負面的批判轉換成正面的欣賞,將悲觀的看法轉為樂觀的態度。

在靈性上:可以將人的意識從原本只認同有形的肉體,提高到也能感覺無形靈體的狀態,從而喚醒我們的靈性意識,重新和自性本體聯結,最後達到和宇宙合為一體的狀態。

物理共振能夠「控制」人的生老病死

沒有物理共振就沒有宇宙包括人類,人體內外空間存在的物理共振時刻影響並控制著人的生老病死。

健康人的身體表現出來的是和諧的物理共振,生病者的身體表現的一定是不和諧的物理共振。

眾所周知,暈車就是因為人體的胃臟與汽車的發動機發生了不和諧的次聲低頻共振(影響到胃臟,導致暈車症狀),而暈血就是因為視覺神經與血腥畫面發生了不和諧的視覺高頻共振(影響到中樞神經,導致暈血症狀)。

這些就是人典型的不和諧物理共振,人類各類疾病其實都是與此類同,大同小異。

和諧的物理共振使物質對象保持設定的做功恆定基本不變,即穩態(即中醫所謂陰陽平衡);反之,即失態,人體失態即生病。

宇宙中的萬物都在振動,大到星系、小到原子,沒有不振動的物體,只是振動的頻率、幅度、時間、空間等等不同而已。

對於活著的人來說,大到五臟六腑、小到細胞時刻都在振動,都處於一種特殊的振動狀態,即共振態,我們的「生」就可以看作是共振態的開始,同理「老」即共振態的減弱,「病」即共振態的失諧,「死」即共振態的停止。

物理共振能使物質的頻率變高,物質的頻率變高即其能量也會變高,宇宙因此而產生,同時宇宙自身內部又不斷物理共振,最終我們人類就這樣產生了。

人體萬病之源是人體能量循環通道的堵塞(由體內外有害的物理能量及化學物質所造成)。

疏通了通道的堵塞等於就是解決了疾病的根本原因(治標又治本),最簡單、最經濟、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共振法。

簡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雙手主動對身體進行全面的撫觸、拍打、振動、按壓、撥筋、點(穴)戳,配合辟穀、素食、打坐、疾走、慢跑、水浴(熱水+冷水)等多種鍛鍊方法。

對堵塞的能量通道進行全面的疏通,使人體各細胞的能量都恢復正常,人體能量代謝正常了,機體就會恢復正常。

對於人體的生物基礎功能,我們首先要了解到一個真實的現象,人體本身細胞膜中的水分子帶著電子,使其對應地球所發出的磁場產生磁場效應,可藉由本身產生的效應或傳輸影響他人。

人的生理、心理都是藉由人體的網絡磁場互相串聯共振,產生平衡調節的功能,這個藉由人體所發射出的生物波形磁場,就是「能量」,能量以聲、光、熱、波、磁、電的形態存在於你我周遭的環境當中,因此,並沒有分開的整體或個體,認知上我們是完全關聯的。

我們的真實自性是意識的汪洋,每一個人看起來似乎彼此分離,就像每一個「浪」在大海裡,不同的浪有不同的面貌。

而事實上,所有的浪都是海洋本身,而且完全不分離。

我們就像每一朵浪花,已經忘卻自己真正是誰,由於遺忘,也無法去經歷我們真實的本性。

而依據全息宇宙理論,既然我們能夠遇見彼此,說明在他的身體中住著一個「我」,而在我的身體中,又住著一個「他/她」,我對他/她的身體進行療愈,實際上就是在為我自己身體進行療愈,任何人都能將手放在別人身上,轉移能量幫助加速療愈過程。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被療愈者覺得,一經療愈師說出口,自己的身體就開始出現一些體覺,特別是有病灶的部位,感覺尤其強烈。

這也說明,人體本身就是一個高能量的發射器和接收體,可以接收大自然和生物之間的信息和能量。

量子糾纏在遠程療愈中的運用

量子糾纏是指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這種影響不受距離的限制,即使兩個粒子分隔在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兩端,一個粒子的變化仍會瞬間影響另外一個粒子。

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比光速還快。最近完成的一項實驗顯示,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至少比光速快10,000倍。

這還只是速度下限。根據量子理論,測量的效應具有瞬時性質。儘管二者之間沒有作用力、滑輪或電話線之類的東西相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彼此溝通。這真是詭異至極啊!

在此基礎上,又有人提出了超距作用,即不相鄰的物質之間,不通過相互之間的其它物質的傳遞直接產生的相互影響,即為超距作用。其基本方式是:此處的物質排列組合方式發生變動,那麼會對非相鄰的彼處的物質排列組合方式產生影響。

那麼,我們如何把量子糾纏中的超距作用運用到遠程療愈過程中呢?這首先需要療愈者和被療效愈者調整自己的頻率,進入到非物質實體的能量振動場中。

根據神經神學的觀點,在人處在不同狀態下,大腦的波動頻率是不同的。在β頻率下(意識層面),頭腦以語言文字思考,也知道當腦波頻率慢下來到α/θ狀態時,頭腦的思考方式是圖像式的。

只要你處在α/θ狀態(無意識層面),就會持續被療愈,被更新,同樣的,也是在這種狀態下,療愈能量在兩個人之間的流動最為快速。

透過腦中的視覺想像,人類能夠將意識投向到宇宙中任何他們想要的地方;同時,透過精神投射,可以修改物質層面的實相,只要先透過視覺想像在精神層面創造出新的實相;此外,視覺想像的能力讓人得以集中精神(療愈)能量給需要療愈的人。

當一個人與療愈的源頭調和時,療愈就會在無意識中發生。自我(意識心智的作用)會阻礙這份和諧,為了開啟療愈能量之門,治療者必須讓自我退位,唯有這樣和諧才能夠建立。



擊下面藍色標題閱讀更多精彩

墨子號量子衛星上天!「量子糾纏」證明佛法空性

人生到底是如何輪迴的?

對臨終病人「不惜一切代價」搶救,是多麼的愚蠢和殘忍!

人死之前半年內15個徵兆!人生到底又是如何輪迴的?震撼

男人最大的底牌,是他的妻子

婚姻最大的殺手,根本就不是第三者;兒子的一句話挽救了父母的婚姻

如果想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爸媽必讀)

婚姻好不好!一看孩子就知道了,太有道理了

閱讀原文  精彩繼續 

 


相關焦點

  • 量子醫學共振波治病的機理
    >量子晶片的三個結構:①接收器(天線接收人體生物電)②震蕩器(晶片產生頻率)③發射器(與人體的生物電和諧共振,促進血液循環)量子晶片與生物電共振的原理量子晶片是發射無線電頻率直接和患者身體上的生物電流共振作用
  • 神奇的量子「共振原理」
    量子物理學解釋萬物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頻率,人體也不例外。疾病的產生根源就是人體受到外界惡劣的環境、病菌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細胞內頻率紊亂,引起細胞問題,從而導致器官產生病態,最後人體以疾病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說,治病需治本,解決疾病的根源就要從改善細胞的頻率著手。
  • 量子通訊技術不治病,量子醫學、量子健康將是21世紀人最大需求!
    一、量子通訊技術不治病,它是向量子信息方面研究的技術,而量子醫學是向量子健康方向研究的技術。量子通信的基本思想主要在20世紀80年代和90 年代起相繼提出的。量子通信研究的方向是通信,而量子醫學研究的方向是醫療,所以有些人們誤認為量子通信技術可以治病,這個認知是不對的,作為我國量子通信帶頭人回答這一問題時說,我的技術不防癌,我認為這是沒錯的,也是無可非議,因為他並沒有研究量子醫學方向的技術,量子通訊技術是向量子信息方面研究的技術,而量子醫學是向量子健康方向研究的技術,在目前掌握的技術還沒有達到合二唯一的可能。
  • 神奇的量子共振
    療愈密碼——把低頻能量提升成高頻能量所謂的「療愈」,其實就是透過「共振」來轉換人的電磁場中低頻能量狀態,這表示我們是可以經由一些方法來調高我們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轉化升華成精細輕快、密度小、振頻高的能量。
  • 中國科學報:摘掉「量子醫學」的量子「高帽」—資訊—科學網
    ■本報見習記者 趙廣立 量子力學是描寫微觀世界的一個物理學分支,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
  • 神奇的「量子共振」,給你健康生命活力!
    共振能使低頻變高頻,為了說明能量是如何從低振頻轉換到高振頻,必須提到1665年荷蘭科學家賀金斯所發現的「共振原理」:當兩種有著不同周期的物質能量相遇時,振動韻律強大的物質會使較弱的一方以同樣的速率振動,而形成同步共振現象。
  • 量子醫學:孩子生病,扎媽媽就行?千萬別讓偽科學,毀了真醫術!
    而就是這樣一部創刊於1981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針灸學會和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聯合創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核心雜誌,刊登了一篇如此可笑的論文:《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而作者所謂的結果顯示:患者和他們直系親屬的同一腧穴都會會出現壓痛點,並且在針刺之後,痛證均會減輕,4名患者疼痛竟然當場消失。
  • 微觀宇宙:量子物理學將顛覆時空的定義
    這個理論的內容非常特別,它顛覆了人類傳統物理學的定義,一個量子可以同時存在於A與B的兩個點,也就是說他可以同時影響過去與未來,這個驚人的發現也讓人類科學界陷入了矛盾之中。在量子理論中最關鍵的一種現象為「量子糾纏」,量子物理學認為一個物體發生變化的同時另一個物體可以立即發生變化
  • 孫德春:讓「量子醫學」造福百姓
    研究生畢業後,孫德春移居加拿大在一家研究所工作,這時,他關於量子醫學的研究剛剛起步。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學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同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不僅是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有關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也得到廣泛應用。
  • 顛覆物理學基本認知: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圖片來源:Pixabay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這一理論旨於在極微觀的角度上描述宇宙中的物理學,其著名的特徵是「反常識」。這一理論的標準解釋認為量子場內的變化不可預測且是瞬時的。試想一下,如果肉眼可見的宏觀世界和量子場中的原子以相同的方式運作,一團麵糊就能立刻變成一個香噴噴的蛋糕,而無需其中間過程。
  • 量子醫學方興未艾
    近年來,量子醫學理論及其治療、保健不斷見諸於世界媒體。俄羅斯的量子醫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走在世界前列。記者日前採訪了俄量子醫學學會理事長、俄量子醫學研究所所長格拉博夫希涅爾博士。格拉博夫希涅爾介紹,量子醫學是以電磁輻射與人、動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為基礎的一個全新、有效、快速發展的學科,它涵蓋了人體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提供環保、無副作用的保健、治療效果。 人體自身有電磁輻射,患病時的電磁輻射與健康狀態時不一樣,測量患病時和健康時的電磁輻射,就可以確定患病情況。
  • 易和中科採用量子低頻共振效應給予細胞可以直接吸收的水
    根據中國老齡化人口佔據的大比例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易和中科專業團隊採用量子低頻共振效應新,經潛心研發和不斷試驗,終於研發出易和中科多功能水處理器,一款能讓飲用水可以直接被人體細胞吸收的產品。易和中科多功能水處理器是易和集團匯聚科研技術,經過科技創新,依據荷蘭科學家賀金斯所發現的「共振原理」以及德國物理學家舒曼提出的「舒曼波」推出全新一代水處理器產品。易和中科多功能水處理器成功將量子低頻共振效應技術轉換應用於家庭日常生活的飲用水上。在安全飲水之上,又為人們帶來了健康飲水的新標杆。
  • 量子晶片·量子共振的功效
    量子晶片(Quantum Chip)是現今世界上唯一採用微電子技術,用以提升人體能量功效、對抗現代科技環境汙染、改善因現代生活所導致的病變之最新高科技保健產品。量子晶片使用積體電路(晶片或晶片)科技,產生無線電頻率(射頻/RF)(少於1微安 Microampere)交互作用於人類與動物的能量場。量子晶片在發明人及多位專業博士的多年研究、多次的改進,現已量產問世。
  • 極簡量子物理學|秒懂核心概念
    量子加密在任何形式的計算機運算面前都是安全的,這是因為由量子顆粒傳遞的信息在被外界試圖截獲時就會同時被銷毀。因此「雙方能夠秘密交流」。【極簡量子物理學】量子物理學如此重要,不可迴避——因為量子通訊、量子加密、量子計算機等前沿應用,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了。
  • 核電共振!一次實驗事故或將顛覆核磁共振
    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團隊 3 月 11 日在《自然》發文,報告成功實現了核電共振,僅使用電場改變單個原子核的量子態。這一構想最初由諾獎得主尼古拉斯·布隆伯根(Nicolaas Bloembergen)在 1961 年提出,但此前從未有人實現。莫萊羅教授、穆爾瑞克博士以及阿薩德博士。
  • 張翔教授領導量子力學研究 翻轉經典物理學
    港大校長張翔教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擔任機械工程教授時帶領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顯示,熱能可以跨越幾百納米的完全真空空間,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的其中一個基本概念。研究人員從此可以開拓發展透過調控量子真空,散走集成電路中的熱量。以下是翻譯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新聞稿,原文請按此。人們使用真空絕緣的保溫瓶盛載茶或咖啡,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容器是很好的絕緣體,能夠保持飲品的溫度。經典物理學告訴我們,熱導能難以穿越真空,帶熱的原子或分子,如果周圍沒有其他原子或分子,根本無法把熱能的振動傳導開去。
  • Armin Strom 共振技術與量子物理——技術邊界的探索
    而我們Armin Strom在2016年推出一種新的共振機制,我們使用彈簧耦合器將兩個振蕩器,以實現同步。Biercuk:聽到您從非常精確的制表方面談論這個問題真是太神奇了,因為在我所共研究的物理學領域,共振是如此廣泛的現象。實際上是任何物體都有以一種自然頻率震動的趨勢,該頻率是由系統的物理性質決定的。
  • 一撮頭髮測癌症、量子醫學治百病:知名學府卻為智商稅站臺?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這個在漫威電影裡常用的套路,竟然也把鐮刀揮向了醫學的領域。 今天,我們的故事主角名叫:徐子亮。 徐子亮是誰? 子亮,量子。
  • 顛覆常規理念:有關量子計算的9大事實
    相反,量子計算機的基礎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為物理學的一個分支,該學科創立時間已有100年左右,並對人們的傳統看法發起挑戰。量子物理學研究對象為很小的事物,如電子和光子等,並試圖解決人們此前沒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你聲稱量子計算機簡直就是以魔法方式運行,這種說法也沒有多少誇張之處。
  • 58年前的量子謎題終於破解了!或將顛覆核磁共振技術
    最近,在一個實驗室裡發生了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故,引發了物理學上的一項突破性發現。它的出現不僅解決了一個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問題,而且對量子計算機和傳感器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他認為我們也許能夠只用一個電場來控制單個原子的原子核。然而,多年來,這一目標一直沒有實現。直到最近,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一組澳大利亞工程師宣布他們出乎意料地實現了這一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