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和經典豬瘟,養殖生產中如何鑑別診斷?答案在這裡

2020-12-05 颱風天搞農業

導讀

經典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要求必須報告的A類動物傳染性疫病,也是我國動物疫病名錄一類動物疫病,都能給養豬行業造成極大經濟損失的豬「瘟疫」。CSF和ASF是由完全不同的兩種病毒引起豬群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經典豬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豬發病的流行病學特徵和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點,也有許多不同點。小編從生物學分類、基因結構、病毒特徵、流行情況等11個方面來鑑別CSF和ASF的差異,希望能為廣大養殖戶在對CSF和ASF進行臨床病症鑑別診斷時提供理論資料參考,注意其不同點便於早期確診疫病,同時及時採取合理的防控和撲滅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經濟損失。

經典豬瘟

CSFV病毒粒子和基因組結構示意圖(Moenniget al., 2012)

英文名:Classical swine fever, 簡寫CSF生物學分類:黃病毒科,瘟病毒屬。基因結構:單股正鏈RNA病……病毒特性:有3個基因亞群、1個血清型,基因組長約12.3kb,僅含1個開放閱讀框,編碼12個蛋白,病毒粒子直徑約為70nm,近似於球形,核衣殼是20面體;60°C 10min失活。流行情況:188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首次發現,不久流行遍及全球。我國首例豬瘟沒有明確記載,1945年我國首次分離到CSFV強毒石門株。發病動物:家豬和野豬。流行病學:各品種及不同年齡豬群同樣易感,幼齡豬最為易染。潛伏期:般為5~7d。臨床症狀:發病豬體溫40°C~41°C,全身皮膚有針尖狀或小點狀出血;厭食、腹瀉(腸壁壞死又稱「爛腸瘟」),目前急性豬瘟相對較少,常見慢性型,發病率和死亡率為40%~50%。病理變化:漿膜、黏膜和內臟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大都為針尖狀和小點狀出血;腎臟呈灰白色且有針尖狀和小點狀出血點;脾臟有出血性梗死;淋巴結周邊出血,呈大理石狀;回盲口有扣狀潰瘍。病毒免疫性能:該病毒產生中和抗體,豬免疫或康復後可以產生保護性抗體。預防:有疫苗可控制該病。非洲豬瘟

ASFV病毒粒子和基因組結構示意圖(吳曉東)

英文名: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簡寫 ASFV生物學分類:非洲豬瘟科,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結構:雙股線狀DNA病毒。病毒特性:基因組長170~190kb(約是經典豬瘟病毒基因的15倍),編碼超過170個蛋白,病毒粒子直徑約200nm,20面體,呈六邊型,立體對稱;60°C 20min失活;尚未分類血清型。流行情況:1921年在肯亞首次報導,2007年以來在全球多個國家發生,特別是俄羅斯及其周邊地區,2018年8月首次傳入中國。發病動物:家豬、野豬、軟蜱為貯藏宿主和傳播媒介。流行病學:各品種及各不同年齡豬群同樣易感,一般先死成年公母豬,然後是育成大豬,哺乳小豬、保育小豬和生長中豬一般很少發病死亡。潛伏期:5~9d,最長的可達19d。臨床症狀:發病豬體溫40°C~42°C,全身皮膚有較大或瀰漫性出血斑塊,厭食、嘔吐、腹瀉(血便),當前常為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達100%。病理變化:漿膜、黏膜和內臟器官有較大或瀰漫性出血斑塊;腎臟為暗紅色;脾臟充血性腫大,呈黑紫色,體積是正常的3~6倍;淋巴結出血髓質中呈明顯暗紅色;嚴重肺水腫。病毒免疫性能:該病毒不產生中和抗體,還未對血清型進行分類,病毒毒力抗原蛋白較多且易突變,免疫難以兼顧;病毒基因組大,抗免疫因子多、免疫逃逸路徑多。預防: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和藥物能控制該病。

生產中最佳的消毒劑選擇方案

在非洲豬瘟防控中消毒劑的選擇和使用方法關係到豬場的存亡,農業農村部推薦使用的消毒劑選擇方案,在養殖生產中能有效防殺非洲豬瘟病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經典豬瘟和非洲豬瘟區別知識介紹,對此廣大農民朋友有什麼看法呢?或需要補充相關知識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你有什麼疑問可以關注私聊小編,謝謝各位的閱讀,喜歡小編的文章,就給個「贊」吧!當然,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欄輸入「區別經典豬瘟和非洲豬瘟」,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收穫,趕緊來試試吧。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非常」時期,非洲豬瘟的鑑別和診斷
    非洲豬瘟並不總是表現出完整的臨床症狀。在疫病的早期階段或當少數動物受到感染時,可能很難實現臨床診斷。因其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混淆,臨床診斷非洲豬瘟通常是推測性的。此外,一些豬(和野豬)的其他疾病引起的死亡率與急性非洲豬瘟暴發的死亡率相似。在實驗室確診前,任何診斷都不具有結論性。
  • 非洲豬瘟雙缺失鑑別診斷方法
    一種用於ASFV雙基因缺失鑑別診斷的三重實時螢光定量PCR方法深圳海關公布了一種用於非洲豬瘟病毒MGF_360-14L和CD2v雙基因缺失鑑別診斷的三重實時螢光定量PCR方法,具體信息如下。一該方法的簡介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引起的家豬和野豬的一種傳染病。在本研究中,作者建立了一種三重實時定量PCR方法來檢測和區分基因雙缺失的ASFV株和野生型ASFV株。本方法中,設計了3對引物和探針,分別針對B646L基因(p72)、MGF_360-14L基因(位於MGF360-505R基因中間)和CD2v基因的保守區。
  • 嚴厲打擊違法研製生產經營使用非洲豬瘟疫苗行為
    為切實推動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序開展,保持生豬生產恢復向好勢頭,現就嚴厲打擊違法研製生產經營使用非洲豬瘟疫苗行為有關事項通知如下。如發現違法製售非洲豬瘟疫苗行為,要進一步核查疫苗生產銷售數量和銷售對象、生產種毒來源等信息,並依照《獸藥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和《獸藥嚴重違法行為從重處罰情形》從嚴從快從重處理,吊銷《獸藥生產許可證》,獸藥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終身不得從事獸藥生產活動。涉嫌犯罪的,及時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 非洲豬瘟防控知識問答
    非洲豬瘟(簡稱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法定報告的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2.非洲豬瘟的歷史發生與分布 1921年,東非國家肯亞首次確認非洲豬瘟疫情。
  • 科普:關於非洲豬瘟,這些你該知道!
    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除家豬和野豬外, 其它動物不感染該病毒。該病毒雖然對豬有致命危險,但對人卻沒有危害,屬於典型的傳豬不傳人型病毒。 非洲豬瘟主要危害是什麼? 本病對生豬生產危害巨大。據了解,本病發病率通常在40%—85%之間,死亡率因感染的毒株不同而有所差異。
  • 非洲豬瘟下豬場的生存哲學——巴西淨化非洲豬瘟給我們的啟示
    很多檢測都能夠發現真陽性和真陰性,同時也可能會出現假陰性和假陽性。檢測的準確性取決於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敏感性是檢測方法發現真陽性的能力,特異性是檢測方法發現真陰性的能力。豬場得到的非瘟檢測結果可以用如下表格顯示:如何控制非瘟PCR或螢光定量PCR檢測中的假陽性和假陰性?
  • 官方規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 9月起這些停止生產經營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8日電 農業農村部官網28日發布《關於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生產經營使用有關事宜的通知》指出,自2020年9月1日起,所有未參加或未通過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比對試驗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以及通過比對試驗但目前未申請註冊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一律停止生產經營
  • 肥豬出現全身發紅、驅趕不動、萎靡不食,是非洲豬瘟麼?
    但是,不僅僅只有非洲豬瘟會導致育肥豬出現精神萎靡、全身發紅、厭食不食等症狀其實,豬流感、豬藍耳病、經典豬瘟等傳染病也會出現類似的症狀。養豬朋友應及時做區分鑑別這幾種疾病,以免誤診為非洲豬瘟,將豬群急忙低價拋售,造成不必要損失。
  • 非洲豬瘟疫苗市面流傳「混亂」養豬人經歷灰暗一年
    非洲豬瘟疫苗來了?農業農村部闢謠:假的!養豬人這一年到底有多難?非洲豬瘟疫苗來了?近日,一批所謂「非洲豬瘟中試苗、自家苗、走私苗」在市場上流通,被不少養殖戶當作特殊時期的救命稻草。它們長這樣:而網絡上也有傳言這部分疫苗「已在國內部分地區養殖場戶投入使用」,引起了生豬產業廣大從業人員的高度關注。
  • 發現並診斷江蘇首起非洲豬瘟疫情
    單玉平是連雲港市畜牧獸醫站農業推廣研究員,2018年8月19日發現和診斷江蘇首起(全國第三起)非洲豬瘟疫情,並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科學地指導和幫助疫情發生企業生豬復養成功。憑藉多年豐富臨床經驗和過硬的專業技術,單玉平果斷排除了其他疫情,判定這是一起非常規的、罕見的動物疫病,將相關情況緊急上報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有關專家會診研判,認為是疑似非洲豬瘟疫情,並立即按照有關要求,採集病死豬樣品,連夜將樣品送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進行檢測。
  • 豬瘟與非洲豬瘟非常相似,如何鑑別兩者差別,進行有效治療?
    非洲豬瘟進入中國一年了,已經成為養豬行業頭號殺手,但是近期還是頻道接到電話,主要諮詢的就是,我家豬場發生的是不是非洲豬瘟。現在很多豬場只是簡單的豬瘟發病,卻誤認為非洲豬瘟,還沒等整體發病,豬場主動清場了。
  • 中國農科院發布升級版非洲豬瘟防控與豬場復養技術要點
    3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正式發布規模化豬場復養、非洲豬瘟診斷與檢測、非洲豬瘟清潔消毒3項升級版技術要點。  據介紹,3項技術要點自去年9月發布以來,已向全國多個省份、養殖企業進行了技術諮詢與推廣應用,助力養殖場戶提高對於非洲豬瘟的生物安全防護能力,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撐。
  • 石彥東:非洲豬瘟影響下的豬場復養措施
    4 做好培訓工作在復產前,豬場要做好相關員工的培訓工作,強化防疫意識,加強生物安全措施的實施,全面掌握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初步診斷方法以及防控和無害化處理措施,做到有疫情早發現和早處理,防止疫情擴散。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而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傳入我國的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Ⅱ型,經進化樹分析發現,與喬治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99.95%左右。3、病毒活性穩定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環境下,無論是宿主體內或者是在動物產品中,非洲豬瘟病毒都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其可以在糞便、血液、香腸火腿等物體內長時間存活,更是可以在冰凍肉或屍體中存活長達15年之久。
  • 農業部:9月1日起所有未通過比對試驗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一律...
    據農業部網站8月28日消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生產經營使用有關事宜的通知。自2020年9月1日起,所有未參加或未通過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比對試驗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以及通過比對試驗但目前未申請註冊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製品,一律停止生產經營。
  • 形勢嚴峻,學規模大豬場是如何防控非洲豬瘟的
    八月突發的國內首例非洲豬瘟,給養豬朋友帶來一驚,有的甚至是對此第一次聽說,更別提該如何防控了,截止到目前,據農業農村部播報,已發生14起,葵花點穴手式的零散的分布在國內6個省域(遼寧省、河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黑龍江省),該如何防控?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 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
    豬瘟和非洲豬瘟在我國都是一類動物疫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非洲豬瘟列為法定的A類傳染病。其危害程度高,對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那麼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區別是什麼?怎麼區分呢?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特徵為發病急,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全身泛發性小點出血。
  • 「非洲豬瘟」對中國生豬產業影響分析:下半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可能...
    中商情報網訊:「非洲豬瘟」是一種病毒性疫病,自1921年首次確診以來,全球尚無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亦無治療用的特異性藥物。目前防止「非洲豬瘟」的進入和傳播只能依靠於嚴格的生物安全手段。預防和控制「非洲豬瘟」要依靠早期發現、現場採樣、及時的實驗室診斷和實施嚴格的衛生措施。
  • 四川內江:防控非洲豬瘟和推動生豬生產恢復同時啟動
    封面新聞 記者 黃曉慶內江市市中區永安鎮下元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養豬場養殖的黑豬遠近聞名,從2018年10月開始運行至今,豬場從未發生一起非洲豬瘟事件,這得益於豬場嚴格的管控制度。6月5日,內江市啟動了非洲豬瘟聯防聯控「百日攻堅」行動,將持續到2020年9月底。行動期間,將嚴厲打擊有關違法違規行為,整治生豬移動監管行業亂象,保障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力爭不發生本地非洲豬瘟疫情,確保非洲豬瘟疫情不流行不爆發。
  • 涼山寧南排查出非洲豬瘟!下一步如何防控?豬肉會漲價嗎?
    四川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診斷科副科長陳弟詩表示:這三年來,四川對豬瘟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細化和加強,包括:建立四級非洲豬瘟網格化管理,落實大清洗、大消毒、大宣傳,生物防控落實到位,預防藥物中中成藥的加入,養殖戶防控意識的提升以及走私販運力度的加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