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體積計算公式的直觀解釋

2021-01-20 Mr. Why說數學


在我們的小學課本裡,教材編寫者一直都是通過倒水或者倒沙子的方法給孩子們講解圓錐和圓柱體積的關係。幾十年前我讀書的時候是這樣,沒想到今年的小學課本依舊如此。這樣的教學方法,除了讓孩子們記住「圓錐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樣一個事實之外,沒法教給孩子們任何其他有用的數學知識和思維方式。

當然,很多數學專家也許不會認同,覺得這個年紀的孩子只需要感性地知道是這樣子就可以了,探究原理是以後的事情。問題是,我問過不同年級的孩子,從小學高年級到中學生再到大學生和理工科畢業的研究生,幾乎沒人說得清楚這個問題。

無獨有偶,在給低年級孩子講解奇數和偶數的運算法則時,也遇到了一件讓我哭笑不得的事情。當我講到如何從奇數和偶數的定義去理解奇數偶數運算法則時(比如說:奇數+偶數=奇數),有位小朋友站起來說:「我們可以把奇數看成是『壞孩子』,偶數看成是『好孩子』,『奇數加偶數等於奇數』就是壞孩子和好孩子在一起,好孩子被壞孩子帶壞了,都變成了壞孩子。」我不知道這是哪裡看到的比喻,其實我知道類似的記憶口訣或方法有很多,但我個人並不支持這種記憶法。理由很簡單,這種口訣或者記憶方法除了讓孩子生硬地記住相關公式以外,沒法傳授給孩子任何有用的知識。試問:奇數和壞孩子有什麼關聯?偶數和好孩子又有什麼關聯?可以這麼說,兩者之間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如此牽強附會的口訣有多少意義呢?

嚴格來說,這些都不是數學。真正的數學既不是為了讓孩子們背誦數學公式,也不是為了一個答案,而是要學會如何思考問題和解釋問題,學會思辨和邏輯推理。但很可惜,我們的數學教育之路嚴重偏離了教育的本質。說得更加極端一點也許就是,我們的數學課上根本就沒有數學!

其實,學習數學公式背後的思想起源和思維方式,遠遠比背一個公式精彩百倍。這裡,我以「如何理解圓錐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為切入點,和讀者朋友們交流一下為什麼學習數學思維比背公式更加重要這個問題。

在數學問題中,最精彩的證明莫過於不需要證明,把複雜的問題轉變不斷簡化和一般化,我們就能看到數學之美。那麼,接下來就請讀者朋友們跟著我的思路去探究一下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背後的數學原理和思想。這是一段美妙的思想之旅,千萬別走神哈!

我們先看和圓錐體有關聯的金字塔形(或者叫做角錐體)的體積,看看它與等底等高的長方體是什麼關係。




因為要比較等底等高的長方體,很自然的想法就是把這個椎體放進等底等高的長方體中,看看是什麼情況。




這是一個曾經困擾古代數學家們很長時間的問題。後來,有人提出一個有趣而且有啟發性的觀點:把一個立方體的中心點和八個頂點相連,就可以把這個立方體切成六個完全相同的角錐。如下圖所示:




很顯然,每一個角錐都是等底等高長方體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或者洞見,也是一個極具美感的證明方式,堪稱一件藝術品。但問題來了,這個證明只適合上面這種高恰好是底邊二分之一的角錐,大部分的角錐都不符合這樣的比例。那怎麼才好呢?

其實,任何一種角錐都是上述角錐的特例,只是經過了一定程度的伸縮或者變形而得到的。




伸縮對於角錐體積和等底等高長方體體積的影響是完全同步的,兩者都要乘以一個伸縮的倍數。這意味著兩者的體積之比將會保持固定不變,任何一個角錐的體積都是等底等高長方體體積的三分之一,永遠成立。

那麼回頭再來看圓錐體的體積。




我們可以把圓錐體看成是一疊圓柱體的累加,如下圖所示:




當這些圓柱體的高度不斷降低,直至變成圓形薄片的時候,其體積就逼近圓錐體的體積。這是一種「窮盡」的思想,對理解很多數學問題都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依舊無法確定圓錐體的體積公式如何得到。再次搬出前面我們解釋過的角錐體。找一個和圓錐體底面積和高都相同的角錐,放在一起比較。




因為上面的圓錐體和角錐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所以只要證明他們的體積也相等就能說明問題了。要證明這個問題,我們把圓錐體和角錐體同時用窮盡法進行切片。




當圓柱體和長方體的高度同時不斷降低直至薄片時,每一個圓柱的體積和對應的長方體的體積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個高度,圓錐和角錐都有相同面積的截面存在。




因此,我們很容易知道,上面兩個圖形的體積也是相等的。然後,我們把這兩個圓椎和角錐分別放入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和長方體中。因為圓柱體和長方體的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故體積也必定相等。從而得到,圓錐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的三分之一。




任何一種立體圖形都可以用無數薄片堆積而成,或者說逼近。如果兩個像這樣的立體能夠適當地擺放在一起,讓它們在任何一個相同的高度都有面積相等的截面,它們的體積必然相等。這就是著名的「卡瓦列裡原理(Cavalieri principle)」。這個方法的始創者是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就是用這種方法得到了球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但由伽利略的學生卡瓦列裡重新發現。這個方法的精妙之處在於,無需計算出體積,而是通過選取合適的對象進行比較來得到體積。

事實上,中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衝之、祖𣈶父子就提出「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一說,即「等高處截面面積相等,則二立體的體積相等」,並由此嚴格推導出球體體積的計算公式。祖氏父子對該原理的發現和運用要比卡瓦列裡早一千年。故又被稱為「祖𣈶原理」。




卡瓦列裡原理的應用很廣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球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其思想的精妙,讓人嘆為觀止!當然,這裡暫時不具體展開了,有機會再講解。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不僅領略了數學中「窮盡」思想的魅力,還學到了「卡瓦列裡原理」的原理和應用,這可比倒水或倒沙子有趣百倍。通過這樣的學習,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思考,還學會了如何轉換角度看同一個問題。這才是數學要學習的東西!

希望我們的數學教育能回顧教育的本質,讓更多的孩子喜愛上數學,而不是只會背公式和答案,做毫無思辨能力的考試機器!



相關焦點

  • 中考數學知識點:圓錐的體積公式
    圓錐的體積公式 一個圓錐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錐的體積。 圓錐的體積 一個圓錐的體積等於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 根據圓柱體積公式V=Sh(V=πr^2h),得出圓錐體積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積,h是高,r是底面半徑。 圓錐的公式要領基本上是離不開圓柱的相關知識。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圓錐的體積公式
    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圓錐的體積公式》,僅供參考!   一個圓錐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錐的體積.     一個圓錐的體積等於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     根據圓柱體積公式V=Sh(V=πr^2h),得出圓錐體積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積,h是高,r是底面半徑。
  • 祖𣈶原理解釋球的體積公式
    意思是兩個同高的立體,如在等高處的截面積相等,則體積相等。更詳細點說就是,界於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個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兩個截面的面積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上述原理在中國被稱為祖𣈶原理,國外則一般稱之為卡瓦列利原理。(來自百度)    用這個原理可以解釋很多立體圖形的體積公式。
  • 六年級數學下冊《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圖文講解,附練習,比課本還好用,珍藏了!
    圓柱有無數條高(4)圓柱的相關計算公式底面積  :S底=πr²底面周長:C底=πd=2πr側面積  :S側=2πrh表面積  :S表=2S底+S側=2πr²+2πrh體積    :V柱=πr²h2、圓錐(1)圓錐是由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圍成的
  • 各種體積計算公式
    =長×寬×高正方體表面積=稜長×稜長×6體積=稜長×稜長×稜長圓柱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體積=底面積×高圓錐體積=底面積×高÷3:體積=底面積×高 ,如果用h代表圓柱體的高,則圓柱=S底×h   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a、b、c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則  長方體體積公式為:V長=abc   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 小升初數學各類圖形面體積計算公式
    下面是小學會學到的所有圖形的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希望對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   1.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公式:S=a×a   正方體的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公式:V=a×a×a   2.正方形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公式:C=
  • 秒懂球體體積公式是怎麼來的
    還記得課本上是怎樣推導球的體積公式的嗎?球體體積公式:,圓柱當中被挖去了兩個圓錐(想像一個沙漏的形狀)。這樣一來,用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就可以推出球體積公式了:但他還不是第一個算出球體積公式的人。早在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的阿基米德就給出了球的體積公式。他用一種奇妙的力學方法,算出半徑為r的球體積是半徑為r、高為2r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二,並用窮竭法給出了證明。阿基米德的方法已經有了微積分思想的雛形,不過沒有用上祖𣈶原理。阿基米德的成果並沒有傳到中國。
  • 六年級:美妙數學之「球的體積計算」(0430六)
    今天向你介紹球的體積計算。    同學們,我們學過求一個物體的體積的一般方法是排水法。同學們肯定很好奇,球體能不能和圓柱圓錐一樣根據半徑直接計算體積呢?     其實計算球體的體積一個常見的方法是祖𣈶原理,下面的動圖解釋的就是它:    上圖左邊是一個半徑為r的球體,右邊是一個和球體一樣高(H=2r),底面半徑和球體半徑相同的圓柱,圓柱當中被挖去了兩個圓錐。用同一個平面去截這兩個幾何體,注意變化過程中,左右兩邊藍色部分表示截面。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圓錐的體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圓錐的體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個圓錐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這個圓錐的體積。   圓錐的體積   一個圓錐的體積等於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1/3   根據圓柱體積公式V=Sh(V=πr^2h),得出圓錐體積公式:   V=1/3Sh(V=1/3SH)   S是底面積,h是高,r是底面半徑。   圓錐的公式要領基本上是離不開圓柱的相關知識。
  • 2021初中七年級圓的知識點之圓錐的常見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圓的知識點之圓錐的常見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圓錐的常見公式包括有:側面積、表面積和體積公式。也經常會單獨的出現在試題中。   圓錐的常用計算公式   圓錐的側面積=母線的平方*π*360百分之扇形的度數   圓錐的側面積=1/2*母線長*底面周長   圓錐的側面積=高的平方*3.14*百分之扇形的度數   圓錐的表面積=底面積+側面積 S=πr的平方+πrl (注l=母線)   圓錐的體積=1/3SH 或 1/
  • 阿基米德用力學方法 求得 球體積公式
    我今天要介紹的是偉大的阿基米德用力學方法求得球體積的計算公式。我的目的是把他的思路大致傳達給您,所以不一定是完全按照他當時的思路,但差得不多。首先,我們先在直角坐標系中作一個圓心位於(r, 0)半徑為r的圓,如下圖所示。
  • 小升初分班考試立體幾何題,求模具的體積,方法:正方體減去圓錐
    題目要求計算模具的體積。這道立體幾何題運用到了兩個常見的立體圖形,分別是正方體和圓錐,這兩個立體圖形都是常考的。計算他們的體積也不難,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就是稜長乘以稜長再乘以稜長,也就是說三條稜長相乘就是正方體的體積。而圓錐的體積計算是圓錐底面圓的面積乘以圓錐的高再除以3。在這道題中,都要運用到這兩個立體幾何圖形的計算公式。你看後,能計算出來嗎?請看清楚題哦,題目要求的是這個模具的體積。這個模具的體積直接計算你能嗎?
  • 小升初:看表快速複習方體、圓柱圓錐的異同點,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小學重點學習的4大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立體圖形常考知識點:面的特徵、表面積、體積(容積)、展開圖一起來看看圖表內容吧!長按保存圖片哦!解析:60分米=6米 6×6+4×(6×3)=108(平方米)注意計算表面積時,先要判斷立體圖形有無蓋,有幾個面!
  • 你知道什麼是辛普森公式嗎?它是如何計算物體的體積和面積的?
    立體幾何中的辛普森公式可以把圓柱,圓錐,臺和球的體積計算統一起來,本文將談談辛普森公式的統一美的特徵及其運用。1.辛普森公式的內容及證明:如果垂直於x軸的立體的截面積s=s(x), x∈(a,b),是x的不高於三次的函數,則此立體的體積是:證明:設s(x)=Ax^3+Bx^2+Cx+D則有
  • 圓錐的體積10種題型全搞定
    圓錐的體積是小學空間幾何的最後一個知識,他在學習了圓柱的體積之後進入我們視線的。新課動手操做了一個倒水實驗就得到圓錐的體積公式V=1/3Sh學而不「練」則罔,練兵強軍,練習強腦,10種圓錐題型,送您小試牛刀。希望你一題一題慢慢對比、慢慢做、慢慢學。
  • 2020年冀教版六年級數學《圓錐體積的計算》測試卷及答案
    3.一個圓錐的底面半徑是3釐米,體積是18.84立方釐米,這個圓錐的高是(   )釐米。4.如果一個圓錐和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相等,那麼當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  )倍時,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等。5.把一個體積是18立方釐米的圓柱形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削成的圓錐體積是(   )立方釐米。6.圓錐的底面周長是12.56釐米,高是6釐米,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釐米。7.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相差16立方分米,圓錐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 《數學提高》圓柱體積公式表面積公式
    圓柱體體積公式圓柱體積公式是用於計算圓柱體體積的公式。圓柱體積=π*r²*h=S底面積*高(h)先求底面積,然後乘高。圓柱體表面積公式π是圓周率,r是圓柱底面的半徑,h是圓柱體的高S=2πr(r+h)相關公式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三角形的面積
  • 「六年級」第三單元圓柱與圓錐的重要公式與內容複習
    於是我們可以得到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同樣的,我們可以我們可以用字母來表示這一關係:V=Sh但是,在平常的計算過程中,我們往往不是立刻已知底面積的,而是給出一些其他條件,這時候要根據給出的條件求體積
  • 初三數學,老師解析:扇形公式在圓錐側面積計算問題中的運用方法
    1、求圓錐側面展開圖的圓心角以及它的表面積根據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和題目中的條件:圓錐底面半徑r=10cm,則圓錐的底面周長C=2πr=20πcm;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圓錐底面周長C與圓錐側面展開圖的扇形弧長L相等,則C=L;
  • 畢業班學法013:熟知3倍,玩轉圓錐體積
    把圓錐桶裝滿米倒入等底等高的圓柱桶中,倒入3次,就裝滿了圓柱桶,由此,人們在實驗中,發現了圓錐和圓柱的關係。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圓錐的體積是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因此,計算圓錐的體積,公式就是底面積乘高除以3。很多學生都直呼,啊,真簡單,圓錐的體積這麼好學呀!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