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數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擺幾種不同的長方形?

2020-12-08 騰訊網

【題記】

正是因為遊戲本身是激動人的,推動人的,吸引人的,鼓勵人的,興奮人的,因此它們都含著一種競賽,含著一種興奮,含著一種智慧,更含著一種快樂。

人生存於宇宙之中,宇宙是永恆的存在,人的生命卻很短暫,在人與永恆之間似乎隔著無限的距離。但是人不甘於短暫,要尋求永恆。

【研究背景】

2017年12月18日,我來到葉斯力家,過「民族結親周」。葉斯力在霍爾果斯市絲路小學三年級5班就讀。家裡有4人,住金橋華府,爸爸做生意,媽媽是駐村工作幹部,家裡還有一個小弟弟努爾樂(在愛心幼兒園上小小班)。

今天是12月22日,還是從葉斯力回家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單元卷(內容主要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以及周長的計算)選擇的題目進行的。我先讓他自己做,實在不會的,由我來進行個別輔導。以下輔導過程中擷取的幾個片斷,以期對各位老師有所啟示。

【研究過程】

師:今天我們繼續進行糾正學習,請拿出我們的試卷。請看填空題的第10題(如下圖)。

師:對於上面這道題,我們繼續按照前幾次給你講的方法進行,也就是畫圖法。你先試著畫畫看看:8個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怎樣拼成長方形,再算算他們的周長。

葉:好的,我來試試——(下面是孩子畫出的示意圖以及算出的周長)

葉:我是這樣想的:我先畫的是兩排,每排4個正方形,這時它的周長是:(4+8)×2=14(釐米);如果把8個正方形排成一排也是一種不同的長方形,這時它的周長是:(16+2)×2=36(釐米)。老師我算得對嗎?

師:很好,通過上面幾次的糾錯輔導,你的進步不小,你做得很棒!下面一起來看看下面這道題,你是怎樣做的呢?能不能也畫畫圖,試著做一做呢?

(老師看到他有些不理解,於是進行了一點引導。接著,葉斯力就畫出下面的圖示,也說明他的審題、理解能力增強了不少。)

如果是長的一邊靠牆,則可能是下面的這個樣子的:

如果是長的一面靠牆,則可能是下面的這個樣子的:

接著,他順利地列出了算式(雖然寫的字不是太工整):

師:(並沒有滿足於此,進行了追問)三面籬笆,怎樣圍更加節省材料?把長作為籬笆?把寬作為籬笆?

生:從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來是第一種,用長的一面靠牆比較節省材料,只用了17米,而用寬的一面靠牆,要用19米(上面的寫得字不夠工整,看上去有點像14米了)。

【即時感悟】

從上面兩個問題的解答中可以看到,通過之前的「學好數學三句話」的引領,以及對「畫圖法」的指導,孩子們已經能夠知道在關鍵時刻運用「畫圖法」來解決此類實際問題了。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造成不能越俎代庖,一定要靜待花開,這樣花都能真正「綻放」出來。

師:現在我們來解答第三個重要的問題(指著試卷中下面的題目)36個小正方形圍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怎樣圍周長最小?最小的周長是幾?

師:這道題,你開始的解答是錯誤的(如下圖,思維有些混亂)。現在我們來重新想想該如何解答呢?我們還是用什麼方法呢?

葉:畫圖法。

師:是的,畫圖法在這個時候還是管用的。你來畫圖試試吧。

(但是葉斯力還是覺得有點困難,於是我又把來了個「以退為進」。)

師:如果我們的正方形塊數少一點,你會不會畫呢?比如,如果用12個小正方形圍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怎樣圍周長最小?最小的周長是幾?

(這時,葉斯力還真是動了一番腦筋,終於畫出了下面是示意圖,而且要老師的點撥下,畫出了三種情形。)

師:你來介紹一下,分別是什麼意思?

葉:第一種是排成1排12格;第二種是排成2排,每排6格;第三種是排成4排,每排3格,它們都是用12個方格拼成的。

師:它們的周長一樣嗎?分別算算看。

葉:第一種圖形的周長是(12+1)×2=26(釐米),第二種圖形的周長是(6+2)×2=16(釐米),第三種圖形的周長是(4+3)×2=14(釐米)。

師:很棒!現在越來越熟練了!現在我們再來看試卷上的題目,看看會不會做了呢?

葉:我來試試,應該差不多吧。

(下面是他畫出的圖形和計算過程。)

師:你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葉:36個正方形,可以排成6排,每排6個。這時就是一個大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6釐米,周長就是6×4=24(釐米),這個周長是最短的。

師:你為什麼知道這個周長是最短呢?

葉:剛才在排12個正方形的時候,我就看出來了,圍成的圖形狹長,周長就越大,越接近正方形,周長就越小。這次可以正好圍成一個邊長是6釐米的正方形,所以它應該是最小的周長。

【總體感悟】

在上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糾錯的主動性我們要始終把它放在首位。只有孩子學會主動糾錯,才能養成良好的糾錯習慣與思維習慣。在最後一個問題的輔導過程中,我採用「以退為進」的輔導策略,滲透了「化歸法」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後繼學習與糾錯提供了鋪墊,這才造成孩子在解決類似問題時遷移能力的提高,從12個格子到36個格子,孩子的思維得以飛躍發展,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確定得到了大大提升,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的道理,相信一定會給青年老師輔導學生解決相關類似問題帶來重要的啟示。

相關焦點

  •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我們先來用小正方形來玩個拼擺的遊戲吧!
  • 我的三下備課筆記: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面積的本質在於度量。教材在編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作好從「度量」這個本質到「公式計算」的過渡,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的活動。    首先是用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在計數所用面積單位的個數時,教材呈現了兩種方法:一是用面積單位將長方形鋪滿,再直接數出面積單位的個數;二是面積單位未將長方形鋪滿,可以數出行數與每行的個數,用乘法計算出面積單位的個數,不僅為面積公式的形成提供直接經驗,更揭示了面積計算的實質意義。接著安排了用面積單位拼擺多個長方形的活動,探索長方形面積與它的長和寬之間的關係,並以表格的方式進行記錄,進而概括出長方形面積公式。
  • 正方形能分成幾個長方形?兩種做法,兩個答案,到底哪個正確?
    在剪切圖形的題中,不一樣的方法計算的答案也不一樣。如圖,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15釐米,寬是8釐米,現在要把長方形剪成邊長為2cm的小正方形,可以剪多少個?解題思路一:先算長方形的面積,再算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用長方形的面積除以小正方形的面積,就是小正方形的個數。
  • 由小正方形組成的4行4列圖形,怎樣計算正方形個數
    當一個圖形是長方形,只是一層的話,相信這個都很簡單,大家都知道他跟數線段其實是一樣的道理,那麼有幾個基本的長方形,根據公式,就可以很快的算出來。比如說上圖中橫向有3個基本長方形,縱向也有3個基本長方形,我們如何算呢?那我們算一下橫向有3+2+1=6個,縱向其實是一樣的3+2+1=6個,那麼這個三行三列的圖形中,總共就有:6×6=36個長方形。我們再說一下全部由小正方形組成的平面圖形,怎麼數正方形個數?
  •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拼接及拆分題型的解題技巧及方法
    圖2解析:用4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拼成新的圖形,共有兩種拼法,一種是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另一種是拼成一個長方形(12+3)×2=30(分米)例4:有12個邊長為2釐米的小正方形,把它們拼成不同的長方形,有幾種拼法?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匯總-長方形和正方形
    (4)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要從邊和角兩個方面來衡量。例題1:(1)數一數,圖中共有多少個長方形?分析:用數字標出在上圖。然後用數線段法的方法,數出長方形的長邊有多少條線段,圖中長方形就有多少個。即1+2+3+4+5=(1+5)×5÷2=15(個)。(2)數一數,圖中共有多少個正方形?分析:仔細觀察我們分類討論。
  • 像素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今天小編碰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早上剛上班,同事大壯在那愁眉苦臉,過去疑問才知道只這樣,客戶要一個解析度是720*576的畫幅比例是16:9的寬屏視頻視頻。但是他做出來的視頻明明是4:3的是不是客戶搞錯了?
  • 小學奧數-巧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
    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應用和掌握好轉化的思考方法,把複雜的圖形轉化為標準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再運用求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知識來巧求看起來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圖形的周長。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精講1:有3個邊長為6釐米的正方形,通過重疊可形成圖
  • 小學奧數-巧算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1、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2、有的圖形是由幾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在求這種圖形的面積時,我們常常通過「割」「移」「補」的方法,把複雜的圖形轉換成簡單的圖形,再計算它的面積。
  •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④數方格法。無論採用哪種方法,在同一題中標準應統一。易錯點:比較圖形的面積時,受圖形形狀的影響而判斷錯誤。判斷:用4個面積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比拼成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兩個圖形都含有4個相同面積的小正方形,面積相等。知識點3:面積單位的認識1.常用的面積單位。(1)平方釐米: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釐米。平方釐米可以用字母(即符號)cm2來表示,「cm2」讀作平方釐米。
  •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相等嗎?看本文如何探究
    本文希望通過一個小問題的探究來啟發小學生的思維,讓小學生明白建立模型探究問題的一般過程,從而幫助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例1、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10釐米和8釐米,正方形的邊長是9釐米。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 《小陳老師講數學》五年級奧數教材第四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第4周 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專題簡析: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掌握並能運用這兩個面積公式,就能計算它們的面積。這就需要我們切實掌握有關概念,利用「割補」、「平移」、「旋轉」等方法,使複雜的問題轉化為普通的求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問題,從而正確解答。例1 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邊長多2釐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面積大40平方釐米。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釐米?
  • 期中考試後別讓孩子鬆懈,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難點攻克
    求一個樓梯側截面的周長樓梯側截面的周長這道題目和上面第一道題類似,只不過是在第一道題的基礎上多加了幾個缺口,我們已知三條邊(兩寬一長)的長度,其中一條邊有個呈凹字形的缺口。和BD兩條短線段,在計算完整個長方形的周長後還要加上兩條3釐米的短線。
  • 三年級知識點提升必備: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轉,收藏)
    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對於課堂當中出現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問題,利用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周長=邊長×4,就可以解答了。解析:原圖看作圖N,把原圖左右兩邊樓梯一樣的線段進行平移,如圖M,把紅色的線段向上平移,把藍色的線段向左右兩邊分別平移,把這個不規則圖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來求它的周長。轉化後的長方形的長是9cm,寬是8cm。這個圖形的周長為:(9+8)×2=34(cm)。
  • 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複習卷,附答案
    1.四邊形有(4)條直的邊和(4)個角。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4釐米,周長是(16)釐米;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4釐米,邊長是(1)釐米。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
  • 一張長方形的紙長75釐米寬6分米,現在要把它剛好裁成一些正方形
    題目一張長方形的紙,長75釐米、現在要把它剛好裁成一些正方形,並且正方形邊長為整釐米數,有幾種裁法?如果要使裁得的正方形面積最大,可以裁多少塊?普通學生思路:先化單位:6分米=60釐米。由「正方形邊長為整釐米數」可知,裁成的正方形的邊長必須能同時整除75釐米和60釐米,所以所求邊長是75和60的公因數。
  • 蘇教版2019年三年級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21.用32釐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10釐米,寬是________釐米. 22.用2個邊長2釐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拼成的長方形的長是________釐米,寬是________釐米;周長是________釐米.
  • 把長4dm、寬3dm的長方形紙剪去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積
    題目把長4dm、寬3dm的長方形紙剪去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積佔原來的( )。A.25% B.50% C.75%普通學生思路:圖1如圖所示: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寬相等,即邊長為3dm。
  •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有點難?以下訓練題趕緊練,全做對就能拿高分
    孩子在學習面積公式的時候,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基礎,由長方形的面積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然後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跟梯形的面積。所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孩子們一定要掌握了,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只要長方形的面積會算了,正方形的面積也不成問題。大家還記得長方形的面積是怎麼推導的嗎?小夢老師帶大家回顧一下。
  • 一年級下冊數學考試,家長吐槽:長方形、正方形都分不清楚
    一年級下冊數學考試,家長吐槽:長方形、正方形都分不清楚!現在的一年級小朋友真的很不容易,每個單元有單元考試,每個月有月考。但是,考試也能讓老師及家長發現很多問題並彌補那些沒有掌握好的知識。就像這次月考,家長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數長方形、正方形時分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這套試卷就知道了這是部編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的一次質量考查試卷,從考試的內容來看,應該是上半學期的內容。試卷的第一題是看圖寫數,這個題沒什麼難度,但是有一點要說的是學生的字寫的不是很好,應該要練一練。繼續看試卷的3~7小題。