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寵臣李衛,後代發展如何?5個兒子,最低副處級,最高副國級

2021-01-13 清朝那些人

時天下督撫,朕於心關切者,鄂爾泰、田文鏡、李衛三人耳。——雍正帝硃批

作為雍正皇帝的「三大寵臣」之一,無論在真實歷史上還是現今的影視作品中,李衛都擁有著極高的存在感。歷史上的李衛,並非流浪乞丐出身,更非雍正皇帝的潛邸奴才,而是出身江蘇富商家庭,花錢買了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官職,正式踏入仕途。以《雍正王朝》、《李衛當官》為代表的電視劇雖然對李衛的出身有著錯誤演繹,但對其在雍正朝時期的聖眷優渥、權勢滔天,還是較為真實地還原了歷史事實。

「上眷最厚者」——李衛

根據《清史稿·李衛傳》的記載,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資」買得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基本類似於現今的副司長,行政級別為司局級副職;雍正五年,李衛便官至浙江總督,品秩升級為從一品,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區書記,行政級別為國家級副職。

短短十年,李衛就從一個副司級升到了副國級,其受寵程度,可見一斑。

雍正七年的李衛,同時兼任浙江總督、「江南總捕頭」、兩浙鹽政使等數個官職;同時兼領「兵部尚書」銜、「太子太傅」銜;並負責江南地區的海塘工程,牢固控制江南地區第一大幫派——「漕幫」。也就是說,此時的李衛基本相當於江南地區的「土皇帝」;於朝廷上,李衛恐怕也只畏懼兩個人:雍正皇帝和「常務副皇帝」——怡親王胤祥。

正如乾隆皇帝對「雍正帝三大寵臣」的評價一樣,「鄂爾泰、李衛、田文鏡皆皇考所最稱許者,其實文鏡不及衛,衛又不及鄂爾泰」,官至副國級的李衛,雖然趕不上鄂爾泰的仕途高度,但就當時的漢臣而言,李衛實為「上眷最厚者」。

乾隆三年,李衛因病去世,乾隆皇帝雖然給予了「才猷幹練,實心辦事,宣力封疆,無少瞻顧」的正面評價;也給予了「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贈諡號敏達」的厚恩待遇;但在乾隆皇帝隨後的南巡期間,卻給予了「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的負面評價,並下令燒毀了李衛修築於西湖花神廟的神像。

那麼,生前備受恩寵、極得雍正皇帝信任的李衛,被乾隆皇帝給予身後打擊後,其後代又會擁有何種發展情況?

李衛五子的發展情況

李衛一生共育有5個兒子,分別為長子:李星垣;次子:李星聚;三子:李星燦;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

李星垣:乾隆元年的武舉探花,初任二等侍衛,而後歷任「營遊擊」、「營參將」、「中軍參將」、「守營副將」、「總兵官」等武官。乾隆三十年,李星垣暫代兩江總督,品秩為從一品,行政級別為副國級。但很快,李星垣因貪腐而被判處斬監侯,成為李衛五子中級別最高卻下場最慘的一個。

李星聚:「蔭生」出身,乾隆二十一年出任延平知府,最終官至「道臺」,品秩為正四品,基本相當於建國初期的地委專區書記,行政級別稍高於廳局級。

李星燦:官至「州判」,基本類似於現今縣級市的副市長,品秩為從七品,行政級別為副處級。

李星宿:官至「湖北督糧道」,專管湖北一省糧務,品秩為正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的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但行政級別稍高於正廳級。

李星福:官至「兩江後補督閫府」。「督閫府」,即為「都司」,為明清時期的中級武官,這一官職基本類似於名譽官職,並不實授,所以為「後補」。但其品秩為正四品,行政級別稍高於正廳級。

後記

就此來看,權傾一時的李衛雖然被乾隆皇帝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打擊和否定,但這並未影響其5個兒子的仕途發展。從副處級到副國級,李衛的兒子們依然延續著李衛的官場輝煌。如果不是因為長子李星垣的個人原因,李家的仕途高度恐怕會突破副國級,甚至官至殿閣、位列軍機也說不定。

長期主政一方的李衛,廉潔奉公、一心為民,真正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雍正十年,時任直隸總督的李衛前往浙江出差,當地百姓以為李衛重回浙江任職,甚至出現了「額手相迎者,蜂擁蟻屯,綿延數十裡、歡聲應天」的感人場面。如此官員,才是君主信任、百姓愛戴的好官;如此官員,才是值得後世紀念、推崇並學習的榜樣。

奈何,天意冥冥、造化弄人,聖眷優渥、權勢滔天如李衛,因為沒有受過系統完善的傳統教育而忽略甚至缺少了對後代的教育,以致高中「武舉一甲第三名」的李星垣卻沒能抵住金錢的腐蝕,從如此仕途高度淪為階下囚,被判斬監侯。就此來看,家庭教育並非一句空話,而是直接影響後代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八十一》、《清實錄·高宗實錄》、《小倉山房集》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叫花子出身的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在歷史上果真如此嗎?
    影視劇中將李衛刻畫成雍正的包衣奴才而且還是個要飯花子出身,這是貶低了歷史上李衛的出身,李衛出生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李衛出生在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他父親老李是豐縣當地家資巨富的大財主。所以說歷史上的李衛用現代的話說是標準的富二代,因為家境非常富裕,李衛自幼就不好讀書,喜好舞槍弄棒,外加身材人高馬大,因此歷史上的李衛有一定的個人武力值。
  • 歷史上李衛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李衛就是其中之一。為何乾隆並沒有辭退,任免李衛而是讓其在高位上自然死亡,有以下幾點原因。1.李衛為官清廉,還是能辦實事的好官。李衛出生於大富之家,家人本想讓李衛考取功名,有錢人家總想當官獲得權力,有權力的官員總想用權力獲得錢財。然而李衛實在不是讀書的料,不管家裡是請多麼有才的先生,是私塾還是學堂,李衛是一看書就困。一聽之乎者也,就迷糊。
  • 雍正王朝中五個意味深長的小細節,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
    《雍正王朝》是一部經典的劇作,劇情精彩、細節豐富,裡面的演員貢獻出了極為精湛的演技,其中細節更是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只有反覆觀看,仔細分析,才發現一舉一動皆有深意,個個都是人精,一舉一動大有深意。一.雍正的細膩心思因為重新舉薦廢太子,十三爺與十四爺打了起來,因為言語衝撞,氣得康熙拔劍要殺了老十四。這時四爺前去制止,徒手抓住了康熙的劍。事後,德妃帶著老四老十四兩個兒子去給康熙請罪,四爺這時候故意把受傷的手放在了門檻上,好讓康熙看到。
  • 《雍正王朝》3場飯局,雍正的四菜一湯,太后奢華到沒邊了
    第一場是雍正的私人晚宴,宴會極為簡單,參與者只有雍正和李衛兩人。菜品極為簡單四菜一湯,外帶一窩米飯。我們來看這4道菜:燒豆筋,炒芹菜,紅燒素丸子,清炒豆芽,全是現在百姓的家常菜,湯就更簡單只是飄著幾個菜葉子的清湯。御膳房要做這菜說實話屈才了。雍正是出了名的冷麵皇上,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 無論是雍正皇帝,還是乾隆皇帝,為何都不敢重用嶽鍾琪?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就是因為嶽中琦是嶽飛的後代,是嶽飛的21世孫,所以雖然很有才華,但是無論雍正還是乾隆都不敢重用他。  當初曾靜也是這麼認為,嶽將軍是嶽飛的後代,當初嶽飛將軍抗金,名垂千史;如今嶽鍾琪將軍在西北大權在握,只要站出來振臂一呼,天下便可傳檄而定,將滿人趕出中原,恢復漢人天下。
  • 不得不說,雍正手段是真狠
    據統計,雍正一天批閱的奏摺有數斤之重,雍正皇帝每天的作息時間可能和現在中國正在參加高考的高三考生類似。   一位皇帝能夠做到雍正這樣算是做到了極致。而歷史也沒有辜負雍正的一番苦心。雍正一共在位13年,在這13年間他充盈了清朝的國庫。不過這樣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的後代卻並不多。
  •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雍正的皇子們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但這些清宮劇都是杜撰的,歷史上的雍正其實是非常喜愛年氏的,並沒有因為她哥哥是年羹堯的關係冷落她,康熙年間,胤禛榮獲親王,康熙將年氏指婚給了胤禛做側福晉,雍正繼位後,年氏為雍正先後生下了3個兒子、一個女兒,母憑子貴的年氏在雍正元年五月誕下皇子福沛,幾月後就被雍正冊封為貴妃,地位卻僅次於皇后烏拉那拉氏,但是年氏並沒有因為皇帝的寵愛而肆意妄為,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和平,不過,可惜的是,
  • 一本宮廷機密檔案,揭開雍正皇帝死因,難怪正史不敢記載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突然暴斃在圓明園內,享年58歲,他去世的非常突然,導致所有人都沒有準備,而雍正的死因也成為了一個千古謎團,對於他的死因後世和民間眾說紛紜。  但讓雍正皇帝非常氣憤的是,在民間一直有傳言說,呂留良有一個孫女逃過了抓捕,而且還發誓要殺掉雍正皇帝,雍正派遣李衛負責調查此案,但李衛卻說:呂氏一門全部抓捕歸案,根本沒有呂氏孤女流落民間的說法。
  • 乾隆為何不敢公布雍正死因?國家曾想發掘雍正陵寢後被專家叫停?
    那麼雍正帝的死因究竟是如何呢?清代皇宮守備極其森嚴,呂四娘如何單槍匹馬避過守衛刺殺雍正,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說法,只是民間出於對呂留良家族被雍正帝滅族的可憐,虛構了呂留良的後人呂四娘身懷絕技入宮刺殺雍正帝。而且雍正時期的重臣,康雍乾三朝老臣張廷玉在個人的筆記中曾經明確寫道:雍正帝死時七竅流血。讓在場的張廷玉極為驚駭。
  • 雍正其他兒子明明都是弘字輩,為何唯獨年氏的兒子是福字輩?
    福宜、福惠和福沛這三個孩子是年羹堯的妹妹、雍正的年貴妃所生,但是這三個孩子的名字都是乳名。 到了清朝統治者入關稱帝以後,就開始逐漸漢化,在對皇子的命名上也表現比較明顯,康熙皇帝在位61年,他的25個皇子其中24個寫入玉牒,取名就有一些規則了,第一個字都是「胤」,第二個字都是示字邊,所以雍正皇帝的名字就叫胤禛。 雍正即位後,要求他的弟兄都改名,不能用這個「胤」,而只能用「允」字。
  • 《雍正王朝》演員集錦,配角雖沉寂,配音那是相當給力
    這話放在很多影視劇裡也一樣,有的大紅的劇火了導演、火了主演、火了反派,同樣表現出色的大部分配角卻一個個歸於沉寂。在這方面,87版《紅樓夢》算一個,大部分演員一輩子的影視劇巔峰就是《紅樓夢》。筆者今天要說的《雍正王朝》也算一個。客觀說《雍正王朝》整部電視劇裡幾乎沒有短板演員的存在,每一個演員不論角色大小普遍表現很好,這和導演有關也和演員本身素質有關。
  • 大清朝最「好運」的皇子,是康熙65歲所生,被雍正當「兒子」養
    「九子奪嫡」 縱觀中國古代史,「皇位爭奪戰」最激烈的當屬「九子奪嫡」,康熙帝作為「千古一帝」,不僅文韜武略屬上上等,就連生兒子都非常「給力」,據《清聖祖實錄》所載: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有20個兒子、8個女兒活到成年。
  • 他官至副國級,原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曾任武警湖北總隊第一政委
    他官至副國級,原最高檢察院檢察長,曾任武警湖北總隊第一政委洛陽不僅是千年古都,而且也是一塊人傑地靈的地方,湧現出了不少才俊之士。人們可能都知道,洛陽出了一個「小鮮肉」王一博。實際上,洛陽也能出棟梁之才。
  • 李衛當官翻拍 改名為《布衣青天》
    李衛當官翻拍 改名為《布衣青天》時間:2020-10-13 15: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衛當官翻拍 改名為《布衣青天》 日前,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李衛當官翻拍確定,現如今備案已經出來了,改名為《布衣青天》,由於他太過經典所以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圍觀與熱議.
  • 雍正王朝:表面風光,背後裝孫子,沒落旗人那大爺在窮講究個啥?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21篇文章:在《雍正王朝》中,有這麼一群人,沒有正式工作,沒事就是端著鳥籠子到處亂晃。茶館裡喝喝茶,吹吹牛,溜溜狗,鬥鬥蟈蟈,更重要的是,他們敢妄議朝政。沒錯,這群人就是沒落旗人,祖上曾經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從而後代享受特權,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 乾隆和雍正的審美,隔了一個銀河系!
    據《乾隆寶藪》記,乾隆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個,好比是每天將微信頭像換來換去,任誰都阻止不了他點讚的激情! 贗品 當然,乾隆的破壞力還不止於此,接下來我們欣賞一下他是如何
  • 他演《宰相劉羅鍋》和《雍正王朝》沒火,演《大宅門》算是走紅了
    1996年播出的《宰相劉羅鍋》,他飾演了小角色六王爺外甥;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他飾演了李衛,這個角色戲份不少,而且很出彩;2000年播出的《西遊記》續集中,他飾演了闢暑大王等。這三部戲如今依然很經典,但他卻沒有火起來,像《雍正王朝》他比杜志國等戲還多,人家杜志國紅了,他沒有紅。
  • 雍正妃子畫像,烏拉那拉氏端莊,鈕祜祿氏母憑子貴,年氏生涯坎坷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個兒子。雍正帝共有后妃三十人,高位者包括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敦肅皇貴妃年氏,純懿皇貴妃耿氏,齊妃李氏,謙妃劉氏等。孝敬憲皇后,烏拉那拉氏。
  • 雍正在位13年硃批奏摺寫出不少「名句」,康熙讀個奏摺還能看見笑話?
    經雍正整飭,定期繳進硃批奏摺成為定例,自此歷朝奏摺大致完備。雍正在無意之中,為後世保留了大量珍貴的檔案史料。雍正將奏摺制度化雍正現存硃批奏摺2.2萬餘件,雖比康熙3000餘件多很多,但比起乾隆的5萬餘件,還是少不少。可為何公眾對雍正的奏摺最熟知也最感興趣呢?這和雍正為清代奏摺所付出的心血息息相關。
  • 影視劇題材死啃雍正 展現觀眾的另類歷史觀
    「雍正愛上穿越的晴川,卻是單相思(《宮鎖心玉》)。然後晴川穿回去了,就找兩情相悅的另一個穿越女馬爾泰若曦談了場虐心的戀愛(《步步驚心》)。結果若曦也穿回去了,雍正很傷心,再也不相信穿越了。於是給若曦追封了個純元皇后的名號,並玩弄起真正的古代女人甄嬛的感情,最後卻被甄嬛玩死了(《甄嬛傳》),這就是雍正悲慘的愛情生涯。」影視劇如何消費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