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發、罕見的動物疫情,一個畜牧獸醫從業者該怎麼做?江蘇省連雲港市畜牧獸醫站農業推廣研究員單玉平和他的同事們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
單玉平是連雲港市畜牧獸醫站農業推廣研究員,2018年8月19日發現和診斷江蘇首起(全國第三起)非洲豬瘟疫情,並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科學地指導和幫助疫情發生企業生豬復養成功。
2018年8月18日,接到連雲港連成牧業有限公司連續3天生豬發生不明死亡的報告後,出差途中的單玉平敏銳地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他當即安排同事介入檢查了解,同時立即中斷出差,迅速趕到生豬養殖場,即刻開展臨床檢查和解剖診斷。憑藉多年豐富臨床經驗和過硬的專業技術,單玉平果斷排除了其他疫情,判定這是一起非常規的、罕見的動物疫病,將相關情況緊急上報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有關專家會診研判,認為是疑似非洲豬瘟疫情,並立即按照有關要求,採集病死豬樣品,連夜將樣品送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進行檢測。
8月19日,農業農村部確認這是江蘇首起、全國第三起非洲豬瘟疫情,是全國首起通過臨床診斷的疫情,也是全國非洲豬瘟診斷、確認最快的一起疫情,為迅速控制和撲滅該起疫情,避免疫情擴散和減少損失,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疫情發生後,單玉平全程參與並迅速處置了該起疫情。疫情處置期間,單玉平一邊緊急協調調運應急物資,並安排人員分發,指導人員按照處置要求,對養殖場生豬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一邊深入一線開展疫情溯源排查,指導疫區開展消毒,夜間回來還要撰寫調查溯源、疫區消毒滅源等材料,連續多日,每天工作20餘小時。
他及時總結整理了該起疫情臨床資料,參與撰寫了《江蘇首例非洲豬瘟現場診斷報告》,他提供的圖片多次被全國非洲豬瘟防控宣傳引用,臨床材料對全國非洲豬瘟排查、防控和指導起到積極的作用。
為促進生豬復養,單玉平指導企業開展復養風險評估、制定了生豬復養方案。連成牧業總經理魏榮耀說:「我們按照單站長的建議,引進了522頭哨兵豬飼養,分別置於不同圈舍,每半月按2%比例採集了豬糞、墊料等環境樣品和哨兵豬血樣,送市畜牧獸醫站進行非洲豬瘟檢測,連續兩個月均為陰性,且無臨床症狀。」
2019年7月3日,連成牧業首批覆養的517頭生豬經檢疫合格後,成功上市,成為全國首個公開報導的復養成功的養豬場。
幾十年來,單玉平如「釘釘子」一般深耕第一線,他業務精湛,勇於探索,敬業愛崗,樂於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得到了業界同仁的認可,更收穫了從業群眾的高度信賴。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