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準備圍殲敵軍時為何軍政委下令停止進攻?戰神事後讚嘆真高明

2020-12-03 天擇雜談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戰神粟裕的背後(35)

上一節我們講到,面對國民黨軍的會剿,紅軍確立了「誘敵深入到赤色區域同他作戰」的作戰思想,全軍開始大踏步後退。第1縱隊第2支隊在支隊長肖克、支隊政治委員粟裕的帶領下撤離古田,隨主力紅軍開始向北撤退以誘敵深入,經連城入寧化,佔廣昌至東韶,與紅四軍2、3縱隊會合,並在寧都、永豐、東安一帶活動,擴大紅色區域,發展工農武裝。

當時向紅軍發動進攻的主力是7個旅12個團,分別是金漢鼎的3個旅、朱耀華旅、戴嶽旅、成光耀旅和唐雲山旅。

剛開始,朱毛將圍殲的目標瞄向了成光耀旅,因為這個旅的位置比較突出,而且為雜牌軍,這個人口碑不好,敵軍救援的積極性不高。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成光耀。

成光耀,1888年出生,原名光輝,字谷泉,湖南省寧鄉縣西衝山萬塘村人,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出身,但是這個人心狠手辣,還有陳勝、吳廣那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野心。

成光輝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在民國那個年代,除了農民沒有多少職業可供他選擇,而且亂世有槍桿子就有地位,所以他跑到長沙從軍,並遇到了兩個革命黨人焦達峰、陳作新。剛開始革命黨人一個主要的活動就是搞暗殺。

大家知道汪精衛參加革命黨後,因刺殺清朝的攝政王載灃而一舉成名。成光輝做事果斷、心狠手辣,有二愣子精神,一下子就被焦達峰和陳作新吸收成革命黨員,這兩個人經常把一些困難的刺殺行動交給成光輝,而每次他都能圓滿完成。

成光輝是個吃裡爬外的傢伙,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潛力股譚延闓,於是便出賣了焦達峰和陳作新。在成光輝的幫助下,譚延闓誅殺了他的對手焦達峰和陳作新,成了湖南的老大,被任命為湖南省都督,成光輝成為了譚延闓的親信。

成光輝一下子名聲大起,譚延闓一想,你已經光宗耀祖了,就別叫成光輝了,你一個小馬仔叫啥光輝,就叫成光耀好了。就這樣,成光輝改名為成光耀。譚延闓是個知識分子,心想你這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也不行呀,於是讓他進長沙講武堂學習,這樣有個文憑用起來就更順當了,可以堵很多人的嘴。其實文憑在什麼時候都非常管用,所以各位讀者,能拿到文憑的時候一定要拿,說不定時候能派上用場呢!

譚延闓是個文人形象,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組庵湘菜創始人,但一些偷雞摸狗、殺人越貨的勾當都讓成光耀去辦,成光耀成為譚延闓的核心小馬仔,並隨譚延闓投奔廣東革命政府,參加平定陳炯明叛變,因功升任陸軍第5師師長。

1926年,成光耀率部參加北伐,轉戰湖南、湖北、江西、江蘇等地,所向披靡。北伐軍攻克南京時,所部為先遣部隊入城。當時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見狀大怒,罵其不長眼,像攻佔南京這種大功勞,蔣介石肯定要留給他的親信,於是蔣介石令成光耀退出南京。

這下子令成光耀的二愣子脾氣上來了,不但不退出南京城,而且帶領部下登上了雨花臺,並揚言和蔣介石決一雌雄。

當時的蔣介石是北伐軍總司令,哪容得一個小小的師長如此放肆,便欲收拾他。這時他的主子譚延闓出面了,蔣介石看在譚延闓的面子沒有把事做絕,但是對他已心存芥蒂,借整編之際,將他降為148旅旅長,令其駐江西吉安、修水、萬載等地,參與對紅軍作戰。

有人要問,蔣介石為啥會給譚延闓的面子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宋美齡。宋美齡從美國回來後,孫中山有意讓宋美齡做譚延闓的續房。因為譚延闓是老資格的同盟會會員,是孫中山的得力幹將,孫中山和宋慶齡結婚後不久,宋美齡便從美國留學歸國,孫中山讓譚延闓認宋的母親為乾媽,並和譚延闓挑明了此事。

孫中山的用意很顯,就是和譚延闓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為我所用。孫中山個子不高,但是拉關係的功夫可是一流的,他想用美人計將譚延闓拴緊拴牢,其實這還是封建思想,和聯姻的意思並沒有多少區別。當時的宋美齡風華正茂,然而譚延闓卻回絕了孫中山的好意,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宋美齡年齡太小,而自己已是黃土及胸之人。

二是說亡妻有交代,不能續弦,並說「我不能背了亡妻,討第二個夫人」。

雖然亡妻的話沒有什麼法律的約束力,但是譚延闓是傳統的知識分子,受儒家學說薰陶多年,信守諾言是他心中不能撼動的信條。其實儒家還有「人者,食色性也」的說法,所以有人說譚延闓大可不必。

而譚延闓和蔣介石的關係也非常好,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他將宋美齡介紹給了蔣介石。作為蔣宋結合的媒人,蔣介石對其一直非常敬重,所以譚延闓的話分量很重。

順便說一句,孫中山的這種思想也被蔣介石很好地學習接收了。譚延闓的小女兒譚祥是蔣介石做的媒,當時蔣有兩個人選,一是胡宗南,二是陳誠,蔣介石認為胡宗南更可靠,於是將譚祥嫁給了陳誠,以便讓陳誠死心塌地跟隨自己。

成光耀由陸軍第5師師長被降為148旅旅長後,蔣介石還不放心,於是讓他前去「剿匪」,想利用紅軍之手削弱成光耀的力量。成光耀心知肚明,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好隨大部隊進入紅軍根據地,並駐在江西吉安、修水、萬載等地,參與對紅軍作戰。

正是基於這些情況,朱毛確定首先圍殲的目標定為成光耀,具體戰法是先圍攻成光耀旅在吉安的部隊,成光耀旅裡的其他部隊必然救援,紅軍埋伏在路上將其一舉殲滅。而圍攻吉安城的任務交給了2支隊。

1930年2月上旬,粟裕接到上級命令,準備攻打吉安,粟裕非常高興,這一仗是古田會議後的第一仗,粟裕下決心一定要打出個樣子來。《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粟裕親自帶上偵察分隊化裝進入吉安。

這個成光耀作戰也不是很積極,也沒有多少防範,粟裕和偵察分隊將吉安守軍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選擇了主攻與迂迴路線。正當他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時候,卻傳來了各部隊集結至富田待命的通知,粟裕大為掃興。

停止進攻的命令是毛主席下的,因為此時的敵情有了變化,朱毛將圍殲的對象重新調整為唐雲山。

唐雲山於1901出生,廣東省肇慶市西門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是從湖北調來「剿匪」的。相比較於圍殲成光耀,圍殲唐雲山更合適,主要有四個原因:

一是唐雲山遠道而來,屬於勞師遠徵,有利於我軍殲滅。

二是唐雲山已進至值夏、水南,位置比較突出,有利於圍殲。

三是唐雲山是蔣介石的嫡系,我軍圍殲時,雜牌軍可能會見死不救,即使救援,力度也不會大。圍殲中央軍的影響更大。

四是成光耀和蔣介石不對付,留著成光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蔣介石,加劇國民黨內的矛盾。

紅軍準備圍殲敵軍時為何毛主席下令停止進攻?粟裕當時不知道這些情況,後來了解情況後讚嘆毛主席的決定真高明。粟裕在解放戰爭孟良崮戰役中的思路如出一轍。

1930年2月23日,志大才疏的唐雲山旅孤軍深入到值夏、水南一帶,企圖進犯吉安東固。24日晨,紅軍從富田出發,兵分三路直插值夏、水南。紅六軍第1縱隊為前衛,攻打水南火燒橋,毛主席親率紅4軍從正面出擊,羅炳輝率紅六軍第2縱隊從萬福橋、崇福庵側面包抄。

當唐雲山的獨立15旅進到水南、值夏、富灘一線,埋伏在此地的紅軍突然發起攻擊,但中央軍的火力比雜牌軍的強是多,獨立第15旅依仗火力兇猛,拼死頑抗,戰鬥呈白熱化狀態。

紅4軍第一縱隊第二支隊擔任主攻,粟裕見幾次衝鋒均未能奏效,他奪過一挺機槍,就往上衝,戰士們紛紛跟了上來,終於把敵人火力壓住了。粟裕一時性起,大喊一聲:

「同志們,跟我衝啊!」

話音未落,一發迫擊炮彈在他身邊轟地一聲爆炸,粟裕只覺得眼前一片漆黑,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此役,斃、俘敵1600餘名,繳獲步槍2000餘支,機槍24挺,迫擊炮12門及大批彈藥輜重。唐旅幾遭全殲,旅長唐雲山被俘後化裝逃脫。

(天擇雜談原創:本文在史實的基礎上採用了一些文學手法,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粟裕生平事跡》、《粟裕傳》、《戰神粟裕》、《名將粟裕珍聞錄》等。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曾在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歷史和哲學頗有研究~

相關焦點

  • 大宋一將軍射箭,全部射偏了,敵軍一看大笑,再一看全都不敢相信
    和西夏作戰時,他也沒有令人失望,不過有一次卻發生一件令他哭笑不得的事,剛入軍營,他的手下們對他還知之不深,在面對大批敵人時,不少麾下的士兵落荒而逃,西夏軍見狀更加囂張跋扈、步步緊逼,在這危急時刻,何灌臨危不懼,使出了自己的必殺技,和對方的弓箭手一對比,他當然更勝一籌,把敵軍打得落花流水。
  • 中央紅軍站穩腳跟 直羅鎮戰役震動張學良
    布置細緻大戰未始先拆牆 鐵桶包圍殲滅敵軍一整師 撤銷番號最終觸動張學良———1935年10月19日,由中央紅軍改編的陝甘支隊到達陝甘蘇區的吳起鎮。中共中央決定將陝北作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可是,在陝北建立大本營談何容易?
  • 小葉丹:與紅軍歃血為盟的彝族英雄
    這裡有光榮的歷史——1935年5月22日,長徵中的紅軍與彝族家支首領小葉丹在彝海畔歃血為盟,成為長徵途中的傳奇一幕。小葉丹,生於1894年,是四川冕寧彝族果基家支有聲望、有影響的首領。1935年5月,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擺脫了優勢敵軍的追堵攔截。為粉碎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大渡河以南的企圖,中共中央決定繼續北上,通過彝族區,搶渡大渡河。
  • 蔣介石至死不明的真相: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原標題:蔣介石至死不明的真相: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原標題:紅軍長徵為何不中埋伏?蔣介石至死不明真相   國民黨軍從未破譯紅軍密碼   在長徵中進行無線電偵破的無名英雄,除了軍委二局局長曾希聖,還有紅一方面軍的電臺臺長王錚,紅四方面軍的宋侃夫、王子綱等人。紅四方面軍密碼破譯專家蔡威在長徵中帶病工作,被擔架抬出草地時病逝。總司令部的領導人非常傷感地說:「我們失去了一雙寶貴的眼睛。」
  • 陳賡用兩個團擊潰敵軍兩個師,俘虜軍官說:輸給你心服口服
    當年紅軍長徵時,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可見桂軍的戰鬥力之強。 不過,到了1949年,天下大局已定,曾經強悍的桂軍,在更加強悍的解放軍面前,也只能是甘拜下風。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事後徐海東感激地對詹大南說:「小詹,這次要不是你,後果不堪設想啊!」詹大南在徐海東手下大約有3 年時間,徐海東是紅軍有名的戰將,尤其是紅25軍的長徵更是堪稱傳奇,因為紅25軍長徵後的人數比出發時還增加了,而且還擁有陝南根據地,從而使中央紅軍在陝北有了立足之地,親身經過這段歷程的詹大南感覺徐海東善於打巧仗,說得簡單一點:賺錢的買賣就做,賠本的買賣不幹。
  • 【四史學習教育】紅軍的建設和作戰原則的基本形成(二十七)
    1930年10月紅一 方面軍進行第一次反「圍剿」時,又提岀「誘敵深入」的方針,並在實際作戰中應用成功。到戰勝國民黨軍隊的第三次「圍剿」時,紅軍作戰的基本原則就基本形成了。毛澤東、朱德等在領導紅一方面軍進行三次反 「圍剿」作戰的過程中形成的戰略戰術思想,是這一時期紅軍戰略戰術思想的集中體現。
  •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蘇聯紅軍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1944年8月20日-8月30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烏克蘭第2、第3方面軍與黑海艦隊和多瑙河區艦隊協同,實施的戰略性進攻戰役,是蘇聯紅軍1944年對德軍十次打擊的第七次打擊。
  • 紅色娘子軍曾參加文魁嶺保衛戰 打退3次進攻(圖)
    緊追不捨的團丁很快被女子軍引入紅軍主力的埋伏圈,霎時軍號響起,槍聲震撼山谷。猝不及防的團丁當即亂成一團,眼看中計的陳貴苑無心戀戰,企圖奪路而逃,但此時已馬落窩泥,不能自拔。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戰鬥,紅軍擊斃團丁百餘人,俘獲70多人,繳獲長短槍145支,彈藥無數,大米、魚蝦等物資幾十擔,陳貴苑也在逃跑時被生擒。
  • 神秘內蒙古騎兵師:遼瀋戰役曾奉命阻擊敵軍
    是日凌晨2時,敵先頭部隊開始從長春西門向我圍城部隊發起進攻,妄圖突破陣地後沿鐵路幹線逃向瀋陽。戰鬥進行得很激烈。特別在黎明以後,敵人開始陸、空配合作戰,反覆向我圍城部隊防禦陣地猛撲。戰至中午,長春前指電令第二師,全力迅速向範家屯、盛家屯一帶機動,準備待機出擊,配合主力兵團追殲突圍之敵。第二師立即出動,開赴指定地區待命。
  • 揭秘:中央紅軍長徵為何最終落腳延安?
    就在中央紅軍落腳未穩之時,危機正悄然逼近……中央紅軍達到吳起鎮的同一天,東北軍的三個騎兵團尾隨而來,距離中央紅軍前哨部隊僅有十幾公裡。當敵騎兵進入包圍圈時,彭德懷下達了攻擊命令。頃刻間,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火光閃閃。
  • 25歲時,他成為工農兵政府主席,偉人說:一起上井岡,做個震山虎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茶陵縣成立工農兵政府時,譚震林作為工人代表當選為政府常委並推選為政府主席。偉人得知工人出生的譚震林當選後,立即派紅1團政委宛希先給譚主席送去了5支槍,幫助建立茶陵地方武裝。譚震林得到槍枝後很受鼓勵,他很快就組織成立了一支糾察隊,併到鄉村去成立赤衛隊,一時間茶陵縣的革命搞得如火如荼。
  • 這位紅軍師長乘敵不備,猛地從自己腹部傷口摳出腸子,絞斷就義
    在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11月26日,紅5軍團軍團長董振堂、政委劉伯承向所屬紅34師下達作戰任務:在掩護紅8軍團順利通過蘇江、泡江後,為全軍後衛,在廣西水車一帶阻擊敵軍,掩護主力紅軍搶渡湘江。萬一被敵截斷,則返回湘南發展遊擊戰爭。師長陳樹湘代表全師指戰員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 聽聲辨位挖坑道,白老虎連出奇招,進攻時距美軍僅「一牆之隔」
    ▲我軍機槍手在坑道口警戒 當我軍再一次準備攻擊1300高地時,這次打算以坑道對坑道說幹就幹,我軍立即從我方陣地的前沿,也就是1300高地的山腳下開始掘進坑道,一直通向敵軍的坑道。
  • 第三次進攻被粉碎,避免與日本發生戰爭,俄國決定建立遠東共和國
    1918年初,紅軍粉碎協約國集團第二次進攻後,蘇維埃政權獲得了一個短暫的喘息時機。1920年初,法國、義大利等國被迫解除了對蘇維埃國家的經濟封鎖,允許俄國與盟國、中立國之間在互惠基硼上交換商品。2月初,蘇維埃俄國與愛沙尼亞籤訂了和約。同年3月蘇維埃政府又同拉脫維亞、立陶宛開始了和平談判。蘇維埃俄國的國外環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