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時候過年常玩的鞭炮,如今你都還記得幾個?

2020-12-05 歷史信息源

擦炮,以前非常受歡迎的一種炮主要也比較便宜,像火柴擦一下就可以炸了。擦炮也分很多種類,有兩響的也有三響的。

竄天猴,也叫衝天炮,是利用火箭原理的一種鞭炮,小時候的價錢大概1-2塊就能買一紮。

摔炮,這個鞭炮是玩法最簡單的了只要用力摔在地上就會爆,小時候常常用這個來嚇人

炮仗,炮仗過年過節時到出可見,孩子們喜歡把這種鞭炮拆出來放裡面一小個一小個的,點著立馬放掉,因為這個是一點就炸所以時機要把握好不然會炸到自己。

煙花棒,這種煙花棒在鐵絲上面裹滿火藥,一般在晚上玩,晚上視覺效果比較好,女孩子特別喜歡玩

魔術彈,這個屬於煙花型了,以前很多孩子都很喜歡玩但是價錢有點貴小孩子一般買不起,都是求著大人去買,然後在大人的關注下玩,在晚上放這個煙花比較好看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有。

相關焦點

  • 過年了!你們小時候都把鞭炮放在「哪裡響」?
    過年放鞭炮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事,而這些事很多時候都是交給我們這些熊孩子做的,我們也很樂意做這些事,因為我們可不會那麼乖很正經的去放鞭炮,我們放鞭炮的方法是令很多人都想不到的。記得我們小時候,小編是農村的,過年父母忙,我們放鞭炮父母基本也都不會管,在我們那個年代最常見的放鞭炮就是把鞭炮點著裝在瓶子裡,或者用東西把鞭炮扣在裡面然後想辦法點著
  • 回憶小時候偷鞭炮
    記得那年我爸爸給我們家買了兩掛500頭小鞭,我是男孩子看見鞭炮就想放,鞭炮剛放到柜上,我就把鞭炮拆開,開始一個一個地放,起初也不知道省著放,半天過去就剩不多了,又來了小夥伴,海濱和立軍,他們也在褲兜裡裝著從家偷來的小鞭,我們用火柴點著一個一個的放,兩個、三個的放,不一會三個小夥伴的鞭炮就放沒了。
  • 兒時過年玩鞭炮趣事
    小時候的農村,沒有什麼現成的玩具,要玩的都得靠自己做。 過年時,玩可是別有趣味。 只有過年時才能放鞭炮,放鞭炮時總有掉下來的、沒爆的,這些漏網之炮可就有得玩了。先得收集鞭炮了,最好的地方就是門前院壩裡,以及別人剛上過墳的墳頭上。
  • 農村過年都喜歡買鞭炮,你們每次都是買多少錢的鞭炮呢
    距離年關越來越近,人們購買年貨的熱情也越來越高,置辦年貨除了過年吃的雞肉、魚肉、豬肉,大人小孩的新衣服以外,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貨之一,那麼你們都是在哪裡買的鞭炮呢?又會買多少錢的鞭炮呢?記得小時候,一進了臘月大集上賣鞭炮的就越來越多,但是最近幾年人們對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只有指定的地方可以買到煙花炮竹,我們村子有一戶人家平常就是賣一些白事上用的鞭炮,因為他家有銷售鞭炮的經營權,所以過年前都會在他家購買煙花炮竹。
  • 記憶裡的煙花爆竹漸行漸遠,盤點那些我們小時候玩過的煙花鞭炮
    筆者出生在八零年代,記憶裡小時候的過年,不僅意味著有新衣服穿,有平時吃不到的糖果,沒有人催你早點睡覺,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放鞭炮八零後的孩子們對於放鞭炮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你還記得你玩過哪些鞭炮嗎?1.彩珠筒:記得這種手持的鞭炮嗎?點燃後對著天上,看著彩色的火光噴出,噴到黑夜裡,孩子們異常興奮,儘管家長們一再提醒不要對著人,但是玩鬧的小孩子們仍然會模擬打仗,用彩珠筒互相射擊,筆者小時候就曾經被射中過,新棉衣也破了一個口子2.衝天炮:記得這種像火箭一樣的鞭炮嗎?
  • 小時候過年有故事
    春節,俗稱「過年」。去年這個時候,兩鬢只有數得過來的幾根白髮,但是今年不同了,可以用兩鬢斑白來形容了。由去年幾根白髮到今年數不過來的白髮,能說不是老嗎?看到自己兩鬢斑白,魚角紋爬上眼角,幾道皺紋也深深地刻在了額頭上,真的很感慨。怎麼說老就老了呢!這老的表現在到了年節不願意走親,也不願意串友,有的時候只能叫孩子去應付,總是願意一個人待著。
  • 過年---鞭炮小玩意兒篇
    過年過節,大家都會放鞭炮來慶祝心中的喜悅吧。而過年,小孩子們也多多少少喜歡玩鞭炮,雖然比較危險,但畢竟也不失為一種樂趣。鞭炮的起源距離今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最開始的人們是用火燒竹子,使之發出爆裂的聲音,意欲驅逐瘟神,不好的東西。
  • 馮恩昌:小時過年放鞭炮
    作者 | 馮恩昌 我小時候,最喜歡過年。雖說是窮人過年如過關,作為小孩考慮的不是那麼多。只知過年家裡生活有所改善,吃年糕,吃白饃,吃年夜飯,正月裡跑龍燈,看農家自演的小戲。進了臘月門,最盼年的是爺爺奶奶,盼著在外兒女回來闔家團圓,豈不知小孩子更盼年。那時我在本村上小學,過了臘八就盼放寒假了,放了假就像鳥出了籠,玩過歡天喜地不亦樂乎了。
  • 那些年農村兒童玩的鞭炮,你玩過哪些?
    說起過年,我們能想到的除了團聚吃豐盛的年夜飯,拜年問好,對於孩子們來說,應該就是熱鬧的玩耍吧,想必80 90後最感興趣的應該是小時候玩鞭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重溫下小時候的各種鞭炮,回味下孩童年代那份天真的樂趣。
  • 小時候沒有玩過的大號的鞭炮,今天讓你見識一下威力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看看下面這些鞭炮能對平底鍋造成什麼樣的損害,我們先把平底鍋扣在鞭炮上面,可以看到第一隻鞭炮直接就把平底鍋炸飛了出去,並沒有炸出多高。而第二根鞭炮和第三根直接把平底鍋炸向了非常高的高度,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這根最大的鞭炮炸出來的高度卻不敵倒數第二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最後我們拿出一個平底鍋蓋,把鞭炮放了進去。
  • 那些小時候玩過的「蟲子」,你還認識幾個?
    坐在某處稍作歇息的時候,聽著樹上幾隻知了在扯著嗓子聒噪地叫喚著,愣神中,那沒有電腦手機瓜子礦泉水,只有無限野趣,鬧騰,歡悅的童年片段一幕幕閃現在眼前。喂,還記得那些小時候被我們捉來當「寵物」的昆蟲和小動物嗎?鐵牛
  • 這些都是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零食,身為90後,你吃過的還記得嗎?
    這些都是小時候在農村吃過的零食,身為90後,你吃過的還記得嗎?每天下班後,還在為你們今晚吃什麼而頭痛嗎?是在家裡吃呢?還是去餐廳吃呢?覺得在家吃飯非常的麻煩嗎?做飯時間長?吃完還要洗洗涮涮的,不要嫌麻煩,因為這就是生活啊。
  • 「散文」過年話鞭炮,放完小鞭兒,最喜歡拽著滴滴金跑
    所以,儘管有不少人因鞭炮的噪音和汙染而反對放,而且,有一些城市還禁止過,但是,更多的人還是覺得大過年的,沒有一點兒鞭炮的響動,那還叫過年嗎?北京好多年前曾經禁止過,這幾年又恢復了,只是限制了時間和地點。對於過年的傳統而言,鞭炮和餃子的意義是同等重要的,一個聽在耳,看在眼的,一個吃在心。缺一不可。否則,年的味道就減少了。
  • 只有鞭炮和聚餐才是中國年味兒裡的兩針雞血
    這是中國年裡特有的一種味道,少了鞭炮聲和聚餐的氣氛,還是過年嗎? 酒桌篇如果說三姑六婆的絮叨是過年回家躲不掉的,那聚會餐桌上的酒杯就更加難以抵擋。尤其是,你還真想喝幾口。讓自己禮貌得體又喝得暢快,可以試試這幾招。 喝酒禮儀為了避免倒酒的時候瓶口的酒順勢滴落在桌上,你可以在倒酒快結束的時候把酒瓶晃一下。
  • 90後們童年時玩的鞭炮有這些,都已成了經典款
    春節時最受小孩子歡迎的就是那些五花八門的炮仗了,90後在童年時大都會揣著幾塊錢買一些炮仗,從天明玩到黑夜,不知疲倦,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歡樂的炮仗都已然成了經典,現在就來回憶其中最典型的幾款。摔炮摔炮出現的比擦炮還要早,如果擦炮是小時候玩的,那麼摔炮就是小小時候的玩具。顧名思義,摔炮只需要往地上摔就行了,不需要任何引燃物,威力不大,放起來也比較安全。
  • 童年放鞭炮的樂趣,和鞭炮聲裡的年味,都慢慢離我們遠去
    春節沒有鞭炮聲,過年仿佛就少了一點熱鬧和年味。我們懷念小時候春節裡鞭炮聲,除了骨子裡認為這個一傳統,更是因為每個人在小時候都有過放鞭炮的經歷,那種興奮刺激伴隨著家人的熱鬧場景,成為了我們心中對春節的美好記憶。
  • 「故鄉往事」窮日子總覺得過年好
    文|王有金早些年,小時候,家裡窮,衣著單薄,吃食清淡,遇歉收年份,還時而不夠吃,到集市上再買點糧食作補充。但到了過年,還總是要有些面,隊裡分些肉,自家殺只雞,再買條魚,炒些花生瓜子,崩些爆米花,炸些丸子藕夾,蒸些白面饃饃,包頓餃子,還能買鞭炮聽響聲,覺得過年真好。
  • 小時候最愛吃的6種零食,你還記得幾種,最後一種很難再吃到!
    如今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有些零食越來越少人做了,它慢慢的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回憶,現在已經很少吃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下這些零食,看你吃過幾種,還記得幾種。四、艾葉粿南方人應該都吃過這種小吃,它叫做艾葉粿,它是用田間的艾葉加上糯米粉製成的,吃著有淡淡的艾葉香,而且還很Q彈。
  • 一位棲霞農村「90後」的過年記憶:小時候專吃棗餑餑上的棗
    小時候包括現在過年,要想有年味,最重要的還是得有鞭炮了,五六歲時候那時候放的是小擦鞭,快過年的時候布袋裡面裝上1響到5響,點上香,滿街放鞭,最後放夠了,剩下的在地上擺上圈點燃一下子噼裡啪啦的放完了。後來再大一點,跟著別人學會了做土炮仗,大年初一早上去撿別人家院子裡沒響的鞭炮,剝開把藥倒在閃光雷的筒子裡,底部放上引信,引信得用報紙鞭幾根連接起來,因為威力大,上面用剝開的紙使勁堵緊,特別響……說到吃,小時候最調皮的一件事就是臘月二十四我母親蒸的大棗餑餑,出鍋在那晾著,我把棗眼給掐吃了,大棗餑餑不僅是祭天祭祖用的,而且正月走親戚還得帶著,不像現在送奶什麼的,那時候就是一瓶白酒
  • 【年·記憶】大年初一拾鞭炮
    那個時候我們還小,過年是我們最盼望的事情了。臘月集會,熱鬧非凡,女孩要花帽,男孩買鞭炮,大人們則要置辦過年的必需品。等一切就緒,我們這些半大的孩子就急切地等待穿新衣、放鞭炮。記得有一年除夕,我和同伴玩牌玩到12點就各自回家睡覺去了。大約凌晨五點,同伴個個都穿著新衣服,手裡拿著手電筒,在放完自家的鞭炮之後,紛紛走出家門,到別人家門前撿未燃爆的鞭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